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小刘可真能干啊,这么一会会儿工夫,一垄地就给平整好了。手底心起泡了吧?啧啧!看得大娘心疼死咯。干脆今晚别做饭了,上大娘家吃去。”
  林老根媳妇张菊香又凑上来了,一个劲地劝说刘继红上她家吃饭。
  刘继红皱皱眉,心说这张菊香作啥妖啊,几次明说不去了,还见天地缠上来。就凭林大柱那副傻样,也配跟自己处对象?
  放眼整个大队,还没谁配得上她刘继红的。林杨走了,不代表她只能嫁给村里的小伙子。县城那么多工人户口呢,凭她的条件,还怕挑不到好对象?
  心里嗤了一声,冷淡地回道:“谢谢了,今天不用我做饭。”
  许丹在林杨走后搬来了知青站,三个女人住到了一起。
  林杨在时,大部分柴禾都他捡的,刘继红和蒋美华就包揽了做饭。如今砍柴的主力军没了,更没道理分开做饭——太费柴禾了!因此,三个女人约好一人一天轮流做饭。
  今儿轮到许丹做饭,刘继红有现成理由。
  不过,哪怕今天真轮到她做饭,她也不想去林老根家。
  不就几道鸡蛋做的菜么,又不是大鱼大肉,她还不至于这么馋。
  张菊香被驳了个没脸,暗地里朝刘继红啐了一口,心里骂道:不上道的贱蹄子!哪天进了我林家的门,有你受的!
  转身看到面若桃李、巧笑倩兮的蒋美华,张菊香的眼神幽幽一暗。
  说实话,相比刘继红,她更倾向于蒋美华做儿媳妇——讲话细声细气,说明不怎么会来事;做事尽管不如村里姑娘那么麻利,但也没拖过众人后腿;再看她纤腰肥臀,一定是生儿子的料。
  可惜,据说和林杨好上了。
  不过……
  张菊香眼珠子滴溜一转,不就处了几天对象么,又没结婚。
  自家大柱把人骗进门,即便林杨回来接她了,难不成还上门抢啊?
  再说了,女人不都这样么——身子给了谁,哪怕那人是流氓、是恶棍,也会认命于现实。有了孩子就更加了。
  就这么办!
  张菊香心里有了主意,朝刘继红的背影吐了口唾沫,呸!你那样的,老娘不伺候了!
  蒋美华哪知道张菊香打的鬼主意啊,她此刻还沉浸在林杨走前跟她说的悄悄话:让她安心等他、过不多久一定来接她。若是有了孩子务必小心,千万别让人知道了。毕竟婚前那啥,不是光彩事。往严重了说两人都得进牛棚……
  蒋美华将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印刻在脑海里。
  然后揣着一肚子甜蜜蜜,安心地等待林杨的迎娶。


第113章 开张啦!
  清苓从冯美芹嘴里听说那几个知青窝里斗,对此只是笑笑,不说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汹涌的时候浪打浪——这在地宫时就有深刻体会了。
  她乐得站远远的看戏,掺合就不必了。
  林杨走后不久,沸沸扬扬多时的代销点,终于在全大队社员望眼欲穿的期盼声中张灯结彩地开张了。
  冯美芹欢欢喜喜地调去代销点售货,清苓接替她的岗位,侪身众人欣羡的护士行列。
  心里着实松了口气:以后即使不下地干活也有工分挣了!不怕手脚头不够麻利被大伙儿瞧出她和原主的区别。反正护士这一行,她和原主都是生手。
  代销点开门营业那天,全大队放假,清苓扶着师娘兴致勃勃地去围观。
  不用上工,大伙儿光明正大直奔代销点。几乎家家户户全员出动。那人多滴,差点把代销点的大门给挤下来。
  清苓看得额头滴冷汗,想不通啊想不通。既然开了,以后随时都能去买,用得着这么拼嘛。关键是没见有啥优惠活动啊。
  相反,代销点里的部分商品,像那些体积大的、或是分量沉的,要比供销社贵个一分两分,毕竟不用扛着挤渡轮了。其他的,价格和供销社一模一样,开张第一天也没见比供销社便宜个一两分。
  可饶是这样,依然有很多人挤上门。除了自己公社,沿江公社的人也跑来凑热闹了。他们那边还没开张,这不听说雁栖公社先开张,手头没活的都跑来了。
  张奶奶见清苓巴巴地瞅着代销点大门,以为她也想去,拍拍她手背说:“想去就去看看,扯段红头绳啥的。没带钱师娘这儿有。”
  说着,就要摸裤兜掏钱。
  清苓见状忙摇头,这么多人,挤进去能不能顺利挤出来都是个问题。还不如找张嫂子研究缝纫机去。
  “师娘,没事我去张嫂子家玩会儿啊,她答应教我怎么用缝纫机。”
  “成!是该学起来了,到时刚子肯定会给你买一台。城里头结婚都流行这个。”张奶奶高兴地同意了。
  于是,送师娘回家后,清苓上家里找了几块碎布,想了想,又拿草纸包了几块绿豆糕,当是伴手礼,兴冲冲地去了张永福家。
  张嫂子还没出月子,但已经起来了。虽说生产队里请着假、还没下地,毕竟要给娃喂奶,但家务活已经从婆婆手里接回来了。
  这年头的媳妇,可没坐一个月月子的说法。
  有些家里人手少、没几个人挣工分的,生产完七天就得下地,孩子没人带就放背篓里,到时间了坐田埂上喂奶。
  相比之下,张嫂子算福气的了,公婆没撵她马上下地,只需在家做两顿饭(早饭婆婆会做)、洗洗衣服、看看院子。下午基本都有空。
  清苓上门时,张家老俩口去代销点看热闹、张永福趁生产队放假,去县城卖干花生了。家里就张嫂子娘俩。
  张嫂子歪在床上看娃睡觉,脸上幸福满满的。见清苓进来,轻手轻脚地爬起来,拉过清苓笑着道:“今儿早上还听婆婆念叨你,说好的来学缝纫,咋不见来了乜。莫非刚子送你了一台,直接在家琢磨了?”
  清苓红着俏脸佯嗔道:“嫂子就知道打趣我!美芹调去了代销点,她手头的活全部要移交给我,这不天天在卫生院蹲点呢。”
  “早就听说这个事了,大伙儿都说你福气好,找了刚子那么好的对象,还没结婚就享到对象的福了。”
  清苓垂下头,羞涩地嗫嚅:“这跟他什么关系呀!”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呀?”张嫂子点点清苓的鼻尖,“要没有刚子允诺的收音机,你以为社长能第一个想到你?”
  清苓在刘巧翠闹上公社讨护士名额之前,还真不知道向刚允诺了公社三五张收音机票。
  她一度以为是他拎去社长家的野味起的作用。
  还是大队播报她接替冯美芹成了新一任护士之后,听冯美芹重复社长驳斥刘巧翠的那三句话:“她还读过初中,你有吗?她有个当医生的师傅,你有吗?她对象允诺给咱们大队搞来收音机票,你能吗?”才知道是难搞的收音机票让社长站到了她这边,一时间心头又甜又酸。
  甜不用说了。
  酸嘛,她总是不由想,那家伙倘若知道她已不是他记忆中那个绑着羊角辫、文文静静的内向姑娘舒盈芳,不知会不会收回对她的好?
  “想啥呢这么出神!”张嫂子拿胳膊肘拐了她一下,然后推着她来到缝纫机前,“来,今天先教你怎么手脚并用。”
  清苓这才回过神,看了看睡着的小娃儿,小声问张嫂子:“牛牛在睡觉呢,这样会不会吵得他睡不着?”
  “不会,小孩子睡着了很熟的,就这点响动不碍事。”张嫂子笑着说,“你没养过孩子不知道,小孩子喜欢身边有点响动,那样反而睡得熟,大概是觉得有人在身边比较安心吧。要真静的一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睡不了一会儿就该哭了。”
  清苓半懂不懂地点点头,既然张嫂子说没事,那应该就没事。
  她打开提来的包袱,把那包绿豆糕递给张嫂子:“嫂子,这我自个做的绿豆糕,你尝尝味道好不好。”
  张嫂子闻言,佯装生气地瞪了她一眼:“你这丫头,来嫂子这还带东西,下回要是还这样,不让你进门了。”
  清苓忙解释:“这不是刻意准备的,正好家里有,就带了几块,嫂子你快尝尝,味道咋样?好吃不?”
  张嫂子见纸包里躺着四块闻着清香扑鼻、看着干净清爽的绿豆糕,有种难以下手的赶脚,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咬了一小口,满足地闭上眼:“唔!好吃!比我娘从供销社排队买来的豆沙糕还要好吃。这东西你咋会做的呀?做起来难吗?”
  “不难,就绿豆和……糖霜,麦芽糖也行。”
  话到嘴边的“蜂蜜”两字及时被她咽了回去。
  倒不是怕张嫂子宣扬,而是剩下的蜂蜜不多了,要是张嫂子问起,给呢还是不给呢?


第114章 女人家的东西
  反正糖霜一般人家里都会备一点。
  至于麦芽糖,临近过年,隔壁乡懂麦芽熬糖的生产队,会组织队员挨个公社地兜售,家有余粮或余钱的,总会买点给孩子做冻米糖。
  这就是有手艺的生产队的优势了。挣得的钱和粮,回头按工分分给社员,算是年前一笔喜人的外快吧。
  清苓小声地说了下怎么做绿豆糕:“……绿豆用热水泡开后,搓掉豆皮,上锅蒸一刻钟,能用勺子碾碎就说明蒸熟了,用细米筛碾成泥状过一遍,然后放到锅里炒。火不能大,不然会焦掉,炒的时候搁点菜油和糖下去,甜淡就看个人口味了。豆泥炒干结成团子,放凉后就能捏形状了。要是有那种月饼模子,还能压出花纹来,那就更漂亮了。”
  “听得我脑袋都糊涂了。”张嫂子感慨连连,“还要用油啊、糖霜啊,难怪味道这么好。等过年家里换了麦芽糖,我再找你教我怎么做。”
  “行!”清苓爽快地点头。
  张嫂子把余下的三块绿豆糕重又包起来,留着给公婆、丈夫吃。
  清苓把包袱里那堆碎布头和一团深藏青的线球拿了出来。
  “怎么还带了布头?不跟你说了嘛,我这有不少用不上的布头,尽管拿去练手。”张嫂子伸出食指点了点清苓的鼻尖,佯嗔道,“你这丫头咋这么见外啊。”
  虽说一年到头做不了几身衣裳,但架不住家里人多,每到过年都会扯上几尺布,轮着给家人做新衣裳。几年下来,碎布头能攒一个包袱了。布头太碎,做衣裳得用多少线啊,那线不是钱买的啊,于是除了扎拖把抹抹柜子、门啥的,再就是衣服破口了打补丁用。久而久之,积攒的碎布头就多了。
  张嫂子说的是真心话。清苓肯带着线球过来她就很高兴了,说明这姑娘不爱贪便宜。换成村里那些抠抠唆唆的,不说捎点伴手礼,连布头和线都要用你家的。再大方的人,也难免不舒坦。
  清苓嘿嘿笑:“嫂子,我有私心的,虽说是练手,但谁说一定是浪费呢?我可是打算拿这些布头做件短围裙带回家的。”
  张嫂子被她逗笑了:“行!那咱们就做围裙。话说你挑的这些布头还挺适合做围裙的,都是结实的咔叽布。”
  清苓挑这些碎布头的时候,哪管是不是咔叽布,无非觉得颜色暗、摸着也结实,做围裙挺合适。不然就只能裁成条状做拖把了。可问题是布头又长又短,做拖把还得把短的接起来,不仅费力还费线。
  “这几条宽度还可以,要不要做月事带?”张嫂子翻出两条巴掌宽、半尺长的布头,顺嘴问清苓,“月事带有的话,缝草灰包也好,那东西经常换洗,破得快。”
  清苓囧。
  “羞啥呀!”张嫂子笑她,“都是女人,有啥好害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