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的愤怒(落爷)-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明:德军第11装甲师取得了防御战的重大胜利,盟军在德军的阵地之前丢下数千具尸体,德军的损失也不小。

当日下午,盟军第48坦克军防地上一派宁静,事实上,德军在斯海德河一线的大规模进攻战已告一段落,盟军已经开始后撤了,并在积极准备第二条防线。

但是,盟军现在是四面受敌,德军是一百多完精锐部队围着五十五万盟军狂揍,就算盟军在某一地段能取得一些胜利,可依然改变不了整个战局。

由于盟军第8集团军阵地的瓦解,这就在盟军的左翼打开了一个口子,德军的部队正通过这个口子源源而入。10月21日,巴顿接到命令:撤离斯海德防线。转移到西面110英里处的卡亚。除非盟军飞快地行进,否则是解救不了阿博的。

在结束关于斯海德河战斗的叙述以前,必须对这位天生坦克指挥官曼因斯坦将军赞颂几句,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他的装甲师简直是一支“魔鬼师”。

遇到步兵不能对付的盟军登陆场,曼因斯坦就以坦克兵的全部力量去猛击敌人,他在遵守一句古老的格言:“不必吝惜,只管猛击。”他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战果,是因为他坦克与步兵完美密切协同。

曼因斯坦永远不让单一的坦克去直接支援步兵,因为他认为这样对十分需要的坦克是不利的,并且也是个浪费。而机动作战的战术常使形势转危为安,并使敌人遭到很大损失。

这期间,曼因斯坦指挥的b集团军群的行动,内共消灭敌军坦克一千七百余辆盟军坦克和装甲车。根据德军的所见所闻,德军认为,只要德军有沉着勇敢的士兵,有集中使用的坦克和火炮,就可以打败拥有大量兵力、兵器的盟军。

德军第11装甲师以其决定性的英勇行动,在斯海德河一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如果该地段的不能被突破,盟军得以进军阿博,整个在比利时和荷兰的盟军将连为以片,这无疑会增加德军的围歼难度。这样,形势逼着德军第11装甲师要竭尽全力去完成受领的任务。

所幸的是,经过历次艰苦战斗以后,那些没有经得起考验的指挥官,统统都由有经验的人替换了,留下来的指挥官都是绝对可靠的。

连续几个星期以来,德军都是夜间秘密开进,拂晓前到达易攻击敌人的位置上。使用这种战术要求部队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和体力,但是伤亡却很小,因为这种作法常常出敌意外。德军师的一句格言是“夜行军是救命星。”然而,人们要问,德军第11装甲师的军人究竟什么时间睡觉呢?这个问题恐怕永远也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第518章艰难的推进(下)

德军为了保密,命令毫无例外地都是口述的。师长于当晚定下次日的决心,并于现地给团长口头下达必要的命令。然后他回到司令部,再同军参谋长商讨他的意图。如获批准,就给各团发电:“无变化”,于是一切均按计划行事。

如有重要变化,师长即于当夜到各团去,重新下达口述命令。他由战场上的前进阵地指挥师的行动。师长的位置与实施主要突击的部队在一起,他每天都要到团里去好几次。师部稍靠后一点配置,在行动中一般不改变位置。司令部负责搜集和整理敌情材料,掌管部队的补给,并调动加强兵力。师长和司令部之间用无线电台保持通信联系,只在少数情况下才用电话联络。

盟军方面,坦克乘员,特别是机械化军的坦克乘员,根本谈不上什么象样的训练,这个缺点也是德军取胜的原因之一。当然被围困的盟军还是有较强的战斗意志,在被包围的情况,依然可以顽强战斗。

斯海德河这一仗,由于盟军坦克第5集团军指挥部所采取的方法不当,使德军打起来并不吃力。他们投入战斗的各个军,发起攻击时在时间上并没有什么协同,大量的步兵师之间也没有协同好。这样,德军第11装甲师就能够打完一个军再打一个军,等到把这个坦克集团军削弱到一定程度,德军装甲师甚至可以撤下来,再去对付盟军的另外一个坦克集团军。

盟军在斯海德河战斗中采用的战术给德军留下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在以后的许多情况中进一步证明是正确的。

实际上。德军每次发起进攻以前,先进行广泛的渗透活动,由一些分队和小组“渗入”到防御阵地中来。在掌握这种作战方法方面,还没有人能超过曼因斯坦指挥的b集团军群。

虽然外围地域都在监视之下,德军却突然间就在德军阵地的当中出现,谁也没看见他们来,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甚至在那些通行特别困难的地方,他们都可能成群地出现,而且很快就挖了掩体。

诚然,单个士兵渗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因为盟军的阵地只有薄弱的兵力防守。支撑点中间的间隔也很大。师的防御正面宽达10英里。但是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是,尽管整个夜晚盟军都在注视着,机警地张大眼睛望着,第二天早晨准还有整分队的德军到渗透的防御阵地里来。带来了全部武器和弹药。而且还挖了掩体。

这种渗透的技巧是惊人的。几乎没有声音,一枪不发。这种渗透战术,德军使用了数百次。取得了重大成果。对付这种行动的唯一办法是:加强守备力量,让那些值勤的机警士兵作纵深配量,并不断地进行巡逻,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足够的预备队随时作好准备,一有情况立即出动,赶走侵入的敌人。

德军另一个行动特点是,不论在什么地方,不管什么时间,都要建立登陆场,以作为尔后进攻的基地。德军控制的登陆场的确是很大的威胁。

忽略这些登陆场,或者不及时清除这些登陆场,都是很错误的。德军的登陆场,初建时可能很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短时间内,他们就可以把它变成危害很大的阵地,不久就会成为难以克服的据点。

晚间德军一个连占领的登陆场,第二天早晨兵力至少要扩大到一个团,再一个夜晚就会变成一个装备了重武器的坚固据点,它可以具备所需要的一切,使它达到几乎坚不可摧的程度。

德军头天夜里建立了登陆场,用再猛烈、再集中的炮兵火力也不能把它赶走。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经周密组织的进攻。德军“到处建立登陆场”的原则会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这是不能低估的。

这里唯一可靠的,必须成为一条原则的办法是:若德军正在建立登陆场,或者正在建立前进阵地,就向它发起冲击,而且立即冲击,猛烈地冲击,犹豫不决注定要失败。

迟缓一个小时,冲击就可能受到挫折,迟缓两个小时就定然受挫折,迟缓一天就要召来大灾难。甚至是只有一个步兵排,只有一辆坦克,就要发起冲击!要在盟军立足未稳的时候,要在它刚被发现,好对付的时候,在它还没有时间组织防御的时候,要在它的重武器还没运到的时候,就对它发起冲击。推迟几个小时就太晚了。迟缓意味着失败;果断而及时的行动就会成功。

德军的战术是一个奇怪的混合物。尽管他们精于渗透行动,并特别善于构筑野战工事,但盟军进攻行动的刻板也几乎是众所周知的。愚蠢地对某一点反复地冲击,炮兵火力组织的公式化,以及不善于选择进攻的地形,都表现出在执行任务时缺乏创造性和思想上的僵化。

德军的无线电侦听队曾多次听到这样急躁的提问:“现在德军干什么?”只有少数的下级指挥官在遇到情况变化时,能表示个人的看法。在许多情况下,本来是一次成功的冲击、突破或是已经完成了的合围,但却没有及时扩大战果,就是因为上级没有关照该怎么办。

……

至此,盟军在博比利时与荷兰的五十五万部队被彻底分割开,位于比利时的盟军大约有三十万左右,被包围在荷兰的盟军大约二十五万人。

围歼这一重兵集团的战斗随即展开,德军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猛攻被包围在比利时境内的盟军,巴顿当然不甘心束手就擒,而是继续率领被包围的盟军拼死抵抗,并且连续不断地向艾森豪威尔求援。

不可一世的巴顿将军终于尝到了苦果,艾森豪威尔也是拼进全力,把大量的部队压向马其诺防线,艾森豪威尔这一战术就是典型的“围魏救赵”。

马其诺防线上的德军虽然有一百万,但是他们分布在北起荷兰,南到法国南部六百多公里的防线上,真正布置的马其诺防线上的德军最多五十万,这五十万德军可不是精锐的德军野战部队,而是二线预备役,很多士兵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一战老兵。

第519章劲敌杰克虎

李默对于马其诺防线的布置,看似强大,而马其诺防线恰恰是李默的软肋所在,如果艾森豪威尔真的突破马其诺防线,两百万大军长驱直入德军本土,那么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立即化为粉末,德国本土将被彻底打烂。

德国的战争潜力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那么李默只能自杀谢罪了。莫德尔的压力骤然增加,整个战争的胜负焦点都集中在了马其诺防线之上。

而李默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德国本土今年多给一些武器弹药。比如火箭炮,rpg火箭筒,88炮等给莫德尔,李默手中虽然有三百多万军队,却无法增援莫德尔一兵一卒,一切只能靠莫德尔自己了。

而围歼比利时盟军的战斗却在顺利的继续,李默唯一祈求的就是莫德尔至少要在马其诺防线上坚守十天,哪怕是七天也行,时间就是胜利,坚守就是胜利。

……

此时的第11装甲师已经踏了进攻的征程,其先头部队抵达里昂。这时,美军第45步兵师先头部队也已占领里昂东北的梅西米克斯镇,并切断了通往里昂的公路,情况十分危机。

翌日,第11装甲师前卫第111团经过短暂准备,即向美军第45步兵师阵地发起强大攻击,并顺势攻入镇内。经过激烈战斗,第11装甲师包围了镇内的第45步兵师第179团司令部,并俘该团大部。

之后。第11装甲师主力马不停蹄的向布尔进发。当其先头部队进至布尔以北地域时,遭到蒙特瑞尔附近盟军骑兵部队的袭击。该师立即以侦察营迎击,经短暂交战就将其重创,其残部南逃。

10月初,法第1集团军先头部队第3“阿尔及利亚”师(装备有m4“谢尔曼”坦克)突围心切,对着法国边界全速挺进,企图赶在第11装甲师之前利用有利地形切法国与比利时接壤的山区。

主力机动到蒙贝利以北的第11装甲师,见盟军突围冒进,遂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利用蒙贝利附近公路两侧有利地形伏击“阿尔及利亚”师。伏击任务交给了第277防空营。是役。毁伤盟军坦克59辆,使其再也不敢冒险突围。

10月上旬,从诺曼底登陆的巴顿将军第3集团军麾下劲旅——以虎将著称的约翰伍德将军(因其小名杰克而得雅号“杰克虎”)指挥的第4装甲师,突破了德军马斯河桥头堡阵地。企图东取南锡。并伺机突破德军在法国布置的防线。

李默急令第111和113两个装甲旅向位于阿里科特附近的伍德将军的a战斗群(相当于装甲团)反击。“杰克虎”率部迎击。经几天鏖战,将其击败。

第11装甲师到达阿里科特地区后,将被击败的两个装甲旅余部编入该师建制。并在阿里科特以东地区实施了阵地防御。虽然该师防御阵面很宽,兵力也严重不足,但严阵以待的第11装甲师,使“杰克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