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8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打杀了一批“冒尖分子”之后,军中纪律确实得到改善,不好的苗头似乎真的被压了下去。
  可李靖不这么认为。
  “口服心不服啊!”
  到底不是大夏的兵,他们又怎会甘心受李靖摆布。
  尤其是大顺军,自始至终都是以援军自居,他们从不认为是李靖麾下的部队。管的太严了,说不定就会引起反弹。
  如果不是有六万大夏禁军坐镇,早就出乱子了。
  大顺军本就是一群农民起义军,上至将军,下至小兵,早就习惯了烧杀劫掠的日子,经不住金银珠宝、美酒佳肴的诱惑,没了一开始的慷慨激昂。
  眼下被李靖这般约束着,自然是浑身不自在。
  现在的军营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就差一根导火索,一点就炸。
  张献忠在陕西疯狂圈地的做法,就是这根导火索。当大顺军将领得知,张献忠竟然“恬不知耻”地占领西安时,他们彻底炸毛了。
  “混蛋,那是我们的地盘!”
  大顺军将领一个个眼色通红,就像被人夺取心中禁脔一般,似乎他们忘了,就在年前,大顺军还被清军追的满地图乱窜,狼狈不已呢。
  随着闯王李自成身死,陕西早就跟大顺无关。
  大顺军将领可不这么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当下就有大顺军将领向李靖反馈此事,希望由李靖出面,调停此事。
  “让张献忠滚出陕西!”
  李靖只是军中统帅,此事涉及地盘之争,他一个将军如何调停?
  再说大西军也只是配合南明政权北伐,可不是他李靖的下属,如果张献忠不乐意,大可将李靖的书信拿去擦屁股。
  “既然大帅解决不了,那我们自己去解决!”
  跟大西军一样,像大顺军这等农民起义军,一向信奉“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的名言,既然说不通,那就只有诉诸武力了。
  大顺军立即请战,希望大军转战陕西,收回大顺国领土。
  李靖当然不同意。真要放大顺军离去,两路人马怕是立即就会在陕西厮杀起来。那样一来,还要不要北伐了?
  一个要走,一个强留。
  那天双方在中军营帐吵得不可开交,气氛一度紧张到极点。
  最终,或许是摄于禁卫军的锋芒,大顺军将领一个个气呼呼地离开了中军营帐。从那之后,他们再未提及此事,直到大军进驻开封。
  李靖知道,这事绝对没完。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李靖就得到噩耗。
  借着夜色,三万大顺军不顾军令,悄悄离开营地,消失在茫茫荒野之中。不用想也知道,他们肯定是向西安进发了。
  倘若不是有禁卫军压阵,整个军营就要炸了。得到消息的南明军营地,传来一阵阵骚动,很晚才渐渐平息下去。
  “大帅,要不要末将率部将他们追回来?”恶来问。
  烛光下,李靖的面容变得愈加模糊,沉默良久,方才摇了摇头,摆手说道:“罢了,罢了,强扭的瓜不甜,就算这次追回来,下次他们还是会逃。”
  “……”
  恶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大顺军铁了心要走,是怎么都留不足的。与其强行留下,埋下巨大隐患,不若放任其离开,再想他法。
  “我要给王上修书一封。”
  李靖立即意识到,北伐之事,已经起了大波澜。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圈地(7/18)
  就在中路军生变的同时,东路军郭子仪也遇到同样的麻烦。中路军大顺军前几天的偃旗息鼓,或许有了解释。
  两支大顺军就像互相约好的一样,同时撤离军营,消失在茫茫荒野之中。可以预见,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席卷陕西,甚至波及整个北方大地。
  一夜之间,十二万大西军“占山为王”,忙着在陕西圈地,全然置北伐大业于不顾。六万大顺军同样“目光短浅”,步了大西军的后尘。
  南方联军,近乎腰斩。
  受此影响,十二万南明军也有不稳之势。倘若不是李靖有先见之明,在扬州时就对江北四镇之兵打乱重组,兼且安插亲信,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多尔衮抛出的鱼饵,成功搅乱了南方联军。
  轰轰烈烈的北伐之路还没走到一半,被蒙上一层深深的阴影。
  ……………
  京师,燕京。
  多尔衮看罢线报,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微笑。
  一侧的阿济格见了,笑着说道:“王爷,是不是该我们登场了?”率部退回京师,阿济格很是感到屈辱,他迫不及待地想打回去。
  “不!”
  多尔衮收敛笑容,神情一下变得肃然,“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大西军跟大顺军真的交手之后,李靖无法收拾局面之时,才是我们出手的良机。”
  清军选择何时出击,是非常有讲究的。
  太早,容易暴露意图,让刚散开的南方联军重新聚合起来;太晚,满清贵族施加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出来,不可想象。
  其中时机的拿捏,很是考验指挥者的水平。
  多尔衮显然是清醒的,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各部务必按兵不动,没有我的命令,不能出动一兵一卒,否则的话,别怪我翻脸无情。”
  “是!”
  阿济格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多尔衮满是敬畏。
  “成大事者,要有耐心,要顶得住压力。”多尔衮遥遥望着南方天空,目光悠悠。其对儒家经典的领悟,确实让人啧啧称赞。
  …………
  建业城中,有一个人最近很是心绪复杂,整晚都睡不好觉。此人不是摄政王欧阳朔,而是南明政权名义上的主人——弘光帝。
  没有哪位帝王,是真正没有野心的。
  自建业之战结束,接着开启浩浩荡荡的北伐,弘光帝的内心就越发火热。他越发感到,这是上天在赋予他一项神圣使命——“复我大明江山”。
  如果丝毫没有希望,那也就罢了。
  可当真正看到复国的曙光之后,弘光帝的内心再无法平静下来,前线的每一场胜利,都能让弘光帝激动不已,因为那意味着距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陛下,眼下形势一片大好,清军被撵的四散而逃,联军所向无敌,连战连捷,很快就要打到燕京城下了。”汇报的太监如是说。
  燕京,弘光帝魂牵梦绕之地。
  那里有祖宗留下的家业,有远超建业的繁华,有富丽堂皇的宫殿。。。。。。
  弘光帝沉浸在幸福之中。
  可是这几天接连传来的消息,让弘光帝很是不安,也很不满,“怎么会这样,好好的北伐,怎么一下变成内部混战了?”
  弘光帝很是不解。
  他恨。
  恨张献忠的贪婪,更恨大顺军的不识好歹。
  “逆贼终究是逆贼,本性难改啊。”弘光帝意识到,不能就这么放任下去,总不能说,南明军在前线作战,让两伙乱臣贼子跟在后面捡便宜吧。
  于是,弘光帝背着摄政王欧阳朔,悄悄给南明军将领下达了一则密令:“此次北伐,圈地为上,攻城次之。尽可能地占下北方领土,不要让乱臣贼子捡了便宜,切记,切记。”
  就是这样一封密令,搅动了南明军,给李靖跟郭子仪带去不少麻烦。南明军将领自觉有皇帝陛下撑腰,说话的底气自然就硬了。
  所以说,人心难测。
  除了给前线下达秘令,弘光帝在朝中也渐渐活跃起来,利用靠近他的文臣,开始筹划接收北方领地一事,摩拳擦掌。
  只是弘光帝到底还是顾忌欧阳朔这位摄政王,没做的太明显。
  不管怎样,朝廷风向已经在渐渐转变,再者派遣官员去接收失地,也是正常之举,有利于平息当地的动乱,是好事。
  欧阳朔没理由干涉。
  事实上,欧阳朔也没有没有干涉,从头到尾,他都是冷眼旁观。
  如果换做三年前的欧阳朔,遇到这等棘手问题可能还会有点小情绪,现在嘛,欧阳朔早已练就一副“铁石心肠”,不动如山。
  摄政王府。
  李靖跟郭子仪的密信,早在一天前就已经送达。
  事实上,早在北伐之前,贾诩就对北伐之事做过各种推测,多尔衮以退为进的战略虽然大胆,到底还是没有脱离这一范畴。
  针对此情况,自然也就有应对之策。
  “到底还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大用。”欧阳朔失望地摇了摇头。
  历史上,清朝能一统天下不是没有缘由的。
  就大西、大顺以及南明这样目光短浅的政权,见到一点利益就挪不开腿,一个劲地忙着互相内斗,怎么可能斗得过如朝阳初升的清朝。
  好在欧阳朔也没真的全部指望他们。
  北伐开始之前,在贾诩的协助下,欧阳朔就制定了两套作战方案。倘若大西军跟大顺军不闹什么幺蛾子,那自然好说,一路打到燕京便是。
  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凭借四十五万南方联军,在李靖指挥下,再以整个天下为后盾,就算多尔衮准备的再充分,欧阳朔也有信心围困燕京,最终拿下这场战役。
  孤城难守,乃用兵之定律。
  另一套方案,也可以说是应急预案。像张献忠这样的起义军头子,欧阳朔终究还是不能报太大期望的。
  关键时刻,还得靠异人军团。
  当然,欧阳朔也没指望,仅凭禁卫军跟烈焰军就能打下燕京,那不是自信,而是自大了。
  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
  想到这,欧阳朔看向对面的凤囚凰,笑着说道:“建业这边就交给你了!”
  “放心去吧!”凤囚凰点头。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奇袭(8/18)
  战役第二十四天。
  摄政王欧阳朔连同三千神武卫,突然消失于建业,不知所踪。
  于此同时,此前一直隐身的异人领主凤囚凰,突然由幕后走向台前,代替欧阳朔,开始主导建业朝局,同时负责为前线大军筹措、督运粮草。
  陪在凤囚凰身边的,只有两千落凤城亲兵。
  …………
  战役第二十五天。
  茫茫海面上,大夏皇家舰队破浪前行。
  旗舰余皇号顶层甲板上,欧阳朔勇立潮头,望着前方茫茫大海,问道:“还有几天,舰队就能抵达渤海?”
  渤海,旧称勃海、北海,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乃华夏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
  此去渤海,乃为一关口。
  此关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周瑜回道:“回禀王上,眼下舰队正是顺风而行,顺利的话,最迟后天就能抵达目的地。”
  “好!”
  欧阳朔神情振奋,不觉有些期待。
  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建于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间,见证过明王朝的兴衰荣辱,更是清军得以入关的关键之地,因而意义非凡。
  在大顺军跟大西军生变之后,欧阳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顺长江而下,跟皇家舰队汇合之后,进入茫茫大海。
  欧阳朔此行的目的就是拿下山海关,截断清军最后一条退路。
  既然多尔衮气定神闲,不愿过早地跟南方联军交战,欧阳朔干脆就再添一把火,逼迫多尔衮提前出手。
  拿下山海关之后,欧阳朔自不介意去关外转一转。
  虽然说清朝已经于一年前迁都燕京,可在关外,在清朝旧都盛京,还是生活着不少满族人,甚至还有皇室血脉留在关外,可谓清朝根基之地。
  根基之地遭难,欧阳朔就不信多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