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唐远)-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知道对面是杨晞带着亲卫巡城时候,高适马上就带着两名副手跑了过来,行了军礼后大声地报告:“报告杨元帅,末将怕叛军趁夜攻城,正带着军士上城头巡守!”

杨晞还了礼后,道:“高将军辛苦了!”

“元帅,我军灵宝惨败,二十万人马几近全军覆灭,潼关危在旦夕,末将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不敢言任何的辛苦!”

高适虽然没参加灵宝之战,但作为哥舒翰的高级幕僚,如果朝廷降罪的话,他也会跟着受到处罚。

不只是他,其他所有的哥舒翰手下部将都是如此,许多人就像高适这样,期望能用自己努力的表现减轻自己身上所背的罪,甚至将功赎罪。

原本抱着杀敌立功,以军功博取升迁的高适,在这方面更加表现的努力。

这一点,不只哥舒翰看在眼里,连杨晞这个刚来潼关执掌军务的人也一下子看出来了!

彼此的感觉不错,再加上杨晞又知道历史上高适的大名,心里早有招揽到自己名下之心,听高适如此讲,也就顺势说道:“高将军的才情让人惊叹,高将军的做事能力也很让人欣赏,现在只屈居一监察御史、掌司马的职务与高将军的才能太不相配了,本帅一定禀明陛下,晋你朝中职务!这样吧,自今日起,你就随着本帅处事,代本帅执掌军务机要,执行军司马职!本帅会马上禀报朝廷,为你讨任命的”

高适愕然,愣在了那里,不过也只愣了一会,马上就恭敬地作礼致谢:“多谢杨元帅垂爱,末将一定不辱使命,不负元帅所托!”

第五十六章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重感冒了,难受的要死,唐远想稍稍偷懒一下,每天早点睡觉,这两天改为每天两章更新,欠下来的以后补上,请书友们见谅!)

高适当然想不到,近凌晨时分在城头上与杨晞的这次巧遇,竟然让他意外地得到了升迁。

虽然杨晞许诺的升迁有点让他犹豫,犹豫着要不要接受,毕竟对方是杨国忠的儿子。但对杨晞先入为主的好感,及杨晞在抵达潼关后所做的一切布置让他不得不心生敬佩,能在这样杀伐果断,做事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人手下任职,感觉会非常好的,自己的才能很可能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

也只犹豫了一会,高适就接受了杨晞的当场任命,并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高适接受了他的临时任命,并没有任何的推拒,杨晞知道,这个历史上的名人已经会初步听服于他了。无论哪个时代,要想干大事,干成大事,必须要有一批得力的手下,忠诚度很高的得力手下,杨晞也清楚,他虽然现在行元帅的职,但真正会完全听服于他个人的人,几乎还没有。

无论是哥舒翰,还是庞忠、李福德等人,都是因为他负着圣命而来,或者是他父亲杨国忠的亲信之故才暂时听服于他,要是这些前提条件都没有了,那这些人也不会太把他当回事。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他不但要率领这万余残兵败将守住潼关城,而且要连续不断地收“小弟”。

手下有了一批忠心于自己的人,那才可以做事,才可以做大事。

他希望高适是他所收的第一个“小弟”,以后能听服于他,为他做事,为他出谋划策。

他也相信,无论年岁多少大的人物,他都有信心让他们折服于他的能力和手段,助他成大事的。

刚穿越过来,凭着一些特殊的机遇就站在了现在这样的高度,这样让许多人仰视的高度,杨晞当然不会善罢干休,要借着任何一种“势”,施一番拳脚的。

这不是凭空而起的念头,而是随着他慢慢掌握潼关的形势自然而然起来的。

当下也马上示意高适不要多礼,挺身傲然而立,正色地说道:“高将军,末帅曾拜读过你的诗作,‘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破家辞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是何等豪气的诗,称之为千古绝叹也不为过,本帅希望你在战事进行中的表现,也能如你诗作中所写那样豪迈,有气度!”

没想到杨晞竟然当场吟诵了他那首自觉也很不错的《燕歌行》,还盛赞了一番他,高适又惊又喜。

其实他这首诗里是满腹怨言的,埋怨张守珪骄傲轻敌,以至作战失败,让军士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却没想到杨晞会以此诗来称赞他的豪迈、气度,还真有点汗颜。

杨晞能记着他这首诗,并大为赞赏,这也是高适没有想到过的,甚至心里生出一种知己的感觉。

杨晞记着他的诗,盛赞他诗的同时也称赞了他的才学和豪迈,这当然是知己的感觉,被人识才了。

高适当然不知道,杨晞只记得他这首著名诗篇中的前面几句,后面就不知道了。

见高适有点动容了,杨晞趁热打铁地说道:“高将军,李将军和庞将军在撤离汉潼关城前所做的布置很妥当,将叛军迷惑住了,叛军肯定直到天亮后才会发现我军已经弃守汉潼关城,而且他们要费一些周折才能进城,叛军抵达这里,对我们所处的潼关城发动攻击,至少还要有好几个时辰!末帅相信叛军至少要在几个时辰后才会攻城,只是起的早,又想鼓慰一下守城的军士,所以就带着亲卫来巡城了!本帅希望叛军能更迟些对潼关城展开攻击!”

杨晞当然知道,庞忠在撤离汉潼关城前所放的那场大火,及随后所做的破坏措施,可以说差不多将汉潼关城的防卫功能破坏了。撤退前布置的那些疑兵之计,会让叛军摸不着头脑,那些陷阱也会让叛军吃尽苦头。如果叛军在天亮后才发现我军已经撤离汉潼关城,那他们也得花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我军真的撤走,而不是设下陷阱,或者摆出空城计引诱他们上当,这个过程很可能要花几个时辰。

如今的时间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很宝贵的,叛军想尽快将潼关城攻下,抢在后续的唐军抵达之前夺取潼关城,以免功亏一篑;而唐军由希望叛军的攻击行动一再往后拖,以便争取更多时间挨到叛军抵达。对于隋潼关城的唐军来说,多一个时辰休息,就能多恢复一些体力。

听了杨晞所说,未完全明白杨晞意思的高适一副迷茫的神色,但也没问询。

杨晞也没再说什么,而是吩咐高适道:“高将军,你就随末帅一道巡城吧!巡完城再回去休息!”

“是,元帅!”高适作礼答应了声后,也吩咐自己的手下跟着他一道,陪伴杨晞巡城。

此时的城头上守卫的军士并不多,巡逻的军士也不多,大多的军士都被安排去睡觉休息了,杨晞也尽量不去打搅睡觉的军士,只是和高适一道查看各城门楼上布防的情况,提醒一下守卫在城头上的军士,让他们提高警惕,睁大眼睛仔细查看任何可能出现的异况。

不过在巡城一圈后,杨晞知道他睡觉醒来后所起的那担心叛军偷偷潜到城下的担心是多余的。

今天晚上的天气虽然很好,但因为半轮月亮已经落山,又差不多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好像还有轻雾起来,整个世界看上去都是黑乎乎、灰蒙蒙的,潼关城外的道路非常难行,要是不打火把,或者借着月色,在晚上时候根本不可能行走,即使很熟悉这一带情况的人也是如此。

因此黑夜中城头上的军士并不太担心叛军悄悄过来偷袭,各城头守将也只安排了不多的军士警戒,轮流巡逻和睡觉休息。十二连城的巨大烽火台上,每个城上也只有少数几名军士在游荡。

“元帅,看来叛军真的以为我军会死守汉潼关城放弃,天黑前的攻击又遭遇了惨败,放弃了晚上的进攻!”在巡城一圈后,高适感慨道。

杨晞无声地笑了几下,略带感慨地说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军拼死抵抗,不让叛军攻占汉潼关城,无论是崔乾佑还是田嗣真,或者安庆绪,都不会料到我军会趁夜放弃汉潼关城,倾全力退守隋潼关城,相信明日一早,他们进到没人的汉潼关城内,会跌足长叹的!”

“但愿如此!”高适也有略略的感慨,但他还是将信将疑。

不过事实证明,杨晞此话还真的说对了!

第五十七章空城计

(非常感谢淫民头书友的打赏及abccd5432书友的连续打赏!感动ing!)

天很快就亮了。

但山间起了雾!

越来越浓的雾将两座潼关城都掩藏在其中,华山诸峰也在雾中若隐若现,极是美丽。

但华山的雾中美景几乎被邻近的任何一个人忽视了,特别时候,谁有心思去欣赏美景啊!

退后两里地的叛军崔乾佑部,在天刚擦亮时候就开始做准备,想趁太阳未起来,天不是很热的时候就对汉潼关城发动攻击,并且一定要倾全力拿下汉潼关城,进至隋潼关城下,并集全部兵力对隋潼关城发动持续不断的攻击,争取一天之内就将隋潼关城拿下,打开通往长安的最后门户。

在吵吵嚷嚷中用罢了早饭,崔乾佑令李前和程卫两名中郎将,各率四千人马打先锋,分别对汉潼关城南门和东门发动持续不断的攻击。

过去的这一个晚上,崔乾佑虽然没有命令军士连夜攻城,但还是派出了不少军士潜伏在汉潼关城附近,观察城头上的情况。唐军有没有增兵,有没有趁夜出袭,这些都是崔乾佑必须要掌握的情况。

据潜伏在周围的军士报告,前半夜,潼关城头挺是热闹,巡逻的军士不断,好似有援兵抵达的样子,城头上的守卫军士都好像密集了一些。到了后半夜,声音稍稍平静下去,火把、灯笼也少去了,但城头上依然人影绰绰,军士的数量时增时减,还不时有响箭射下,以响箭打探城外的情况。

综合潜伏军士的报告,崔乾佑认为唐军已经趁夜派驻了援军,只是援军数量并不清楚,唐军没敢趁夜出城袭击,那可以说明增援的唐军数量不多。

据昨天的观察,崔乾佑判断汉潼关城的守军只有两千余人,加上增援的人马,应该不到四千。

汉潼关城内只有四千左右守军,崔乾佑相信凭着他所领前军五万余人马,以车轮战术,轮番攻城,肯定可以将那座破破烂烂的城池攻下来的。

因此也就命令李前和程卫,无论花大大代价,也要倾全力攻击

被派了打头阵的李前和程卫一阵胆寒,他们当然清楚这个任务不好完成,说不定把自己的小命都填进去,昨天攻城时候那惨烈的情景他们还历历在目,今天同样的惨状将在他们所领的人马队列中上演。但他们又不敢抗命,只能领命而去。

汉潼关城还隐藏在雾在,即使潜伏在附近的军士,也只能看到城池的一个大概轮廓,但看不清城头上的守军。李前和程卫指挥着人马小心翼翼地往汉潼关城下运动,他们也打算着趁大雾未散,城头上守军看不清城下情况之时,先一步发动攻击,打城头上的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也一再令军士小心,尽量避免发出大的声响,惊动了城头上的守军。

雾在凌晨时分起的,起初时候只是轻雾,但随着黎明的到来,雾气越来越浓。这是夏天时候华山一带常见的景象,几乎每天晨起时都有雾,只是雾的轻薄程度不同而已,湿气较重的日子,比如前一天下过雨,那第二天雾气不会很大。但这不是绝对的,就如今天的雾就比昨天早上大多了。

昨天早上时候,在太阳没升起来之前,薄薄的轻雾就完全消散了,看情况今天不会这么容易。

两彪人马摸索着慢慢前进,两三里的山路花了近半个时辰,终于在潜伏的军士指引下,潜至汉潼关城下,而此时城头上的守军并未发现他们,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