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2章 猪队友
  除了沐秋儿,沐家没人有心情用午膳。曾氏劝来劝去,好歹都扒了几口进肚里。不吃不行,说不定还有场硬仗要打啊。
  这厢刚吃完,回了一趟顾家村的顾家三兄弟带着母亲冯氏以及各自的家眷全来到了梧桐巷。
  浩浩荡荡十来人把个不大的堂屋几乎填满,黑压压的一片。曾氏忙跑到隔壁家院子去借椅子,把人都安顿好后,她和尹志全轻声跟沐二郎夫妻告了别,带着孩子离开了。
  “妹妹,没什么事能难到我们,对吧?”尹子禾跟沐淳咬耳朵。
  没什么事能难到我们,这是沐淳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子禾哥哥,你安心回去吧,没事的。”
  冯氏一下老去十岁,许是哭累了,一进来就瘫在腾椅上,两眼空洞木然。
  顾仲勋和付氏都是第一次上沐家梧桐巷的新家,一个只看脚尖,没人知道是他是何表情。另一个就让人生气了,都这个时候了,她还在瞟沐二郎,不瞟沐二郎的时候,就在看屋子院子。
  大舅母何氏牵着两个儿子过来劝顾杏娘,说给大姐顾元娘和小弟顾季勋已经去了信,最晚十日内能到家。三舅夫妻俩和屋中气氛一致,面带忧伤。许是表情太过从众,不免让人怀疑他们的忧伤程度。
  沐春儿最是厌恶三舅顾叔勋一家,前后娶的两个舅母都讨厌,此时站在屋里的,是第一个还没被休回家的袁氏,将来的新舅母也姓袁,人称小袁氏。沐淳有这记忆,就多瞧了几眼,最后一眼与顾叔勋的女儿顾蕊眼对眼,沐淳从她眼中看到了嫉妒。
  沐淳不太理解这个表情的含义,去年沐家卖头花时并没有少了这蕊表妹啊。顾蕊集合了父母的优点,五官白净精致,跟沐淳“美色”相当,有什么值得嫉妒的?
  揭过这茬,继续偷偷观察众人,想判断出同意外祖父开膛的可能性有多少。
  “以小姑爷的意思,按官府的意思做?”顾伯勋问道。
  沐二郎点头,“不能让岳父大人死不瞑目。”
  顾伯勋听完踌躇,看向尚未表态的兄弟们,又问:“有多少可能性是谋害?”
  沐二郎莫名动气:“如果只有一成,就放任岳父冤魂归西?”
  顾叔勋道:“妹夫说得对,既然官府认为死因存疑,就听官府的。”
  沐淳眼露鄙夷,徜若官府争眼说瞎话,放着疑点草草结案,你也会听官府的吧?
  老三表了态,老大叹口气,也只好点头同意,道:“娘现在是不管事的,那我们三个就做主吧,幺弟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
  沐淳正在疑惑,为什么顾季勋的态度不重要?难不成亲属有一半以上的人赞成就算“亲属同意”?突然,顾仲勋的声音响起!
  “谁说你们三个作主?我不同意!”
  屋内数十双眼睛嗖嗖嗖全部射向顾仲勋,他的勇气在方才说话时好像已用光了,此时红着脸低下头,让人看得气闷。
  “二弟,别犯浑,这不是小事!”顾伯勋喝斥道。
  “二哥,你别管,听大家的便是。”顾叔勋颇不耐烦。
  “我!”顾仲勋的勇气再次聚集:“凭什么我不管!”
  这时付氏柔柔插了句嘴:“相公也是为着公公的体面。”
  顾杏娘已经很刻意忽视付氏了,听得此话轰地站起:“闭嘴,这里何曾有你说话的份?谁让你进来的,给老娘滚出去!”
  付氏水花花的眼睛飞快闪了一眼沐二郎,委屈道:“我,我也是顾家的媳妇呀。”
  顾杏娘如此讲话显然是不把她的二哥放在眼里,顾仲勋恼怒非常,脑子里全是被妹妹看不起被全村人看不起被全世界看不起的怨愤。两个腮帮子似要鼓破,活似夏日膨胀开废掉的人像陶胚,五官已然变形。
  沐二郎剑眉紧蹙,本没打算与二舅嫂有任何言词上的接触,哪知付氏又不知死活地说了句:“妹妹,你已是沐顾氏……”
  “体面?堂堂衙门书吏被人害死,家人不寻凶手,这叫死得体面?”沐二郎厉声打断付氏的惺惺作态,生怕她再把顾杏娘气得口不遮拦。此话一出,众人皆赧然。
  沐淳吐口气,不管顾家沐家,唯有沐二郎才有男子魄力。出口没有废话,全是重点,直抵三寸。
  付氏嘟嘟嘴一咬,假装害怕地躲到顾二郎身后,眼睛却在偷瞧沐二郎:他刚是接我的话了?
  顾仲勋感觉身后暖暖的,腰板一挺,言词几乎是冲着沐二郎而去:“我就是不同意!我才是顾万德的儿子!”说完,一股作气往外冲。
  顾叔勋急问:“二哥你去哪?”
  “衙门!”
  沐二郎色变,暗暗捏紧了拳头,眼中几乎要渗出火来。四个儿子加岳母共五人,岳母不管事,在律法上就是不同意的意思,剩下四个儿子中有一个不同意,另一个不在,不在的最晚十日后才回来。目前形势是二对二,衙门没法子马上开验,必须等到超过半数才符合律法。十日,谁知道又会生出多少事,岂不是放跑凶手!
  “相公!”付氏牵上顾海顾勇两个儿子,摇曳着追去了。
  “这个浑人!”顾伯勋也跟上。
  不用说,顾家后面的人齐齐往衙门追。冯氏蹒跚站起,哑着嗓子说道,“我去陪陪你爹,旁的事,随你们。”
  “姥姥?”沐淳心急如焚,老太太关键时候怎地如此靠不住。
  眨眼,乌泱泱的沐家堂屋“食灭鸟飞尽”。沐二郎突然嘴角一扯,只余苦笑。许是气急,讽刺道:“杏娘,这就是你顾家人?没有心眼的顾家人?”
  顾杏娘瘫在冯氏坐过的腾椅上,神色动作差不多跟冯氏方才的样子重叠在了一起。她模棱两可地回了一句:“原本我就不愿父亲被开膛破肚,有谁会专程害他呢?”
  “唉!猪队友!”沐淳一跺脚,片刻也不想呆在这里。


第33章 以然昭昭
  “春儿,你说啥?站住!你又去哪?”
  沐淳不理爹爹,迈着小腿直往衙门冲。有拐子就来拐我好了,看我不踢得他半身不遂,看我不喷死他,我为何就不能独自上街了?
  她手上有早上出门就带在身上灌了碱水的竹筒枪,愣不信谁的眼睛经得它一喷。就地取材环保又节能的防狼喷雾,我还怕它派不上用场呢,哪个不长眼的拐子敢来,姐正好试试威力。
  可惜她没有机会遇到拐子,刚出巷子口就被大长腿的沐爹捉住了。口中大叫:“我是大姑娘了,不许再抱我。”
  沐二郎眉间透出一抹苍桑,“前天过生辰,是谁非要我抱的?乖,别闹,爹爹陪你去衙门。”喃喃道:“看看他们能干些什么事出来。”
  沐淳莫名的就让沐二郎几句话说得冷静下来,冷静下来后,脑子就清醒了。
  好希望康朝出现一个宋慈!
  “爹爹,外祖父生前最后办的一件事是什么?在为哪家办文书?”
  沐二郎眼睛精光一冒,倏尔微沉,没说话,抱着女儿脚步快了些。路过车行,直接租了一辆马车,途中并没有遇到顾家人,想必他们也租了车。
  县衙十丈内不许民车停靠,父女俩下车时,正好瞧见顾家一众正要进角门,赶紧追上去。
  “王郎君,顾书吏突逢不测,耽搁您的大事了。”衙门口,一位五十岁上下的黑脸老头一边说,一脸掐媚地朝着男轻小郎君拱手。
  沐二郎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沐淳支起耳朵听。
  显见,这老头是衙门的人,戴着沐淳外公相同的文士方巾,应该也是个秀才。而小郎君是来办事的,办完事,还有人把他送到门外来……
  康朝公务员的业务水准未免太高了些?
  她认得这英俊的王郎君,就是前年沐家搬家时在街上与她家牛车蹩了一下的俊俏男子。王什么他不知道,只知他八成就是紫源坊王首富的赘婿,与王家远房叔叔打了两年官司的那个人。
  “无妨,两年都等了,何差这一两天。”王郎君朱唇皓齿,说话如春风细雨:“顾书吏为着我的官司忙前忙后,却劳累病死,唉,都是这繁琐官司闹的,于心难安呐。这两年来与顾书吏见面数十回,我已当他是半个熟人了,赠二十两奠仪也是应该,劳烦张书吏代为转交,多谢。”
  “郎君大义,我忝脸替顾书吏一家收下,定会好好转告此番情义。最后小吏还要恭喜王郎君贺喜王郎君,久久煎熬终于得偿所愿。”
  王郎君略略歉身一笑:“哪里哪里,事情有个了结,也是告尉父亲和拙荆的在天之灵,托福,托福。”
  “小吏要托郎君的福才对,公子慷慨,体恤我等粗吏辛劳,大家伙儿厚颜收下郎君馈赠,无不感激。哈哈,就不耽搁郎君了,请慢行。”
  张书吏?碧水县衙门父女俩都不熟,无欲无求谨小慎微的顾万德从不把同僚请来家中,更何谈给女婿引见。张书吏不认得他们,他们也识不得这张书吏。
  “来办何事?”这书吏翻起对小眼睛看着父女俩:“寻人寻物合离休妻落户变更房契田契等事可随我来,斗欧伤人,家事纠纷,进门右走第一间廨房。无人命关天的紧要事,莫要直奔衙堂去,今日衙堂……”
  沐淳望着他:机关办事员兼门口咨询员。忍不住把目光转向门口闲散立着的皂隶大叔:你不怕被人抢了饭碗?
  她心里像压着一方称陀地胡思乱想,又沉又痛还恨。假如外祖父的死与这王公子有关,要想当场昭雪,除非她家与王家调个身份!意为:不可能!
  沐二郎敛去神色,朝张书吏略一弯腰,惶恐的语气:“谢了。”说罢,抱起女儿往衙堂西侧的工房走。
  衙门外有八字墙,两边各座一尊呲牙咧嘴的石狮子,从头门进来内里还设有仪门,这两门都是三架六扇,也称六扇门。此时仪门紧闭,众人皆走的角门,正衙由“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拱卫,今日正衙里并没有任何声音,静得很。
  沐淳上午急匆忽跟着父母过来没工夫注意格局,此刻心里有了大疑问,不由自主就观察起来。顾万德身份特殊本为衙门中人,而且极有因功殉职的可能,遗体一直停在衙门的工房中。父女俩各自想着心事,思考的方向一致,起因都在方才门口的见闻上。
  “爹爹。”
  沐二郎转头:“嗯?”
  “你说,若是有钱人要施舍,是自己亲手给或叫身边的仆从给,还是交付一个外人给好?”
  “自然不会托给外人。”沐二郎目光奇怪地看向女儿,带着审慎。
  工房里人已半满,周县令也在,沐淳莫名生出几分前世里医闹现场的错觉。可医闹也分真冤和假冤,他外公的事情根本不是医闹。
  刚刚在门口耽误有二十来息时间,顾仲勋那个浑人该说的话已经说出来了。
  所以沐淳父女这时进来,正听到周县令说:“罢了,顾书吏未到花甲,乃属早夭,若是再进行深检,太过凄惨了啊。小官明白诸位的心情,也理解,便作因公殉职处理,衙里当给一份厚重的抚恤……”
  周县令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若是你们当真放弃顾书吏深检,小官就作出以上判决。如果你们多数亲属不放弃,就等查到凶手,让凶手抵命以得昭雪。县里自会按照惯例拨五两奠仪,至于抚恤,律法可就不允许了。官府是舟,百姓是水,养着官府的是民啊,府衙的进出公帐须对得起百姓贡献的税银,不能徇私,衙门中人更不能例外。”
  李世民的“水舟”之说在这里也有,康朝的御民体制好像比沐淳想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