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1639-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绍禹被一巴掌打懵了,羞耻与恐惧交加,却是不敢多说,生怕再吃皮肉之苦。
  李信赞许的看了眼何虎,便回头道:“红娘,这里交给你了,在我回来之前,不得放任何人出宫,高夫人跟我一起走。”
  “我?”
  高桂英讶道。
  李信淡淡道:‘你功夫好,保护我。”
  其实自昨晚钻过下水道之后,高桂英就对李信生出了阴影,总想着避开,可这是正当理由,而且她对李信的一系列手段也挺好奇的,因此只是哼了哼,并未多说。
  “绑上!”
  李信低呼了声。
  立刻几名亲卫上前,把王绍禹五花大绑,嘴里还塞了块布团,王绍禹也没挣扎,或许他本就是个软弱的人,在历史上李自成围城之时,士兵已经出现了哗变的苗头,他视而不见,反而贪了福王的两千两银子,抱着银子等死,李信难以理解王绍禹的心态。
  不过不管怎么说,一个软弱的人总是易于控制。
  不片刻,一行人押着王绍禹出了福安殿,殿内几人相互看了看,王胤昌痛心道:“王镇台怕是凶多吉少了,王爷,究竟是怎么回事,堂堂王府怎会被贼子摸了进来?”
  福王也不清楚啊,昨晚好好的,外府的护卫被杀的一干二净,自己钻下水道逃跑又被逮了回来,想到这,心里不由怨气丛生,哼道:“寡人还想问你们,怎会被贼人混入了城!”
  “哎~~”
  王胤昌、冯知府、卫推官与张知县面面相觑,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而李信挟着王绍禹出了内宫,立刻点起一千兵马,向东门奔去,之所以带着王绍禹,是担心万一有变,可以把王绍禹推出来喊话。
  沿途民众见着一支杀气腾腾的军队,纷纷避让,约摸一刻之后,来到了位于东门的营地。
  “来者何人,速速止步!”
  有军卒疾呼。
  李信挥手止住全军,何虎大步向前,唤道:“本镇乃王府守备,奉福王、王道台与你家兵主爷之命,调兵前往王府,这是你家兵主爷的调令腰牌,还有王道台的腰牌。”
  “请稍等!”
  守军不敢怠慢,飞报驻于营中的一名副总兵。
  约摸半刻,一名肥胖的中年人晃着膀子出了营,虽然他意识到不大正常,但眼前的军卒,大多身着带有王府标志的兵甲,没披甲的,也穿着王府特制的号衣,王府的人,假不了。
  “调令腰牌何在?”
  副总兵问道。
  何虎把东西递了过去。
  这名副总兵一看,确实不假,便道:“请稍候,本镇立刻升帐调兵。”
  何虎挥了挥手:“事起紧急,我们随你进营,尽快点齐兵马!”说完,身后的兵卒一拥而上。
  副总兵想拦住,可是调令与腰牌俱全,何虎那远比常人高大的快头与满脸横肉也让他说不出阻止的话,只能看看队队护卫,跑步入营。


第四十一章 第二道投名状

  王绍禹被绑进了一辆马车,听着革命军跑步入营的声音,急的呜呜直叫,心里把那副总兵的祖宗十八代挨个骂了遍,他知道完了,营地为全军之重,革命军入营,那六百人能脱出手掌心么?
  没多久,又是檑鼓声响起,王绍禹面如死灰,他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他只关心,李信会怎样处置自己,是当真拥福王起兵,夺了自己的兵权给一个虚职,还是一杀了事?
  想到死,他的身体莫名的颤抖起来。
  李信立在帐前,眉心紧拧,满脸的不满夹杂无奈。
  明军三三两两赶来集结,有边走边说笑的,有嘴里骂骂冽冽不知在骂什么,还有人打着哈欠,这就是朝庭的卫所兵,松松垮垮,难怪第二天就开门迎了李自成呢。
  待遇不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贪生怕死啊!
  “呵~~”
  不仅是李信直摇头,高桂英也轻笑一声:“你想收编这些人,我看还不如召集街边的难民,明军烂透了,欺侮老百姓是一把好手,指望他们打仗,那你的败仗还不够吃。”
  高桂英毕竟是女人,昨晚好好的洗了个澡,这时站在李信身边,唇红齿白,面庞比红娘子还要白晰些,浑身上下虽然不着脂粉,却是散发出一种女性所独有的清新体香。
  尤其是,高桂英的劲装脏的没法洗,只能换了件较为朴素的妃嫔裙装,那一袭青色碎花长裙掩映着火辣的身材,那白茸茸的狐裘领子衬托着脸颊,居然凭空美了几分。
  李信的二弟蠢蠢欲动,本尊也笑道:“高夫人是在关心我?哈,巧了,我对高夫人也是一见倾心,你看,我们认识有一段日子了,总是高夫人高夫人的显得生份不是?你是个老娘们儿,我是个年轻公子,我就叫你桂英姐吧。”
  高桂英暗暗磨着银牙,没好气道:“免了,当你的姐?我可承受不起,我们娘俩落你手上倒了八辈子穷霉,我警告你啊,可不许对我乱来,否则我拼着不顾兰芝的安危也要与你同归于尽。”
  那羞恼之色,落李信眼里是最美的画面,他越看越是心痒难耐,不禁赞道:“桂英姐,你真美,我只恨晚生了十来年,否则定要抢在李自成之前娶了你,不,是在你那短命相公之前,哎~~“
  说着,李信叹了口气,萧瑟道:”可惜天不从我,你嫁了两任丈夫,到我就是第三手了,不过我不嫌你,我是真的喜欢你,你的一颦一笑都勾着我的魂儿,果然是米脂出美人啊。
  人都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我李信久仰米脂婆姨艳名,今见着桂英姐,方知名不虚传,对了,大同婆姨有坐缸绝技,不知米脂婆姨有何绝招?”
  “你……银贼,不要脸!”
  高桂英枉活了三十年,何曾听过这等无耻的银词秽语,前面还说对自己一见倾心,可一转眼,各种污七糟八的话都冒出来作贱自己了,她气的浑身都在颤抖,脸庞也浮起了一抹不正常的潮红,羞恼的瞪了眼李信。
  但是隐隐的,她的心里还有种说不出的悸动,因为李信当她面,亲口说出了我喜欢你这四字真言,她的第一任丈夫从来没说过,李自成更不可能说,哪怕她知道,李信只是贪图自己的身体才口花花,可她毕竟是个女人,女人哪有不喜欢甜言蜜语呢?
  李信的魂儿也一阵飘忽,这女人,太合他口味了,年纪,性格,身材,相貌,无不适合,好象是上天安排好用来勾引他的,话说前世哪有这么带味儿的的美人儿?
  “这他娘的朝庭官兵什么时候才能晃荡过来啊!”
  二瓤突然发了句牢骚,李信对高桂英的绮念顿时被打断,很是不悦的回头看了眼,便问道:“人来齐了没?”
  那名副总兵不认识李信,他以为首领是何虎,于是看了眼何虎,见何虎没吱声,才道:“差不多了。”
  李信又道:“把城头守军也叫来。”
  副总兵有些不高兴,何虎立时喝斥道:“叫你去你就去,磨蹭什么?误了王爷的大事你有几颗脑袋?”
  还别说,何虎一脸凶相,模仿起王府的恶奴,神韵十足,副总兵心头火起,可是王府的豪奴不光欺侮百姓,欺侮起官兵来也是毫不手软,借着福王的名头,那些恶奴在洛阳横行霸道,无人敢于招惹,而明朝的武人本就地位低微,哪怕他身为副总兵,对上仅自称为守备(相当于千总)的何虎也没什么底气。
  ‘什么玩意儿!’
  副总兵暗骂了声,便回头吩咐,几名军卒向外奔去,磨磨蹭蹭快一刻,才带来了几十名守军。
  “各位!”
  李信见人已到齐,便大声唤道:“奉王爷、王道台与你们家兵主爷之命,今将各位请来,现在请军中总旗以上都站往那边,王爷另有安排。”
  一群人相互看了看,包括参将、游击、守备等各级军官纷纷出列站了过去,毕竟是福王与几位大人的差使,而福王之富,天下闻名,他们还以为能有什么特殊的对待呢。
  “你也过去!”
  李信看了眼副总兵。
  副总兵很想端起架子,但终究没法硬气,嘟囔了两句,还是走了过去。
  从总旗到副总兵,居然有五十来人,而连同城门守卒与最基层的小旗在内,也才五百之数,这兵血喝的有些狠了。
  李信又猛一挥手,露出了狞狰面目。
  哗啦啦!
  革命军士兵一拥而上,团团包围着近六百名明军,会开弓的张弓搭箭,不管能否射的准,不会开弓的,则是挺起红缨枪,枪尖闪烁着耀眼的寒光。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一众明军将领失声疾呼。
  李信冷声道:“我名李信,中华革命军总司令,明军的弟兄们,欢迎大家加入我们,推翻腐朽的朝庭,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不过在这之前,去把那些平时欺压你们,克扣你们粮饷的狗官杀了,这也是你们的投名状,凡不交投名状者,杀无赦!”
  “放你娘的狗屁,弟兄们,别听他的!”
  “他是要造反啊,去杀了反贼!”
  将领们疾声厉呼,但是被千名革命军战士围着,无人敢于乱跑,只打算鼓躁军卒,制造混乱,自己或能夺路而逃。
  李信接过一把鸟枪,黄海小心翼翼的点燃了火绳。
  “砰!”一声枪响!
  一名叫的最凶的参将胸口中弹,被轰出了个血洞!
  顿时,场中安静了。
  果然,不论什么时代,鸣枪的效果是最好的。
  李信又打了眼色,数十名军卒捧着一把刀枪上前,咣当咣当的扔在了明军脚下。
  李信厉声道:“我们中华革命军不扣饷,因功晋阶,还有女人分给你当婆娘,跟着我们有什么不好,这大明朝的天下摇摇欲坠,三五年内必亡,老子也不瞒大家,包括福王在内,王胤昌、王绍禹、知府、知县都被我们控制住了,福王的财富全部落入了我们手上,这就是起家的资本!
  他李闯、张献忠纠集一群流寇都能打出一块地盘,我们中华革命军将来只会更加强大,快去,杀了那些欺压你们的狗官,人人要砍到,刀刀要见血,老子的耐心有限,要么做我的弟兄,要么是我的敌人,我倒数五个数,凡不动者,就地射杀!”
  “五!”
  五字才刚脱口,就有一名小旗大叫道:“兵主爷,俺们信你,你只要发饷,俺这条命就卖给你啦,弟兄们,去杀了那些喝兵血的贼子,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这是一条壮汉,捡起一把单刀,向那群将领冲杀而去。
  有人带头,近五百人也纷纷拾起刀剑,冲过去砍杀!


第四十二章 全城戒严

  明军虽然军纪差,士气涣散,但军事素养不低,远非李自成与张献忠拼凑出来的农民军可比,明军对上建虏,屡战屡败,但对上农民军,粮饷到位,就极少吃败仗。
  历史上张献忠能入主四川,李自成能横扫中原,并不是这两支队伍有多强,一方面是左良玉养寇自重,把张献忠打成半残又放了一马,另一方面是士兵有怨气,不愿为朝庭卖命。
  而建奴入关之后,短短年把,就把数十万边军整合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发挥出远超明朝水准的战斗力,这也是李信打上明军主意的重要原因。
  只要把明军调教好,立刻能拉出去作战,比教导一支纯粹由农民组成的军队更加省心省力。
  校场上,喊杀不断,鲜血飞溅,一名名将领虽然被砍的面目全非,可是明知必死,自然不会引颈屠戮,与普通士卒扭杀在一起,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