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勒胡马-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刘虎便将奏章扯上城头,再遣人送入禁中,去上呈刘聪。
  刘聪这会儿正喝得醉醺醺的呢。他虽一时振作,想要彻底击败刘曜,但却损兵折将,被迫退守宫禁。郭猗死节还则罢了,关键他一大群儿子,于乱战中又挂了两个,包括刘恒等六七人还都被刘曜使人所劫,目前生死不明。刘聪为此深感烦闷,加上连续几天没怎么喝酒,导致头疼欲裂,四体皆软,自感再也无力上阵了。
  好在左车骑将军乔泰此前为刘粲返归平阳传信,被刘曜留在城中,听闻乱发,急入禁中来护刘聪。刘聪乃将守护宫禁之责,全都托付给了乔泰,自己返归寝宫,命人筛上酒来,一边喝一边自我安慰道:“且待吾儿率军归来,必杀永明那贼!今日只饮三杯,等太平后,再可开怀痛饮,以庆功成。”
  说是只喝三杯,但这一沾了酒气,那就再也控制不住了,一杯接着一杯,狂喝个不休。正当刘聪颇生醉意,感觉头脑昏沉之时,宦者来报,说赵公遣人送来上奏,楼烦公——其实还没有正式晋升刘虎呢,刘虎跟王修完全是自说自话——相助传入宫禁。
  刘聪单手接过上奏,冷笑一声道:“那羯奴又有何话说?倘若彼肯从命,何至如此啊?朕但召石虎自晋阳而来,又岂惧永明?”随即“啪”的一声,将奏书展开,醉眼惺忪,一目十行,不禁气得是满面通红。
  刘聪当场就把这份奏书给狠狠摔在了案上,破口大骂道:“羯奴无状,岂敢僭称王号?本为永明私授,朕尚未答允,彼便急不可耐了么?!城内城外,俱是一群乱臣贼子,朕必当逐一殄灭,取诸獠髑髅做盏……”
  才刚骂了几句,猛然间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仰天便倒,就此人事不知了……
  倘非乱发之时,又不是刚喝多了酒,刘聪得见此奏,未必会如此的暴怒,他肯定会考虑要怎样才能把坏事转化为好事,是不是能够用石勒来制约刘曜。但连日激战,心力俱疲,又加心伤诸子之死,酒也喝多了点儿,再见如此上奏,未免热血直冲顶门,当即厥倒。
  中医称此为“卒中”,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明确多啦——刘聪脑血管爆了。
  一厥之后,无可再醒,宫中后妃、宦者们俱都手足无措,急忙遣人往报乔泰。等到乔泰与十数名藩王、重臣急匆匆赶到榻前的时候,刘聪已然断气,一暝不视了。
  诸臣亦皆惊慌——怎么皇帝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挂了呢?正当平阳动乱之际,宫内人手纷杂,兼之无人掌事——光皇后就有靳氏、樊氏、宣氏、王氏四位,平起平坐,而且还都正当妙龄,不足二十岁——这消息根本就封锁不住啊,一旦为将士所知,士气必堕,倘若刘曜趁机来攻,哪里还能守得住?
  还是乔泰相对镇定,对同僚们说:“为今之计,只有暂弃平阳了。趁着楼烦公尚且控制大夏门,我等当卫护天子灵柩,并持国玺,急奔皇太子处,请其践位,如此,方可安定社稷。”
  于是急用锦锻缠裹刘聪尸身,抬上马车,于宫中搜得传国玺及六玺,乔泰等护定了,便急出宫,往大夏门而来——为怕行动迟缓,闲杂人等,一概不带,当然也包括刘聪一大群的后妃,不论如何跪拜哀哭,乔泰皆不许从行,只说:“待皇太子复归平阳,自然救护君等。”
  刘虎守备大夏门,尚在懵懂无知,忽闻乔车骑率数千军匆匆而来,不禁疑惑,心说难道是宫禁失守了么,还是有情报刘曜要将主力来攻我,故而天子遣乔泰来援?急忙下城相迎,乔泰抓着刘虎的手,带他来到马车前面,掀开车帘,观看了刘聪的遗体,随即便将自己的谋算备悉道出。
  刘虎大惊失色,无奈之下,只得依从乔泰所请,点集兵马,与之相合,打开大夏门,急往西方遁逃——打算绕远一点再南下,去寻找刘粲所部。可是走了一程,再看起初跟随的十数名臣僚,竟然悄无声息地跑了一多半儿,光剩下乔泰和司隶校尉乔智明,以及刘聪几个儿子了……
  刘虎一琢磨,这皇帝都已经挂了,我还跟着干啥?既失平阳,刘粲丧败之师,未必还能打得过刘曜啊,我若继续跟这条破船上呆着,说不定就要相伴而沉哪。左思右想,为今之计,只有去投石虎了,于是便在黄昏宿营之时,突然间召集部众,也不跟乔泰打招呼,急向北方遁走。
  乔泰派人追将上来,询问刘虎的去向,刘虎乃道:“我当急往晋阳,召上党公南下相助,如此才有望击败刘曜。”头也不回,瞬息便跑远了。
  ……
  那边刘曜率军才入襄陵,突然间接到刘岳等人传来的书信,说刘聪已死,禁军已降……就仿佛身陷泥淖,几乎没顶之际,突然间不知道从哪儿伸过来一只援手,刘曜几乎是喜极而泣啊,当即望天拜祷,说:“天不绝我,亦不绝我皇汉国祚也!”
  急忙折返平阳,刘岳等人已然控制了全城,未能跟随乔泰、刘虎遁逃的禁军乃至百官,全都俯首而降。只是刘岳搜索宫禁,却既不见刘聪的尸体,也不见国玺,询问宦者,才知道是被乔泰护送出城去了……刘曜闻此,不禁黯然,说:“若刘粲复得玉玺,名位既定,孤便无可奈何了。”
  台产建议说:“为今之计,大王只有急拥代王登基,或自践位,封石勒赵王,并请石虎率军来援,方可与刘粲一战。”
  刘岳在旁边插嘴,道:“方才审问内宦,云天子之崩,乃是因为接到了石勒的上奏之故——石勒已于襄国僭称赵王了!”
  台产不禁语塞。羊彝忙道:“石勒只是僭称赵王,而非赵帝,且其遣人上奏平阳,则仍肯尊奉皇汉正朔明也。若彼应援刘粲,我等俱无孑遗,若彼应援大王,则刘粲不足惧。臣以为,石勒素与大王相善,而不值刘粲,倘若刘粲得玺践位,而大王仍是皇汉臣子,石勒即欲相助,名亦不正;若大王践位,则可望得并州兵来合矣。
  “因此大王当急登极,宣告天下,刘粲为逆,遣使前往襄国,请石勒西上勤王,并致书晋阳,先使石虎率师来救……”
  刘曜沉吟道:“石勒既僭号,则其野心不问可知……若召彼叔侄相救,无异于开门揖盗……”
  羊彝规劝道:“大王,今日之势,即知是鸩毒,恐怕亦只能饮了——难道甘心落于刘粲之手么?”
  正说话间,众军扶持着太师、汝阴王刘景匆匆而来。
  两个刘景,其太宰、上洛王,已然死于平阳乱战之中,另一位刘景因为出外祭山,幸免于难,听说平阳乱起,急匆匆赶回来,但却被堵在城门外,直到这会儿才终得入城,与刘曜相见。他一见面就问:“天子驾崩及乔车骑逃蹿之事,我已知矣,但不知雍王作何打算哪?”
  刘曜乃道:“我意拥代王登基,绍续帝业,再召并州军来援……然而传国玉玺为乔泰夺取,恐将落于刘士光之手,不知如何是好,还望太傅教我。”他当然不能跟刘景说,我打算自己登基践祚,因此仍然还是打刘恒的旧牌。
  刘景略一点头,说:“国家丧乱,乃至于此,根由都在刘士光身上,彼自无才绍继光文皇帝与大行皇帝之业。只须雍王不起篡意,善辅幼主,自能徐徐收拾人心,或可再定社稷——玉玺有无,非关紧要,曩昔光文皇帝在时,哪里来的玉玺啊?”
  传国玉玺,上刻八字,云“昊天之命皇帝寿昌”,据说是秦得和氏璧,磨制而成(就璧、玺的不同形状来看,此说极不靠谱),世代传承,作为天子的象征。但日常下诏命并不用此玺,自汉以来,即有所谓“六玺”,分别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和天子信玺,功用不尽相同。
  传国玉玺只有一枚,理论上六玺也只有一套,但刘渊初起之时,哪来的此七玺啊?只得自制六玺而用。其后刘曜等攻破洛阳,搜得诸玺,送至平阳,这回又被乔泰给掳走了。
  故而刘景之意,玉玺有无,无关紧要,想当年刘渊在时,一枚也无,不照样做皇汉天子么?如今洛阳的晋廷,同样一枚也无,也没见晋臣如裴该、祖逖等,因此而不遵其命啊。
  于是刘曜得了刘景的首肯,便即连夜安排,翌晨拥代王刘恒登光极前殿,继位为君,下诏大赦天下,唯刘粲及其党羽不赦。暂不改元,先谥刘聪为昭文皇帝,庙号高宗。
  以刘曜为大单于、相国,总理军国重事;以刘景为丞相,加单于左辅;刘岳为大将军,刘干为大司马,呼延谟为骠骑大将军;王鉴为太傅、录尚书事,崔懿之为太保,领中书事;台产为单于右辅,羊彝入省为尚书。此外,还特赦范隆、王延,复其原职。
  前太尉范隆、金紫光禄大夫王延,曾经跟随刘乂兴“清君侧”之师,事败后被押归平阳,罢职闲居,等到刘粲得为皇太子,即将二人下狱,暂不及杀而已。刘曜进入平阳之后,释出二人,还欲重用,却为刘聪所阻,二人便只得继续跟家里吃闲饭——好歹比在牢狱之中,要舒服一些吧。
  然而此番刘曜以新君的名义,欲用二人,范隆欣然应命,王延却坚不肯受,说:“统绪二分,吾在家中,不明真伪,但知天子是为雍王所逼,方始晏驾。既如此,吾又岂能受雍王之命哪?除非国家归一,舆归大行皇帝灵柩,起山陵而葬,新君明赦雍王之罪,吾始可应征。忠臣不立乱朝,雍王幸勿相逼。”
  刘曜无法,只得由他。但羊彝却因此而暗恨王延,隔不多日,便密使人用鸩酒把王延给毒害了。


第四十六章 惊变
  乔泰等人护着刘聪的灵柩,并传国玉玺与皇帝六玺,自汾西沿路南下,果然翌日便即迎面撞见了刘粲所部——刘粲在崇山山麓为刘曜所败,又见敌军旌旗仍然插在山头,遂不敢再攻,转向济汾,沿着西岸北上,恰好与乔泰等人会合……
  刘粲等人见到刘聪尸身,无不伏地痛哭,随即便有消息传来,说刘曜已定平阳,拥着代王刘恒登基了。刘粲不禁破口大骂道:“晋婢贱儿,岂有为君之份?!”乔泰、王腾、靳准等人商议后,便即将赭袍披在刘粲身上,拥其为君,以与平阳刘曜、刘恒相拮抗。
  刘粲同样忙不迭地给死老爹上号,谥为昭武皇帝,庙号烈宗,现伐木制棺而笊馓煜拢蹶住⒘鹾慵捌涞秤鸩簧猓⑶吟庀陆舳嗍读伦槌嗟住
  然后刘曜和刘粲又几乎同时下诏,遣使前往襄国和晋阳,以求石勒叔侄相助。就连诏书的内容都很接近,一是认可石勒的赵王之号,二是加封石虎为上党郡公,唯一的不同,是刘粲实用皇帝行玺(用于封国)和皇帝之玺(用赐诸侯),刘曜那边则是找人临时刻的两枚图章。
  刘粲野外登基、颁发制书、分赐臣僚,以及暂醮鲜恚谏枇樘茫庖徽资露笾掳焱辏投嗟⒏榱艘惶彀氲氖奔洹K婕凑偌倭派桃樾兄梗救耸谴蛩慵纯唐舫蹋绦鄙希豢谄哑窖舾ハ吕吹模欢撼既唇悦婷嫦嚓铮豢洗用
  倘若刘聪没死,与刘虎等尚在城内,那么刘粲大军一到,里应外合,刘曜必然丧败;即便在刘聪刚死不久,城中人心尚且不定之时,相信刘曜不可能马上收编残余禁军,稳定局势,则刘粲仗着兵数众多,急速挺进,也能有几成的胜算。但如今计点着刘曜彻底占据平阳,已然两日了——等咱们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