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神道(南枝)-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要知道,我们哥十二个,只剩下我们仨了,想当年那一千丑人也剩下不足三百。所以必须要搞清楚。除了你的话之外,可还有什么证据证明,殿下曾说过要杀了那百年道人?” 这“老大”几人和那一千丑人,正是李元吉留下的最精锐的人马。只是由于他们一直在暗处操作,所以无人发现罢了。想当年李元吉出生时,因为形貌丑陋,窦夫人不愿意抚养。命令家人将之抛弃。侍女陈善意偷偷将他抱回,秘密抚养,等李渊回家禀告了他,方才使得李元吉没有夭折在襁褓之中。然而陈善意的善举却未得善报,后反而因事被李元吉命壮士勒死。李元吉后来也后悔了,私下追谥她为慈训夫人。这段经历被李元吉记得很深, 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出生时的丑陋。所以凑足了一千个“丑人”加以训练,组成了这支特殊的队伍。

    “这。。。小子倒是有当时殿下亲手写的一份对于百年道人的必杀令,只是。。。”乐人昉显然是准备的相当的充足。从袖中取出了一份手令,递了上去。

    那“大哥”一把手夺过手令,从头到尾的扫了一番。随手递给身旁的两人,然后满含深意的对着乐人昉说道:“这是点下的手令不假,但却写的是除掉李世民之后,再除掉百年道人。你倒是只看小不看大啊。”

    “那李世民身处皇宫大内,实在。。。实在。。。”乐人昉突然觉得很多人都把目标瞄向了自己,可看了几圈却没有发现人影,不由得有些忐忑。

    “殿下一直是个聪明人,怎么收了你这种废物手下!”那不出声的“五哥”突然对着乐人昉骂道。看着乐人昉不屑一顾的样子,随后说道:“看来,你一直都没被殿下当做心腹。不然你也不会不知道殿下精于表演了。遥想齐王殿下留守太原。虽然最后主动撤出丢了城池,这不正说明殿下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保住太原吗?因此殿下没有“犯傻”,而是“聪明”地选择了逃离。对大唐来讲失去太原是一个损失,但对殿下个人而言,绝对是得大于失。否则,殿下很可能就成了大唐建国时牺牲的最高级别人物了,到时只怕上皇比丢了太原还更难过。”

    那五哥话音刚落,一旁的十二哥也开口附和道:“五哥说的没错。武德七年对付突厥时也有一次,李世民要殿下和他一起出战,但殿下没有去。因为,很危险的事情殿下不会轻易去做,而且自己究竟能不能对付得了对手,殿下他心中也自有谱,像对付太子那样的大事,他不会疏于考虑。至于联手大皇子对付李世民,则是狐假虎威了,毕竟,大皇子当时有着绝对优势,很多人都认定他会胜出,因此殿下觉得帮他把握更大一些。至于说殿下有时表现得比大皇子还要着急,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殿下从前和李世民也并无大的过节,但自从他帮着大皇子开始,他和李世民的关系就已经无法再恢复从前那样了。可以说,殿下一直以来为的都是明者保身。至于你的这份手令,恐怕是从大皇子那里得到的吧?既然殿下只说不做,就证明殿下并没有把握去做,写这份手令,无非是向着大皇子邀功表决心罢了,而杀百年道人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诅咒,而是因为他和李世民走得太近了。至于你这蠢货竟然拿这个糊弄大皇子的东西糊弄我们,哼,看来你是嫌自己活得长了。”

    乐人昉没有料到,自己这份手令的出处被这几人看的个通透,说实话,乐人昉既然能从王世充手中叛变到李元吉手中,自然是没有那么衷心的,这李元吉一死,更是谈不上什么对一个死人的话还当做命令之类的。至于那所谓的巴鱼道人,更是如此,李元吉身死之后早都把那份对他的顺从一起忘了。而且两人手里还倒是有着不少的人马,只是两人这次一同看上了天仙宫的那三十多万贯的余款,合计之后突然发现,若是自己的人截了这些钱款恐怕要被朝廷盯上,必须要找出一个替死鬼。治愈者替死鬼谁最合适,当然是建成、元吉余孽。可现在两人都算不上是元吉余孽,而且万一被官府咬上,那可是一个团灭的结局。所以几番合计之下,将眼光打在了李元吉的这只最有战斗力,最神秘的部队身上。

    而这只部队虽然隐秘,李世民却也是知道的,李元吉身死之后,这支部队一直没有出现过,只要这次一出现,李世民绝对会将视线全都转到这支队伍身上来,不灭了这只部队,绝对不会罢休。这样乐人昉和巴鱼道人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坐地分赃了。

    “哦?怎么不说话了?”那老大将玉符往衣襟力一塞,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喊了一句:“来人,将这假托殿下手令的人拉出去。”话音刚落,突然从墓室的暗处窜出十余道人影,一柄柄刚到直接架到了乐人昉的勃颈上。

    “还不说实话么?再不说实话,你可要被剁碎了喂狗了。嗯?”那老大又摸出了玉符,不住把玩着,玩味的盯着满头大汗的乐人昉。

    “我。。。。。我说。。。”乐人昉低着头,将自己的计划一点点的说了出来。

    ——————————————————————————————————————————————————————

    

正文 no、222 仙师,出大事了。

    no、222 仙师,出大事了。

    且不说那太原某个墓地中的龌龊事,在这天仙宫内,李淳风却焦急的四下找起了黄俊明。

    “今年算是个晚春。明年又是个大灾之年,所以希望诸位能尽力将贫道所说的这犁头研究出来。”前些日子,黄俊明左思右想,终于决定改良农具,毕竟贞观二年可是个蝗灾之年,而这贞观元年又恰巧是个闰三月,大地刚刚开化,距离那播种的日子还差上半月有余,为了明年蝗灾来临时能少饿死些人,黄俊明终于不顾李世民是否会怀疑自己。下了这个决定,

    可黄俊明一介道人,又不是什么农科生,什么历史生,对于在大唐历史中大放光彩的曲辕犁也只是知道个名字,大体知道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但是这也是高中历史课本上的玩意,要让黄俊明说曲辕犁一共有几个部件,什么样的图形,怎么操作。黄俊明可就不知道了。

    好在这天仙宫的道人们精通各种手艺,而这些道人们的“手艺匠”又多聚集在天仙宫的科院当中,黄俊明只是将庄经道人抓来一问,还真有几个对农具比较有研究的。更有精通机关的道人。黄俊明很简单的就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将事情的缘由。和他们说了个明白,并告知他们不可外传。

    好在这些道士都是晓事之人,也不用黄俊明多说,一个个的琢磨起了黄俊明所说的构想。

    “仙长,您说这曲辕犁好像以前早就有了啊?”正当黄俊明静等着道人们拿出一个构思的时候,一个青衣道人,皱着眉头轻声说道。

    “有了?”黄俊明不敢置信的盯着那道人。在他的记忆力曲辕犁应该是唐朝后期才开始出现的啊,怎么在这眼前的道人口中就成了已经有的物事?

    “小道也不敢确定,要知道咱们现在所用的耕犁在汉代时就已经基本定形。可是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但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却提到长曲辕犁和“蔚犁”,和仙长所说的差不多,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只是除此之外,便记叙不完整了。不过按照《齐民要术》中说,这种犁在江南水田比较常见。” 那青衣道人显然是对这农业比较有研究。 齐民要术这本农业全书让信手捏来三言两语说了个明白。

    “哦?这么说,就是可以找到实物了?”黄俊明显然很是惊讶,北魏到现在已经过了七十多年,若果真有这类物事,那怎么现在这长安附近的农户还都用的是直犁?

    “应该可以。北魏距离现在才过了不到百年。这犁头又是农家必备之物,应当被农人宝贵的放起来。或许是因为那江南水田与这关中旱田差别太大,而没能流传开来吧。要么就是战乱,要知道北魏那段时间战乱很频繁的。不过就算是大多数毁于战乱,但老人们肯定知道。”青衣道人肯定的说道。

    “唔,那贫道知道了。一会贫道去找我那元亨徒弟。让他联系陛下好好去江南找寻一番。你们也研究着,这一去江南一来一回怕是得用上多半个月,万一与记载不符,那可就误了大事了。”黄俊明对着青衣道人吩咐道。随即匆忙的跑了出去。

    黄俊明现在所在的地方不算是天仙宫内,而是在天仙宫山后的一个小山谷中,山谷四周有官兵把守,十分严密。这整个大唐用的火药,大多出自这里。当初天仙宫改建的时候,黄俊明便求周鹏飞找一个隐秘之地修建几间房子。毕竟这天仙宫还有一些秘密是不能被信众发现的,而后来将炸药贡献给李世民之后,便将这山谷,规划给了火药制作。而黄俊明将这几个道人带到这里, 也是为了一个隐秘,这贞观二年有蝗灾的事情可不能乱说,一旦说出去,恐怕又要闹的人心惶惶了。要知道,这古人不怕兵患,最怕的就是瘟疫和蝗灾。将明年会发生蝗灾的事情传播出去,那后果。。。

    在者,现在这山谷归由官府所有,李世民再放心也是会时常关注这里的,黄俊明将这几个道人带到这里,也是变相的给李世民一个讯息,我把人带到这里研究农具,为的就是明年蝗灾做打算。 而你这个当皇帝的,也该琢磨琢磨在明年拯救天下了吧。

    “仙师,您方才是去哪了!小道找你找了半天了!”黄俊明没等在天仙宫内找到李元亨,就听身侧有人焦急的埋怨道。这不是找黄俊明找了半晌的李淳风又是何人?

    “淳风,你找贫道?” 黄俊明闻音止住了脚步,疑惑的对着李淳风问道。

    “仙师!您可让小道一阵好找!要出大事了!”李淳风显然甚是焦急,连忙抓住黄俊明的衣襟,不知要将黄俊明拽到哪去。

    “等会,怎么回事?说清楚!”黄俊明一甩衣袖,打下了李淳风的手。“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

    “啊呀!仙师!反正是大事!您就跟我走吧!”李淳风仿佛已经乱了方寸,见黄俊明追问,却也没办法在这大庭广众的地方说出口,一下子急的他四处乱转,还不时用脚剁着地。

    黄俊明被李淳风这急躁的样子弄得一头雾水,不过看李淳风那样,应当不是小事,只好示意李淳风找个无人的角落和自己说明白。

    “淳风,现在能说是什么事了么?”李淳风将黄俊明带到墙根下,眼瞧着四下无人,黄俊明抢先开口问道。

    “仙师!下月有日食!”

    —————————————————————————————————————————————————————

    从分割线起,不算字数:

    贞观元年:闰月(闰三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正文 no、223 纠结的日食

    no、223 纠结的日食

    日食作为罕见的天象,在不知成因的古代,日食的发生会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