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你还有力气和时间去重新来过,任何输就都不算数。
  举人考试的结果出来,不出意外君贤书院又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去了六十多个学生,考中了20个。
  20个举人,不是20个秀才,这数据,比乡试还要引人瞩目!
  书院再次举行了庆祝会,会上的嘉宾不再只是书院学生和家长,还有很多不请自来的员外老爷,厚着脸皮以慈善捐助书院教育资金为由过来攀关系……
  因为郭子安连中了两个魁首,林泽专门在家里给三个徒弟准备了一场庆祝宴。
  自家的庆祝宴会就都是自家人,外加还有三个徒弟的父母,基本就没别人了,整桌的饭菜基本都是林泽动的手,他现在可是很少下厨的,想吃他的手艺可是艰难无比。
  “林先生,我们家子安能够有今天,都是您的功劳,要不是您,子安他别说考试光宗耀祖了,怕是到现在连话都还说不清……”
  郭员外夫妻端着酒杯,对林泽深表感激。
  他们从来没想过儿子真的能够有这么出息的一天,以前那和尚批命的事儿他们也就是图高兴和心里安慰,没真的当真,只是希望儿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然后继承家业就可以了。
  现在儿子的成就和前途,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林先生,我们夫妻也一样,话咱们不说客气的,我们夫妻敬您一杯。”
  李广财紧随其后,端起酒杯发自内心感谢。
  张阿婆说不来话,也只能跟着举杯子,一把年纪了颤颤巍巍的,老眼发红。
  “教不严师之惰,他们叫我老师,我不能白听不是?古人虽云穷独善其身;达救济天下,但你们三个老师不要求你们一定做出成绩做出贡献,只求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后悔就行了。”
  林泽微笑饮酒,承了几个家长的谢意,顺带叮嘱三个徒弟。
  他如此努力是为了他理想的现代国度,但李昇等人不需要承受他的包袱和期望,不管将来孩子们能不能够做出什么成绩,他并不一定要求。
  只希望这些孩子能够顺遂不后悔过一生,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拿从他这里学到的东西走上歧路。
  “老师,我们一定谨记。”
  三个徒弟在他这里熏陶多年,虽然不算太直,但至少没长歪,道德底线学得还是及格的。
  几人家长满意点头,果然给孩子找个好老师,是影响一辈子的事情。
  不过林先生所有的地方都很好,唯独一点很不好的就是,非得规定他们家儿子20岁以后才能成亲,真是很忧伤,书院其他学生都才18的好不好。
  李昇还好点,今年才18岁;郭子安就大些,马上要20了,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成亲的年岁,现在却又要上京继续考试耽搁,如果到时候考中,进入官场忙起来得猴年马月婚事才能落定啊?
  其实如果郭子安真能在京城的考试中突围,是不愁婚事的,多的是官员招他做女婿。
  可那样的话,家庭背景差距太大,人家表面上是嫁女儿,实际根本就是招的赘婿,郭家就这一个儿子,其他的孩子不是女儿就是小哥,怎么可能把儿子‘嫁’出去。
  所以郭员外夫妻很是担心,趁着吃饭,赶紧求助林泽,想林泽帮忙说说,让儿子娶个亲再走。
  他们已经在家跟儿子说过了,但郭子安就是面瘫脸不答应,反正就是一句话,没看上中意的姑娘不想成亲,然后沉默不理人,倔驴一头。
  林泽能够理解郭家夫妻的心情,可这种事情他没法劝啊,驴不喝水难不成还能按着驴脑袋灌么。
  而且郭子安是个智商非常人的,一般的姑娘小哥儿确实入不得对方眼睛,思想上的差距太大,郭子安又是个性格内敛沉默的,夫妻俩整天说话牛头不对马嘴没有半点共同语言,贸贸然成了亲之后也不会幸福。
  “子安还年轻,他智商又跟普通人不同,普通学识的姑娘小哥跟他处不来,勉强没幸福,就让他再闯闯,成熟些再说吧,有时候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等他把殿试考完再说婚事也不迟……”
  林泽本质上其实是有些惯孩子的。
  而且他思想现代,在他看来20岁真的还小啊,完全不用着急,男人成熟些再结婚,也是对人家姑娘小哥的一种负责。
  郭员外夫妻无奈,虽然有些遗憾,但他们家儿子确实跟普通人不太一样,只能作罢。
  “对,郭老哥你别着急,等孩子考完试再说,实在不行别指望大的,家里不是还有小的嘛,给你姑娘小哥儿招个女婿哥婿回来,一样抱孙子,想开点。”
  因为自家儿子小点不着急的李广财附和安慰,乐呵呵安慰。
  郭员外没好气,“你有两个儿子你当然想得开!”
  在这个时代本土人的心目中,到底还是小子才算正经的香火继承。
  “我小儿子才五岁,成亲生孙子猴年马月去了,我也指望我家老大啊,老小子安慰你还不领情……算了算了,吃饭吃饭,老脾气。”
  李广财好笑的推了把老兄弟,露着惯有的笑容乐呵呵。
  李昇闻言,心虚的看了眼自己老爹,又看了看坐在对面盯着自己的郭子安,然后默默把头埋到饭碗里,假装自己是个很能吃的隐形人……


第166章 
  给两个徒弟庆祝之后;大家就得准备东西,出发上京赶考了。
  如今五年过去,大稷朝很多地方的路都修通了,特别是各个郡城之间的主干道全部进行了修整;大大提供了交通便利。
  但是像京城和青山县的距离就还是需要像原来一样坐船才可以。
  时间紧迫;大家得早点收拾包袱。
  林动动知道张逸嵘要离开很久见不到,很是舍不得;天天抱着张逸嵘不撒手;眼睛红红的,小家伙年纪不大;但什么都知道。
  张逸嵘也很舍不得林动动;头一次分开这么久;很是不习惯;离开前几乎天天都带着林动动,连跟同窗聚会道别,都抱着林动动去,可让那些同窗把他笑话不已。
  李昇和郭子安则被家里的父母带着到处去吃饭;表面聚会实则相亲。
  在郭家和李家父母的眼中,两孩子暂时对成亲没兴趣;肯定是因为在书院呆的太久,平日见不到姑娘和小哥,所以对男女和男男之事不懂。
  不过几场相亲下来效果不佳,两孩子仍旧对成亲的事情不感兴趣,甚至还因为不通人情把人家姑娘小哥全给得罪了;落下了一个“书呆子”的称号……
  林泽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很奇怪,他两个徒弟可不是这般不通人情世故的,平时交际跟人家玩儿的可是很溜的,不分男女,老少小哥都能逗得高兴,不可能“书呆子”啊。
  他估计可能就是这两货眼光太高,看不上这郡城的姑娘和小哥吧,这俩一个智商太高,一个脾气太跳,只有这个可能了。
  不过作为老师,他可以管徒弟们的学习和品德,却管不了人家成亲的事,想想就把事情抛到脑后,年轻人的事情随缘吧。
  在徒弟们临走之前,林泽分别送了三个徒弟三张图。
  李昇曲辕犁、郭子安活字印刷术,张逸嵘珍妮织布机。
  三个都是促进时代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发明,一旦面试,将会改变农耕、教育、以及工业效率,是绝对的不世宝贝。
  三人跟着林泽相处了这么多年,耳濡目染自然很快就看出来这些图纸的价值,非常震惊。
  “老师,这都是您想出来的吗?”
  他们虽早就知道老师很厉害,总能相处各种稀奇古怪,但却非常实用的东西,可每次当老师拿出新东西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老师所表现出来的不过冰山一角。
  “谁想出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够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价值。”
  林泽仔细跟三个徒弟叮嘱,
  “老师的处境比你们想象中的更加狭窄,虽我人在青山县,可我却是站在风尖浪口,这几年大稷的改革发展老师触动了不少权贵的利益,他们早就视老师为眼中钉,即便你们师爷爷极力的保护我,可一旦我被他们抓到把柄,他们肯定会对我动手……”
  “不过我不去京城他们也不好抓我的小辫子,但是你们不同,你们是我的弟子,到时候到了京城肯定会有人注意你们,如果你们考进了殿试,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刁难,师爷爷再强势,也不可能睁眼说瞎话的护着你们。”
  “所以,你们要做的,就是展现出绝对的实力,如此你们师爷爷才能理直气壮的帮你们说话,袒护你们。这三张图纸,就是让他们闭嘴的底牌……”
  这几年大稷发展得非常迅速,其中很多新观念的改革,朝中的人才根本不够用,而且用得也不够合心意。
  书院成立的时间尚短,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够用到大地方,所以他悉心栽培的三个徒弟就是皇帝老师一直眼馋的对象,这次是无论如何都要送出去的。
  孩子们还年轻,林泽实在有些担心三个孩子到时候站不稳脚跟,所以这三张图纸他这几年并没有拿出来,而是等到现在才给三个孩子。
  教育、经济、农耕,这是朝廷的命脉,只要三人掌握住干出了实事,无论是现在的帝王还是将来的帝王,都会竭尽全力的保住他们。
  “记住老师的话,你们做的实事,为的是天下百姓,受命的是皇族君王,只要紧紧抱住君王的腿,其他任何人你们不需要太过接近,平淡相交,才能长久立身。”
  “老师,弟子谨记。”
  李昇三人握紧手中的图纸,深深向老师恭敬鞠躬。
  ……
  一切准备就绪,学子们纷纷背着包袱出发上京。
  李昇三师兄弟没有搞特殊单独乘船,和所有的普通学子一样,都是独身背着行李出发,只是多了林泽暗中安排保护的镖师。
  当初林泽上京赶考的时候三人都跟着去过一次,已经有些经验,面对未知的路程倒是非常镇定波澜不惊,船上跟其他学子有说有笑。
  像上次去京城一样,虽然没有林泽的吩咐,但三人都养成了广泛交友,讨教各个阶层人的走南闯北经验,从中提取知识丰富自己的见识。
  这也是无奈之举,这个时代没有电脑网络,信息的传播非常缓慢,固定的知识大家可以在书本上学,但像人生经验这些就需要和不同的人来往交谈才能知道。
  在林泽的熏陶和引导下,三人都养成了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
  船上的日子是非常无聊的,除了看书找船手和商人聊天,大家剩下的时间就是发呆睡觉。
  好不容易熬到京城,休息两天大家就又开始往外面跑,参加各种诗会聚会,竭尽全力的在考试之前,为自己营造出一些名声,这是没次考试时各考生的惯例。
  大多数是为了在考完试后投靠一个师门派系和娶个达官贵人家的闺女小哥,少数是为了真正的才名,傲气的展现自己所学。
  李昇三人一不为娶亲,二不为才名,加上林泽嘱咐不要胡乱结交京城的人,索性商量之后干脆就在师爷爷准备的院子里当宅男,不管外面纷扰,安心等待考试开始。
  这样倒是减少了有心人针对他们的机会,毕竟人家不出门,你还能上门找茬吗?那院子可是皇帝准备的,你上门找个麻烦试试。
  三师兄弟相处惯了,待在一个院子里宅还算和谐,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日子过得非常轻松。
  不过在考试之前,他们还是出去了一趟,目地当然是为了了解下京城时事,以此来判断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