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基本异界法-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堆场开始,道路和场地开始有了硬化处理,人行道和路面的分界线也开始有高低落差。“卫生所,邮政局,台球厅,哎?条件还不错啊?”船长一边小心地往随身的防火烟火缸里装烟头,一边对走过路旁两侧的设施发以感叹。当然现在的他不可能知道,数年之后全新的城市将在这里建起,原先的工地宿舍区依托着港口和车站,还有领先于周围的基建优势一跃成为省一级的经济支柱。

    现在突然把人口集中起来的工地宿舍区只是一个简陋的生活区而已,连很多国内的大学宿舍区都完全比不上。但这对于埃尔塔人已经足够有冲击力,要不是有围绕宿舍区的铁丝网和身份检查制度,一定会有不少小有姿色的女性想要到这里头去吸引有钱又健壮的工人小哥。而在工人抵达之前,在开拓堆场和平地时各种对于工地内新奇物件和工具的偷盗就在铁丝网设立之前常有发生,这才催生了封闭式工地宿舍和身份管理制度的建立。

    其实一直以来,非归化埃尔塔人对于埃尔塔工业发展成果的损害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治安良好的西埃尔塔都还会有捕之不绝的扒手小偷把作案范围从门东市扩展到整个绿区,在偏远而信息闭塞的地区还会有不长眼的小毛贼敢勒索下乡勘探的工程队。

    而在埃尔塔横贯线的这几个标段甚至还曾经有过当地的农民对已经铺设好的铁轨感兴趣,拿着石块和木撬想要撬下几块铁回去给村里的铁匠为自己打造农具,其天真和理直气壮让人哭笑不得:铁路建成之后最大受益者就是他们啊。要让他们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设施也正包括这条铁路啊。可到头来破坏它们的又是谁?而且破坏它们的理由居然是为了摆脱面前的贫苦生活……

    什么多尼瓦的布告,什么多尼瓦的广播录音巡回播放都不是很管用。依旧不少本就一穷二白,又被西征军洗劫过一遍的农民已经不会认识到谁让他们拥有什么,和未来他们会拥有什么。他们只能看到别人有什么。啥?咱自己没有?那就应该是我们的!什么?多尼瓦皇帝让我们不能抢?胡扯,那就是他欠我们的,要不然就是他爸欠我们的!多尼瓦身为皇帝,这么有钱的话给我们一些有什么不对?什么?这是异界人出的钱?那好,他们用了我们的田地建设这什么垃圾铁路,让我们扒几根去造农具有什么不对?

    “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一年级的课本课文在这里一语成谶。嗯,因为放在营房里的工具和各类材料而起的争端道理自然是在建设方这里。土老粗想要摸进来自然是天生理亏,而放在外面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铁路,为辅助线路而设置的电线杆,为区间正常运行而准备的设备呢?土老粗们拿起木棍和斧头把它们砍下的时候可是认定它们从万古之前就立在那里,就等着他们前去收割一样。至于收割了之后做什么?我穷我有理,我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于是乎价值数万到数十万的开路设备在埃尔塔铁匠手里当然就只有变成炉膛里不化的顽冥废铁的份,不少能在户外挡住风雨抗住腐蚀的好钢就这么废了。至于电路板和灯泡还有各类电池?早就不知道搁在哪个垃圾堆里和废菜叶屎尿一起发酵发酸变成不能回收的,溢出各种致命废酸废液的污染源……

    讲道理无用,那只有应用肛道理来让不清醒的人变得清醒。现在铁路线的辅助道路上每天都会有吉普车飞驰而过,而212吉普的后斗上则是高倍望远镜和步枪,绳索。自从在盗窃高发地专门设起了几个灯杆用于处刑,再加上把盗窃者的田地拌上粗盐,宣布拆除盗窃者的房屋和没收所有财产,家人编入苦役等多项措施之后这些情况才得到了好转。

    本地农民眼红工人的待遇?招工办事处就设在宿舍的外面。就算未经过检疫的工人经过初步训练之后也能独立编组享受一样的待遇,只要沿着这条阳关大道走他们总有一天也能成为已经把新生活当成日常的人。

    只可惜,在其他工地上也破获了这类工人和外面的“老乡”勾结盗窃工地内铁件的案件,为的只是那几个小钱,还不足他的一个月工资和维持他生活所需的成本。结果自不必说,盗窃者和配合人双双吊了路灯,照片还被拍下来印发各地用以杀鸡儆猴。

    秩序从来需要强有力的暴力维持,只要被统治对象是社会动物,那么这一点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一旦尝试着对这些扒铁路,拆电杆,或者眼睛盯着工地内工人口袋的“淳朴农民”放松警戒,那么前来拜访的船长就根本不可能看得到有着如此井然秩序的工地,当然也就无任何秩序和效率可言……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还想谈信任?你还是自己留着去买QQ星吧!

    带着临时证件的一行人经过工人巡查队的检查之后四平八稳地走进了小超市。其实不必检查证件,船长和他手下的船员身上的服装就能够体现出他们的身份。除了和铁建工人相同的蓝色工装之外,航运公司的职员都会在胸口有一魔术贴用于粘贴身份标识牌。而他们的左肩还有另一处缝上去的软章,上面是埃尔塔大陆和蓝色密涅瓦河的轮廓。再者他们散发出的气息也不同于寻常埃尔塔人,确切地说他们比起干粗活的工人要更接近中国来的指导者们,所以工人巡查队并未仔细检查他们的证件就予以放行——不少船队上岸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小超市补充给养,这样的事情他们碰到过不少。

    除却铁路安全和器械巡查这类大计交予有编制的埃尔塔治安军驻地部队承办之外,工地内的治安基本上都是交付给工人编制内的巡查队办理,基本上能够办得秩序井然。全是接受过严格教育的工人要比外面好管理许多,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忘了!不应该放那些行船的家伙进去的!”巡查队走出没多远,其中一人猛地一拍大腿:这下可坏事了。

    “怎么了?别大惊小怪,他们里头有江洋大盗,能光天化日下把超市搬走?”

    “不,不不,差不多。队长你是不是忘了,超市里头的方便面已经没剩多少了?”

    一队人的表情瞬间从风和日丽变成了苦瓜脸。对的,这里的铁路还没有和西侧的标段合拢,包括方便面这种加班神器也全需要船运……至于船工对于方便面的变态热爱,这一点大家都懂……

    “天呐……”他们一回头,正好见着大包小包速战速决的船工们有声有笑满载而归。不仅是桶装,连成箱的包装泡面都被他们一扫而空,巡查队此时目睹此景就犹如发现自家粮食全被蝗虫过境糟蹋而又无计可施的农民。

    “咋办?我们咋跟工友们交代?还是找他们商量一下忍痛割爱?”

    “算了吧!人好歹也是给我们运补给的,都辛苦……这样吧,我回头打个报告,让上面多运一些来……”

 第十二章 千年代沟

    别看从这里到门东市或者盾城港的路程不长,船上的人可有点多。初从这些地方出发的时候船上的冰柜里还能满载新鲜蔬菜和肉类,供应一些诸如是什锦烤饼之类的高档货,没过几天蔬菜,尤其是水叶菜断供之后就只能全体吃上乱炖配水果……

    而乱炖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就是各种方便面。特别是众口难调的时候,船上的厨房只供应没有咸味的肉汤和肉块,让船员们自己加进饭盒里把面泡熟……想要吃辣的上香辣牛肉,想要吃鱼的上鲜虾鱼板,口味清淡的少加点粉,口味重的多抖几勺盐,口味更重的还可以去船长特设的小卖部搞包榨菜和弄根火腿肠,总之怎么弄随凭个人喜好,大厨再也不用众口难调亦或是被某些船员指着脊梁骨了。

    而且船上的时间经常和平常作息不能对等。轮机舱的轮值班轮到夜班时,船上厨房的大厨早就呼呼睡去——总不能指望他为了几个值班船员二十四小时睁眼吧?没辙,此时的泡面对于他们来说就有如佳肴一般美味,毕竟饿了什么都好吃。

    “没他们,你们连泡屁都吃不上。报告我会打的,你们就安心上工去吧。”

    踏入非免费餐厅的一行人只把肩上的,手上提的东西当成了日常的一部分,不可能知道整个工地差点都因为这几箱泡面而震动。还未到正午的餐厅里头只有寥寥无几的数个人落席,船员们索性就挑了一个墙角里空闲的四桌占好位置。

    “青椒肉丝!”

    “麻婆豆腐!”

    “韭菜饺子!”

    ……几天没见到鲜食的船员们一看到菜单就开始躁动起来。有的工地可没有这样的“增值服务”,厨师依旧配置的是足够安全,但是又做得足够难吃的埃尔塔人。除却新鲜的食材之外,船员们对这种人煮出的菜品的好感度几近为零。

    对于外派单位来说,厨师的技能点必须要往安全方面猛加,恨不得加满才放到外派单位去做事。

    以这些工地为例,食堂配备的不止是厨师,还有负责安全的检疫组。在大部分食品类消耗品仰仗当地获取的这里,总是不能排除食品当中被下毒或是食品本身存在问题的可能性。抛开烹调之前存在的问题不说,外派的厨师们总是会把火力和火候往烂了的方向移动。能全熟就决不八成熟,很多在美食里讲究刚刚好的技巧自然得不到发挥。

    而这里就不一样。路过宿舍区的时候,他们可以看到围着铁丝网的宿舍区内还有围着第二层铁丝网的翠绿菜田。这也就是之所以这里的第二餐厅需要增值服务的原因——倘若放开了吃,这些新鲜的菜品不是每一天都有的。这收费嘛,看上去是为了贴补财政,实际上就是个调节供需关系的手段而已。

    那里面涵盖了各种蔬菜,辣椒,香菜,卷心菜,韭菜,黄瓜……中华民族的天赋之一又一次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要知道在南沙还没有开始填岛造地的那十几年。守岛官兵就算必须从大陆上挤占补给品的运输重量,也努力带来土壤到岛礁上种植蔬菜。至于国内各种小区绿地,屋顶花园,哪里都能见到把景观植物取而代之的泡沫箱,藤架和小篱笆——那里头可都是蔬菜。

    灌溉?废旧的PVC管凿上几个细眼儿装到阀门上就齐活,用时稍稍拧开阀门就可以变成天然的滴灌器。肥料?对于一个设有沼气池的,上万人的小工镇来说,这个问题基本上等于白问。

    在满足了口腹之欲的同时,这些菜田让埃尔塔人又一次对异界来的指导者们刮目相看。会种田牛逼什么?中国人的种田方法一口气秒你五十条门东中央大街不带喘的!人家进可开飞机种田,退可用手浇菜,你还不好好学着点?看着戴个眼镜,气度比起王公贵族都不算差的年轻人说浇菜就是浇菜,说松土就是松土,这气概哪个弱不禁风的王公贵族比得上?

    种菜就算了,工地上还养了猪和鸡。眼看那剩菜剩饭都只能堆肥了,不养猪好意思吗?找个平整地方,再开个能让水把污物往总沟里带的暗沟,围上个铁丝网就能让猪和鸡在里头安坐吃食,等待着哪天长了足够的膘好方便为人民服务。到时候几个工地里的前工程兵把水一烧,刀一抹,血一放,完美搞定不带膻味,再把糯米拿几斤混着猪血上笼一蒸——晚上的主食就又搞定了。

    当然,光凭工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