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带陈淑菊母子的事情翻出来,林泽简直就是天下那最倒霉、最冤枉、最让人同情的可怜娃。
  群众都是同情弱者的,理所当然林泽名声洗白后成为了南阳镇热议的话题,风向是正面的。
  如今林泽再趁热打铁把私塾消息放出来;效果就跟往油锅里倒了一碗水似的,炸得群众噼里啪啦的响应传播。
  在林泽的舌灿莲花下,原本被人鄙视收商贾子弟的逐利变成了‘有教无类’的高尚节操;原本只是以表善心的贫困帮助特招生变成了心怀百姓的大仁大义。
  不仅受到了南阳镇商贾的好感,更加受到了平民的狂热推崇。
  这种狂热都有些出乎了林泽自己的预料,他实在没想到‘舆论控场’这招在古代使用发挥起来效果如此强大……
  不过其实也不奇怪,古代没读过书的人太多,很容易被人引导。
  外面的传言林泽听过便抛到脑后,赶紧趁着现在铁还热,继续追击敲打,赶紧把私塾改建工作完成,然后招生开学才是正经!
  私塾的改建计划书林泽早就写完。
  其实具体也不需要大动作改变宅院的布局,主要是布置划分私塾的各个教学功能区域,以及教学设施。
  因为林泽是打算把私塾做成‘童生培训速成班’,主旨考科举,所以私塾的教学他目前只安排了两种,知识学习和体能锻炼。
  其他什么琴棋书画君子六艺暂时只做涉及,每周学个一节课了解下就行了,感兴趣的有时间自己研究。
  毕竟现在私塾就他和方山源两个先生,他们又不是什么都会的全才怎么教?
  所以林泽才说他的私塾是速成培训班,如果想做成学校那般全面,还是等以后再说吧,建立个正经的学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算算家里现在的存款,只是添置一些教学设施和桌椅板凳完全没问题,足够支撑。
  至于欠李广财的宅子钱……
  林泽表示债多不压身,银子要用在刀刃上,既然李广财都表示不着急勇气,那就继续欠着吧,大不了帮李广财多管教下他儿子回馈,等赚了银子再还这笔账。
  除去私塾的改建布置,甜品店当然也不能落下。
  原本林泽是打算在热闹的街道租个铺子,但上次参观李广财资助的宅院时他果断改变了主意,决定直接把甜品店跟私塾开到一起。
  反正私塾的宅院足够大,到时候也就12个学生,后院足够使用,前院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开成走高端路线喝下午茶的那种甜品店。
  而且自家的甜点本来就定价贵,不是普通人能够经常消费的,所以走高端路线是必须的。
  这天下谁的钱最好赚?那自然是女人和小孩,古代娱乐不多,镇上的那些夫人小姐能休闲的地方太少,一个具有新奇特色的甜品店绝对会受欢迎。
  因此跟章珛商量后,愉快的就这么决定了。
  柳河宅院前院开甜品休闲屋,后院做私塾,他们夫夫俩还能在一起工作,完美!
  有了准确的奋斗目标,林泽夫夫俩继续投入忙碌又充实的生活中。
  林二伯的两个儿子和女儿小哥儿,还有何家请来预备甜品店干活的也开始了严格培训,每天跑到林泽家报道。
  林泽是个有点完美主义的人,既然要做,就必须把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至于林建文那边暂时还没有回来,乡试共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再加上来回的路程,没有半个月学子们是回不来的,暂且不关心。
  …
  但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林泽积极投入私塾和甜品店的时候,之前派林大昆回村找他买方子的仙乐居东家心情就没那么好了。
  仙乐居的东家,罗府。
  “啪!”
  听到小厮从外面打听回来关于林泽消息的罗老爷气得直接把手上的茶杯摔到地上。
  然后脸色难看的盯着旁边下跪的林大昆十分生气责怪,
  “林大昆!你不是说那是你家亲戚,方子的事情十拿九稳吗?现在林泽要开什么甜品店了你怎么说!”
  作为一个商人,尤其还是做的糕点生意,罗老爷对林泽面包蛋糕利润潜力是极为看好的。
  只是林泽的动作实在太快了,在他发现的时候已经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把‘一见钟情’的招牌打了出去,让他反应不及。
  之后又鉴于林泽秀才郎的身份,迟迟不敢像往常对付其他普通人那般威逼利诱,当时林泽只是卖的面包,利润还不足以让人不惜一切的得罪。
  谁知道就是这么犹豫一下,林泽竟然又火速推出了蛋糕,更是利用‘唯爱彼卡’彻底把招牌打响。
  蛋糕的制作虽然困难很多,但相对的利润也远比面包高出不止一星半点儿,一个蛋糕卖出十几两,这对普通糕点铺子来说根本不敢想象,除非放在大城市的大酒楼!
  如此利润,专门做糕点的仙乐居自然眼馋,有了蛋糕方子仙乐居生意定上一层楼。
  林泽的发展速度太快,罗老爷再也不敢犹豫了,在知道林大昆跟林泽是亲戚关系后,当即就派林大昆去谈购买方子的事情。
  但是罗老爷没有料到的是林大昆跟村里的林家关系不怎么好,并且心里一直瞧不上和怨恨当初老林家不给他疏通工作的事情,怎么会心甘情愿回去低声下气的求人?
  再者罗老爷错估,把林泽当做以前那些好打发的普通小老百姓了,200两银子就想买断林泽潜力无限的方子,林泽能愿意才怪。
  如今林泽一朝翻身,甜品店开业在即,马上就要跟仙乐居的生意打擂台了,罗老爷不气才怪,不找个人发泄火气哪能行。
  作为办事不利的林大昆自然首当其冲遭殃。
  心中本就有怨,又挨了骂的林大昆对村里的林家更是恨到了极点,觉得老林家当初不给他疏通工作对不起他,现在又不配合他办事连累被老爷责骂,真是克星。
  “老爷,我三弟一家就是牛脾气,从来都不识好歹。不过没关系,林泽他是秀才,功名在身他还敢做生意,这不是存心找死么……”
  林大昆对村里林家是绝了情,为了保住工作,半点不在乎亲戚关系,反正十几年没来往早成陌生人了。
  再说亲戚哪有自家过着吃香喝辣的日子好?他好不容易才混到仙乐居的掌柜,既然跟林家不能缓和关系,那自然是怎么黑怎么来。
  “老爷,功名在身的人是不能做买卖的,以前林泽街头贩卒无碍,但现在他要开店就是自甘堕落贱入商籍,等他店一开,咱们就去衙门举报他,到时候他没功名在身,开不成私塾,其他员外就不会追捧他了,老爷要他的方子还不简单?”
  “简单?他要是把铺子写在他夫郎的头上去举报有个屁用!”
  罗老爷没采用,表情不太好。
  去举报林泽做买卖根本行不通,林泽是身怀功名不能做买卖,一旦开了铺子就要变商籍,但如果铺子写在夫郎娘子头上便无事。
  不然那些有了功名想做点副业赚钱生活的读书人怎么办?光靠禀米和卖字画可过不上什么好日子。
  所以林泽才敢有恃无恐的做点买卖。
  罗老爷沉吟思考一会儿,
  “这林泽以前学问就是出了名的才子,如今他开私塾愿意收商贾子弟便是笼络了南阳镇所有的员外老爷,轻易动弹不得,你再去林家谈谈,这次方子价格增加到一千两,他要是愿意,咱们还可以做个亲家……”
  为了蛋糕方子罗家这回算是下血本,准备连闺女都打算赔上了。
  不过对于三妻四妾儿女成群的老爷来说,为了家族利益牺牲个不重要的女儿没什么了不起。
  “是,老爷。”
  林大昆心里尽管不甘心,但也只能照办。


第70章 
  私塾设施布置和甜品店的装修工作稳步进行。
  在古代有名声有功名就是好办事;寻找好的砖瓦匠和木匠工人的事情完全不需要林泽担心,那些为了入学名额的员外就争先恐后的帮忙献殷勤。
  有便宜不占是傻蛋,林泽也不矫情,这些小忙他要是不领情别人还觉得惶恐不安心。
  所以宅院的改建和装修工作远比林泽预料的更加顺利。
  在这期间;还有一件好事让林泽高兴不已;那就是何向峰那边甜菜制糖在经过无数遍的实验和改良方法下,终于制作出合格的白糖了!
  这可是天大的惊喜;在目前白糖只有甘蔗做原料的情况下;利用甜菜制出白糖绝对是个伟大的发现。
  毫不客气的形容,只要好好利用;甜菜制糖这门手艺绝对是林家未来几代的金山。
  因此;甜菜制糖的事情林泽一直都是瞧瞧进行;目前只有他、章珛和何向峰知道。
  章柳眉也只是知道他要用甜菜做吃食;帮忙最基础的清洗工序,后面的制作过程目前都是林泽跟何向峰两个人研究的。
  甜菜制糖的过程其实和甘蔗差不多,难就难在提纯方面,没有现代机器帮忙;光靠纯手工和简易的工具制作出晶莹的白糖十分耗时和困难。
  而且林泽也只是知道过程,所以花了这么久的时间无数次实践改良工艺;结果成功实在可喜可贺。
  得到何向峰消息,林泽几乎是马上就放下了手上的事情赶过去。
  “何哥,真有你的,这些日子辛苦了……”
  亲眼看见仿若晶莹漂亮的白糖,林泽毫不吝啬夸奖。
  确实;何向峰这段时间真的非常辛苦,几乎是没日没夜一遍又一遍反复实践改良甜菜制糖的工序,整个人明显就能看见瘦了黑了一大圈。
  但累归累,结果喜人,沉稳的何向峰都难得露出激动失态的喜悦,
  “能做出来也得有你提供的方子,要不没头没绪谁知道这菜也能做成糖?不过现在甜菜数量太少了,而且出糖量也低,暂时不能大量制作,咱们得想办法多种些,最好全村的人都能跟着种。”
  “大量种植是肯定的,但是现在暂时不能让村里人跟着种……”
  林泽点头赞同加大种植的提议,不过让村民跟着种植就算了。
  甜菜制糖的事情短时间内不能宣扬出去,一旦暴露,以他们的背景根本没办法保住这座金山,轻则被人抢走方子,重则惹来杀身之祸都有可能。
  毕竟自己的优势只有一个‘见多识广’的现代脑子,没有神乎其技的金手指,必须小心谨慎。
  “甜菜制糖这件事情暂时保密,等我在镇上站稳脚跟再说,而且制作工艺虽然研究成功,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不同的人制作成功率也不同,我们需要一套成熟完整的生产链……”
  “生产链什么意思?”
  何向峰对林泽口中经常冒出来的现代词汇已经习惯,每次听不懂就直接问,不会不好意思了。
  “简单来说就是制作过程的完善,每一步的时间掌握火候我们必须有个具体的标准,不能光靠感觉来,所以何哥你再好好研究下,后面这个技术也只能由我们两人掌握,下面的工人采用流水线,到时候我再跟你仔细说。”
  “现在我们先买田,把甜菜的数量种起来,以后才能继续后面的事情……”
  制糖的产量本来就不高,以现代成熟先进的工艺,4吨甜菜都才只出1吨白糖,古代工艺和器械落后,他们能制作出现代出糖量的一半就已经非常好了。
  还有甜菜的亩产也是大问题,古代农业产量低,所以先买田把他岳母那几亩甜菜扩展数量才是关键。
  何向峰点头同意,
  “那大概要买多少田?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