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唐远)-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自己对这个儿子的认定还真的没错。这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

不待李隆基问询什么,被吓坏了的鱼朝恩“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一个劲地磕头求饶。要皇帝饶他一命,他已经将所有事情都交待清楚了。不敢有任何的隐瞒。

“鱼朝恩,你与朕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隆基淡淡地问道。

但他这淡淡的问话让人感觉到了无形的杀气,跪在殿下的鱼朝恩有点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在连续磕了十几个响头,额头都开花,鲜血汩汩地往下流后,这才连哭带嚎地说道:“陛下饶命啊。这都是太子殿下的命令,让臣假扮是延王殿下的手下,以重金收买刺客,刺杀杨相公。并嫁祸于延王殿下!”

“什么?”没想到情况会是这样的李隆基一下子从座上起了身,以一根颤抖的手指指着跪在地上再次用力磕头的鱼朝恩,“你竟然说是太子指使你这么做,并要嫁祸与延王,你知不知道。要是胡乱说话,你会马上没命的……你的家人也会失了性命的。”

结果出乎意外,李隆基被气的肺都要炸了,说话也有点语无伦次起来。

“陛下,奴婢没有一句谎话。全都是实情,真的是太子殿下令奴婢这样做的,奴婢迫于无奈,只能按令行事,还请陛下饶命!”鱼朝恩说着,又“呯呯”磕起头来,他磕的太用力,站在一边的杨晞都感觉到地在一颤一颤的。

转眼间,鱼朝恩已经是血流满面,连眼睛都被血糊住了,但还是不停地磕头,连声求饶。

“陛下,这是鱼朝恩的供词,他还交代了有关太子的许多事!”杨晞说着,将鱼朝恩的供词从怀中掏了出来,呈给李隆基。

高力士快步走了过来,将供词从杨晞手中接过,交给气的青筋暴跳的李隆基。

喘着粗气的李隆基伸手接过,打开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更让他肺都气炸了,自己儿子,竟然背着他干了这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时郭子仪、韦见素、房琯、李光弼等朝中重臣已经先后来到殿内,看到跪在地方的鱼朝恩,一些人明白了什么事儿,但一些大臣却不明所以,又不敢问询。在使人告诉郭子仪的时候,杨晞已经让传信的人将大概情况告诉了他,郭子仪进殿后,也没任何惊奇的表示。

跪在地上不停磕头的鱼朝恩,除了一个劲地求饶外,也一再申辩,说这一切全是太子李亨的命令,他没办法不尊。听了鱼朝恩如此说,被召来的人如何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将鱼朝恩拉下去,乱仗打死!”李隆基在看完供词后,狠狠地拍了一掌,怒喝道:“马上传太子到兴庆宫来!”

“是,陛下!”

马上有人进来,将被吓的屁滚尿流的鱼朝恩拉了下去,也有人马上出宫去传太子李亨到兴庆宫来。

很快殿外就传来“呯呯”敲屁股的沉闷响声及鱼朝恩的惨叫,还有夹杂在惨叫声中的求饶。

杨晞也在李隆基的示意下,将情况大概地讲了一遍。杨晞讲完后,李隆基铁青着脸,逐个扫过殿下诸臣的脸,怒声问道:“诸位说说,要如何处置太子?”

“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收买刺客刺杀当朝宰相,这等同于谋逆,陛下应该治太子之大罪!”京兆尹魏方进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意见。

还未等其他人站出来发表意见,一名禁宫人急匆匆跑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方,大声禀报:“陛下,大事不好了,太子殿下率东宫六率还有一部禁军,攻打兴庆宫来了!”

“什么?”李隆基再次惊的从座上站了出来。

第三十九章有惊无险

………………

………………

李隆基再次受到了惊吓,坐在李隆基边上的杨玉环也被吓的花容失色。殿内的那些大臣除了郭子仪、李光弼等曾在军中任职的官员外,其他也都被吓住了。谁都想不到,太子李亨这般狠辣,刺杀杨国忠的事败露后,竟然马上发动兵变,指挥东宫六率及一部分禁军攻打皇帝居住的兴庆宫来了。

不过大多的人也“理解”了李亨这一举动,谁都知道,这事败露后,李亨的太子位就不要想保住了。不要说太子位不保,以后什么荣耀都与他无缘,甚至被盛怒的李隆基杀掉都有可能。李亨指挥自己能指挥的动的人马,攻打兴庆宫,逼迫皇帝李隆基退位,自己当皇帝,就是他唯一自保的手段,不然只能乖乖地等死。狗急了都会跳墙,更不要说当了太子多年的李亨。

这样的破釜沉舟之举做出来,其实还是挺好理解的。

看到李隆基满是愤怒,又有掩藏不住的惊慌,杨晞赶紧上前,作礼奏道:“陛下,千万别慌张,臣已经做出布置,在东宫附近布置了眼线,相信接到报告后,左龙武军已经在行动,他们肯定能抵挡住东宫六率及小部分禁军的攻击,叛军攻不进兴庆宫来的!臣马上去指挥禁军将士抵御叛军的攻击。”

他是左龙武卫的最高指挥官,有叛乱起来,指挥人马迎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时郭子仪也站了出来,奏道:“陛下莫慌张,臣等马上出宫,指挥人马反击叛军的攻击,一定会保陛下和娘娘平安的!”郭子仪说着,也顾不上什么,马上和杨晞一道。快步往宫外走去。

“陛下,臣一定会想办法击退叛军的攻击的!”

李光弼也赶紧站出来,禀奏后跟着郭子仪和杨晞出去了。

韦见素和房琯上前安慰李隆基:“陛下。你千万不要担心,有郭相公、杨元帅和李将军在。几千兵马的叛乱,是成不了气候的。太子的叛乱一定能很快就会平息。臣等也马上去殿外看看,请陛下不要着急。”杨晞直接称呼李亨指挥的人马为叛军,郭子仪也如此说,那其他大臣也只能跟着这样说。

李隆基没有否认,那李亨的行为就是叛乱。对付叛乱的人马,一切手段都可以用出来。

“令杨晞负责指挥禁军将士。平定这次叛乱!”李隆基没一点地威严下达了命令。

在郭子仪、杨晞、李光弼、高适等人出殿去后,外面马上有很大的动静传来。

一队禁军将士从远处跑来,守卫在李隆基和杨玉环所呆的宫门外。那刀剑碰撞划动的声音让人听着有点发悚,久未经历过此场面的李隆基。也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脸上是藏不住的惊慌。

宫中的兵马李隆基不是说没有经历过,年轻时候,他可耳闻目睹了很多宫中的变乱。景龙四年,李隆基发动兵变。诛杀了韦后、上官婉儿等人,通过一系列手段最终取得了大权。

但在他当了皇帝后,皇宫中的局势还算平稳,并没有乱事起来,更不要说兵变的事。当年皇宫中的刀光剑影早已经远去。几乎不存在李隆基的脑海中,却是没想到,在他暮年之际,一场波及范围很广的叛乱被平息后,宫中又起乱了。他的亲生儿子,要效仿先人,想以兵变谋取政权,兵马已经往皇宫方向杀过来了。他感觉到了害怕,有那种想起身逃走的冲动。

他再也没有年轻时候的勇武和锐气了,遇到这样的乱事起来,本能的反应就是躲避,以免遭殃。

但就在李隆基惶惶然间,一只温暖的手抓住了他,随即杨玉环的轻柔声音传来,“陛下,你别害怕,太子的人马是攻不进皇宫来的,有四郎和郭相公他们在,不会有任何事的!”

没想到危急时候,一个女人竟然比他还要冷静,李隆基有点羞愧的感觉涌上来,转头冲杨玉环尴尬地笑笑,也坐直了身子,静等外面的消息。

远远的有喊杀声及惨叫声传来,但声音并不是很响亮,随即声音好像渐渐远去了,守在殿外的禁军将士没有任何的动作,只是严密的护卫着。

看到此情况,故作镇静的杨玉环也将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原本她是非常害怕,但杨晞临走时候那从容镇定的眼神给了她以安慰,她觉得杨晞有能力平定李亨的叛乱,不会将战事引到兴庆宫内的。外面的喊杀声远去了,那说明战斗的地方慢慢远离兴庆宫。

“陛下,你别担心,四郎他能指挥几千人马,击退十几万叛军的攻击,现在他也一定能指挥禁军将士,消灭太子的叛乱的!”

李隆基拍拍杨玉环抓着他的手,木然地看着殿外方向,没有说话。

殿内其他陪站着的大臣也是胆战心惊,他们不敢有任何的言语,只是不时地朝外面看看,希望不要看到李亨的叛军杀进来的情况发生。

过了一阵后,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听到沉稳的脚步声往殿内方向跑来,一下子又将众人的心提了起来,李隆基忍不住紧紧抓住杨玉环的手。

老暮的一代雄主,此时的心已经脆弱的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

就在众人的提心吊胆之中,一名禁军军士飞快地跑进殿内,作礼后大声禀报:“陛下,太子的叛军已经被击退!杨元帅、郭元帅、李将军、庞将军正在率军清剿太子的叛军!”

“呼……”“呼……”好几个人明显松了口气的吐气声清晰可闻,其中就有李隆基的。

李隆基放到了抓着杨玉环的手,身子也挺直了。危险已经远去,他害怕的感觉也少去了。

很快又有一名军士快步进殿来,向李隆基报告最新的战况。

李亨所领的东宫六率及一部禁军将士,在往兴庆宫攻击的过程中,遭遇了特别行动队的偷袭,遭遇很大的伤亡,随即庞忠的人马从几个方向冲杀出来。杨晞、郭子仪、李光弼等军中威望颇高的武将相继出现,原本人数占优的禁军将士士气更盛,以排山倒海之势朝李亨的叛军冲杀过去。

李亨所领的人马数量只有五千人左右,而且是分散在多个方向,庞忠的左龙武军有六千人,再加另外一部羽林军及右龙武军及其他卫军,总人数有一万余。李亨的人马原本就底气不足,到底他们的行动为算是谋逆,许多人心里还是有很多顾忌的,特别是军中将士。在遭遇左龙武军的阻拦和攻击后,马上出现了溃乱,一些人马四散逃走,还有一些将领在弄清楚情况后,临阵倒戈,最终加入攻打李亨亲自所领的东宫六率阵营中。

听到军士所传,李亨的人马溃败后,李隆基的担心也完全消除了。

随后陆续有更多的消息传到李隆基这里来。

此次李亨的叛乱,宫中的禁军包括右龙武军一部及左右羽林军各有一部分人马参加叛乱的,他们与忠于皇帝李隆基的人马在兴庆宫内展开厮杀,不过因为参加叛乱的人马不多,兵力上占劣势,很快就被缴械或者消灭了,宫内的战斗很快就停息了。

也在叛乱发生的大概一个时辰后,郭子仪和韦见素率先回到殿中。

一见郭子仪和韦见素进来,李隆基不待他们走近行礼,马上就问询道:“郭爱卿、韦爱卿,战事情况进展如何了?”

“启禀陛下,太子的叛乱已经基本被平息,战斗进行的差不多了,杨元帅正率军追剿叛军的残部!”韦见素抢在郭子仪前报告道:“太子的人马正往东宫方向溃逃,杨元帅和李将军、庞将军正率人马追击,陛下不要有任何的担心,相信很快就可以将太子和其他参与谋逆的大臣抓获。”

“太好了。马上传朕旨谕,嘉奖杨晞及其他平叛有功的将士,并令太子和其追随者投降,只要他们投降,朕会给予他们宽大处理的!”李隆基说着,马上提笔蘸墨,将一份诏令一挥写就,盖上皇帝的玉玺后,交给高力士,“高爱卿,你马上带着朕的这份旨谕去东宫,令太子投降!”

“是,陛下!”刚才与李隆基一样惶惶然,很是害怕,但依然忠心地护卫在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