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云未央-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亲密无间,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去。
  纳兰清向来敏锐,能够感觉到附近有人靠近,转眸发现竟是云瑾的身影,她心生悦然,忙追了上去。
  “太后还没安歇?”她时常忘记行礼,正如此刻。
  “哀家正准备歇息了。”云瑾语气微冷,背对着她甚至没有转身,纳兰清上前立于她侧面,感觉她并不愉悦,还道是忧心灾情。
  “太后,您。。。。”
  “哀家无事,你还是继续跟林学士闲步花园吧。”云瑾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纳兰清只是愣愣地望着她,无奈地摇头,这云瑾的情绪有时候真的难以琢磨。
  元熙匆忙跟上,不知是不是她错觉,总觉得云瑾不开心,“太后,您生气了?”
  “哀家有什么好气的,莫名其妙。”云瑾虽然语气淡然,可这句话本身听着就像负气,元熙一定是最近想太多了,才会产生这个错觉。
  太后,怎么可能会生气呢?何况好像没什么可气的?元熙一时也没有想明白。
  次日,朝堂之上,秦煜在云瑾授意下,颁布第一道圣旨,第一批粮食先行运往商州。只是五千担粮食仅仅是冰山一角,现在尚未入冬,整个冬季要养着一个商州的人,实在是需要一笔巨大数额。
  商州本是粮产地,蝗灾之后多少人没有了收入来源,不仅是粮食,钱银也成了朝廷忧心之事。
  朝堂上,秦煜端坐龙椅,云瑾凤椅在侧,倾听百官之言。
  “太后,臣等觉得赈灾刻不容缓,否则引起百姓恐慌,当以为我冀都国库空虚,强国正盛,统一时间尚短,绝不能让这样的流言蔓延开来。”说话的是崔尚书,如今是辅政司独大的一品大员,自姬大学士辞官后,辅政司的风气渐渐倒戈。
  “臣倒觉得赈灾本就一朝一夕之事,朝廷不管是拨款还是放粮,都按序执行,并且派可靠之人押粮,先女皇在位时的旱灾,我等都历历在目,贪官和朝臣,当地和冀都,沆瀣一气,如今务必要小心为上,钱粮必须发放至灾民手中。”齐暄乃钦天司之官,官居二品,为人正义凛然,刚正不阿,从前朝开始便深得先女皇赏识。
  “齐司长所言甚是,只是那些商人相互推诿,不愿捐银,还请太后尽快定夺,纳兰家是何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户部刘司长也附议。
  “臣也觉得不如宣召纳兰清进宫,皇商当以国家为重,而非利益当先。”军机大臣韦大人也上奏,这四人均是辅政司里面的大臣,虽官位不同,对朝堂的风向却有着绝对影响力。
  四人谏言之后,其他官员纷纷附议,“请皇上,太后定夺。”
  秦煜眉头微锁,走了姬秋辰,辅政司依然这般嚣张,其他官员都是见风使舵,辅政司一谏言,无人敢有异议。虽然他们所言非虚,但也是逼着他下决策,言下之意还在于,若再不安抚民心,他这个皇帝便要引起非议了。
  “众卿之言,朕自有定夺。”秦煜心里没底,可不能在朝堂上输了他君王的气势,他不自觉地看向云瑾,只见她泰安自若,面不改色,“第一批粮食已在押运途中,第二批官银和粮食将同时发出,就在三天后,户部清点国库粮草,给哀家一个明确之数。”
  “臣遵旨。”
  “退朝!”
  下朝后,秦煜先行回了承阳宫,云瑾让他自己去想,如何平衡百姓的怨气,这一次赈灾不同往常那般及时,必须要安抚人心。她自己却脚步匆匆回到了云栖宫,国库尚有多少银两,多少粮食她心中了然,军粮是万万不能动,募集所有商人捐款也要时间,为了安抚民心,赈灾迫在眉睫,难道真的只能靠纳兰家了吗?
  堂堂一个强国,竟被一个蝗灾逼到如此境地,云瑾觉得真是讽刺。
  “阑清呢?哀家派她传信怎么不见人影?”云瑾四处不见纳兰清踪影,不知她是否已传信出去。
  “奴婢见阑大人出宫了,该是去纳兰商会了。”元熙将茶奉上,难得见云瑾如此焦虑,看来朝堂之事真的已经让她焦头烂额了。
  “何时出去的?”
  “卯时便走了,还很匆忙呢,想必急于给太后分担朝事。”
  “嗯,只是不知纳兰清身在何处?”云瑾撑着额头,茶饭不思。
  “纳兰家主已至冀都。”纳兰清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不知是她与生俱来的自信,还是她足智多谋,云瑾还未听她禀报,见她神情便能放下心来,仿佛事情交给她,便一定能够办妥。
  “你说纳兰清在冀都?”
  “正是,纳兰家主信件在此,邀太后宫外一叙。”纳兰清说罢将准备好的信笺递上。
  元熙诧异地望着纳兰清,这家主莫非真的有□□术不成?太后邀请见面,她就真的答应见面?推诿不是更安全吗?家主真的不怕身份穿帮。
  云瑾迅速打开,确实是纳兰清的笔迹,她一眼能够认出,恐怕天下无几人能够模仿纳兰清的笔迹,一笔一画皆大气,简短几言,便说清意。
  她声称自己不喜欢宫中繁文缛节,想邀请云瑾亲走一趟纳兰商会,详谈赈灾之事。
  “纳兰清这是测试哀家的诚意吗?”
  “这样岂不正合太后之意?此事不宜张扬,未有结果前,若被人知道去,不知又会掀起什么流言蜚语,不若太后亲自走一趟,最为稳妥。”纳兰清努力说服她,只要不进宫,她便有时间以家主身份安排所有事,并且游刃有余。
  “也未尝不可,阑清你准备一下,跟哀家一起去。”云瑾随口一说,倒惊得元熙一身冷汗,天下最窘迫之事莫过于现在了,这可如何是好?
  可她见纳兰清还是不慌不忙,淡定自若。
  “太后,此事微臣不便陪您同去,臣斗胆猜想纳兰家主性子不羁,恐怕不会愿意见多余之人,臣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人。况且臣要去户部核算,此次灾情需要的粮食与钱银数量,这样太后才能与纳兰家主更好地商谈。”
  “也好,元熙,安排出宫。”
  这只是纳兰清的推辞,如今太后一心在赈灾上面自然不会发现她所言其实有漏洞,只要可以让她不出宫,怎样都好。
  云瑾利索地换上出访的便服,那身蝶兰素雅之衣,正是纳兰清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模样,她忍不住驻足凝望,时间好似穿梭回了五年前。她对云瑾那一见倾心之后,便永远将她放在了心里。
  从见到云瑾第一眼开始,纳兰清就知道她是自己想要的人。无论那时候的贤王妃,还是现在的太后,都那样牵动她的心。
  云瑾刚出皇宫,纳兰清便匆匆赶到拾寒早已安排好的偏门,策马往商会赶去。

第十九章:欠条

  
  云瑾坐马车从正央门出发,纳兰清则从偏门驾马而去,她必须在云瑾赶到前抵达,还要换装、换容,拾寒提前买通了宫门口侍卫,他们畅通无阻地向相约之地纳兰商会赶去。
  为了不被人发现,纳兰清走的另一条捷径。刚踏入商会,段倚天便向她行大礼,“属下参见主上,之前不知主上驾临,没能够认出,罪该万死。”他哪里会想到太后的中令官就是他主子。
  “免礼。”纳兰清没时间跟他寒暄,脚步匆匆进了厢房,她让拾寒私下通知段倚天自己要来此,将她需要的一切都准备妥当。
  “小的去屋顶守着,主上您可快点,那马车速度也不慢。”拾寒说完从窗口飞跃至房顶,望着皇宫方向,随时向纳兰清汇报云瑾踪迹。
  厢房内有两名丫鬟正在待命,看到纳兰清便微微行礼,她点点头,颇有风范地端坐妆镜前。她抬头从颧骨旁轻剥,只见她的脸恍若蜕皮一般,被剥下了一层皮,露出惊艳绝伦的面容。她迅速将□□扯开,将那如水的长发披下,两名女子帮她快速编发盘头。
  一切都进行得迅速紧张,须臾功夫她便像换脸一般,变成纳兰清本来的模样。
  “你们先下去。”纳兰清遣退两名丫鬟,两人不敢多言,当即退出房外。
  她游历天下时,向来衣着简单,毫不华贵,望着那几套锦绣华服,她选择了最低调的浅蓝,她依稀记得曾经的云瑾总爱身穿淡雅之服。
  “主上,太后马车快到了。”拾寒轻轻敲门。
  “知道了。”
  时间算得刚刚好,纳兰清提前准备好茶歇,走向阁楼处,这里登高望远,能够看到云瑾的马车已行至商会门口。
  云瑾极少出宫,当初还是贤王妃时便常居宫中陪伴先太后,秦煜继位后更加深居皇宫,这冀都的繁华她已经许久没有见过了。
  为了此行保密,她低调出宫,只带了元熙和两名随行侍卫。云瑾依稀记得五年前那场见面,四国会晤,她以贤王妃身份端坐席间,只是淡淡一瞥纳兰清,便觉得她风姿绰然。当时的先女皇和羽国长公主明争暗斗,而她却是一副看透世事之态,悠然地独饮独酌。
  她们没有交涉过,甚至在纳兰清出宫前,两人也仅有过一面之缘,随后便只有书信往来。这一别,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境遇下再见。
  “草民参见太后。”段倚天第一次见到云瑾,俯身跪地不敢抬头。
  “免礼,纳兰家主呢?”
  “请太后随草民来。”段倚天这才抬头,甚至不敢瞻仰云瑾的容颜,始终半低头,生怕有一点差池,便失了分寸,要知道他作为商会的会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出错。
  商会阁楼铺满鲜花,伴随着茶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云瑾刚踏入阁楼,便看到一个女人的身影,如花间蓝蝶,立于深处。她负手而立,那翩然的身姿,有种傲视一切的冷然。
  许是听到云瑾走近的声音,她微微转头,转瞬那一瞥,淡淡之笑扬在唇角,顿时让阁楼所有的花景黯然失色。她举步而来,眉宇初绽,清冷中有一丝不羁,“民女纳兰清叩见太后。”
  云瑾目光一滞,竟有片刻晃神,直到听见纳兰清说话。
  “纳兰家主免礼。”云瑾第一次近距离约见她,阔别已久却毫无生分感,反而像是相识许久的老友般,毫不陌生。
  “五年前一别,太后别来无恙。”纳兰清不卑不亢,向她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此次纳兰家主能够亲自来冀都,哀家甚感欣慰。”两人一言一语都礼仪得体,谁也没有逾越礼制之上。
  “纳兰家承蒙太后恩泽封为皇商,此次百姓遇蝗灾,当与朝廷共进退。”纳兰清芊芊十指,拨动杯盏,熟稔地沏茶。
  阁楼清风徐来,桌旁的鸢尾格外夺目,火红艳丽。暖阳透过木檐而下,洒落在茶桌,光阴氤氲,映衬着纳兰清那张绝尘之容。
  云瑾望着她再次出神,不知为何,明明已经五年未见,却总有种熟悉甚至亲切感,许是书信之交,又或者是其他。她无心思及太深,只关心赈灾情况。
  “此次百姓受灾严重,不亚于当年的旱灾,哀家已经拨出第一笔粮,但也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才想请纳兰家相助。”
  “自然,银两我自会给太后准备,您不必忧心。”纳兰清仿佛已经知晓一切,提及钱粮表情都未曾变过。
  云瑾觉得她才是深不可测之人,她过于泰然,对世事都无谓的态度,反而令云瑾心里不安。一个天下首富,真的这般无欲无求吗?
  “哀家有一事相求,望家主成全。”
  “太后真是折煞在下了,您说便是。”纳兰清微微俯首,终于等到她想听的了,直到这一刻,她还不知道云瑾想提什么要求。
  云瑾站起身,走到楼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