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与旁人有何不同,其他人就不一样了。人身上所散发出的气质是很难被环境磨灭的,年岁越大,光茫越清晰,因为她能掌握在手中的东西较之以往增加了。
  沐家如日中天,眼红的人眼睛都快馋肿了,钱氏恨不得对面搬走,眼不见心不烦。瞧成日进出沐家的是些什么人,佟掌柜不就是紫源坊佟仁堂的东家吗?亲自来沐家送货!那一盒子一盒子的恐怕是雪燕,她姑子前年就买过。这几年说钱紧,就断了这项开支。
  唉,沐家小贱人一天一个样,越大越了不得,沐家要翻天了。哎哟,心口真真儿疼,当初为啥不死皮赖脸娶回来呢,眼拙呀!
  钱氏捶着胸口从床枋子上取下包裹严实的小匣子,拿出最后一两银子交给胡家的采买妇人。道:“月尾了,天也热了,草原上运过来的奶块怕是要降价吧,你跟掌柜的讨讨价,若是便宜连碎沫子一起多买些。”
  采买婆子扯扯嘴角:“舅太太,奴尽力。”
  婆子出去后,钱氏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还有整十天儿子的军饷才发下来。初搬到碧水时魏氏给她置办过四套衣裳,穿了三四年都洗得发白了,早该新做两身,钱呐钱呐……
  萧家大宅,萧家几房太太和孙媳妇都聚在萧老太太的正堂里,刚刚说完话,此时正陷入沉默。
  老太太合上眼几不可闻地微叹了一声,多事之秋,策略要变变了。萧老太今年近七十,保养得当,眼不花耳不聋,年轻时的威严未减半分。
  萧启明的嫡母萧二太太道:“母亲别太担心,事情未必有三郎说的那般严重。纵是沐家超出咱们的意料,但依儿媳看,还是在可控之内。”
  萧大太太道:“是啊母亲,三郎哪次不是把事情往重里说,事后他不都全解决了吗?”知道弟媳不虞,萧大太太话锋一转:“三郎肩上担子沉,行事谨慎一些也无可厚非。”
  萧老太抬眼问道:“先前沐家拿到贩酒牌时,三郎是如何讲的?”
  “这……”萧二太太强笑道:“那时三郎也没料那酒坊能声名远播。”
  萧老太:“酒和布不同于香胰子等物什,那是可以纳入官贡的。这沐家当真是厉害,庆源坊邱家布坊传出沐家女儿是黄四娘转世的谣言,怕也是人家安排的。瞧人家一步步走的,哪一点像无知小户?”说到这里语气重了:“三郎方才说照此下去,年底进项将会缩至四年前的光景,可对?”
  见两个儿媳点头,萧老太呵斥道:“如今我们的开销可还跟四年前一样?”


第96章 宁王齐王
  见两个儿媳点头,萧老太呵斥道:“如今我们的开销可还跟四年前一样?”
  萧家大太太和二太太俱是一怔; 京里每月至少要寄去一千两; 若是不能快快想出法子来; 耽误的则是整个家族命运的大事。两个儿媳以及孙媳们都哑了口,再想粉饰太平就是自欺欺人了,老太太今日的态度摆明了是要认真谈这事。
  “你们都想回京吧?”萧老太突然问道。
  萧家祖藉燕京; 现在堂上坐的一大半女人的娘家都在京城; 谁不想回到那繁华地儿去。汲及到回京; 牵扯的事情就多了,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便是银子; 但银子; 只是其一。
  萧大太太一挥手; 婆子婢女和孙儿媳们退了出去; 余下婆媳三人神色肃穆。
  萧老太:“你们父亲想搏一博,素不知,这从龙之功历来都并非易事。”
  萧二太太稍显急切:“母亲; 京里有消息了?”老太太主动提及此事; 定是有京中的动向传来。
  萧老太微微颔首:“皇上松了口风,怕是心里已有定夺。”
  二位媳妇闻言神色俱是不好。
  不怕皇帝压着立太子的谏书不理会; 就怕皇帝已经有了定夺。都说正康帝不属意四皇子康铄; 而是更喜欢皇后生的五皇子康铎。这二位皇子皆未行冠礼,但余下的六皇子康锐尚不足十岁,太子之位只能在四五里选。
  大皇子三皇子早夭,行二的康铭乃是前太子; 至从六年前康铭征伐越潭战死沙场后,皇帝一夜之间老了十岁。这些年朝中劝帝新立太子的声音就没断过,可正康帝置若罔闻。如今,因了几年前那场大病,皇帝终于迈过心中那道槛了。
  “母亲。”萧大太太沉思后说道:“四皇子宁王母族虽弱,又不占嫡长,但他已经入朝理事两年有余,才智有目共睹。况且现今羽翼渐丰,左丞大人名义上好歹是宁王外祖……而五皇子齐王少有出现在朝前,纵是皇上再有心,也要臣子们信服齐王才行啊。”言外之意,老太太您莫要太过忧虑,宁王有胜算,萧家上了船没半道下去的道理,回京是势在必行的事。
  萧老太吁了一口气,“坏就坏在宁王的外祖左丞大人身上。”说着呷了一口茶:“哪门子的外祖,不过是个李家小妾的外孙,贤妃的亲娘闵氏据说与李家主母况氏素来不睦,闵氏的儿子可是血淋淋地死在况氏手上。内宅里的龌龊,还需我跟你们多说?”
  萧大太太只觉脸上烧得慌,低头不敢多语。
  萧二太太叹道:“唉,内宅不清,不但误人误己还误国呀。这真是……”
  萧大太太下意识拽紧了帕子,眼露怨恨。
  萧老太仿佛没看见大儿媳的不自在,说道:“因着贤妃三四岁就惨死的弟弟,况家与贤妃四皇子心存芥蒂,看着一派祥和实则貌合神离,互相都有顾忌呐,怎会拧成一股绳。再则,左丞大人况威,向来是坚定的忠皇派,皇帝是何意,他就是何意。”
  “母亲,不是还有贤妃吗?贤妃的太姑母可是朝廷御封的昊义公主,李家祖上跟随太祖起事,曾赐封异姓王,真要往根子上论,也是显赫一时。何况时下贤妃正得宠,已位同副后,两厢合起考量,宁王的胜算显然更大。”萧二太太的脑子够用,说得很有条理。
  萧老太拧眉:“你们父亲当初正是因此原由义不容辞进了京,唉……”
  萧老太眉头皱成了一个老疙瘩:“不提那昊义公主也罢,若是没有这位传说中的公主,你父亲捉笔的信亦无此般沉重。”
  “母亲?”萧二太太的心高高提起,萧大太太亦不敢分神丝毫。
  萧老太薄唇一搭,低声道:“你们可知公主一事全由贤妃一手操办?她被人捉住小辩子参了一本,已交出协理后宫的权柄禁足好些时日了。在这当口上,皇帝突然应下册立太子的奏章,局势甚是微妙。大康由来忌讳皇宫参政,而皇帝最忌讳心思复杂的女子,此前有多宠贤妃,此时就有多厌她。”
  萧二太太:“母亲的意思是,皇帝怀疑贤妃是在为宁王铺路?天啦,怎就被发现了呢?公主的事情传开时,是先太子刚薨不久吧?”他们的这位皇帝呀,历来眼中都是社稷大业,六亲不认的。当他得知宠爱的妃子在他痛失爱子之机,正在汲汲营营为她亲生儿子谋天下,寒心愤怒的程度可想而知。
  萧老太太点完头,很想暗骂贤妃愚蠢,无事找事,明明没虱子偏要捉一个放头上。可又骂不出口,因为贤妃娘娘的心术手段非寻常女子可及,说道:“皇帝若是不看在宁王这个上进儿子的面上,贤妃许是已经贬了位份。”
  萧二太太一顿:“看来贤妃是把错全揽过去没殃及到宁王,倒也是好手段。”说完又突然想到什么:“皇上既然如此看重宁王,纵使宁王无母族,亦能比过尚未理事的齐王,先前儿媳的分析果真无错。”
  “得,今儿个我就讲完让你们心中有点数。”萧老太坐正身子:“目前烂帐的根子还是在昊义公主上。”
  “啊?”萧二太太大愣,那劳什子公主还有啥余波不成!”
  “中秋诸官去宫中过节,有人闲聊中又提及昊义公主,道那事追溯起来颇为蹊跷。”
  萧二太太不及萧老太说完就问:“母亲,是谁在提?”
  萧老太讽刺一笑:“蔺御史……”
  萧二太太一听就懂了,蔺家的某位曾祖,就是昊义公主故事中那位舍妻保命的将军。
  萧老太继续说:“蔺御史说蔺家以他父亲这一辈为分水岭,前从武,后从文。蔺家至建朝以来先后出过九位战前将军,太祖那一辈就有三位,族谱中是记载有那么一位蔺家媳李氏,也仅此一位,牌位就在蔺家祠堂好好儿摆着,蔺家的祖坟后人年年去祭拜,李氏的坟亦是好好儿摆在那,所以太祖皇后墓里那一位曾嫁过蔺家的李氏又是谁?”
  萧二太太咬牙切齿“这蔺御史,真真可恶,就差没明说了,还道什么颇有蹊跷!”怎地之前不说,偏在贤妃失势时张口嚷嚷,无耻小人!想到这里萧二太太觉着哪里不对,“母亲,这蔺家当初为何甘愿忍下被人在故事里胡乱编排?”
  萧老太斜了她一眼,恨铁不成钢:“你说是为何?”
  萧二太太一凛:“蔺家倒戈相向了?难道那位要争?”那位,她指的是齐王母亲杨皇后。这是在明知故问,皇位谁不想坐,皇后要为亲儿子齐王争难道不是极正常的事吗,无知妇孺才会相信她是大康无欲无求的贤后。
  皇后也在开始行动了,一出手就拿下蔺家,或许贤妃被贬禁足也是拜她所赐。贤妃当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光是昊义公主这一件事,就能让皇后做足了文章。萧老太叹口气:“这蔺家是薇薇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哇。”
  萧二太太道:“贤妃当初要沾李家先祖的光,自然是许以重利买通了蔺御史,枝叶末节都会打理到位。何况昊义公主又是经翰林院各贤能核实后,证明是真实存在过的,这几年也的确是给李家门楣添了金。蔺御史公开这般讲话,到底想做什么?难不成说没昊义公主这个人,是贤妃娘娘杜撰的不成?”
  萧老太的茶已经凉了,她端到嘴边皱眉放下,道:“你父亲信中说,无人知道蔺御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道听说皇帝在中秋宴上,当即着翰林院各修撰协同礼部深查此事,务必要给昊义公主的后人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不能让鸠占了鹊巢。”
  萧二太太捂嘴,这话也太重了,相必宁王极是尴尬吧。倘若查出来真另有其人,这贤妃偷鸡不成蚀把米,倒给他人作了嫁衣。
  萧老太的老眼微微半合半睁,她觉得萧家的前途不容乐观了。
  萧二太太直直盯着膝盖沉思,时下皇上松了口风要立太子,往好了想,就算皇上不喜宁王,他也比齐王起步早,在大康二十四路已有实力不等的拥戴者。皆是皇帝的亲儿子,说不喜又能有多不喜,真要不喜便不会给他上朝的机会。因着贤妃这事,宁王与齐王仍是各有一半的成算入选太子。
  只有一半的成算,若立的不是宁王,又该如何是好……萧二太太只得问道:“母亲,那父亲信上最后交待的是?”
  “静观其变,稍安勿躁。”萧老太:“且等等看。”
  堂中三人同时吐出一口气,稍安勿躁,吐完还得继续煎熬啊……
  事关萧家前程的大事可以等,但是眼下赚银子的事却不用等,话题又回到萧三郎今日汇报的事情上。


第97章 伤春悲秋
  堂上静了十来息,萧二太太见大嫂许旧没说过话; 老太太又不拿章程; 只好道:“那便唯有听三郎的; 走下策,跟沐家结亲。”
  结了亲就是一家人,要“共享”沐家做生意的好手段也能有个冠冕堂皇的缘由。萧家屈尊降贵跟一小财主结亲; 沐家怕是求之不得。
  原想只把羊养肥养大; 结果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