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行有常-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因为和唐国大佬讨论元皇帝搭上了线,最近不准备上论坛了,那个同样黏着唐国大佬的小子我也会和他好好“交流”一下的,所以这个帖子我准备申请删掉了,你们想要继续讨论的话另外发帖吧!
  #102  = =
  到了最后,居然莫名被楼主塞了一口猝不及防的狗粮?
  单身狗怒而出帖!
  #103  = =
  去吧楼主,想想你在夕阳下的奔跑,想想你的青春,争取把唐国大佬追到手啊!
  #104  = =
  ===================此贴已封,请勿跟帖=========================
  作者有话要说:  提要里的那两句是我最喜欢的描写皇朝盛景的诗,感觉真的是气势磅礴,威严华贵之感扑面而来啊!
  论坛体里一切不科学的地方都归功于阿飘祖宗们2333333
  唐朝卷就这样完了,下一卷是南宋,话说我的男神明明是北宋的仁宗啊!也是不懂我自己233333


第八卷 :不为宋惘 


第156章 官
  大宋嘉定十七年闰八月; 初三; 天子疾笃,不久崩于宫中福宁殿。
  官家驾崩; 宫中自然要派人去宫外通报,及早迎立新任官家。
  虽然现任官家没有立太子; 但是满打满算,他只有一个被立为皇子的养子赵竑; 下任官家是什么人,早已不言而喻了。
  然而官家驾崩之后,宫中报信的人,去往的却不是济国公、皇子赵竑所居住的万岁巷,而是已故的沂靖惠王的王府。
  皇子赵竑原本是沂靖惠王的嗣子,但是官家赵扩也绝嗣之后; 他就从沂王嗣子变成了皇子,并从赵贵和改名为赵竑。
  既然赵竑已经是皇子、迁居万岁巷了; 那么沂王府中的沂王嗣子; 当然就不是他,而是一位落魄宗室子,原名赵与莒、过继给沂王后改名
  大宋帝系的子嗣传承一向多灾多难,徽钦二帝被俘“北狩”后; 最直系的皇族就只剩下了当时的南下重建大宋的高宗赵构。
  直系皇族被一网打尽,由于大宋对宗室采用圈养政策,大部分宗室都居住在“三地”,也就是都城开封、洛阳以及商丘; 这导致金兵南下的时候,世居三地的大部分宗室都没能逃过金兵的毒手,多数被俘,只有少数幸运儿和高宗一道往更南方逃去。
  更为不幸的是,高宗因为惊吓过度,失去了生育功能,他的独子元懿太子赵敷也因为宫女的疏忽在三岁之时受惊而亡。
  为了不给掳走大量太宗一系的直系皇族的金人有威胁大宋的机会,又因为母亲的劝说,高宗决定收养太祖皇帝的后代为皇子,择一继承皇位,将帝位还给太祖一系。
  宋孝宗作为高宗的两个养子之一,脱颖而出,最终登上帝位。
  孝宗本人是南宋一朝少有的为人称道、秉性仁孝的好皇帝,但是他的子嗣延续了大宋直系皇族一贯的多灾多难。
  孝宗有四子二女,皆是成穆皇后郭氏嫡出。
  孝宗幼子邵悼肃王赵恪早夭,长子庄文太子赵愭乾道三年薨,太子之子荣国公、后追封豫国公的赵挺也于乾道九年离世,长子一脉绝嗣;次子魏惠宪王赵恺有两子,赵摅与赵抦,但是赵摅早夭,赵抦即为沂靖惠王,有一独子赵垓,但三岁夭折,于是只能过继同为太祖后代的宗室子为嗣,若不论过继的子嗣的话,孝宗次子一脉同样绝嗣;最后剩下的就是官家这一脉,作为孝宗第三子的光宗赵惇,以及现任官家、虽然有一位兄长、但是兄长早夭、实际上是光宗独子的赵扩。
  官家赵扩生育能力远超父祖,足有九子一女,但是他所有的亲生子嗣都没能养住,尽数幼年早夭。
  赵扩无法,只能仿效高宗赵构的做法,过继嗣子继承大统,他原先收养六岁的赵与愿为皇子,之后为其改名赵询,立为太子,只可惜,赵询没有当皇帝的命。他于嘉定十三年去世,谥号景献。
  景献太子离世,而宗室子中,与天子关系最近的就是沂王的嗣子,于是不愿意再寻找嗣子培养的官家将沂王嗣子赵贵和收为皇子,为其改名,令人另外为沂靖惠王寻找嗣子。
  皇子赵竑看权相史弥远不顺眼,曾经对侍女言说,等到他得势之后就将史弥远贬官,但是很不幸的是,那个他极为宠爱的侍女,就是史弥远按照他的喜好所挑选的、专门探听消息的间谍。
  史弥远看皇子赵竑不顺眼,自然不想让他得势,除了在官家赵扩面前进谗言想让他废太子外,史弥远还让属下精心寻觅了一位宗室子,入继给沂靖惠王当嗣子,又派了交好的人去教导新嗣子,打的什么主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当然了,史弥远暗中派人与沂王嗣子接触、与之交好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知晓。
  不过在官家驾崩之后的次日,理当新君继位接受朝拜的时候,知道的人就会多起来了。
  宫中史弥远派去沂王府上的人将沂王嗣子赵贵诚匆匆忙忙地迎来,杨皇后见了,大惊失色,纵然有兄长的两个儿子在一旁劝说,也依然不同意史弥远废济国公、册赵贵诚为皇子、并拥立为新帝的提议。
  “皇子是先帝册立的,我作为皇后,怎么能随便地违背先帝的心意?”被带进宫,却没有马上被迎进殿内,只是在外等候的赵贵诚听到殿中的杨皇后如此说道。
  虽然声音如此大,将一切都听得清楚的赵贵诚却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依然是一副镇定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杨皇后的两个侄子杨谷、杨石垂头丧气地出来了:“相爷,娘娘她还是不同意。”
  站在赵贵诚边上、和他一起在殿外等候的史弥远朝他笑了笑:“二郎且在此等一会儿,我去见见娘娘,马上便带你进去。”
  若从赵贵诚的生父论,他行一,从过继去的沂王论,因着沂王前头的嗣子已经被过继了,他还是行一,只有过继给已经去世的官家做皇子,他的排行才会变成“二郎”,史弥远这么说,未尝不是信心满满的缘故。
  赵贵诚点点头,一副很是信任的样子,让史弥远看了心情大好。
  说实话,赵贵诚一点都不着急,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一次肯定能登基,他连自己日后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都已经知晓了。
  赵贵诚不是原装,他乃是来自平行世界的青龙一族的族裔,不慎身死之后,被年幼的赵与莒——这是赵贵诚过继给沂靖惠王做嗣子之前的本名——吸引,魂体与赵与莒的肉身相融合,真正的赵与莒的魂魄因为太过弱小,也与他完全融合了。
  他占据了赵与莒的身体,也承接了他的因果,得益于天赋技能,赵与莒完全观赏了宋理宗赵昀的一生以及大宋皇朝兴衰史。
  青龙一族是华夏的守护者,虽然他是平行世界的人,但是这里也是华夏,让赵贵诚坐视蒙古南下、血洗无数汉民,他根本做不到,而且知晓了未来之后,这身体的原主人也有一个愿望,就是改变这个结局,赵贵诚当然要选择迎难而上。
  而且得益于他原本的天赋,他是能够调动龙气的,而他这辈子又是大宋皇族,只要登基之后,某些能力就能使用了。
  史书上对宋理宗赵昀的记载,是说他从小就不凡,出生之时有异象,稍微长大之后,又有人从他身上看到过龙鳞。
  赵贵诚不知道原本的史书是不是对理宗得位的原因进行了美化,反正在这个世界,他还真的显露过几次龙鳞,穿越后遗症嘛。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舅父和父母一直相信他天生不凡,等到他丧父、跟随母亲回到娘家居住后,舅父对他一直多有关照,后来史弥远的手下在寻找宗室子的过程中,来到赵贵诚的舅父家避雨,于是金风玉露一相逢【bu】,他就这么麻雀变凤凰,经过史弥远的考察后,被正式地确定为沂王嗣子。
  史弥远是个奸相,他对南宋造成的影响,能和他相比的就只有秦桧、贾似道之流,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对后来庙号理宗的赵昀,也就是赵贵诚的上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赵昀能从一个普通的远支落魄宗室变成沂王嗣子,最后又变成皇帝,都是托了史弥远的福。
  不管怎么说,赵贵诚现在和史弥远是一条船上的人,之后要怎么办,得是他登上皇位之后的事情了,现在还要仰赖史相的帮助呢!
  史弥远进去之后,很快就说服了杨皇后,虽然边上的杨谷、杨石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但是同样没有听到殿中的密谈的赵贵诚却很淡定。
  就算只是分析,他也能分析出为什么杨皇后会同意废掉皇子赵竑的建议来。
  杨皇后之前是有生育的,还不只一次,但是官家赵扩的九个亲子悉数夭折,她惋惜自己的亲子也没用,只能和官家一道选择一个合适的嗣子入继。
  杨皇后和官家最先选择的嗣子就是已经离世的景献太子赵询。
  和后来的皇子赵竑相比,景献太子极为亲近杨皇后,在他尚为皇子、未被封为太子的时候,杨皇后就为他能当上太子做了很大的努力,等到赵询正式受封太子,他更是投桃报李,在官家赵扩面前说了杨皇后不少的好话。
  景献太子六岁就被官家收为养子,他二十九岁离世的时候,和官家以及杨皇后已经有超过二十年的父子、母子之情了。
  和景献太子相比,原本一直是作为沂王嗣子教养的皇子赵竑和杨皇后的感情就不怎么样了,而且他认为杨皇后与史弥远相勾结,祸乱朝纲,杨皇后对这个皇子内心其实是很防备的。
  只看景献太子离世后,赵竑变成了皇子,作为唯一一个皇子却一直没被立为太子,就知道杨皇后对他可能有的想法了。
  赵竑不仅发表过要在自己掌权后将史弥远贬谪的言论,还对杨皇后也表示过不满,可以说是很不收敛了。
  如果让杨皇后自己一手主导新帝的废立,她可能还有犹豫的地方,但是史弥远连梯子都给她架好了,就等她点头同意加持一个名分就行了,杨皇后怎么会不同意呢?
  于是乎,在史弥远和杨皇后的共同操作之下,嗣沂王赵贵诚,就这么变成了在八月的时候,就已经被官家下诏过继为皇子的赵昀。
  是的,按照史弥远的设定和宣布的说法,八月份,在官家驾崩之前,他就已经有意过继嗣沂王为皇子了,又像模像样地封他做了武泰军节度使与成国公。
  被史弥远和杨皇后唤进殿内的时候,赵贵诚很乖觉地顺势跪倒在杨皇后的面前,杨皇后抚着他的脊背:“日后你就是我的孩子了,你要好好努力啊!”
  努力什么?不言自明。
  赵昀自然点头应是。
  既然已经过了杨皇后这一关,先帝的遗诏也已经炮制好了,史弥远就去联系朝中的一众党羽,让他们接受新君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人选,先帝驾崩之后的次日清晨,御殿听政的是赵昀这位新皇子的事实了。
  从一介偏远破落宗室变成嗣沂王,又变成新帝,赵昀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人生赢家,但是对原本的皇位继承人赵竑来说,这个现实就不太美妙了。
  事实上,大宋嘉定十七年闰八月的初四日,宫中传出官家驾崩的丧钟声之后的次日,明明应当在写昨夜就被迎立到宫中的济国公赵竑整个人都是懵圈儿的。
  为什么他还是站在老地方?为什么没人请他换上龙袍,准备登基?
  一切问题都在先帝的杨皇后领着已经换上龙袍的嗣沂王赵贵诚出来后有了答案。
  奉先帝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