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唐远)-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多谢姑姑了!”杨晞马上起了身,对杨玉环恭敬地作了一礼,“姑姑这般疼爱四郎,四郎真不知道如何感激。”

一听杨晞说这话,杨玉环某一方面的心思又被勾动了,眯着一对桃花眼,上下瞧了杨晞两眼后,笑着问道:“四郎,姑姑一直用心帮你,也没见你拿什么来感谢。这次答应帮你娶上一个好妻子,不知道你会用什么来谢姑姑?”

“姑姑有想,四郎能做到,那什么都没问题!”杨晞嘻嘻地说道:“相信姑姑不会让四郎上刀山,下火海的!”

“噗哧!”杨玉环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四郎,姑姑怎么舍得让你上刀山,下火海呢!来,坐下说话,别站的离姑姑这么远!”

杨晞只得在应了声后,很“老实”地在杨玉环身边坐下。杨玉环捉住杨晞的手,幽幽地说道:“四郎,姑姑以后可是指望得你照顾的,所以现在肯定会尽量帮你,只是希望你不要忘记答应过姑姑的事就是!”

“姑姑请放一百个心,四郎答应过你的事,一定会做到的!”

“真的?”杨玉环脸上露出玩味的笑,“你既然愿意替姑姑做任何事,那还离姑姑这么远干吗?”

在杨晞一下子没明白意思间,杨玉环又轻声地说道:“四郎,今日陛下肯定不会到姑姑这里来,你什么也不要担心。”

杨玉环的话及那暧昧的眼神一下子将杨晞心里的那份躁动挑拨了起来,他忍不住伸手揽过杨玉环。杨玉环没有任何的拒绝,马上顺势靠了过来,依在杨晞的胸膛上,还“害羞”地闭上了眼睛。“四郎,姑姑的身子有点乏,你替姑姑好生按捏一下吧,好不好?”

杨玉环柔柔的声音让杨晞心中的那份欲念再被挑逗起来,他一把搂过杨玉环的身体,很霸道就吻了下去,一只手很粗暴地捏到她的一侧饱满上。

杨玉环没想到杨晞会突然间做出这样的动作,大喜之下身体马上贴了上来,唇舌非常熟练地与杨晞纠缠在了一起,身体也因为杨晞的粗暴揉捏而不停地颤抖。她太久没经历男女之事了,被杨晞这样年轻、强壮的男人抱着,并做亲密的举动,刹那间就激情澎湃了。

杨晞拼命的啃咬着,揉捏着,大有一口将这个丰满的女人吞下去的感觉。但在亲热之时,他也在留意杨玉环身体的变化。今天他并不想与杨玉环实际发生点什么,他觉得还没吊足这个女人的胃口,而且他也不想在与郭昕之前就与杨玉环有最亲密的关系。也就在杨玉环醉眼迷离,情难自禁,身体万般躁动,非常期待男人的强势进入时候,杨晞却站起了身,恭敬地作了一礼后,小声道:“姑姑,好像外面有动静,快起身吧,一会被人看到。四郎先出去了,不然会有人说闲话的!”

说着不待杨玉环有反应,马上起了身,掀开帏幔探头看了一下后,轻声说道:“姑姑,好像有什么事了,我出去看看!”说着就走了出去。

杨玉环一阵迷茫后,也清醒过来,心里不禁生出恨意。

“臭家伙,这是故意的,故意挑逗姑姑,又不肯现在就陪我,看下次我还会这样放过你!”这是杨玉环咬牙切齿整理自己散乱的衣襟间心里默念的。

第十七章收罗历史名人

…………………

…………………

杨曦终于搬到属于自己的宁国郡公府中居住了。

搬家是件大喜事,杨氏一族中许多亲眷过来祝贺,杨玉环也送来礼物。杨曦虽然刻意低调,只邀请了自己相熟的那些人来祝贺,但想借此名义来巴结的人却不是少数。

来者都是客,杨曦又不想表现的太不近人情,当日过来祝贺的,也一并招待。

高适、庞忠、王思礼、李承光、刘光庭、吕崇贲、田良丘等杨曦麾下、又与他关系不错的人自然是在被邀请之列,在洛阳合军后,新结识的许多将领如浑释之、浑缄父子,仆固怀恩、来瑱等人也得他邀请过来凑热闹,郭子仪、李光弼更不要说。

这些人愿意过来,并不是看在杨国忠的面子上,或者说想巴结杨国忠,他们是因为敬佩杨曦在平叛战役时候的表现,是因为杨曦这个似乎与杨国忠相关性不太大的人之故才过来赴宴并祝贺的。

延王李玢也派人送来了贺礼。他使人告诉杨曦,原本是想亲自过来祝贺杨曦乔迁新居,但觉得他来了会让很多人拘束,想等过几日再亲自到府上来祝贺,云云。

自己期望来的人基本都来了,杨曦也是挺高兴的。请客当日,他也与被他任命为自己府上管家的杨东一道,站在门口迎接客人。说实在,杨曦并不是个喜欢繁文缛节的人,要让他在府门口迎接客人。实是件很折磨人的事。不过为了体现自己的好客,他还是硬着头皮站着。

高适来的还是挺早的。不过他并不是一个的过来,而是带了好几个人。

“杨元帅,今日末将过来赴宴,还带了几个朋友一道来,”高适在对杨曦作礼后,指着跟在自己身后的那几个人说道:“杨元帅文武之才都非常出色,末将这几个朋友也是很敬仰,早就想来拜访你了。趁着今日有机会,末将带他们一道过来热闹一番!”

看着高适身后那几个很有文雅之气的中年男人,杨曦已经猜到今日高适带朋友来赴宴的目的是什么了,当下赶紧作礼相请:“高侍郎客气了,在下前些日子曾听高侍郎说过,要给在下推荐一些有才之人认识,也一直等着。今日你带朋友过来,甚是欢喜,快请进内坐吧!”

听杨曦没有任何不满意他带朋友来赴宴的意思,高适松了口气也赶紧为杨曦介绍:“杨元帅,这是李白李太白,这是杜甫杜子美。这是岑参岑子舆,上次末将与元帅略略提起,皆是非常有才之士,才学远比末将出色,只是一直没好的机会报效朝廷而已!”

一听高适带来的就是这几个中国诗坛上最大腕的人物。杨曦涌上一阵无比的惊喜,赶紧再次恭敬作礼:“原来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太白。杜子美,岑子舆,真是久昂了。在下一直非常喜欢三位的诗作,时常吟赏,叹为观止。‘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汉家烟尘在东北,当将辞家破残贼’。哈哈,你们四位名家的大作,在下可是一再拜读的,今日有幸聚在一起,一定要向各位好生讨教一下。快进里面坐!”

杨曦在作礼并各拿四人的一句诗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时,也仔细查看各人的相貌情况。从表面上看,李白个性张扬一点,从其作礼时候的姿势上就可以看出来,杜甫含蓄的多,岑参中规中矩。可能是三人到了中老年都不得志,并没有任何异于常人的气势,连个性张扬一点的李白也是如此,在面对他这个年轻的朝中新贵时候,表现的有点拘谨。

见杨曦待他们这样热情,并随口吟诵了他们几人的诗作,恭维他们时候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做作,除了高适以外,李白、杜甫、岑参三人都很是惊喜,赶紧上前作礼,表示谦就,一再说今日冒昧来访,打扰了杨曦,还请杨曦不要见怪之类的话。

看到杨曦这般礼待他带来的人,高适松了口气。

说实在,他是犹豫了好几天,才决定今日带李白、杜甫和岑参三位好友一道来赴宴的。他是怕他这样的举动不受杨曦欢迎,让原本心里就犹豫的李白、杜甫、岑参三人受到冷遇,失了面子。一向心高气傲的三人并不是非常乐意来拜会杨曦、期望得杨曦帮忙的。

天宝三载时候,高适在梁宋遇到了李白和杜甫,随后遇到岑参,那时候四人都没禄位,但十几年过去了,高适已经当上了武部侍郎的高官,而李白和杜甫依然不得志,李白现在可以说没有任何职司,杜甫倒是任了个左遗拾之职,贞观时候名相岑文本之重孙的岑参任右补阙,都是不入流的小官。

重遇之下,各人的处境很让人唏嘘感叹。

高适知道李白、杜甫、岑参都非常郁闷于现在的不得志,在交谈中流露出想做一番事的打算,又想起前些日子与杨曦所说的话,最终说动三人,跟着他一道来参加杨曦乔迁之宴。

杨曦热情相迎,非常欢迎李白、杜甫、岑参三人,这让高适原本的担心一点都没有了。

也就在杨曦的热情下,四人随着杨曦的亲自带领,走进了杨曦的宅子。为了表示自己对他们几人的尊敬,杨曦给几人都安排了挺好的位置,这更让李白、杜甫、岑参等人惊喜。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高傲,不清高,而是他们已经没能力、没有资格高傲和清高了。

落魄到了现在,所有的高傲与孤狂、清高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流逝,除了诗赋外,几乎一无所成的他们,现在最渴望的就是能得更高的禄位,今日杨曦的礼待及高适所说的让他们看到了得杨曦推荐而入仕的希望,如何不高兴?他们奋斗了几近一生,最渴望的就是能在朝中任高职,建功立业,如何除了偶然写一些诗作感慨外,其他几近一事无成,现在有得杨曦举荐的希望,如何不惊喜?

后世人对这些历史名人总会有误解,认为他们有这般名声,不应该再对权力名望有渴求,也不应该求人才对。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杜甫和岑参等人在唐朝中期时候,也就是他们自己生活的年代,名声并不是非常大,与曾身居高位的贺知章、王维、高适等人相比,差上非常多,一生的境遇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李白、杜甫是穷困潦倒了一生,幸福与他们而言,离的太远了。

李白、杜甫的名声主要是在唐朝后期及宋朝时候被推崇起来的,在他们自己生活的时候,一个人的名声与他们所任的官职高低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时人所看重的也正是这一点。无论后世时候李白、杜甫名声有多少大,但在他们自己生活的时代,他们的影响力,真的不如庞忠、王思礼等这种曾手握重兵的将领来的大,差的还不是一般的远。他们能得杨曦这样得皇帝宠信,并在平叛战役中立下巨大战功的人另眼相看,是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的。

乔迁之宴因为人多,显得无比热闹,又因为杨国忠、郭子仪、韦见素、魏方进、李光弼、庞忠等一众朝中高官在而显得高档次,最终大部分人兴尽归而。郭子仪在归去前,含蓄地与杨曦说了,希望杨曦尽快使人过府去提亲,以免夜长梦多。杨曦会议,也马上答应,并将此事与杨国忠和裴柔说了。

在杨国忠夫妇、郭子仪等大部来宾都先后告辞离去后,杨曦将高适、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留了下来。高适既然带着这几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文豪过来拜访,今天无论怎么样,杨曦都要和他们好好聊聊,并想办法给予他们以一些帮助。

李白一向嗜酒,但因为今日还有心事未了,因此并没敢放开喉咙喝,杜甫与岑参也是一样。倒是功成名就的高适,喝的有点尽兴了,话也多了起来,在几人到杨曦府上的前厅就坐着,趁着酒兴马上向杨曦替几人求推荐了。

“杨元帅,太白、子美、子舆都是末将的好友,末将也知道他们的才学远在我之上,只是一直没得朝廷重用,末将刚刚入朝为职,在朝中也无什么影响力,希望能得杨元帅帮助一二,替太白在朝中谋了职司,也向陛下或者杨相公推荐一下子美兄和子舆兄!”

高适直接请求,让李白、杜甫、岑参等人有点尴尬,但高适已经将话直接说出来了,他们也不要拂其美意,跟着请求了两句,当然是很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