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无语)-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仔细打量着李璜,难道他想说是恶霸就要打倒吗?

“个税!”

“个税?”

“对!”

重重的点点头,李璜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专区自成立后,既征收个人所得税,所针对的是薪给报酬所得税、证券存款利息所得税以及投资收益所得税,后者所针对的企业主,通过高额税收迫使其将投资收益再次投资,从而刺激工商实业发展,既然我们可以向企业主征税,那为什么不能向地方上的财主征税!”

“向财主征税?”

微微怔了怔,管明棠示意李璜继续说下去。

“现在,邯彰的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5。4亩,而截止至去年年末,实际最低拥有值是3。8亩,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一平均值,对户人均拥有土地5。4亩以上的土地征收土地所得税呢?”

“土地所得税!”

李璜的建议让管明棠的眼前一亮,这是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办法,只是一瞬间,管明棠便想通了实施这一税制所带来的好处。

“如果能够顺利实施的话,他至少可以带来两个好处,一是将地利收归国有,通过累进税制,比如人均5。4亩以上,l0亩下,征收20%,l0亩以上,20亩以下,征收30%,以此类推,直至80%,而这一税额意味着,其拥有土地越多,不仅不可能获得地利,而且还要亏本!这样的话,就可以促成土地拥有者迫于高税负担,不得不售出土地,这也就是第二个好处,当然,实施这一政策,必须要降租,要额定地租。”

点点头,管明棠赞同道。

“对,的确会有这两个好处,而且,”

“而且,政府还可以通过对土地过分所得征收实物税,获得足够的粮食储备,以今年夏收为例,战区可籍此获取不少于20万万斤粮食!”

“也许会更多!”

管明棠笑了起来,或许,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办法了,既可以使地利尽归政府,又可以不伤及法律,事实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法律的范围内解决的。

“不过,如果实施的话,估计会有很大的阻力!”

“阻力,他们无非就是指责一下我横征暴敛罢了?”

摆摆手,管明棠自信的说道。

“非常时期,就要行非常之法,现在全国几百万军队,一年所需军粮几十万万个到时候,中央不仅不会阻止我们,反而还会看到其中的利益!到时候,只怕,中央会比我们收的还高兴!”

“先生,到那时,恐怕全中国的地主士绅都能恨上你!〃

“有一天,他们会感激我的!他们会明白,相比于失去的,他们得到了更多!”

笑了,管明棠哈哈大笑了起来!而李璜也根着笑了起来

管明棠之所以会笑,是因为他开心,而之所以开心的原因,非常简单,李璜的这个办法如果能够顺利实施,那么,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一直以来困扰着这个国家的农村问题,将会得到根本上的缓解。

而最重要的是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并没有强迫任何人!

第一百九十八章南京风云

“在中日两国间的战争爆发之后,面临军事强国的入侵,一个随时可能崩溃、瓦解、灭亡的中国,展开了对抗强敌的“全面抗战”数以百万计的中**人,在战场上用血肉与生命铸就着这个国家的防线,他们要在一万个不可能中,寻求那一个可能……击溃敌人,这种情怀是悲壮的……”

《时代》l938年1月刊

四月的春风刚刚吹绿长江两岸,战争的阴云再一次笼罩了南京,这座中国首都的上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从上海方向撤入国防线的数十万官兵,依托防线展开了坚苦卓绝的防御作战,在皖南的山区,十数万官兵依托山地,拼命阻挡着日军的入侵。

几乎是在春节刚过,日军大本营就下达了进攻南京的命令,随即上海派遣军十余个师团开始从多个方向向南京发起进攻,尽管依托国防线、山地,数十万**官兵不计代价的阻止着敌军的进攻,但战线还是一步步的向着南京逼近。

尽管四月里春光明媚,但此时的南京却笼罩于一片阴雨之中,而南京,这座中国的首都的空气却比天气还阴沉,尽管早在去年l2月,在**撤出上海时,国民政府即已迁都重庆,同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这位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亦已乘永绥号军舰赶赴四川,也标志着南京迁都的开始,但南京于心理上依然是中国的首都。

“日军攻克防线,正步步进逼镇江,南京屏障尽失!”

“日军攻克,占领广德……”

一个个战事不利的消接二连三的从前方传至南京,去年岁末,大上海开始在日章旗的阴影中黯淡下去了。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日章旗的阴影,迅速地掩盖了江南的田野,而此时日章旗的阴影,笼罩到南京来了。

四月一日,对于作为中国最高领袖的蒋介石而言,可谓是度日如年,在持续八个月的抗战之后,不过只有两百个师的中**队,为抵抗日军的入侵可谓是精锐尽出,而作为抗战中流的近八十万中央军更是伤亡惨重,仅中央军校毕业军官阵亡就多达上万人之多,军官是军队的灵魂,八个月的苦战,正在一点点的消耗着中国的元气。

虽说四月正值初春,按道理天气应正是宜人之时,但是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办公室内,身着军装的蒋介石却总不那么舒服,全身热得厉害,连他那光光的头顶上也渗满了细密的汗珠。南京,是守还是不守?自去年7月中日开战以后,尚不到一年时间,中国的半壁河山便已沦入日本人之手,尽管现在民心士气并未因半壁江山的陷落而人心沮丧,但如果作为中国首都的南京失守,那么会对民心造成何等重剑,会对……但南京如何守得?日军十一个师团从浙江、苏南两个方向南京进攻,占领山东的华北派遣军更是随时准备进攻徐州,如果不是邯郸的航空队不断对平沈铁路、津浦铁路突袭,且有数十万游击队于敌后实施破交战,只怕现在华北派遣军已经南下了。

万一华北日军南下,在徐州的李宗仁,指挥那一群杂牌军,又能挡住日军吗?如果他挡不住日军,华北日军兵进浦口,与南京隔江相望的话,面临三路夹击的日军南京又岂能守处住?那弃守南京呢?这个念头不过是刚刚浮现,蒋介石的心中便涌起阵阵不甘之意,更多的却是不服气,尽管现在看来战争爆发之初,中国的确高估了自己,但日本却严重低估了中国,在上海,日军伤亡愈十万余,在上海的一战,为中国赢得了声望,毁灭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在华北,尽管有着初期的失利,但是邯彰保卫战的辉煌胜利,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可以说,无论南北两个战线,都令中国一举扭转了“几千个外国人就能占领他们的首都……”的印象,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会产生再与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的幻想,这一切,都是这场战争所赢得的。

如果南京失守的话……想到弃守南京给国民心理,给国际舆论带来的冲击,蒋介石便知道南京必须要守,但又想到在上海前线,数十万军人用生命气血肉抵抗着日军的入侵,想到数十万军人的牺牲,他的心中便是一阵抽紧,眼角竟有些潮湿。

他的情绪从没像今天这么低落过。能建立起今天的大业,他虽然经受过不少次挫折,有几次甚至不得不一个人亡命日本,但那时的执着和热情似乎要比今天高。那时的他似乎已眼望光明,尽管有时也摔倒,但信心却极强。可今天,作为一国的领袖,国民党的总裁,他想问题,看事情却有些患得患失,反倒没当初那么洒脱了,他不愿中国亡在国民党手中,更不愿中国亡在他蒋介石手中。千世功名可无,千秋罪名却决不可有。

面对开战后的接二连三的败局和军队的伤亡惨重,他甚至怀疑全面对日开战是不是仓促了一点。不是怀疑,这根本就是事实,实在是太过仓促了,中国并没有准备好,整军计划没有完成,按照陆军的最终建军计划应该建成六十个德械师,计划是以今天完成,但是直到现在不过只完成了二十个师的调整,而其中只有六个师被调整为德械师,其它各师不过只走进行编制上的调整罢了,而这二十个师却是中央军的骨干,是实施这场抗战的骨干精锐,但他们现在却伤亡惨战,基层军官、优秀军士更是伤亡殆尽,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但即便如此,面对陶德曼的调停,面对日本开出的苛刻的诸如承认满洲国**、赔偿巨额战费的和谈要求,他依然选择了“不”他清楚的知道,国民是不可能接受如此苛刻的议和条件的,而他本人亦不可能接受。而拒绝意味着什么呢?现在日军向南京全线进攻,就是回答。南京是战,是守?就在这时门被轻轻地推开,走进来的是办公室主任陈布雷,一句话,把在思绪里沉浮的蒋介石拉回现实中来。

“委员长,军令部作战厅刘厅长求见……”

一听是作战部的刘为章求见,蒋介石的眉头却又是一锁,在先前的军事会议上,刘成章的一些见解,正是他心忧的根本。

“请他进来吧。”

“委员长!”

刚一进入办公室,刘成章即看出委员长面色阴沉,一副心事颇重样子,于是便开口询问道。

“委员长,您还在考虑南京之事?”

盯着远方,蒋介石好一会才缓缓说道。

“辛亥军兴,我革命军不过是初刚组织,除部分起义新军,其它皆为各路人士,可谓是训练不精、装备不良,而南京张勋领两万清军防守,且南京附近亦有不少炮台工事,可谓是兵多械精,虽是如此,不过7天,南京既为我革命军光复……”

想到南京这片实在是无法有效防御的防御死地,蒋介石的心里便是一阵叹息,当看堂堂三省首府的南京,不过只是7天,既被一群乌全之众的革命军强攻而克,而现在,南京需要面对的却是数十万日军的多路夹击。

“南京地形实为兵家防御之死地!”

刘为章点头说道,而这一点早已经为高层所共知,否则也不会有迁都之举,南京附近无法防守,只能守外围。**随即修筑了从上海到南京的几道防御工事,包括直接防御北方上海方向杀过来的吴福线和锡澄线两条防线,这是人工修建的防御工事。**必须依靠这些工事和**决战,一旦这些阵地丢了,南京就相当危险,而现在……

“既然吴福先和锡澄线马上就要失守,也就意味着南京正面防御已经失败,再死守南京已经没有意义,从军事上来说也是不合理的!”

看着委员长,刘为章又一次提出了在先前的军事会议上他的看法。

“况且日军此时并不是仅仅为了攻占南京,更是为了合围歼灭从上海撤退的近40万**大军。日军从东面分南北两路杀来,北路沿着苏州,无锡,镇江,南京这线从正面攻打南京,同时追击上海撤退的**部队,而南路日军则全力试图包抄从上海撤退**的退路,同时完全包围南京,它的目标是占领南京的南面的溧水,西南面的芜湖……”

“嗯……”

听着刘为章提及日军进攻南京的目的所在,蒋介石踱回沙发前缓缓落座。

“日人野心,一为夺取南京,以雪华北兵败之耻,二为歼灭我军主力,从而为下一步进攻铺平道路……”

中日之战在于持久,非一城一地之得,而在于兵力是否难够维系,中国非工业后现代国家,没哼哼效的战争动员以及兵力补充体系,一但主力损失,到时中国以何抵抗日本入侵……摇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