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尊嫁到-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云将军造反,大皇子怕是脱不了干系,不知皇上要如何处置。”
  “话不是这么说,万一冤枉了大皇子,如何是好?”
  群臣议论纷纷,滕誉却一脸淡定,他让渠总管出来将事情的经过细无巨细地告诉这些大臣。
  虽然从这些描述中没有直接说大皇子也参与了逼宫,不过从大皇子和云贵妃事先得了消息离宫就能看出来,他们脱不开责任。
  “殿下,如今皇上病重,臣请殿下主持大局!”户部尚书提高音量说,吸引了众人的视线。
  不少大臣沉思起来,看这形势,唯一有可能继位的只有三皇子的,还是户部尚书机灵,竟然被他抢了先。
  不少原本就属意三皇子的官员纷纷附和,提议由三皇子监国,待陛下身体康复后再由陛下做主。
  “这不太好吧,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中立派的人却不这么想,这监国的权利一旦交出去,再想要回来就难了。
  “大皇子叛出,二皇子已死,四皇子病重,各位觉得三皇子还不够名正言顺?那不知各位属意谁?”
  “三皇子毕竟年幼,不如还是由内阁主导,六部享负,三殿下从旁学习,如何?”
  “三殿下毕竟不是太子,除非皇上同意,否则行监国之事有些越权了。”
  吵吵闹闹了一阵,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有原本站在云家那边的官员默不吭声,直到渠总管去而复返,拿着一道圣旨进来。
  “各位大人,这圣旨是皇上所书,叮嘱咱家平叛后宣读出来,各位大人不妨一起听听。”
  众人呼啦啦地跪了一地,“吾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皇子滕誉,乃正宫嫡子,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孝惟德本,周于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内外兼修,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今立三皇子滕誉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上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臣们心思各异,有人笑着问:“渠总管,不知陛下这圣旨是何时所书?之前并未听陛下提过。”应该说,之前皇帝属意的人一直是四皇子,突然封三皇子为太子,有点突然了。
  “咱家知道各位大人猜疑什么,此圣旨是皇上亲笔所书,就在云将军逼宫之时,请各位大人验证!”
  渠总管将圣旨交出去,抬头就对上三皇子颇有深意的眼神,他忙低下头,退了出去。
  几位老臣一一传阅,再三辨认,确定是皇帝的笔迹无疑。
  也有人提出笔迹可以仿造,被人喷了一脸。
  “这笔迹可以仿造,玉玺却不能!而且这圣旨可以确认是今日才写下的,叛贼逼宫到现在,宫里不能出入,敢问,三殿下要如何才能事先得知叛贼今曰会逼宫,如何事先将代笔之人带入宫,又如何能未卜先知做出个假玉玺?”
  不过一天时间,除非三皇子真能预知未来,否则怎么可能一切刚刚好?
  而且群臣们相信滕誉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今日至始自终都陪在皇上身边,如果他有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带兵入宫,那大家还会怀疑他的动机,可是他没有,所以任何质疑都站不住脚。
  三皇子就像是被突然围困在宫里,和皇上共度生死,用孝心感动了皇上。
  如今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只有三皇子了,皇上在叛贼入宫前写下诏书,实在是合情合理。
  即使有人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来。
  户部尚书坚定地跪在滕誉面前,高声说:“请太子监国!”
  “请太子监国!”此起彼伏的声音在大殿中传来,在一片狼藉中显得尤为慎重。
  滕誉目光深邃,落在跪了一地的大臣身上,平静地说:“平身吧,先派人将叛贼家眷以及大皇子追回,其余事情明日再议。”


284 捷报
  册封太子是要昭告天下的,第二天的早朝上,渠总管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正式宣读了册封的圣旨,能说的上话的官员昨夜都争论过了,此时除了赞同也没人反对,滕誉的太子之位也基本稳固了。
  同样的,太子监国的提议也很快通过了,除了部分官员担心滕誉的能力外,其余人倒是和平时上朝没两样。
  因承德殿烧了,滕誉便新选了一座空旷的宫殿出来作为临时朝会的场所。
  他穿着金黄色的蟒袍,没有坐在主位上,而是让人在主位下方加了一把椅子,礼仪周到,让有心出出风头的礼部官员也挑不出错来。
  “报……”一道高亢的声音从殿外传进来,群臣精神一振,敢在朝会时直接入宫的必定是八百里加急。
  “宣。”
  须臾,一名风尘仆仆的士兵大步走进来,低着头跪在殿中央,“启禀皇上,水军传来捷报,霍元帅第一仗胜了,撃毁敌船二十艘,剿匪一千余人!”
  “……”大殿中安静了片刻,大臣们脸上非但没有喜色还带着几分愁绪,都暗怪外头带路的内侍太不济事,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没提醒一下,如今称呼错了,他们纠正也不是,不纠正也不是。
  特意提醒他喊错了,岂不是故意落太子殿下的面子?殿下此时指不定心里偷着乐呢!
  “抬起头来!”滕誉出声说,“皇上病重,如今是本殿监国,念在你事先不知情,就不追究其责了。”
  那士兵傻乎乎地抬头,看到坐着的滕誉,第一反应是:皇上竟然如此年轻!
  然后才醒过神来,连忙磕头认错。
  “行了,起身吧,先下去休息片刻,等散朝后本殿还有话问你。”
  霍元帅打了胜战自然是喜事,“霍元帅不愧是大梁的不败之神,这么大的喜事本殿之后会告知父皇,说不定他老人家一开心病就好了。”
  才怪!有心人喑喑嘀咕:皇上的身体虽然一直不太好,但也不至于突然这么严重吧?这其中还不定有什么猫腻呢。
  “皇上洪福齐天,定会早日康复!”
  滕誉附和了几句,继续说正事,“叛贼家属可追回来?大皇兄和云贵妃人可找到了?”
  徐莽穿着一身侍卫服走出来,“启禀殿下,云家三十六口人已经全部缉拿归案,大皇子和云贵妃被困于郊外别院中,但云家还有族人久居东北,是否也要一起拿下?”
  “派人去传旨,剥夺云鹤然的兵权,云家嫡系子弟全缉拿入狱,其余人等父皇醒后本殿请示了再做定夺!”
  “东北军乃关中的重要门户,不可一日无将,殿下应选一武将暂代东北军的指挥权。”
  “依丞相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大梁武将不少,但有统帅之能的不多,臣以为庞伟将军可当此重任!”
  滕誉眉头一挑,“城卫所的庞统领?”
  “是。”左丞相眉眼带着笑,觉得滕誉不可能第一天上朝就反驳自己的意见。
  他毕竟还年轻,又是第一次处理国事,肯定不会轻易得罪自己。
  “丞相可知昨夜叛贼逼宫时,城卫所的人在做什么?”
  “……”左丞相顿了顿,回答:“自然是在维护京中百姓安全。”
  “好一个维护京中百姓安全!”滕誉拍案而起,“叛贼领东北军围困皇宫,策反京畿营把持城门,好在祈鑫将军当机立断斩杀叛将,这才带领京畿营入宫救驾,而这期间,城卫所的人在哪里?”
  云鹤然并没有打算扰乱京都治安,也没有打算乱杀一通,甚至连众大臣的府邸也不曾光顾过,那庞伟维护的哪门子治安?
  要么是怕死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要么是想做墙头草在一旁观望事态。
  “庞伟虽无功但也无过……”
  “叛贼都逼宫了,他一个负责京都治安的统帅还敢说无过?本殿现在没空追究这些小人小事,命他在家好好呆着!”
  左丞相一张老脸忽白忽红,连皇帝都很少这么犀利地反驳他,这个黄口小儿……“此次平乱,祈鑫功不可没,加上上次秦王叛逃,祈鑫的封赏还没下,不如这次一起了,东北正好缺个这样英勇忠义的将领!”
  “如此大事,应该由皇上定夺!”左丞相呛了一句。
  “这是自然,等父皇醒了,本殿会一并上报。”滕誉正愁不知道把祈鑫放哪去,他这样的性子,绝不能让他长期守着皇帝,等他察觉到蹊跷,一定会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其余人都没说话,毕竟滕誉选的这个人确实不错,是个坚定的中立派,己经很难得了。
  “原侍卫统领王诚投了叛贼,己经就地处死,徐莽平乱有功,皇上之前许诺过他戴罪立功,这统领一职,还是由徐莽接任,众位爱卿可有意见?……左丞相可有更好的人选?”
  左丞相哪还敢反对,何况这滕誉确实会做事,提拔的都不是自己人,如果是不了解他的人,一定会以为他是真心实意在替皇上分忧解劳。
  “既然大家无异议,那就这么定了。”
  “谢主荣恩!”徐莽不卑不亢地上前接旨。
  他也有些意外,本以为皇上病重,三皇子掌握大权,他是断没有起复的一天了,毕竟他当初可没少为难殷旭,以这位爷对殷旭的疼爱程度,不宰了自己就算大度了。
  滕誉之后又提拔了几个人,都是接替死去的武将,他不可能一下子把皇帝的心腹都铲除,任人唯才,量才而用,有些人还是值得他任用的,如祈鑫,如徐莽。
  “还有何事要奏?”
  众人无话,滕誉便让渠总管宣布退朝,等他走出大殿,才淡淡地说:“渠总管,你是父皇的心腹,他老人家身边缺不了你,你还是回去好好伺候父皇。”
  渠总管无法反驳,只能应下来。
  似乎明白他在担心什么,滕誉头也不回地交代:“你放心,你护驾有功,本殿定会给你个锦绣前程。”
  “老奴不敢当,老奴只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渠总管抖着汗水说。
  “能做好分内之事就足够了,你现在还是父皇的大内总管,不宜跟在本殿身边。”
  “是,老奴明白。”
  滕誉先去看了皇帝,将霍正权战胜的消息告诉他,虽然皇帝还在昏迷中,不过他还是忍不住想要和他分享这个“好消息”。
  不知道他能听到了会气成什么样,外人都以为滕誉孝心可嘉,报喜不报忧,哪知道他肚子里都是坏水。
  叮嘱了太医几句,滕誉便去见了那传令的士兵,问了他详细的经过,得知殷旭并没有和霍正权一起后,也不知道该不该松口气。
  他写了封信让他带给霍正权,简单地将这两天发生的宫变告知霍正权。
  皇帝之前想利用这次机会要霍正权的命,也不知道他布置到哪一步了,不过从宫内暗卫的人数可知,霍正权的危机并没有解除。
  京都的消息要传到江南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若是在海上,可能一两个月也说不定,自己一时之间也管不到那么远。
  花了半天时间批阅奏折,滕誉将小事退回去让官员自行处置,什么事都要他来决定,将来岂不是要累死在书房里?
  滕誉起身伸展下四肢,朝外喊道:“来人!”
  进来的是徐莽,半天时间,他己经重新换上了统领的官袍,神色比以往多了几分恭敬。
  “殿下有何吩咐?”
  “是你啊,徐统领的能力颇得父皇赞赏,本殿下也一直对你敬仰有加,相信你一定能做好这统领之职。”
  “殿下过奖了。”
  “本殿就事论事而己,你去将大皇子和云贵妃接进宫吧,等父皇醒了,应该会想见他们的。”
  徐统领觉得有道理,便毫不怀疑地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