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氏放下帘子,对沐淳道:“哎哟,还没上山呢,我就想回去了。跟人家仆妇交手都吃力得慌,别说主子。”
  “走了?”
  曾氏崩不住笑了:“能不走吗?我话都说成那样了。”
  沐淳蹙眉,觉得夏家的态度不简单,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仆妇回去禀告后,夏老夫人和佟氏俱是很惊讶。
  夏老夫人道:“曾家太太当真说了‘唐突’两个字?”
  仆妇点头:“先还极客气,奴说要带那小娘子一起过来,她语气就变了。”什么唐突,明着是说她自己,暗底里不就指夏家吗。
  夏老夫人却是眉眼一开:“倒是会说话,不是那愚笨的乡野粗妇。”不粗蛮,茹姐儿将来烦心的事情便少上一些。
  佟氏道:“想来这曾太太极满意那丫头。”
  “都是乡野长大,合得来也属正常。师太说她妹子是知礼的,今日来看,至少还有些脑子。茹娘过去就是掌家主母。放心吧,有师太在,以茹姐儿的性子,哪能撑不起简简单单一个曾家后宅。”
  “唉……”佟氏摇摇头:“这天作之合也不见得全全美美。”
  夏老夫人又劝:“夏家在世人眼中已是烈火烹油,独孙女嫁于曾家,无论内里怎样,外人看来也会当是下嫁。这里子面子都有了,儿媳你还想如何?”
  且不管各家马车里女人间唠了些什么话,两个时辰后光明山到了。上山步行需半个时辰,时间越虽长山路还不算陡峭,曾氏和沐淳带着两婢女,沿着盘山小路迎着春意鸟叫很快就望见了光明庵一廓。
  这时,身娇肉贵的夏家一众才行到一半。
  一位老尼迎到门前,对曾氏道:“太太,请随我来。”略看了眼曾氏身边的沐淳,惊艳的神色一闪即逝。
  沐淳三人抬脚跟上,却被老尼劝止,道另有人来接她手中的贴子并带她们入庵。老尼只唤曾氏太太,没问姓什么,却好像知道她是谁。
  “是慧慈要见我?”曾氏也不装外人了。
  老尼答:“正是,施主未得请柬不得入庵。”不等对方发火质问,立即道:“主持的竹林居就在庵侧,老尼带施主过去说话。”
  曾氏压下火气,心说这还差不多。对沐淳道:“淳娘你别怕,娘很快就来。”说完就催老尼姑赶紧,迫不及待要兴师问罪的样子。
  别看曾氏态度挺凶,其实她忐忑不安中还杂夹着激动,那毕竟是她的亲姐姐。
  “施主,请这边行。”俏生生的小尼姑笑道。京中贵女她大部份都见过,模样如此艳绝的她还是第一次发现。有些兴奋,像是捡到了什么宝贝,性子压根不像清修的小尼姑。
  千年古刹庄严肃穆,门上的铜环锃亮得可印人影,地上不见一丝泥灰,俱是用价值不菲的大理石铺就。沐淳坦坦然跟着,尽量目不斜视。
  “施主今日来得早,是头一个,往年都是夏家。”小尼姑颇有些八卦兴奋的样子,找话探沐淳的底。
  “那是,我们丑时末就起来了,就怕误了时辰。听说烧头一柱香菩萨最是听得见,赶着来烧头香的。”说话的不是圆子还能是谁。
  康西话不难懂,跟燕京话咬词相近,完全听清了意思的小尼姑忍不住笑了,问道:“施主今日想要烧香吗?那请这边来。”
  “不了。”既然人家要专程问一句,便是通常情况下今日无人去烧香。说完沐淳又补道:“不用麻烦了。”
  “不麻烦,很快就到,时辰还早。”小尼姑很热情。
  “姑娘去吧,来都来了,不烧香那不白赶路了吗?不划算的嘛。”
  小尼姑咬紧牙关忍笑忍得很辛苦。
  沐淳懊恼极了,她穿这身衣裳去烧香,总觉得不够虔诚,又不好训斥圆子。
  说到衣裳,小尼姑此时正盯着她的下摆细看,沐淳顺着瞧过去,发现圆子和青书下裳都沾了露水和野草枯叶,只有她的干干净净。
  小尼姑知道被沐淳发现了,甜甜道:“施主真会走路,往常那些小施主都会去换衣整饬,施主倒是不用了。”
  沐淳心说那是当然,姐以前可是穿十二公分的高跟鞋在雨天走路不湿裤腿儿的,这算什么。嘴上说的却是:“没办法,家里就这么一套穿着见人的衣裳,脏了没得换。”
  青书脸一黑,圆子都快哭了,小尼姑一脸愕然。
  沐淳不管这三人想什么:“到了吗?可是这里?”
  小尼姑回过神来木木地点头,想必是让沐淳的行事作风给骇到了,从未见过这号人。
  进殿烧香前沐淳又跟小尼姑说:“小妹妹,你进庵没几年吧。有什么好奇想问就问,可别憋坏了。”
  这回沐淳用的是官话,大康皇帝三代都在极力推崇却收效甚微、经过较正后的燕京话。青书和圆子惊讶极了,姑娘何时学会的呀?
  小尼姑对她的好奇心更重,赶紧打揖道:“咳——没,没什么想问的,也不觉得憋……施主贵姓,家住何地?”说完自己先红了脸,她把出尔反尔心口不一演绎得淋漓尽致。
  “免贵姓沐,家住榕州,你们的主持出家前是我未婚夫婿的姨母,我的未婚夫婿今年刚中了举人,还位列前三。你叫什么?”
  “戒……戒顽,顽皮的顽皮。”好痛快的小姐呀,被完全满足了好奇心的小尼姑说完嘿嘿笑了笑,“施主跟曾施主真般配。”
  想来尹子禾多半常上光明山了,连小尼姑都认识他。沐淳一本正经地颔首:“我也觉得很般配。”
  青书和圆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小尼姑的表情越来越舒展,最后露出满口白牙,连掉了的后槽牙都让人看见了。
  “施主真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戒顽很喜欢你。希望你能常来,这庵里太冷清无聊了。”
  “出家人不应有喜怒,应虔心向佛,实不该讲无聊冷清之语,这不对。”
  戒顽:……
  圆子不忍,拍拍小尼姑的肩:“别信,我家姑娘最口是心非,以后我们若是来了一定会找你玩的。”
  三人烧完香出来,遇到一位老眼昏花的老尼。这老尼拿着扫帚在比比划划,外看像是练什么功夫,实则是在跳舞,此等行为与庵中气氛很不一致。
  戒顽介绍说这是庵中资格最老的执事,慧心师太。讲完指了指脑子,意为她有些糊涂了。
  慧心牙齿至多只剩下四颗,突然指着沐淳道:“你,这位小施主,去抽只签,贫僧给你解。”
  戒顽大喜,“沐施主,难得遇到叔师祖清醒的时候,莫要错过机会。”
  “很准么?是能预知未来还是知晓前事啊?可惜前事已过,知也无用,至于未来,我不太想提前知道。”
  “这……”戒顽一脸的可惜,“施主,机会难得,师叔祖可是有大智慧的高僧,真就不想让她点化你几句吗?”
  圆子和青书抢着道:“要要要。”说着二人合力把沐淳推了回去。
  沐淳当然想抽,谁抵当得住先知的诱惑,她也不过是一俗人罢了。只是穿越者最忌遇高僧,一遇高僧不是被点破就是惹出一大堆事,她今日不是来节外生枝的。
  “你俩别闹……”
  说话间,青书推攘中打翻了签筒,有一支溅落在沐淳的绣花鞋上。这鞋是小舅夫妻俩亲手给她打的,外面包的绸布是舅母做好绣的花,内里有舅舅加了戎制的鹿皮,暖和又好看。
  大家都看着这签,见沐淳弯下腰,都以为她会去捡,哪知她只是用帕子抹去了鞋尖上的泥,签还在脚背上。
  “姑娘,签啊,就这只了!”圆子拾起跑了出去,欢欢喜喜双手呈给老尼慧心。
  沐淳气道:“那签我可是碰都没碰过的哈。”
  慧心先白了眼心不甘情不愿的沐淳,再松了松袖子接过签来细看……
  “慧心执事,告辞。”
  沐淳抬脚刚准备走,那厢老尼就说话了,也不知她到底看没看清签上的数字:“上上签,错了,果真不是你的。”
  沐淳一噎。
  圆子不服,问道:“为什么上上签就不是我家姑娘的?”
  慧心道:“你家姑娘没几年就要西去了,哪来的上上签。”
  沐淳脑子一懵!
  圆子和青书大怒:“敢情真是个糊涂的,什么大智慧,我看是逗人玩还差不多!”
  作者有话要说:  沐淳:你们还是看不透的嘛……


第122章 胆大
  老尼也不生气,瘪了瘪本就干瘪的嘴; 冷哼一声继续跳扫帚舞; 嘴里跟随手上的动作断断续续说着:福气; 存下了,下辈子,倒是; 能投个好胎……
  沐淳的脸更黑了; 浑身上下都不通快!但转念一想; 如果真有投胎这回事,但愿沐春儿来世遇到的都是好人。
  戒顽也摸不准到底是真是假; 尴尬地对沐淳笑了笑; 带着她们赶紧去素园。
  一路上青书和圆子都在自责; 不停地安慰沐淳。
  青书:“姑娘怎么一直不说话?”
  圆子:“姑娘不想说话就不说话; 只要脑子也别乱想就成。”
  沐淳只是乱想了一会儿,见微知著,这慧心跟慧慈是一个辈份; 既然这里懂堪透面相之术; 那里或许也懂。懂就懂吧,无甚关系; 只要没看出她的“真身”就行。
  素园名不副实; 一点也不素,海拔不低的地方居然有个天然的小湖,湖边围着建了一圈小亭子,亭间相隔不远; 最多两米,像是按八卦四象来布制的。湖中还立有一间亭子,不知作何用。
  整个园子占地约有七八亩,珍贵花草随处可见,谁能想到光明庵后别有洞天犹如仙境。
  戒顽刚把三人带至其中一处亭子,就有另两个小尼端来了暖炉。这时沐淳才发现亭子四周有用透明薄纱遮挡,亭中没有寒风,暖炉一来就更舒服了,竟不知薄薄一层纱也能起到保暖的效果。
  “施主,巳时一到,主持便会开始在湖中讲经,约摸一个时辰。”说完,戒顽退了出去。
  端炉子来的小尼也走了,只余沐淳三人。
  没多久,戒顽再次返回,这次领着不知哪家的女眷去了另一处亭子。就在沐淳数着今天恐怕最多也就八家时,她们的亭子有人搭伙来了,带她们的人仍是戒顽。
  来的是祖媳孙三代,孙女儿最多八岁,梳着双俏髻萌萌的,人没进踏进亭子就嚷道:“娇娇没有见过这个小姐姐,好漂亮啊。”
  圆子和青书与有荣焉,这话她俩爱听。
  孩子的母亲向沐淳笑了笑,看向青书和圆子,然后再看向戒顽。
  戒顽道:“沐施主,马上要讲经了,二位婢女要随我离开。”
  圆子和青书踌躇不定,见姑娘点了头,不情不愿三步一回头地走了。别人家都没有带婢女入亭,她们也只能依规矩来。
  “不知当面是哪家的小娘子?”问话的是小姑娘母亲。
  沐淳朝婆媳施礼,想了半天一时不知道怎么回话。说沐家吧,谁认识沐家,说曾家吧,都还没成亲呢。就算现在曾家在京中什么也不算,但好歹是慧慈的娘家。人家不是婆婆带儿媳来就是亲娘带女儿来,她那未来婆婆偏偏又不在。
  笑了笑,道:“说了太太也不知,便就不说了。今日都是受慧慈师太应邀前来听经的信女,旁的俗事不理也无妨。”
  婆媳俩对视一眼,眼中诧异都不带掩饰。瞧这不卑不亢的气度,怕是不简单,不好听的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倒是落落大方。
  婆婆抬抬眼,看着沐淳:“小娘子但说无妨,既然今日居坐一亭,在菩萨眼里即是有缘之人。老身观姑娘笑容真挚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