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空间农场-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我学会了养鱼,你的难题我以后不就给你解决了吗?”
“你小子到是想得美,把主意打在叔的身上来了。这鱼塘你就甭费心了,不是你应该沾惹的。”说到鱼塘就仿佛说到了陈华安的痛处。情绪很快就低落了过来。因为陈大伟所说的都是事实。他现在是骑虎难下,不得不努力坚持啊。再加上现在养鱼的人越来越多,卖鱼的市场越来越小。更可恶的是一些官商勾结的人,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县城的养鱼行市。
“叔你就当我是在历练吧。你就指导指导我。你不能够打击我们年轻人的上进心啊?我可是你亲侄儿,你难道就一点不相信我么?”
陈大伟说服不了对方干脆打起感情牌来,他知道自己的三叔是一个最容易动情的人,这不,三两句话一抛出去,陈华安这个老实巴交的人就妥协了。“好吧,我算是怕你了。真希望你这小子早点去学校,省得让我费心。”

005章 一亩三分地
  005章 一亩三分地
陈大伟通过打感情牌让陈华安最终同意指导他养鱼。同时也抵不过他的哀求答应暗中出资帮助他修缮鱼塘。陈大伟家一共三块稻田,两大一小。三块稻田都不靠在一起,都散落在他处。其中有一块大约一亩左右的稻田正好靠近河边,非常适合改装鱼塘。
这稻田陈大伟父亲以前曾改装过,那时候他父亲跟随陈华安学养鱼,但因为面积太小,终究不成气候。加上他不得不经常去小镇,或者县城做泥水匠打小工,缺乏时间对鱼塘的管理。有一次意外遇到大暴雨,遭遇特大洪水,他那鱼塘因为多年不翻修,最终被洪水冲垮,鱼全部被洪水冲走了。
陈大伟的父亲陈华民本想修好再养鱼,陈华安看不过去了,就叫他别养了。他陈华民养鱼纯属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陈华民也只好放弃了,不过那曾经做过鱼塘的基础还在,如果现在翻修也不会很麻烦。所以在陈大伟的苦苦哀求下陈华安最终同意了。
第二天陈大伟并没有去收割废品,而是直接去鱼塘找上了陈华安,陈华安并没有忘记自己对陈大伟的承诺。在陈大伟找上他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把水泥砖,砂料,人工等等都叫人联系好。只待他的货车去拖运过来。
因为他的货车以前都是在县城由公司配运。所以现在还在赶回来的路上。当然回来的时候已经把需要的材料等装好了的。从县城到村上均速大约半个小时。不过,几分钟后,陈大伟和陈华安等到三婶出现后便直接去那稻田边等候去了。
大概四十多分钟的光景两辆货运车装着满满的材料出现在了二人眼中。随后货车停在了陈大伟的家门口,事先陈华安就在村里找好了人工,那些人都是二社的人听见货车的声音都从各自家里赶了过来。俗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仅仅两天功夫,鱼塘就修缮完毕了。
至于一些细节上的,比如工钱,比如应该给人工安排午餐,晚餐的事情陈华安都一手包办了。他也没有叫大家一起吃饭,但却提高了做工待遇,村民们也非常高兴,吃饭在家里吃也很方便。可以说自家的稻田被改装成鱼塘,陈大伟父母都还不知道。
一方面是因为陈大伟母亲身体不方便,这时节稻谷刚刚收割过,她自然不会没事跑稻田去逛。另一方面是他父亲在城里做工一周了都还没有回来。他没有回来的意思陈大伟知道,他是在忙着给他凑学费。其实陈大伟也想告诉父母的,但是害怕父母反对,所以就先斩后奏。
俗话说帮人帮到底,陈华安见陈大伟真的有养鱼的决心,他不仅帮助陈大伟把鱼塘修缮好,而且还给陈大伟免费提供鱼苗。陈大伟当然乐意接受,不过这不表明他这是白白接受他三叔的好处,他只是眼目前没有那个经济实力,一旦自己通过空间的弱水养殖实验成果,他报答三叔的机会还会少吗?
不过陈华安建议陈大伟散养,最好是放三百条鲫鱼、一百条鲤鱼、一百条草鱼、二百条鲢鱼。但陈大伟却坚持去掉草鱼和鲤鱼,直接放三白天鲫鱼和一百条鲢鱼。陈大伟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他发现三叔给他提供的鱼苗都不是初始鱼苗,而是已经养过了三个多月的鱼。
这对于做实验的陈大伟来说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他隐约觉得一旦自己在鱼塘内投放弱水之后,这些鱼肯定会和其他普通鱼塘养的鱼是不同的,要么是长得快,要么是营养价值高。不过,他还没有时间和域灵沟通,所以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要了鱼苗。
反正陈大伟是学习养鱼,陈华安也没有刻意制止。其实陈大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就要开学了,他得赶在开学前把这些鱼卖掉。如果实验是成功的,他会在开学后再做打算。如果开学前还达不到贩卖的要求与标准,自然就说明实验失败,他就当成是做了一场梦。
明天陈华安就会按照陈大伟的要求把鱼苗送来,晚上陈大伟在母亲睡了后才开启了空间进入了空间内和域灵交流沟通。他虽然知道了弱水可以帮助养殖,通过养殖产生功德,从而实现空间的成长。
但是至于如何利用这些弱水实现养殖,这是陈大伟现在还不知道的。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必然得来联系域灵了。陈大伟通过脑海内产生的想法,或者叫意识告诉了域灵自己这次来的原因,域灵很快就有了回应。
“你的鱼塘才一亩大,面积很小,最多一滴弱水就行了。你把弱水用一个瓶子,或者你直接用手掌捧着也可以带出空间。到时候你只要把弱水滴进鱼塘内,保证你那鱼塘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候再把鱼苗放进去,最多半个月就可以收获产品了。”说完域灵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补充道“你目前还处于受惩罚阶段,半个月你无法收获产品,你得二十二天左右才能够捕捞那些鱼。同时,这些鱼虽然可以捕捞了,但是在肉质和营养上还达不到等级。但就是达不到等级,却也不是一般鱼塘养出来的鱼可以比的,其营养价值和味道至少是那些鱼的三至五倍。”
听域灵说了之后陈大伟知道如何使用那些弱水了便安心了。随后他悄悄地溜了出去,摸黑到了自家鱼塘边,然后再次进去空间内,从空间内弄出来一滴弱水放进了鱼塘内。因为天黑他看不见鱼塘到底有什么变化,只好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很早他就听见三叔在外面叫他,他立即跑了出去,他还以为是三叔送鱼来了,却得到的结果是,所有的鱼苗都已经帮他放进鱼塘了。陈大伟万分感激,和三叔告辞后他一路飞奔着跑去了鱼塘。却发现,昨日都还十分浑浊的鱼塘,此时此刻竟然清澈无比,他完全可以看见那些鱼儿在鱼塘内游动。一点都没有像刚刚放进来的生鱼。此外陈大伟并没有发现其他的什么特别的地方,只好放弃了,他现在得去准备养鱼的食物了。

006章 不对劲啊
  006章 不对劲啊
接下来养鱼的事陈大伟也不操心,他三叔那儿什么都有,鱼饲料,鱼草等等。原本这些鱼都是从陈华安那鱼塘捞出来的,再去他三叔那儿拿东西来喂鱼也不影响对方自己养鱼。不过陈大伟和域灵交流过,只要滴过弱水的鱼塘,压根儿就不用那么费神,那些鱼会自己成长。不过陈大伟担心三叔看出什么端倪,便间隔着去他那儿拿食物来喂养。
在过了十多天后,陈大伟曾经偷偷地捞起来一条鲫鱼查看过,这些鲫鱼果然长得很快,按照域灵的说法,最多再过十天,这些鲫鱼就能够达到三两重一个。而且大小很匀称。如果是从幼苗开始喂养,大小百分之百的一模一样。
既然肯定这些鲫鱼能够按时成功出产,陈大伟就活动开了,三百条鲫鱼,到时候能够收成大约百来斤产品。这些质量上乘,卖相好看的鲫鱼,正是专门煲汤卖的“靓汤坊”连锁店的首选原材料。
“靓汤坊”在全省各个市区县都有分店。府南县的分店他曾经跟随三叔去过一次,那次就是去送鲫鱼的。那分店对他们的鲫鱼很满意。只是在去年后不知道为何突然就不收购陈了。后来听三叔说起,原来是有些有关系的人强行把这条财路给断绝了。
一方面是因为特殊手段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在于对方的鲫鱼同样也能够达到他三叔喂养的品质。既然是这样,对方肯定不愿意得罪一些人,自然而然的断掉了两方多年合作的关系。不过,如今陈大伟能够喂养出更高品质的鲫鱼来,他决定去“靓汤坊”试试。就算府南县城的“靓汤坊”不和他做生意,但是还有市区有分店啊,一家不成可以去另外一家。
“靓汤坊”还是原来那个老板,不过他已经不认识陈大伟了。在听陈大伟介绍之后他有些心动,毕竟他们做的是精品,只有真正地好东西才能够维持店铺的形象。大家都知道,鲫鱼做的汤汁一般都是母乳时段的女人的专利。如果原材料品质高,显然会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为了能够一次性做成生意,陈大伟去拜访的时候还特意抓了一只差不多二两重的鲫鱼。这鲫鱼个头很圆,而且鱼鳞很黄,看起来金光灿灿的,光从外相上看,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土鲫鱼。那老板做汤生意多年,自然是一个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那鲫鱼质地很好。他都无须做汤出来品尝就直接答应收购了。
对方问及陈大伟的鱼塘情况,陈大伟也不隐瞒,便如实相告了。那老板听说后沉思了片刻他才道“我现在正好缺上等的土鲫鱼,你那儿的鲫鱼也不是很多,不如你现在就开始出手卖给我,我每天自己派车来抓二十条,差不多十来天就可以把你鱼塘内的鲫鱼买完了。”
陈大伟一听,这虽然对自己有点吃亏,毕竟那十来天自己的鲫鱼还可以再长大一些。不过想想也是好事,自己的鲫鱼不多,对方也有自己的考虑。而且是对方自己来提货,省了自己很多事,自己完全等于什么都不做,就有钱收入口袋了。
最终二人经过商议,一般的土鲫鱼大概每斤四十元,稍微好一些的每斤六十元,更好一点的每斤八十元。至于像陈大伟喂养的大小,外相,和品质都差不多的极品鲫鱼自然就更贵了。对方愿意出一百元一斤。如果以后卖得好,他还会再增加收购价格,同时也会向总部及其他兄弟分店推荐。
对于自己初次养鱼,而且还是受过空间惩罚养出来的鲫鱼能够卖到一百元一斤陈大伟已经很满足了,他毫不犹豫的和对方签订了销售合同。随后“靓汤坊”就派出一小车跟随他回村抓鱼。二十条鱼很快就捞够了,过称之后,总共三斤八两。每斤一百元也就是三百八十元。
成功销售后陈大伟买了一些肉啊之类的食物回家,打算向父母汇报这个事情。因为他听人说父亲今天中午会完工回家了。他自然得抓紧时间汇报,要是被父亲知道了他肯定挨批。到了中午十二点三十分的时候父亲陈华民和村里的其他几个村民一起回来了。
看见满桌子菜陈华民就开始嘀咕开了,说这是浪费,眼看陈大伟就要去上学了,家里的一切开支都要节约再节约,丝毫读不能够松口子。不过他嘀咕是嘀咕,但也不敢一直唠叨,毕竟老伴身体不好,他得关心老伴身体不是?
对于陈华民的嘀咕老伴儿田兴鲜自然听见了,不过她却没有说什么,因为这些东西又不是她买的,而是她们的儿子懂事了,赚钱了买的,她有这个福气享受,她高兴都还来不及,哪里会责怪陈大伟呢?不过,陈大伟这时候在鱼塘,不在家里面,她虽然已经知道了情况。但是刻意不说,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