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节妇[封推]-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多一些,眉眼细长,很有气质。
  “你这小妮子才最皮呢,刚刚出门的时候不好好走路,才让裙子溅上了泥水,娘不说你才怪呢。”唐琼瑶立马揭短道。
  唐琼洁的脸蛋立马红了,羞恼地对着李氏撒娇道:“娘,你看姐姐,她又欺负我,我刚才那又不是故意的,我哪知道那里有一个水坑子啊!”
  “好了好了,都少说一句,都多大了,还像小孩子似的整天吵架,也不怕你们三嫂嫂看了笑话。”李氏佯装生气地瞪了两人一眼,教训道。
  姐妹俩这才低着头不讲话了,柳素却是笑着说道:“我怎么会笑话呢,二妹妹和三妹妹的感情可是越吵越深的呢,而且我看着她二人都很好,聪明漂亮又懂事,二伯母可教的真好。”
  没有一个母亲不喜欢听别人夸自己的女儿,李氏也不例外,脸上的笑意更甚了,嘴上却还是虚心道:“她们哪里有素娘说的那么好,只要能少让我操点心,我也就知足了。”
  听了李氏的话,姐妹俩与柳素相视一笑,气氛愈发融洽。
  坐在不远处的唐琼燕看着李氏与柳素相谈甚欢的模样,疑惑地皱起了眉头,她有些想不明白,这原本毫无存在感的柳素娘怎么突然跟二房的人这么要好了,而且这柳素娘病了一场之后,性子好像跟原来有些不一样了,以前的她可不敢像刚才那又跟自己说话的。唐琼燕将疑惑埋在心底,准备找机会跟林氏说说,也好让柳素娘得些教训,清楚自己在这唐家是个什么地位。
  众人又等了一会儿,老夫人才姗姗来迟,由林氏和而少爷唐慎宇一左一右的扶着,在椅子上坐下后,才对着众人说道:“人都到齐了吧,出发吧。”
  众人躬身应是,便井然有序地跟在老夫人后面,朝着府外走去。
  众人到了门口,那里已经停了四辆马车,老夫人和大夫人一辆马车,董氏心疼孙子,便让唐慎宇也跟她坐一起,二夫人李氏和三夫人徐氏一辆马车,三位小姐一辆马车,再就是大少奶奶马氏和柳素这个三少奶奶一辆马车,马氏的小女儿唐玉芬才两岁,刚回走路说话,自然是跟着母亲做一辆马车。
  马车不算小,柳素与马氏一人坐一边倒也互不相干,马氏比柳素娘大一岁,是吴县县丞的女儿,虽然县丞品级不高,但好歹也是一个县的二把手,马氏大小也算是个官宦之女,倒也算配得上唐慎思,只是柳素听谷雨八卦过,马氏的县丞爹向来是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对女儿的培养并不是很上心,只让马氏读了最基本的《女训》、《女戒》、《列女传》,觉得能认识字,不做文盲就可以了。
  柳素偷眼瞧着马氏,觉得她也是一个温婉可人的女子,看着她对女儿温柔细心的模样,定也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可惜嫁了唐慎思这样一个丈夫,柳素敢肯定,这唐慎思到了汴京之后,定会另结新欢,他这等附庸风雅,觉得自己有几分才学就自恃甚高的男人,柳素可见的多了,最会打着真爱的名头,将糟糠之妻弃之一边,与那些个美妾红颜卿卿我我,你侬我侬,无耻至极。
  柳素想着想着,便有些走神,马氏似是感受到了柳素的眼神,有些不自在地朝她看来,觉得有必要说些什么,便与她笑着问道:“听说妹妹前些日子又病了,不知现在可大好了?”
  柳素醒过神来,立即不好意思的笑笑,回道:“有劳姐姐关心了,已是好地差不多了。”
  马氏又是随意关心了几句,两人便又没话说了,柳素对着马氏其实是有些心虚的,毕竟柳素娘原先跟人家的丈夫似乎有些说不清的暧昧,虽然这不关她什么事,但她既然接受了柳素娘的身体,自然要将她原先的人际关系一同接收了,看着依旧被蒙在鼓里的马氏,柳素对她的同情又是深了几分。
  柳素想找些话题,不让气氛冷场,看到乖巧地坐在马氏身边专心吃着果脯的女娃娃,便笑着夸赞道:“芬姐儿可真乖,不吵不闹的,一点也不用你操心。”
  “是啊,这孩子自从生下来就乖巧,也不像别的孩子那么爱哭,让我省心的很,只可惜不是男孩儿,我知道老夫人和母亲都很希望我第一胎能生个男孩儿,让唐家后继有人……”马氏爱怜地摸了摸女儿的脑袋,颇有些遗憾地说道。
  “姐姐你不是还年轻嘛,要生男孩儿有的是机会,莫要想太多了,再说芬姐儿这么乖,可比儿子贴心多了。”柳素自然知道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且又是唐家这样男丁稀少的人家,生男孩的压力自是更大,难怪马氏眉宇间总是夹杂着一股愁绪呢,定是思虑过重啊。
  
  第二十一章 龙舟竞渡
  
  柳素又是宽慰了马氏几句,马车便缓缓停了下来,想来是到了目的地,众人陆续下了马车,柳素也跳下车来,抬头便看到不远处的曹娥庙,她知晓这座庙是唐家出钱建造的,庙落成之后,每年的五月十五之后都会有许多远近香客来曹娥庙烧香、祭拜和宿山。
  今日是五月初五正端午,庙里的主持知道唐家众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祭祀曹娥,一早便封了庙,只等待唐家前来。
  主持恭谨地将老夫人董氏引进了庙里,柳素走在众人后头,跟着进了大殿,大殿正中央便是一座三米多高的曹娥雕像,雕像前头摆着一张六尺宽的雕花供桌,上头摆着香炉和各色贡品。
  主持将一只已经点燃了的香恭敬地递给了站在最前头的董氏,董氏缓步上前,将插在香炉上的那三支粗大的香点燃,然后退后两步,在供桌前的蒲团上跪下,虔诚地跪拜磕头。
  柳素众人早就在董氏点香的时候就已经在蒲团上跪下了,现在有了董氏带头,也立马伏身磕头。
  柳素机械地做着磕头的动作,觉得有些无聊,这种祭祀仪式,跟她在现代电视里看到的差不多,无非就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祭品。在现代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经很少见,但在古代,人们祭祀时的气氛还是十分严肃的,毕竟她们多数相信有神灵的存在,便会向神灵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唐家祭祀曹娥,即是为了体现唐家人的节烈,也想让曹娥保佑她们今年能划船平安,再度夺魁。
  祭祀完曹娥,已是快到午时,主持早已为唐家众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引着众人到了另一个专门用餐的房间。
  唐家一共九人,正好坐了两桌,老夫人外加三位夫人坐一桌,柳素几个小辈坐一桌,唐慎宇虽是男丁,但因为年纪还小,便被安排坐在了董氏身边。
  菜肴十分丰富精致,味道也不错,但唐家众女眷均是表现地十分矜持,只挑些简单入口的清淡菜品吃,柳素虽然肚子很饿,却也不能太格格不入,也只是随便吃了几口蔬菜豆腐,那些鸡鸭鱼需要吐骨头的食物都不敢碰,还好桌上有一大盘粽子,女眷们为了应景,都意思意思吃了一个,柳素挑的是一个肉粽,这才好不容易吃到了一块肉,感动地她快要哭了,也好在糯米本就是比较容易饱的食物,一个粽子吃下去,总算让肚子不那么难受了。
  因为龙舟竞渡是下午开始,唐家众人便在庙里午休一个时辰,然后再出发去太湖边。
  谷雨知道柳素最近食量大增,生怕她今日吃不饱,早晨出发的时候便在身上偷偷藏了几个粽子,等到午休没外人的时候,才拿了出来。柳素顿时感动的不行,狠狠夸了谷雨一番,就迫不及待地就把几个粽子都给吃了,肚子总算才有了些饱食感,估摸着能熬到晚上了。
  下午未时一刻,唐家众人便离开了曹娥庙,马车又是行驶了将近三刻钟,终于赶在申时前到达了太湖边,举办龙舟竞渡的地方。
  此时准备参加今年龙舟竞的人家已经多数都到了,只要申时一到,便开始祭龙舟了。
  唐家众人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祭龙舟便开始了,主祭人走到高台前,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做完这些,才能开始赛龙舟。
  “头龙”是由上一年的得胜者所出,这条龙舟自然是属于唐家,唐家为造这条龙舟也着实花了一番功夫,整个龙舟长约二十多米,用上好整木雕成,上刻片片鳞甲,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精丽至极。
  竞渡马上便要开始,此时气氛十分热烈,古代竞渡的场面很大,州内官员、百姓都会到湖边观看,连深居简出的富家妇女也前往,不然凭着唐家这般保守的作风,也不会举家女眷都毫不避嫌地出动了。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如同诗中描写的场景一般,龙舟竞渡终于开始,柳素坐在高台上仰着脖子观看,这让她觉得有些像在看现代的运动会,这种竞技比赛总是能让人热血沸腾的,谷雨已经忍不住高声为自家的龙舟加起油来,夫人小姐们矜持一些,但脸上的神情均是十分紧张的,就怕自家的龙舟被别人家的追上了。
  唐家的龙舟暂时还是领先的,但不足五米外的地方,周家的龙舟一直紧跟其后,果然周家这次真也是卯足了劲要夺魁,不仅从外面请来了划龙舟的好手,那艘一点不比唐家逊色的龙舟想来也是费了不小的功夫。
  坐在柳素不远处的唐琼瑶和唐琼洁已经有些憋不住了,眼看着自家的龙舟就要被追上,也管不上那些矜持礼仪,跟着丫鬟们一起站起来加油,老夫人和李氏这些长辈们此时心下也甚是着急,眼睛紧紧盯着龙舟,一时倒也无暇管教她们了。
  随着众人的欢呼声愈发高涨,两条龙舟几乎是同一时间到达了终点,太湖之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滔天的欢呼声。
  柳素看这谷雨兴奋地大叫着,有些疑惑地拉了拉她的衣袖问道:“诶,这到底算哪家夺魁啊,我看着好像是一起划到终点的。”
  “当然是咱家赢了啊,奴婢看着咱家快了一点点呢!”谷雨很是理所当然地回道。
  柳素默然,心中不可置否,恐怕不管是唐家还是周家,都觉得自己是先到的吧,到底谁才是冠军,恐怕还有一番攀扯呢,不过这也是评委该头疼的事,她们就是看个热闹。
  
  第二十二章 英俊少年
  
  果然不出柳素所料,唐周两家各说各辞,都坚持是自己先到达终点的,评委会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让两家都夺魁,毕竟这两家可都不好得罪。
  两家人虽然都不怎么甘心,但也知道再吵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便都让了一步,默认了这个比赛结果。
  整个龙舟竞渡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等到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不过湖两岸却并没有多少人离开,因为再过些时候还会有有夜龙舟之戏,龙舟四面各垂数盏小灯竞渡,算是观赏性的竞渡。这时候人们大多会坐在游船上,一边听着乐曲,一边欣赏夜景,好不惬意。
  唐家众人此时也转移阵地,上了唐家的游船,这游船足有两层,下层是休息的厢房,上面则是观赏风景的地方,四周都装着凭栏,可坐在那里休憩娱乐。
  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