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穿耽美]清和-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贼寇随身带着抢来的布帛粮食,拖慢了行进的速度,被令扔下,当即鼓噪不前。
  贼首王十七砍翻一个叫嚷到最厉害的贼寇,高声道:“这些都算什么?!想想被咱们得手的商队,整车的丝绸金银!”
  众贼寇不再鼓噪,纷纷看向王十七。
  “凭祥县城里,金银堆成了山!盐巴,丝绸,茶叶,还有从安南送回的财宝!”
  王十七瞪大一双鼠眼,黝黑的面孔,狰狞的表情,带着无尽的贪婪。
  “除了金银财宝,还有女人!只要得手,这辈子,下辈子,享用不尽!”
  “朝廷军队都去打安南了,城里的守军不足惧!”
  “凭祥不过是个边境小县,连护城河都没有,城墙能被枪头扎穿,怕什么!”
  “咱们落草为寇,命都不要了,为的是什么?用不尽的财宝金银,漂亮的女人!”
  “抢了凭祥,咱们就去老挝,去暹罗,去真腊,朝廷军队再厉害,还能将这些番邦都打下来?”
  王十七的话相当有煽动性,随着一句又一句高喊,贼寇的表情渐渐变了,变得同他一样贪婪,甚至还多了一分狂热。
  在钦州抢来的粮食和布帛都被丢下,有了凭祥的金银财宝,还要这些做什么!
  队伍中的“军师”提醒王十七,“朝廷军队虽入安南,凭祥仍有百余卫军驻扎,又有天子敕封的成国公和兴宁伯,不可大意。”
  王十七狡诈一笑,压低了声音,“军师说的某都清楚。军师也应晓得,此去凭祥,为的不是攻下县城,而是金银财宝!”
  “首领是说?”
  “这么多人,就是给官军杀,也要杀上两三个时辰吧?”王十七的表情愈发狰狞,“某知道自己的斤两,进城是死路一条,鼓噪起声势,趁着这些人去送死,发笔横财,立刻带着亲信遁入老挝!”
  军师眼珠子一转,明白了王十七的意图。
  什么金山银山,都是画下的大饼。
  官军再少,两千多乌合之众也不可能攻下县城。王十七的目的是从城里出来的商队!
  “某可是听说了,官军在安南占了盐井,还和番商做生意,每日进出县城的商队,盐巴和香料都是成车的往外运。能捞到金银固然好,没金银,多抢几袋盐巴香料,到了番人的地盘,照样能换来大把的金银。养活两三百人不成问题!到时,那些番人还得供着咱们!”
  “首领果然高明!”
  王十七得意的笑了,仿佛看见美好的未来正在向他招手。
  军师却背过身,阴沉了面容。
  永乐五年三月中旬,两千多贼寇终于进入思明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沿途遇上的卫所官军并未拦截,也未主动出击。这种情况很不寻常,稍微有点脑子的都该想想,前方是不是有陷阱在等着自己。
  但被金银财宝冲昏了头的贼寇压根没空去想这些,只以为是挑密林和小路走的计策生了效,丝毫没意识到,就算人能藏进林子里,被惊飞的鸟禽和四散的走兽,会被常年驻守边境的官军忽略?
  军师最先发现事情不对,却来不及劝说王十七。便是王十七愿意听他的,两千多贼寇也未必肯放弃到嘴边的肉。
  过了石西州,凭祥县城近眼在眼前。
  城门外,排成长龙的商队正等着进城,另有载满货物的车队从城里出来。一辆大车似不堪重负,向一侧倾倒,没系紧的袋子松开了口,火红的珊瑚和大块的银子滚落出来,看得混在队伍里的贼寇双眼发红。趁着混乱,匆匆离开,给躲在林子里的同伙报信。
  听完谈资的讲述,众贼寇都是不停的咽着唾沫,一辆车就有这么多宝贝,凭祥县城里说不定真有金山。
  王十七恶狠狠道,“等着入夜,咱们就动手!”
  他改主意了,放着眼前这座宝山,只抢几袋盐巴,是傻子才干的事!
  “老五也说了,城墙不到两个人高,趁着晚上,咱们摸进去放火,狠狠抢他一把!”
  王十七眼睛红了,众贼寇眼睛也红了。
  军师尚能保持一丝清醒,刚开口叫了一声“首领”,就被王十七打断。
  “军师不必再说。”
  财帛动人心,再说什么都是无用。
  军师无奈,主动要求在城外接应。王十七点头,被军师点名留在城外的贼寇却是一脸的不情愿。
  入城的不知能抢到多少宝贝,事后分给他们,也肯定是被扯了肉的骨头。
  听着手下的抱怨,军师却没说话。
  他心里很不踏实,总觉得王十七临时改变主意不是好事。
  真进了城,恐怕就出不来了。
  凭祥城内,朱能并未着甲,而是一身便服,听斥候详报贼寇的消息。
  打死王十七等人也不会料到,自出了钦州,他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官军的监视之中。如果不是兴宁伯惦记着修路的役夫,他们根本走不到凭祥,早被沿途的卫所收拾了。
  征讨安南大军的战绩陆续传开,一车车的财宝和粮食拉回来,让奉命驻守无缘参战的军汉们想不羡慕都难。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砍了作乱的贼寇,报上去也是战功。
  不能同征讨安南大军并肩,得些钱钞粮食,升上一级,总是可以的吧?
  贼寇们洋洋得意,将凭祥视作到嘴的肥肉。殊不知,在沿途卫军眼中,他们才是真正的五花肉,想咬却下不了嘴,着实是馋人啊!
  “贼共两千五百余人,密谋今夜攻打县城。”
  斥候一边报告,一边撇嘴。
  说贼寇也是抬举,人数不少,却是实打实的一群乌合之众。
  领头的几个还挎着腰刀,背着长枪,其余人,手中多是用火烤过的木棍和削尖的竹竿,还有不少拿的是农具,十有八九也是从半路抢来的。
  对付这样一群人,根本不需要劳动大军,三个总旗的兵力就能拿下,全歼都没问题。
  看国公爷和伯爷的意思,却是要生擒。
  这么一来,倒是要麻烦些。对边军而言,囫囵个的抓人似乎比砍人难度更大。
  “等了十多天,总算是来了。”朱能转向孟清和,“不过,夜里抓人总是比不得白天动手,损失的可能多些。”
  和孟清和相交时间长了,成国公考虑问题的方向也发生了些许微妙的转变。
  换成以往,这样的话绝不会出自他口。
  “损失些无妨。”孟清和道,“反正是白送上门的,抓到多少都是赚了。”
  朱能笑了,“这话在理,倒是为兄想差了。”
  成国公和兴宁伯云淡风轻,斥候突然感到头皮发麻。
  想发财哪里不成?到安南砍木头,给商队做运夫,每天赚的工钱也足够吃好喝好。干嘛想不开的做贼抢劫?还抢到这二位头上?
  有这两位在,敢打凭祥主意的,不是找死更胜找死。
  这么大的胆子,该敬佩一声猛士,还是骂一句蠢到家了?
  斥候无解。
  当夜,城头只零星燃起几处火把,城内的守军也屏气凝神,各就各位,轻易不发出声响,免得把送上门的贼寇吓跑了。
  孟清和翻开账册,拨拉起算盘,把大军缴获的册子推到朱能面前,咧嘴一笑,“国公爷,烦请帮忙。”
  看着摞成小山的册子,朱能吸气,呼气,到底认命,拿起一本翻开。
  看几行,愣住了。
  “土地?”
  大军缴获金银粮食都不稀奇,怎么会是土地?
  黎季牦父子还没抓到,天子两次下令寻找陈氏子孙,并没露出将安南归入大明治下的意思,这么做合适吗?
  “国公爷不必惊讶。”孟清和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偶尔停下,将数字记录在册子上,“这些都是当地人自愿卖出的。”
  朱能觉得脑袋有些不够用,当地人卖的?
  孟清和看完一本账册,取过另外一本。
  “大明的田地可以买卖,安南的自然也可以。这些田地都是商人出面购买,有安南大族做保,官军并未出面。”说着,又开始拨拉起算盘,一心二用,绰绰有余,“自宋时便有中原商人在安南等番邦定居,买卖土地十分寻常。下官已同出面的商人定了契约,这些土地都要用来种植粮食。”
  “全部种粮?”朱能快速浏览过整本册子,光是上面记录下的田地,加起来就不是个小数目,“番邦之人未必守信。大军在时无碍,过后,若是背信无赖,抢回田亩,该当如何?”
  不是成国公小心眼,这样的事,安南绝对干得出来。
  “国公爷的顾虑有理。”孟清和停下拨打算盘,煞有介事的点头,“下官一直忽略了这点。陛下以诚推人,小国寡民却是反复无常,实难诚信。依国公爷看,此事该如何解决?以退伍卫军和边民青壮护卫如何?”
  朱能:“……”
  “为防安南人抢占,可发武器给护田之人,还可同商人再签契约。有了这样的保障,想必会有更多的商人愿意种粮。”
  朱能:“……”
  “多谢国公爷提点。”孟清和一脸的感激,“下官当真是茅塞顿开!国公爷英明,下官佩服!”
  朱能:“……”他提点什么了?总觉得一脚踩进了兴宁伯挖好的坑里,还无知无觉,主动递锹,请填土。
  成国公一脸木然,达成目的的孟伯爷偷笑。
  地买了,粮食就有了。一年三熟的稻谷,运回国内,怎么着也能缓解一下缺粮的问题。
  以卫军和边民青壮护田,时间长了,定会形成聚居点,发展成村落甚至是县城。生活在这里的边民会越来越多,只要不出意外,这些土地都将为明朝实际占领。
  安南人想要回去?做梦去吧。
  想抢?只要脖子够硬,欢迎。
  计划很好,只是需要一个“帮手”。
  沈瑄还在富良江附近打仗,朱能成为了不二选择。
  明摆着说要占地,肯定不成,毕竟大明是天—朝上国,吃相不能太难看。
  拐个弯,事情就好办多了。便是朝堂中的文武,也轻易挑不出其中的毛病。
  孟清和自认还算厚道,至少他是花钱买,而不是采用更加便利的手段,动手抢。
  事实上,就算他真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顶多被御史喷几句。
  这是十五世纪,他是大明武官,本职工作就是护卫大明土地财产,威慑邻邦,为老朱家抢占宅基地。
  只不过,考虑到朝廷对安南的政策和天子的旨意,还是低调些,手段柔和些好。
  达到目的,孟清和立刻将账册推到一边,铺开纸张,写就奏疏,请朱能过目。
  “国公爷请看。”孟伯爷笑眯眯,“这样上奏天子,可妥当?”
  如果朱能还不明白孟清和想干什么,就是脑袋里打结了。
  “贤弟想好了?”
  “是。”孟清和道,“此战之后,寻访到陈氏子孙也好,未寻到也罢,这些土地都将为朝廷种粮。更可选粮种进上,以富我朝。”
  沉思良久,朱能才缓缓点头,“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贤弟一心为国,这封奏疏,为兄来写!”
  “下官谢国公爷!”
  朱能:“……”他好像又主动踩坑了?
  两人说话时,夜袭县城的两千多贼寇,被守株待兔的官军包了饺子。
  爬上城墙,进入城里的不论,留在城外的也没能跑了。
  黑暗之中亮起无数火把,照亮了半个夜空。
  官军的喊杀声和边民青壮的助威声,伴着溅起的鲜血和滚落在地的头颅,吓破了贼寇的胆子。
  “贼首王十七已死,放下武器,跪地者不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