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8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现在一个月大概能有多少收入?”武好古问。
  张熙载道:“天津市的商税大约能维持在每月两万五千到五万之间,冰封季节两万五,其余季节有五万。过税(关税)更不好说,如果纪忆真的能保证‘北粮、北木、北药、北马’的买卖不变,一年兴许能上百万。另外,界河市舶司和天津市还持有不少商行的股份,比如天津船厂,天津银行,天津兵器所,天津火药所,市舶司商行等等。如果没有纪忆给的军工订货,每年能得到的分红,也都在数十万到一二百万间……具体多少,还得看朝廷会不会为难咱们的商行。至于节帅自家的商行,情况也差不多。而且还要看开封府的地产行情如何……”
  武好古集团的财政,现在是依靠工商业收入的。如果说农业是靠天吃饭,那么工商业的收入就得随行就市,得靠市场吃饭了。
  很不幸的情况则是市场主要被大宋朝廷掌握着!所以武好古的财政收入随时可能出现重大的亏空。
  即便市场不出现大问题,天津市的商税一年就在五十万左右,过税差不多上百万,如果没有大的军工订单,能有二百万收入就不错了。哪怕算上武好古私人所有的商行的分红,一年也就是五百万到五百五十万之间。至于其他方面的收入,基本可以忽略的。
  对于一个商行或是商人家族而言,这笔收入真的不算少了,说是富可敌国也不虚了。可现在成了一个割据政权,又是四面受敌。这五百多万还真是不经花啊!
  也由此可见,纪忆许诺的一年300万两,加上“北粮、北木、北药、北马”买卖不变,对武好古而言有多要紧。
  “看来海军得裁啊!”武好古叹了口气,“回头卖一半战船给纪忆吧……船上的水手和战士,也能有个出路。”
  “给纪忆?”主张裁剪海军的马政也眉头大皱了,“纪忆肯定还要自建战船的,而且纪家本来就有战船……若是把咱们的战船分一半给他,那海上岂不是要由纪忆执掌了?”
  武好古摇摇头,“海上的事情,也不是船多一定赢的……还得讲真理啊!咱们有真理,纪忆没有!所以他的300万两,得一直给下去!”
  真理!
  重达3000斤的真理!
  这个分量对于陆军而言太重了,很难作为野战炮使用。但是对于海军舰船来说,3000斤真不算什么。一条船装上20门也才6万斤嘛,差不多600石而已。
  不过武好古手中的战船并不是作为火炮战列舰设计的,能不能承受3000斤大炮开火的后坐力可不好说,多半还得重新设计和建造战船。
  当然了,一旦进入火炮时代,海军战船数量的人员规模还可以再缩减一下。有个三十几艘火炮战列舰,能在南洋维持十艘左右的战列舰,也就能保持海权了。只要海权在手,纪忆当然得年复一年给武好古上供了!而且南洋共和国也没那么容易变成纪家坡。
  而且火炮战列舰对于航速也没那么高的要求,完全可以用风帆驱动,也不需要许多肉搏兵,所以船上的人员也会有所减少的。
  ……
  “忆之兄,我大哥真的,真的是忠臣?”
  南皮城内,纪忆已经成功摊派掉了500万“买命钱”,开始应付武好文和杨戬了。
  摊派进行的非常顺利。谁敢不给啊?不给钱不仅得罪武好古,连纪忆也一起得罪了。得罪了这两位,祖宗姓什么都不管用了。
  “真的,真的!”纪忆点点头,“他怎么不是忠臣?他要不是忠臣,谁去帮朝廷抗辽?”
  “那咱们的推恩之法……”
  “无妨,这事儿已经过去了。三日后咱们北上天津府,就在天津府宣旨吧!估摸着武崇道会把燕地群雄都请到天津府过年,咱们就在那时宣旨,顺便再商量一下开春后的战局。”
  “开春后?”杨戬忽然想起自己还是劳什子经制燕山路兵马,眉头又大皱起来了。官家怎么不免了自己的差遣?难不成是忘记了?
  纪忆点点头,“燕地还缺一个易州呢!而且朝廷也得收复河北西路的失地啊!杨都知,你还是经制燕山路兵马事吧?收复易州、定州、祁州的军事,能少得了你参与?”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引祸水
  塞北,奉圣州,鸳鸯泺。
  象征着大辽天子的日月神纛,再一次出现在了鸳鸯泺的上空。
  “南征得胜”又不小心丢了大辽南京析津府的耶律延禧,已经灰溜溜回到了这处大辽南征大本营的所在。
  南征之战肯定还得继续!燕地对大辽而言实在太重要了,一旦失去,辽国立国的根基都会动摇。不过能不能打赢武好古,说实在的,耶律延禧也没什么把握。
  而且,回到鸳鸯泺的耶律延禧,突然发现自己要面对的强敌很可能不止盘踞燕地的武好古了。
  此时就在耶律延禧的御帐之中,一个高丽使臣,正匍匐于地,用契丹语如泣如诉的哀求着大辽上国发兵援救高丽。
  “陛下,生女直真的和宋国联手,这是千真万确的!在生女直的军中,出现了宋军的工匠,他们不仅帮助生女直打造了许多攻城器械,而且还给了生女直人火药!正是在宋国火药的帮助下,我军在曷懒甸所筑的九座城池,全部沦陷,别武班精锐也损失惨重!而且生女直贼人还攻破了千里长城的宣德关,夺占了定州城。如果上国再不发兵,我高丽就要被宋人和女直人联手灭亡了。而我高丽一亡,女直人和宋人就能在海上往来自如……”
  哭哭啼啼的高丽人走了,而耶律延禧则好像没有听懂他的契丹话,没有给出任何答复。
  直到高丽人走后,耶律延禧目光在御帐中扫了一圈,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自萧海里亡入女直,彼有轻朝廷心,再观其所为,便知其志非小。国家大患,就是这些女直人啊。”
  第一个站出来进言的是曾经担任宁江州刺史的萧兀纳。萧兀纳本是辽道宗的重臣,在昭怀太子遇害后曾经竭力保护耶律延禧,使之免被耶律乙辛所害。后来辽道宗因为生不出儿子,只好杀掉耶律乙辛并且传位给孙子耶律延禧。所以萧兀纳在辽道宗执政末期非常受宠,担任过耶律延禧的老师,南枢密院使,北府宰相等要职。
  不过因为他在教导耶律延禧时太过严苛(也有可能是耶律延禧太笨,总学不会),在延禧即位后就被赶出了朝廷。贬去宁江州当刺史,结果正好遇上萧海里亡命入女直事件。也因此见识到了生女直的厉害!
  之后萧兀纳就成了最坚决的反女直派,坚决主张遏制生女直的崛起。
  在这一次宋辽开战前,萧兀纳在锦州临海军当节度使,比较熟悉辽东海上的情况。所以在武好古的水军从辰州转进苏州后,他就被耶律延禧招到了鸳鸯泺的御帐。
  不过再次回到耶律延禧身边的萧兀纳对于武好古占据苏州镇东关外地区的情况,却不怎么上心,反而一再提醒耶律延禧注意生女直部落联盟的崛起。
  在他看来,武好古在苏州再怎么折腾,也不过就是占个小小的半岛好做生意罢了。如果武好古真的想在东京道大展拳脚,就不会放弃控扼着辽河入海口的辰州了。现在东京道的腹心区域就在辽河两岸,也只有占据了辽河两岸的平原,武好古才能在辽东建立统治。至于苏州关外的那个半岛,无非就是地势险要加上有终年不冻的港口,也许还有几十万亩可以开垦的土地,多少能够养点兵马。
  但是镇东关长城以北,基本上就是丘陵和山地,武好古的军队在辽东本地也没有多少民夫可以动员,想要从遍布丘陵和山地的辽东半岛推进四百多里进入辽河平原,根本是不可能的,谁给运粮食?真要图辽东的地盘,沿着辽河打不省事多了?
  而且辽东半岛的山地中居住着许多曷苏馆女直人,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契丹人都头疼了一百多年,武好古哪有那么快摆平他们?
  可要是换成生女直部落联盟出马,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按出虎水完颜部和曷苏馆女直人都是一个姓的,都是完颜!虽然他们长得不一样,可却都自认是女直人,语言也差不多,文字嘛……都一样不认识的。
  另外,按出虎水完颜部的勇士特别善于在山地林间行动。对汉人军队而言的险地,就是他们的后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肚子饿了随便抓点动物就行了,对后勤补给的要求也不高。
  更要命的是,这些生女直还特别骁勇善战!几百人的生女直居然就是一支可以让高丽国大败亏输的武力了。这可真是太可怕了——几百个或是两三千个生女直在山林里面钻来钻去根本不需要什么后勤啊!
  在东京道这种地方,不需要后勤就已经占了极大的先机!
  “朕岂不知生女直野性难驯。”耶律延禧皱眉道,“但是朝廷正欲复夺燕地,暂时无力在东京道大兴兵甲,如之奈何?”
  “陛下。”萧兀纳道,“臣有一条祸水南引之计!可以暂时稳定东京道的局面。”
  “哦?快说。”
  “臣建议陛下封完颜乌雅束为东州海东军节度使。”
  “东州海东军?”耶律延禧问,“新设立的州军吗?”
  “对。”
  “设在哪里?”
  “治所可以设在高丽定州!”
  耶律延禧一怔,“你要让高丽割让定州给生女直?”
  “臣想引生女直这股祸水入高丽!”萧兀纳道,“据臣所知,高丽使臣所言不虚,生女直的确得到了宋国的支持。两者之间,显然是有勾结的。但是生女直的地盘同宋国间隔着我朝和高丽,如果生女直从定州打到高丽西京,那么就能同宋国建立直接的联络了……”
  “这对我朝有什么好处?”耶律延禧眉头大皱。
  “可缓数年之祸!”萧兀纳说,“生女直兵力颇强,陛下若欲图之,当兴大兵伐之。如此,只能在收复燕京之后出兵。臣以为,收复燕京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成功。”
  “那高丽人那边怎么说?”
  “陛下可以遣使告知生女直,说高丽人愿意割让东西两界之地,朝廷则封之为东州海东军节度使。同时告诉高丽人,只割定州一城,并弃曷懒甸土地。定州早就被女直占领,千里长城也已不守,能割一城换取平安,高丽人应该会答应的。”
  耶律延禧看了看萧奉先和耶律俨。
  耶律俨上奏道:“陛下,臣可以去调解高丽——生女直双方,设计引生女直祸水南下。”
  萧奉先则道:“如今我朝与宋人战事正烈,阻卜克烈部又蠢蠢欲动,东京道不可以再乱了,否则朝廷将难以应付。”
  耶律延禧叹了一声:“只是苦了高丽人了!”
  ……
  “崇道兄,虽然你对朝廷,对官家是一片忠心,但是现在朝堂上小人奸臣颇多,都视你为乱臣贼子啊!”
  “哦?朝中还有这样的小人奸臣?是谁啊?”
  “这个……这个先不说了,咱们还是说说开春以后你想往哪里打吧?”
  “易州,肯定是易州啊!”
  “这个,只怕不妥吧?”
  天津府,武家大宅的内厅里面,刚刚受封为北平王,幽州节度使和太尉的武好古,正在和纪忆把酒言事。
  八百万缗钱(绢帛)和三百万两白银,都已经从纪忆控制的京东银行天津分号的库中提出,存入了天津银行的库房。
  八百万缗钱(绢帛)中的三百万是纪忆用来购买幽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