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禾郎,其实我有记忆……”父母是三岁时去的,她虽记不得当初父母养她的日常,却记得父母怎样给她断奶的。她生下来身子羸弱不堪,险些养不活,一喝牛奶就拉肚子,一边吃辅食一边吃妈妈的奶吃到两岁多,想断时却怎么也断不掉。后来妈妈想了个法子,在奶上抹了凉凉的东西,把她辣哭了。她很激动,边哭边吐抹舌头,这时爸爸在一旁提醒:傻囡囡不知拿妈妈给你抹脸的湿帕子抹掉再吃?
  听到这话,她果然迈着小短腿噔噔噔跑去了卫生间,身后是爸爸妈妈雷声般的捧腹大笑,'囡囡聪明啊,我的基因好''美得你,我家囡囡可比你秀气'……直到今天,她都不知道她妈到底抹了啥,那么辣。
  “禾郎……”
  尹子禾已然睡死,沐淳舒出口气,想把手缩回来,却挣不掉。
  直直盯着被他握着着的手,满脑的磅礴思绪……
  醒来时,尹子禾早像以前那样上衙去了。
  十条大道,四十条小村道,经过两个月,大道修了四条,小村道两条,进度尚可,尹子禾很满意。
  秋雨下来了,街上再不是泥水洼坑溅一身,得到实惠的百姓开始正视他们这位年轻县令。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应该有自己的评判。琼花县这种结实平整的街道,据说在大康都是头一处。法子是县令太太想出来的,路是县令大人带人铺出来的,他们哪里是京中来的纨绔?谣言真是信不得。
  各种法子谋来的五六万两银子,修路花去四万多,全部修完,至少还得需十几万两。人说,走近琼花县,就是踩在银子上。有好事者算过,一只脚大小的路面,即等于脚下踩了三层铜板,可不就是踩在银子上吗。
  既然总共谋来了五六万两银子,修路花去四万多,还有一两万哪去了?曾县令曰:上交赋税了。
  那余下的修路银子怎么办?曾县令又曰:娘子和他各负责一半。
  这早已不是那个不准娘子掺呵他公务的那个相公,使唤起娘子来越使越顺手。
  沐淳继续负责管商户追缴赋税,是的,不是借,成追缴了,仍是拿土司亲族开刀。不能拣软柿子,因为软柿子捏太重就坏了,要拣半硬不软的下死手捏,挤出汁儿后柿子还是柿子,不会成柿子泥。
  衙门此翻行事,说痛不痛说痒又不痒,土司们暂时不敢硬碰硬给族人出头,衙门只好却之不恭趁势追击了。
  你们这些热闹非凡的商铺不是总说没赚着银子吗?没关系,衙人帮你们赚。
  像周姨娘花姨娘等人,就算大部份不识字,总该识数吧?不识数也没关系,沐淳开了课堂,免费教她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学会记数以后,女人们不如去铺子前站着,来个客人记一个,客人花了多少银子记多少。一天下来商铺赚了多少银子?不好意思,你有一本帐,咱这里碰巧也有一本帐。
  你们的假帐本不管用了,何不改邪归正做个良商,这样大家都省事,算我们公人求你们了成不。
  周姨娘花姨娘等娘子军们,不管是被胁迫还是自愿的,全都雷打地不动天天去,就像他们的老爷上工那样,铺子还没开,她们就在了,铺子关完门,她们才离开,准点准时,日日不辍。
  头几天那些老油子商户还找借口,说是因为有官家女人替他们站门,所以生意才好,别以为一年都是这样。
  然而,接连半月下来后,他们可不敢找这蹩脚借口了,再等半月就够一个月了,满一月,便到日子了,那这税赋……
  这边派得闲的女人守着,那边负责收税赋的衙人就着一身烂衙服上铺子前蹲着。丑是丑了点,也极失公人体面,奈何体面不能当饭吃,只要能有薪俸发,哪还顾得了脸。成年人,总得成熟一点,现实一点不是?
  以前的县令不作为,大家温水煮青蛙,都这样好死赖活的得过且过混日子。现在县令给了措施,衙人必须得给本官(给本官太太)收起一身懒骨头行动起来。
  立冬这月,总共又追交上来五千多两银子,美滋滋。至于普通小商户,曾县令仍没去动他们,班满如果想从小商户这里出气找场子,他是求之不得。现在他不怕民反,而是怕民不反。民反,他就好有借口杀猪分肉。
  自古以来百姓的要求都极易满足,谁让他们吃饱,他们就跟谁走,谁饿他们,他们就反谁。腹地的百姓尚有气节,这里的百姓有奶便是娘。就算土司们根基再深、百年下来发源出去的族人再多,也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真敢反,他倒要看看,大部份赤贫百姓到底会反谁。
  城外驻扎有两千磨刀霍霍兵强马壮的两千营军,县令大人一句话,就能即刻封城。土司老爷们的老窝全在城里,想搞事情也是缩手缩脚,颇有些外忧内患的形势。外忧是听说大军来了,他们怕死啊,这么多银子这么多女人和奴仆,还没享受够,谁会去寻死。内忧,是曾县令在城中声誉渐起,很快就不可控了。
  “到今天我才明白,这钝刀子割肉,着实疼。”班满一脸丧气。
  库桑道:“他占了天时地得,万不可让他占人和!”
  邦罗还没从被劫中缓过气来,别算只过了四五个月,就算过了四五年,他也咽不下这口恶气!他父亲吃过汉官亏,为什么又轮到他,库桑班满却没有,不公平!
  “老子早说操家伙干,你们两个就是怕!”邦罗吼道:“对付不了男人,还有对付不了女人?”
  “那你去吧,只要不怕龙禁尉。”班满讽刺道:“你知一个龙禁尉有多重,训练他们花费的银子就有多重,你的那些护卫花了多少银子?”
  “双拳难挡四腿,人多还怕人少?”
  这下轮到库桑来讽刺:“一旦动手,就是你死我活,除非你已经作好了逃往胡金的准备。大军就在百里外,赶来不过三日工夫,你可想好了?”
  “去他娘的!”邦罗再次提前离席而去。
  今天三人这小聚会又开不下去。就如班满说的,钝刀子割肉,初时不疼,待疼时已是火辣辣的痛不欲生。
  这几月沐淳陆陆续续总共谋得有一万二千两银子,尹子禾谋了三万八,谁叫他手上有兵,而沐淳只有十来个一双手就数得过来的娘子军呢。
  沐淳的银子有出处,尹子禾的却没有,他是修哪条路,就去那条路段上的大户家拜访。若是这大户不识眼色,隔日就能遭贼。
  得来的银子一部份用来修路,一部份当着救济款发给耕户猎户买牲口,借骨头熬油这一招,他使得煞是老练。这也得是琼花县本就不穷才能用上的手段,换得一块鸟不拉屎的贫瘠土地,便不灵了。
  夫妻俩就这样东抠一点西刮一坨,把路修到了腊月里。
  从五月进琼花到如今,六个多月过去,琼花县城换了个新面貌,三只凶猛大老虎已有些委顿,幸亏借了缉拿反王的势。若不然,哪能有如此顺利。
  大姑兰娘知道沐淳在琼花,原打算拼了老命也要过来陪她小两口一起过年的,奈何碧水戒严了,只许进不许出。宁王节节败退,有很多伤兵俘虏被送进了碧水城里。
  这宁王,他皇帝老子本想留他一条小命,偏他野心太大,带着三万多男男女女妄想自建一国封皇。若不带这么多人,趁着新帝登基之初手不够长之时,大康地大物博,随便寻个地方隐姓埋名也能做个富贵翁安稳活到老。
  如今好了,几万人,家大业大,粮草还跟不上,想投奔越潭国,越潭又不愿替他养活那几万康人。人家并不傻,越潭本就小,耕地有限国土面积有限人口也有限,只是个个骁勇善战,曾经才敢与大康匹敌,一下子进来这么多喂不熟的白眼狼?恕他们消受不起,哪国的人都好同化,就汉人不行,没等你同化他,你自己先被同化了,怎敢冒险!
  更不敢跟康人宣战,如今大康民富国强,早已不是建朝初期百废待举之时。越潭皇帝倒是想抢了宁王的银子,夺何知道宁王手中已经没几个子儿了。
  听说宁王在大山里苦不堪言,想降,但要正德帝下诏免他死罪,并允他回京生活。只有回京活在勋贵们的眼皮子低下,他才不会死,去封地迟早要落个病亡了事。
  沐淳并不知如果新帝同意了宁王的这个条件,宁王就跟前世走了一模一样的路。她只知道正德帝称宁王伙并前朝余孽、勾结蛮国,意图颠覆大康朝廷,罪无可赦,凛冽地拒绝了他。
  大姑来信告诉沐淳,说今年的收益不错,她想用分得的银子把对面胡家的宅子买下来。因为胡家一家子都跟反王跑了路,宅子被何县令充了公,要拿出来拍卖。她觉得胡家人虽是恶心,但宅子委实不错,手上银子还算宽裕,便想享受一回,跟沐家老宅子对门对户又离得近,非常方便。
  最重要的是,大苑村的二老也同意,保证买下宅子一定愿意搬进城来。沐淳好奇为什么沐老爹和沐老娘忽然想通了,别不是被打仗吓的吧?
  大姑还道她把钱氏买的那个婢女救了,婢女叫蓉儿,是本县人,长得既像沐淳又像美芸。
  为什么沐兰娘要说救,因为蓉儿生下一个不足四斤的孩子,生下来孩子就是个死的,蓉儿产后血崩也差点见阎王。
  沐淳本不想往下看信,却瞅到了“小畜生”三个字。孩子是魏聪林的?原来他有生育能力!
  这点让沐淳极为沮丧。畜生既然有,那就是沐春儿这身体没有了?真的好令人丧气。
  大姑大舅都来不了,小舅忙不开,爹娘还在京里,今年,便只有夫妻俩在琼花独自过年了,沐淳从未自己准备过过年的物什,腊肠没灌,腊肉腌鱼也没做。碧云和碧雪真就跟二丫不同,她俩也真就是养来做姨娘的,比沐淳好不了多少。在以前的府里,这些事自有管事妈妈和婆子们操心,哪轮得着她二人。
  “砰——”
  不知哪家在外面点炮仗,沐淳惊得抖了一下。周姨娘和花姨娘捂着耳朵走近来,发现县令大人在,犹犹豫豫进也不是走也不是。
  沐淳搞不懂她们为啥这么怕他,指着二人手上的簸箕:“这回是送什么?”
  花姨娘这才想起端着东西:“熏肉,酱肉,都是腌制后太阳晒干的。太太是康西人,定是不知道西北干燥,晒出来的肉特别好吃。”
  周姨娘也道:“我拿的是糍膏,香油炸过,可以放半个月,可香脆了。还拿了今年灌的腊肠,中午我家煮过两节,味道很是可以,老爷直夸比往年的好呢。太太尝个鲜,若是喜欢,我赶在节前还有人杀猪,再买半头回来灌些。”
  “多谢啊,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头给银子让周姨娘你帮我家灌点,大人最喜欢吃腊肠。”
  “不谢不谢。”二人赶紧手挽手跑了出去。
  “砰——砰——”
  不知哪个捣蛋鬼又在乱点炮仗,成心吓人是吧,花姨娘冲上去照着那人的屁股就是大力一脚。那人惊抓抓乱叫,后衙小院里,男男女女吵吵闹闹笑成一团。
  住得拥挤唯一的好处就是热闹,有人气儿,过年也有年味儿。哪家煮了好吃都别想藏起来,大家都要去夹几筷子解解馋,明明也不是多美味好多可口,隔锅香,说的就是这些人。当然,除了冷面冷口的县令家,大人年纪轻,他是更要拿出威严来。
  “今年过年咱们要怎么热闹?”现在有肉了,沐淳心下大松。
  “今年过年咱们圆房吧。”尹子禾突然说道。
  说完,两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