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勒胡马-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才说:“既然舅父说四万兵足破胡虏,我等自当信任……”随即话锋一转,揭过了这一篇,就问裴该:“请教舅父,该当如何进军才是啊?”
  裴该命人取过地图来,摊开在司马裒面前的几案上。众人全都膝行而前,凑到近处,戴渊就先说了:“既云粮秣不足,当取捷道。裴公可率徐州之卒沿氵过水而西,直至谯城,会合祖豫州。大王即暂驻谯城,而大军自阳夏、尉氏以向河南……”
  裴该闻言,不禁和张敞对望一眼,心说:果然不出我等所料。就听裴嶷发话了:“戴司马,君果然是将过兵的么?”
  开会这几个人中间,自然以司马裒的地位最高,但他本无主见,其次裴该,然而裴该要是把什么话全都说了,未免给人跋扈之感,那就只有裴嶷来当他的发言人,吸引部分火力啦。至于陶侃,始终紧闭着嘴,光带着耳朵过来听——反正要提的建议、意见,在徐、豫两家的私下小会上他都发表过了,这个场合就无须多说什么啦。再说了,虽为徐州之吏,他却也没打算去充当裴该的喉舌。
  裴嶷的问话很不客气,戴渊不禁一愣,眉间怒气隐隐一现,但强自压抑着,问他:“文冀此言何意啊?”
  裴嶷一撇嘴:“四万之众,若并道而行,或绵延数里,即便依氵过水而助运粮秣,速度也不可能快——是欲取捷道,结果反倒费时。”言下之意,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你不会从前就没带过三千人以上的大部队吧?
  戴渊紧咬牙关,怒不可遏——他确实此前就没统领过大军,几千人到头了——但在东海王驾前又不便发作,只得强自辩驳道:“我所言乃是大略,虽云徐、豫大军前出,也可分道而行……”
  裴该趁机接口道:“若言分道,正不必围绕于氵过水——氵过水狭而流浅,恐无助于运粮。”伸手在地图上指点着:“以某之意,不妨如此……”
  裴该的建议,是徐州军从彭城国治徐州出发,沿着汴水而向荥阳;豫州军从谯国国治谯县出发,沿氵过水而向成皋,最后会攻洛阳。
  当初在私下小会上,裴该道出这一方略,就得到了裴嶷和陶侃的认可,张敞也表示可以接受,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就是后来刘裕北伐线路的缩水版——刘寄奴的战略眼光,那还能有错吗?
  刘裕北伐攻秦,所部四军,分道而行,自东向西分别是:冀州刺史王仲德督前锋沿泗水而下,开巨野泽入于黄河;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孜率水军出石门,自汴入河——就是裴该筹划的自家这一路,不过没有水军,主要走陆路;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军自淮淝指向许昌、洛阳——就是裴该筹划的祖逖那一路,要啃的骨头最硬,不过祖逖之能当不下于王、檀,战果应该也不会差吧;还有使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兵向阳城。
  裴该的谋划,首先放弃了自巨野泽入河这最东路的一道,因为当时刘裕已灭南燕,掩有青徐,而如今裴该才只有半个徐州,这一路即便没有强敌,也多无人区,加上道路失修,粮秣转运不易。再说了,他也拿不出更多兵马来分走这一路了。
  王仲德军的主要目的是控扼黄河天险,以防北魏从侧翼袭扰,裴该一开始打算先破曹嶷,与邵续会师,也是这个目的。但好在目前石勒的手还伸不到黄河北岸来,有刘演横在中间,暂时不需要这保障侧翼的一路——不过他考虑着,可以纵疑兵北上,以威吓曹嶷。
  最西面的出阳城一路也给省了,因为从襄阳到阳城之间,要么是王廙的辖区,要么已受祖逖领导,不必要多此一举。再说了,祖逖三万兵马,想具体在兖、豫大地上如何调动,是否分道,裴该也不好指手画脚,规划得太过死板。
  还有一点,那就是如此一来,裴该可以避过蓬关的陈午。
  若是豫州军到了蓬关附近,陈午必然率师来会,祖士稚就可以断喝一声:“唤陈川来,当面谢罪!”但若是徐州军到了,裴该却必须得说:“先献上陈川的首级来!”陈川再怎么不堪,他也是陈午的叔父啊,陈午岂肯从命?则难免在见阵胡汉军之前,先跟陈午打上一仗,这又是何苦来哉?
  陈川先害裴嵩,又杀李头,这家伙实在不是个好东西,裴该颇想取其项上人头,但大敌当前,各方附晋的势力必须得暂时捐弃前嫌,戮力同心,陈川的脑袋在他脖子上多留数日,其实不算多大的事儿。但问题这年月讲究孝悌之道,终究是杀兄之仇,不共戴天,若不碰面还则罢了,一旦遭遇,裴该又势不可能饶过他啊。事情很难办,不如我暂且闪开了吧。
  当下裴该道出自家的方略,戴渊还在垂首凝思,就听裴该又说:“兵行千里,粮秣转运不易,是以我徐州军自汴水而入于河,既可助运物资,又可阻遏曹嶷、石勒,不使增援河南。只是徐州缺乏舟船,不知江东可能供应?”
  其实徐州并不缺船,但大多都是海船,用作内河运输的船只数量就少多了,故此裴该才提出这一建议——我要兵,你们说兵弱;我要粮,你们说贫乏;如今我要船呢,不可能再推托了吧?你们才刚把那么多大船摆到我面前来炫耀过不是吗?
  戴渊不禁抬起头来,与陆晔对视一眼。就听司马裒说道:“舅父所言是也,我这便致信建业,使供舟船,自邗沟牵引至淮水。”
  既然东海王都发了话,戴渊也不好再独做恶人,只得心说罢了,罢了——反正供应裴该一些粮船嘛,又没答应给他战船,应该无所谓吧。
  可是接下来裴该的话,他却不能同意了。裴该说:“大王为北伐都督,总统二路,当前至睢阳,坐镇于中。”
  睢阳是梁国的国治,在睢水岸边,正好在豫、徐两军的行军道路之间。陆晔和戴渊原打算让司马裒坐镇谯县,一则这地方比较靠南,二则本为祖逖的大本营,城防坚固,想必安全系数会比较高一些。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裴该和张敞等人不愿意让他们去的主要原因——若司马裒驻谯城,就很有鸠占鹊巢的可能性啊!
  所以私下开小会的时候,裴嶷提出这种可能性来,张敞就极言不可,希望徐州的同仁可以帮忙拦阻。于是裴该按查地图,逐一指点着豫州境内的城池,向张敞询问当地的情况,最后圈定了睢阳——睢阳在豫北,地理位置很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祖逖颇花了一番心思整治,城防工事较为完善。
  等到正式开会的时候,裴该就找理由来劝说司马裒:“胡贼闻我来,必逆之于河南——此前进至颍川,于辰亭为祖豫州所破,料不敢再深入矣。则谯距河南太远,既为都督,岂可坐镇于后,此与留守何异啊?当前至睢阳,可以遥控战局。”
  随即不等陆晔和戴渊反驳,他就问司马裒:“请问大王,昔日武皇帝大军伐吴,是以何人为帅呢?”
  司马裒有点儿犹豫地回答道:“得非杜成侯(杜预为当阳县侯,谥号‘成’)么?”裴该笑着摇摇头。司马裒又说:“那便是王武侯(王濬为襄阳县侯,谥号‘武’)了。”裴该却还是摇头。
  不过他眼角的余光一直在盯着陆晔、戴渊呢,就见二人正打算开口提醒,就抢先说道:“大王误矣,灭吴主帅,实为贾武公(贾充为鲁郡公,谥号‘武’)。然贾武公不谙军事,复不以为能胜,乃只柱节于项,遥督六军——是以今人只记得杜成侯、王武侯,不以灭吴之功归之于贾武公也。”
  西晋灭吴,第一阶段平定荆州的军事负责人是杜预,第二阶段进取扬州的军事负责人是王浑,立功最大且第一个杀到建业城下的将领是王濬,至于主帅贾充,还真没多少人记得。裴该此言一出,就见陆晔和戴渊的神情也都有点儿抓瞎,不禁心中暗笑:特么的本朝史,你们竟然还没有我一个穿越者记得明白!
  他如今若闲着没事,就尝试析分自己头脑中的两份记忆,以免把后世所学轻易暴露出来。通过记忆得知,这年月的士人普遍对西晋历史不熟悉——原本的裴该即便身出高门,父亲又是国家执政,便已如此,相信陆晔这种南人,戴渊这种半路出仕的,更不会高到哪儿去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越是本朝史,其中忌讳越多,很多事情会被刻意地含糊掉——好比说贾充,若在贾家还烜赫的时候,即便想要淡忘他的功劳,估计也会有不少人时时发言提醒;但如今贾家衰败了呀,尤其贾南风死后,贾氏各种污浊老底都被翻了出来,后人就光记得贾充谄媚司马昭,以及弑杀魏帝了……
  其次,这时候还没有全本的《晋书》,当朝史料散见于朝廷典籍,能够通读,进而融会贯通的人很少——而且还被刘曜一把火给烧了大半,余皆散佚,如今想读也没处读去。陆晔和戴渊二人从没有进入洛阳朝廷的机会,他们知道的必然没有原本的裴该详细啊——裴頠曾为执政,他是都可以接触到的,而且博闻强识,转过头去都会教给儿子。
  《世说》记载,后来晋明帝司马绍询问晋室得天下的故事,温峤根本回答不上来,王导说:“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于是备悉讲述了从司马懿诛曹爽,直到司马昭杀高贵乡公的史事。司马绍不禁捂着脸,趴在床上说:“若如公言,祚安得长!”你瞧自己老祖宗的事情,他自己不清楚,还得去问外人——也幸亏是王导,博学多识,换了一个人即便敢说,也未必能说。
  故此裴该道出贾充之名,陆晔和戴渊也不禁有点儿蒙:唉,竟然是贾充,不是司马伷或者王戎么?
  裴该的话中之意很明白:你要是距离战场过远,根本插不上手,还怎么建功立业?将来谁会记得你是北伐主帅?此言正好搔到了小年轻司马裒的痒处,当即一拍桌案:“舅父所言是也,既如此,孤便暂驻睢阳,待卿等恢复旧都后,再前去拜谒、修复山陵!”
  陆晔和戴渊不禁面面相觑,心说咱们这不是彻底被裴该牵着鼻子在跑么?一定是东海太妃施加了什么影响,大王才会那么听他的话……倘若继续这般发展下去,我二人过江干嘛来了?不过备员而已嘛,还如何完成王茂弘的托付?不行,必须得另谋良策……在此之前,先把东海大王彻底架空了,别让他再随便主持会议,发表意见!
  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在今天这场会议上,他二人可以说是大败亏输,裴该连还击的机会都没给他们留下。
  北伐的大致方略,就此敲定。
  (第三卷“捕逐出八荒”终)


第四卷 回瞰黄河上


第一章 长安与平阳
  晋建兴三年、汉嘉兴五年十月,神州大地上霹雳一声,惊雷落地,舟骑疾驰间,将一个重大的消息纷传各方,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晋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琅琊王司马睿(司马睿原为右丞相、都督陕东诸军事,因为晋愍帝急于命其出兵,是年二月授此新职,而别拜原左丞相、南阳王司马保为相国)调动兖、豫、徐、扬、荆、江六州兵马,集军十四万,以东海王司马裒为征北都督,祖逖、裴该、陶侃、戴渊等为将,誓师北伐,以复故都,修复山陵,并救援长安。
  消息传到长安城内,晋愍帝司马邺不禁喜极而泣:“阿叔终于起兵了,要来救朕了!”
  可是执政的骠骑大将军、左仆射索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