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行有常-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国公卿是不愿意帮异人的,除非他有大量的财帛或者极佳的名声,但是仅凭他一人,真的是一点可能都没有了。
  “秦赵两国如今的关系,公孙你也是知晓的。异人来此为质,处境确实万分凶险,胆战心惊之下,只好来托庇于公孙你。异人身无长物,为了表达诚意,特来为公孙排忧解难。”异人这么说道,言语之间尽是真诚。
  燕喜听罢,沉吟了一会儿:“你如今也是自身难保,又有何计能助我?”
  异人摇头:“异人不过是庶孙,又是中子,非长非幼,并不受宠,你就不同了,你是嫡长子,行动在赵国又不受限,与国内的交流自是便利。只不过,在外久为质,便是再浓厚的父子之情也淡了,赵国长安君,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长安君怎么了?”燕喜不明所以。
  异人细细给他分析:“秦攻赵,于是赵国只能求助于齐国。齐国以让长安君入齐为质作为条件,赵太后她一开始不是竭力反对吗?等到触龙说服了赵太后以后,你看看现在,太后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不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怀念他吗?反而是庐陵君,虽然也是太后的儿子,但是非长非幼,并不如赵王和长安君受重视,长安君入齐为质后,庐陵君却渐渐在朝堂上地位显著起来。”
  燕喜悚然一惊。
  赵王丹从前在继位之前于齐国为质,而齐燕两国的关系平平,两个接壤的国家关系总不会好到哪里去,大概是受齐人影响,赵王对燕国的感想也并不十分好。
  与赵王相反,其弟庐陵君是亲燕的,原本燕喜还为庐陵君在赵国地位的上升而欣喜,这个时候被异人点破,就没有那么好的心情了。
  “我该如何?请公孙教我。”燕喜终于正色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燕喜就是后来的燕王喜,太子丹他爹,嗯,挺蠢的Orz
  关于赵太后,有这么两个故事,触龙说赵太后和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后者就是那个岁亦无恙耶、民已无恙耶和王亦无恙耶。赵太后的子女,触龙说赵太后里提到了燕王后、赵王和长安君三个,战国策里还有一个冯忌为庐陵君谓赵王,可以说明赵王还有一个叫做庐陵君的弟弟,不知是嫡是庶,这里设成嫡子,因为有资料说是惠文后的孩子……
  “您”这个字儿是宋元时期才出现的地方方言,在此之前没有这个人称,所以异人和燕喜的互称都是“你”……
  关于第二卷 的番外,不详细【并不】是因为蠢作者还有好几卷的番外都要走这个套路啊,一下子写完我后面写什么【喂!】 


第41章 赵女
  作为一个说客; 就要抓住别人的软肋进行劝服,虽然没有学习过纵横家之术; 但是秦国如今赫赫有名的相国应侯范雎就是依靠口才得到秦王宠信,登上高位的,异人原身自然对此有所涉猎,而来自后世的他也对这个有所了解。
  他给燕喜出的主意很简单,常寄家书回去,与父母联络感情,让他们知道燕喜的孝心,知道他在外还依然记挂着远在燕国的父母。
  除此之外; 逢年过节; 以及重要的日子,就送些东西回去,作用和之前的家书是一样的。
  但是切记不能提起自己想要归国; 那样会被认为他的家书别有用心; 不仅不能提及自己在赵国夜不能寐、分外思亲,还要表达出“我在赵国虽然是质子; 但是生活得很好,亲爱的父上母上你们千万不要担心我”这种情绪。
  至于国内有人为他说话,旁敲侧击什么的,那就不关燕喜的事儿了; 不是吗?
  燕喜还是很讲信用的,不仅专门在举办宴会的时候邀请了异人这个秦国质子出席,还特意把他介绍给了几位赵国的大人物; 譬如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赵胜是先王惠文王的弟弟,也就是赵王丹的叔叔,门下门客无数,美名传天下。
  和其他的大人物不一样,赵胜是比较喜欢宴游的那一种,毕竟他喜好交游,希望别人传颂他的贤名,除了门下门客们的尽力宣传之外,就只有在宴会上频频露脸这一种选择了。
  因为贤名广播这个属性,赵胜看起来圣光照耀,即使是对异人这个秦国王室,也能笑得一脸温和。
  和这种大人物见面有一个好处,大人物在乎名声,反而要比小吏要好打交道许多。
  负责邯郸治安的一队兵士,最近可是按照一日三餐的频率来异人的府上找碴顺带要好处,而放到赵国公卿身上,他们反而不会做出这种没品的事。
  异人需要交好赵国贵族也有这么一个原因,小鬼难缠,再没有一个赵国大人物当他后台,或者表示对他的好感,指不定他会成为被最没品的对手弄死的质子,死因不是什么两国恩怨,而是士兵勒索什么,简直没眼看好么!
  也不知道平原君怎么想的,对着异人,他也做出了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对外只说是投缘,异人也不去深究,反正现在能搭上关系就很好了。
  或许平原君是看在异人的推荐人是燕喜的份上,才会另眼相看也说不定。
  有人罩着,异人在赵国的日子好过了点,最起码,赵国配发给他的仆役们不敢随便阻拦他出门,甚至过问他的行踪了。
  虽然后世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宅的倾向,但是那是因为科技发展迅速啊,在这个时代,就只能窝在家里看看书了。
  而异人很惨,他的宅子里连书都没有多少,让他好好地当一个蜗居的宅男都不行。
  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异人只能选择出门,去逛逛赵都邯郸。
  作为一个秦国的王孙,他连咸阳都没好好逛过,第一个认真逛过的都城居然是赵国的邯郸,想想也是很迷醉的。
  这个时代的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之一,战斗力还没有像宋朝那样高到能强行规定女子必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地步,因此街上还能见到长相或清秀或艳丽的赵国美女。
  异人就在这种情况下,和一个约莫后世中学生年纪的赵女撞了个满怀。
  赵女:……
  异人:……
  无论是在急速奔走的时候撞进陌生人怀里的赵女,还是莫名就“被投怀送抱”的异人,都感到非常尴尬。
  后头渐渐传来声音,似乎是在寻找异人面前的这个女子,赵女心一横,拉着异人便跑,慢慢地跑到异人住处附近。
  关东六国对秦国多有批驳,用秦人的话来说,是因为他们食古不化,总想着老一套,秦王出招贤令吸纳人才,都会被这几国好一通说道,就差指着秦王的鼻子骂了。
  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国家的国内自然不会多平等,贵族们自动自发地聚居在一起,就连质子的宅邸住所,也都安排在贵族区。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也没有那么多不自量力的人在身份地位不相符的情况下住在贵族区。
  难得想要出门逛逛的异人表示这到底还能不能好了?
  异人表示妹子完全可以把他留在原地的,他不是那种随便出卖别人的人啊!
  然而这已经改变不了好不容易逛出贵族区的异人又被拉回来了的事实。
  赵女也晓得自己的反应过度了,于是不好意思地和异人攀谈起来。
  她是赵国邯郸本地人,家中经商,还算颇有财资,但是和那些各国闻名的豪商们比起来就不能看了。
  最近吕氏商社的大商人吕不韦要来邯郸,她的父亲准备让她去服侍吕不韦,也好给家中的生意带来转机。
  赵女还算有警惕性,没告诉异人自己叫什么,也没说出自家具体的背景,但是异人已经完全懵住了。
  如果没人插手的话,他面前的这位赵女绝不会逃跑成功,也就是说,她最后还是会成为吕不韦的姬妾。
  按照她的年纪,等到几年之后,完全是最好的年华。
  美貌的赵女,还是吕不韦的姬妾,算算年龄也颇为合适。
  异人不是自恋的人,但他现在完全难以控制自己已经插上了翅膀在自由飞翔的脑洞。
  该不会,他眼前这个活泼可爱的赵国美人,就是他未来的夫人,秦始皇的生母吧?
  在自己的猜测中,将面前的赵国美人的身份和历史上的始皇之母赵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异人只觉得头上的皮冠莫名的有点绿。
  虽然不知道面前的赵女是不是始皇的生母赵姬,异人也不能看着她落入火坑。
  因为知晓历史,异人自然努力地搜集了许多关于吕不韦的消息。
  在这个时代,商人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有许多人都做到了“青史留名”。
  比如陶朱公、孔子的弟子子贡,他们的身份都是商人。
  一个大商人,如果做得好,不仅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足以影响一国大势——未来的吕不韦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吕不韦放言,他正是以这些商人界的前辈为目标的,而他目前的成就足以证明他所言不虚。
  当今天下,最有名的商人有世代豪富的巴夫人清、经营盐池起家的猗顿、以冶铁成就家业的郭纵以及主营畜牧业的乌氏倮。
  这四大富商之下,还有一些赫赫有名的商人,吕不韦就是其中之一。
  吕不韦是姜姓吕氏,祖上也是贵族,可是在几代之前,家中就已经转而经商了,只可惜,吕氏的商业产业,在吕不韦继承的时候,不仅及不上四大商人,就连卫国国内诸多豪商都比不上,简而言之,就是小商人,仅能在一地称富。
  可是,在吕不韦继承家业之后,短短数年之内,这个卫国的商人已经是天下闻名的豪商了。
  著名的四大富商之一的郭纵就是赵国邯郸人,可是面前的赵女,她的父亲宁愿去巴结吕不韦也不愿意就近攀附贵人,就可以看出吕不韦如今的产业增长速度有多惊人了。
  虽然这也和郭纵的产业是冶铁有关,这种产业向来是不便和外人分享的。
  秉持着“眼前这姑娘可能是我未来夫人”和“就算不是,在这个年代,这姑娘也没到能成婚的年纪,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呀”的想法,异人表示自己或许可以帮忙。
  赵女:哦豁,小子你的口气很大嘛!
  异人不是赵国人,从很多方面都能显示出来。
  有一个词儿叫做邯郸学步,其中强调的一个事实是赵人的走路方式特别优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而且战国时期开始强调德行颜色,之前所谓的“夏崇木德,尚青色;商崇金德,尚白色;周崇火德,尚红色”,都是战国时期的人根据之前的朝代崇尚的颜色依附于“德行”强行进行的解释。
  商人尚白、周人尚红,这确实是事实,但这和所得木德、金德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既然是这个时期的流行,根据各自的“德行”,战国七雄也各有各的崇尚之色。
  秦尚黑,楚尚黄,韩尚绿,魏尚红,燕尚蓝,齐国尚紫,赵国比较奇葩,推崇的德行是火木双德,崇尚的颜色是七分红三分蓝。
  异人是秦国王孙,虽然身在赵国,穿的还是黑色,这在赵国是比较少见的。
  再加上他那与赵国正统口音不同的口音,足以证明他不是赵人,甚至能说明他秦人的身份。
  秦人在赵国不受欢迎,所以异人的“助人为乐”反而招来质疑,也是正常的。
  作者有话要说:  “秦尚黑,楚尚黄,韩尚绿,魏尚红,燕尚蓝,齐国尚紫,赵尚七分红三分蓝”,对于这个,蠢作者只能表示,nili战国真的好会玩,差一点就能集齐彩虹色了诶!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