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神道(南枝)-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刃。”

    远去突厥这个构想在一点点的摆在了台面上,由于当时在签订渭水之盟的时候已经有过约定互不派军,所以万冥子。沐轩子怎么在瞬息万变的唐朝和突厥的边境保障安全传教,安全传递情报,也是成了首要的问题,虽说李世民会派遣一些人保证两人的安全,可是那再怎么说也是李世民的人,作为主要策划者的黄俊明。也是要下功夫保障整个计划的顺利进展的。

    看到万冥子沐轩子表示都已了解,黄俊明轻轻地挥了挥手让两人退了下去,这积压了这么久的商城一事,在道教之中的头总算是开了,现在能做的就是等了。

    话分两头,黄俊明很长时间没有注意的小权贵们其中的李承乾已经三天没有来天仙宫修业了,说实在的,在天仙宫修业可是让这写小权贵们的父母相当的意外,这些小权贵们大多都没有经历过战乱,整日锦衣玉食的生活早让他们又写了飞涨跋扈的苗头,甚至说即便不是嚣张跋扈,也有这样或是大洋的缺点,但是自从将这些小权贵们放到了天仙宫,他们的父母不会再在这些小孩子的身上费心,相反每隔上五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父母们更是在小权贵们的身上看到了孝义,看到了稳重端庄,早先的那些轻浮早都不知道被消磨到什么地方去了,可以说天仙宫作为小权贵们的幼儿班相当的合格,起码对于大人们来说,从这些孩子的身上终于感觉到了功勋字第该有的行为处事的方式。

    更不用说这些小孩子在天仙宫所学到的那些知识了,无论是数字还是汉语拼音,都让这些大人们欣喜若狂,甚至偷学起了小孩子们在天仙宫学到的知识。三字经黄俊明早已传下,只不过小孩子们还没学完,对于这些还没学完东西,小孩子们也不好意思拿到父母面前显摆,所以说三字经还没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也间接的造成了黄俊明的清闲。

    李承乾作为所有在天仙宫修业的小孩子中身份最高的一个,可以说是相当让晓露这个天仙宫幼儿园唯一的阿姨相当满意的孩子之一。往日里风里来雨里去从没请过假的他,这次却请假了三天了。按说天仙宫的医疗水平照比外面还是强一些的,可谁让孙思邈沉浸在编纂道藏时找寻出的一份份孤本医书当中不能自拔,李承乾也只好在御医的调养下静静的躺了三天。

    其实说是生病,也不太恰当。准确的说李承乾是受到了惊吓,小孩子嘛总是畏惧那些鬼鬼神神的东西,虽说天仙宫内很少谈及鬼神,但这皇宫可不一样。人都说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杀了之后心有不甘在太极宫内不愿消散,李世民一家子住的东宫更是李建成久久不能忘却的地方。

    李建成,李元吉对于李承乾来说只是伯伯和叔叔,若论交情还真没那么多。可李建成,李元吉都是有儿子的啊,还不止一个,这些孩子曾经都是李承乾最要好的玩伴,却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全被李世民砍了头,李承乾也不知怎地,在睡觉的时候被屋外的风声所惊醒,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鬼神方面。可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尤其是马上就要睡觉的时候一下子想起了这些,晚上怎能不做噩梦?

    结果在朦胧中,李承乾就觉得那些儿时的玩伴,那些伯伯和叔叔的儿子,一个个抓着被砍掉了的脑袋,甚至还滴着血。一步一步的走向他,嘴里呼喊着要与他一同玩耍,一个几岁的孩子见到这种情形怎能不害怕?可是在睡梦中怎么呼喊都是喊不出来的,只能默默地将这个梦境过完。于是我们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大儿子,未来大唐王朝的继承着李承乾小朋友被吓倒了。

    可孩子总是不好意思说出自己被梦中的情形吓倒的,再说将梦中的情形说给他人听,李世民会怎么想?人可是李世民杀的,李世民愧疚的时候李承乾也看在眼里,李承乾虽然年纪小,但还是知道什么事能说什么事不能说,一来二去之下,也就真的病倒在了床上。

    “太医,程乾的身体怎么样了?”长孙皇后坐在李承乾的塌边,一脸急切地对着一个白发长须的御医问道。

    那太医一手切着李承乾的脉,闭着眼,好似在思索。听到长孙皇后发问迟疑了半刻,这才摇着头说道:“殿下气血不稳,好似受了什么惊吓,下官也只能开些个安神的方子,只是殿下若是不能解开心结,恐怕收效甚微啊。”

    “这。。。”长孙皇后很想再次对着太医问些什么,可是历来聪明的她也知道,这太医既然如此说,那他也就只能做到这个样子了,按太医所说,只有让李承乾自己将自己受到惊吓的原因说出,再加以开导就可以,但是能让皇子受到惊吓的物事怎能让太医这个外人知晓?长孙皇后只好暂时压住了焦急的心思对着太医说道:“那就有劳王太医了,一会王太医跟着门外的太监去内府取一贯钱吧,算是本宫的赏赐。”

    待到王太医退下,长孙皇后抓着李承乾的手,对着面无血色的李承乾问道:“大郎,告诉母后,是谁冲撞了你?让你受到惊吓?看母后不扒了他的皮!”长孙皇后到底是从隋末走过来的,虽然仁慈但并不手软。

    “母后。”李承乾哭着对着长孙皇后说道:“母后,程乾是被鬼吓到了!”说着呜呜的哭的更厉害了。

    “什么鬼敢在皇宫中吓我们大郎?!”长孙皇后的思想稍微偏向些儒家,对于鬼神之说即不全信,也不不信,只是她想不通这朗朗乾坤按理来说又是“阳气”最盛的东宫中怎么会有鬼类?

    “是。。。承宗、承道、承德他们。”李承乾稍稍抑制住了泪水,抽噎着说道,突然又对着长孙皇后补了一句:“母后,不许告诉父皇,不然父皇又要担心了。”

    早在李承乾说及这几个人名,长孙皇后的脸色就是一变,这几个孩子分明就是李建成的儿子,怎能不让长孙皇后觉得是因为李世民杀了他们之后,他们的魂魄过来报仇?

    “程乾别怕,一会母后就去天仙宫请仙师来捉鬼!”长孙皇后将李承乾搂在怀里,拍着李承乾的肩膀说道。

    ——————————————————————————————————————————————————————

    第二更送上。睡觉喽~

正文 no、198 仙师说他不会捉鬼

    no、198 仙师说他不会捉鬼

    李承乾依偎在长孙皇后怀里,眼巴巴的掉着泪,听到长孙皇后说要请黄俊明前来捉鬼,轻轻地摇了摇头,对着长孙皇后说道:“母后,仙师说过他不会捉鬼,这世上也没有人会捉鬼。”

    在常人看来,道士会捉鬼降妖这是绝对正常的事情,可李承乾竟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让长孙皇后既觉得惊异,又觉得自己曾经的某种价值观被颠覆了。“承乾,哪有不会捉鬼的道士,再说就算道士不会捉鬼,那仙师是天仙下凡也一定会。”

    “母后,这你就说错了。”李承乾好似暂时的忘却了先前对鬼怪的恐怖,炫耀一般的对着长孙皇后说道:“这您就不知道了吧?!仙师可是特意给我们讲过的!”

    “哦?仙师还说过这捉鬼一事?”突然一个浑厚的男音在屋子里响起,不过长孙皇后母子并未觉得害怕,因为他们听得出来,那是李世民的声音。

    “那当然啦!曾经有香客上天仙宫请天仙宫的道长们去捉鬼,后来被仙师知道了,才给我们讲了一遍!”李承乾见是李世民过来,刚想起身就被 长孙皇后按了下去,不过却自得的炫耀道。

    “说来听听?”李世民见李承乾谈到这些很是兴奋,原本病秧的身体也似乎好了半分,不由得也来了些兴趣,反正最近政事也并不是太紧,听些这个倒也无妨。

    “那天那香客说家里有鬼请道长们下山捉鬼。恰巧被仙师在旁听闻。。。。。”李承乾说着,回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事。

    黄俊明刚刚结束了一天的早课,正要回百年殿编纂道藏,却发现葛彦麟在与一个老丈互相交流着什么,好奇之下,便走了过去。

    “道长,您别忽悠老丈我。这大唐谁不知道天仙宫是仙家福地,有真仙修行的地方,怎么还没有人会捉鬼呢?”那老丈急切的抓着葛彦麟的袖子。弓着身子祈求般的说道。

    “这位老丈,并非小道不帮您,别说天仙宫里这两千多道士。就是整个大唐贫道也敢说没有一个懂得抓鬼的道士存在!”葛彦麟似乎被这老丈缠的久了,干干巴巴的说道。

    “怎么可能!老丈我也是走南闯北过来的,也见过那道行高深的道长们就是那么一抓就把鬼怪封到了骨头里,然后往油锅里那么一炸,那鬼怪还被炸得吱吱作响呢!”老丈显然不信葛彦麟所说的话,试图用亲身经历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和对葛彦麟的推脱表示不满。

    葛彦麟一听那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油炸小鬼怕是天仙宫有字号的道士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葛彦麟暗自腹徘道:除了油炸小鬼, 大家还会捉鬼显形呢!只是这些东西都是骗术,而不是道术,真正研究道法的骨子里都有那么一丝自傲。这种骗人的下等事,天仙宫没有一个道士会做得出来。

    这些常见的假托法力高深做出来的骗术,黄俊明早就集结成册放到了藏经阁上,只要是天仙宫的道士,都可以去借阅。用黄俊明的 话说,这些东西虽然是骗术却都是利用相当浅薄的科道之法来骗人罢了,大家也就图个乐呵,别到时候行走在外被那些伪道士给忽悠住,闹出笑话就不好了。

    正因为天仙宫的道士们都明白这一点,所以更无法应了老丈的邀请去捉什么鬼。那老丈见葛彦麟不说话,以为是戳破了葛彦麟心中的不愿,竟然直接跪倒在了地上,不住的对着葛彦麟叩头,嘴上说道:“老丈我知道道长你们都是大能,还请道长可怜可怜老丈我的这一把骨头,替我们家除了那鬼类。”

    本在旁边看乐子的黄俊明见此情形,不知道是悲哀还是别的什么。无论是道家名义上的始祖老子还是道教实际上的创始人张道陵,都没有说过一句捉鬼的话,在穿越到唐朝这么长时间还真是第一次遇到请求道士去捉鬼的现象,要知道真正将捉鬼归入道教的还是在唐朝中期以后才发生的,甚至可以说道家的诸多流派当中只有雷法派有宣称灭鬼一说,但那也只是借着修雷法的由头灭鬼,可这雷法派却是在宋朝兴起的。要说真正讲求养鬼捉鬼的流派虽说是在五胡乱华时一些所谓的“游方道士”组织起来,但是宋朝时就被道家所不承认,被当权者灭派了,虽然元初时曾经一度复燃,可却也没有抵挡住道教自身和当权者的灭杀,消失在历史当中了。

    道教敬神,却不拜鬼。世人都说茅山道士捉鬼,可实际上茅山道士却是修习符箓的。只是以讹传讹罢了,道教当中开法坛超度鬼实际上只是让生者心安,就算是道家往生咒也只是对死者的缅怀和祈愿而已。之所以众人都觉得道士应该会捉鬼完全是被那些贪图钱财的“伪道士”闹得。一来二去却深入人心。成为了道士理所应当应当做的事情。

    黄俊明并为上前去为那个老丈解释什么,而是默默地回了百年殿,道教想要重新崛起,这些假托鬼神的伪道士是绝对要不得的,虽然说黄俊明穿越到唐朝也是给自己按了个神仙的身份,但道教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