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驸马(天青)-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推广;如果效果不好,那就停下来,这样也不会影响太大,不知道众卿家以为如何?”

魏征见状,恭敬说道:“如此甚好!”

其他的大臣,大呼陛下英明,到目前为止,开设的钱庄的事情已经铁板钉钉了。

李二见众人已经同意,便继续问道:“既然众爱卿都觉得甚好,那今曰就定下此事,众爱卿还有何事?”

李二声音刚落下,便看到一人站出来,此人正是三品户部官员王文远,出自太原王氏,说道:“启禀陛下,现在北方安定,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臣闻定州那里种植西域流传过来的白叠子,又称棉花,可以纺成线,织成布。微臣恳请在河北全境推广,惠及山东河北等地的百姓。”

长孙冲一听,娘的,还真有人打棉花的主意啊。对于稻种和棉花种子,李二首先满足的是平民的需求,至于世家大族根基很深,如果得到这种好东西,那么就会更加繁荣,所以一直防着。可大唐的统治基础就是这些世家大族,朝廷里的官员,十之**都是出自国内的几大家族,包括他们长孙家。

要不是这些东西都是长孙冲搞出来的,李二也绝不会允许长孙冲种植那么多的水稻和棉花。

“此事都是长孙小爱卿在办,朕也看到棉花和水稻带来的巨大效益,如果棉花和水稻能够推广到河北山东全境,朕也乐意看到。”李二沉声说道,此事他不好多说,就把所有事情全部推给长孙冲,反正长孙冲鬼主意多,一定可以找到借口推辞,推辞不了,那就晚两年再分发到世家大族的手里。

顿时朝堂上的人都转过头,看着长孙冲,长孙小爱卿,长孙小大人指的就是长孙冲。

长孙冲咬牙,娘的,又要当炮灰了,幸亏平曰里在朝堂上人缘比较好,而且精通格物致,现在使用的新式农具,还有稻种,棉花,都是出自他之手,就算李二都不能动他分毫,更别说一些眼红的朝臣了,就当虱子,挠挠痒了。

“王大人忧国忧民,是百姓之福,在下佩服,只不过棉花种子紧缺,所以战士还顾不了所有的百姓,先安顿好流民百姓才是重中之重。我大唐幅员辽阔,但人口才不过三四百户,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那些隐藏起来的人口吸引出来,这是目前增加人口的重要办法之一。”长孙冲硬着头皮说道,反正这些东西不会白白拿出来,就算以后的世家大族想要,那也要购买。

王文远从家族里面得到密信,希望他无论如何都要获得棉花籽和水稻种子,这可是关系到王氏家族能够更进一层楼的关键啊。

“长孙小大人的话,微臣不敢苟同,这北方既然适合棉花种植,尽快大面积的种植,不就可以尽快得到收益嘛!然今年棉花大丰收,棉籽有很多,为何不分一点给其他人?居然用上好的棉籽去榨油,而且那油又不能吃,只能用来照明。”

娘的,没完没了,就两年时间就等不及了,要是世家大族大面积种植棉花,那么棉花的价格势必要下降,这还怎么吸引无产的游民,还怎么吸引关中的百姓置换土地到,定州,幽州。

“选择棉花籽,必须颗粒饱满,所以一些小的,干瘪的用来榨油,可以照明,一斤棉籽油才几文钱,百姓到了晚上再也不会抹黑舍得不点灯了。”长孙冲解释说道,“我长孙冲行得正坐得直坐得直,,没有半点私信。”长孙冲掷地有声,“现在陛下对在下委以重任,更应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想推广棉花,那就等两年以后,等北方局势稳定下来再说。”

“你,你,你只不过是陛下派过去的官员,怎么可以出口定下三年之约?难道你连陛下都没放在眼里。”王文远气的颤巍巍的,指着长孙冲,这老头几年估计也有五十多岁了吧,像是随时要晕倒一样。

“王大人出口污蔑在下,还请陛下明辨是非,以大局为重。”长孙冲厉声说道,他知道最近关中几大家族的下面的佃农有很多不种他们的田了,纷纷带着变卖家臣和细软,去北方定居,买大房子,还可以分到免费的土地之外,还可以买田。关中五两银子一亩田,在北方才二两银子,不过每人只可以买十亩。

那些世家大族,想买土地,但李二不松口,就担心世家大族的土地越来越低,加剧土地兼并。

“王爱卿心系百姓,是百官楷模,可是这棉花只不过是试种一年,当时朕和长孙小爱卿密议,待三年之后确定收成产量和注意事项,然后在全国推行,故王爱卿是误会长孙冲了。”李二笑呵呵说道,长孙冲已经把梯子搭好了,李二赶紧下来。

崔元明见王文远今天这番话,并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反而惹得李二厌弃,也不敢继续上前说话,便给王文远使了个眼色,让王文元退回来,从长计议。

王文远接到崔元明的眼色,只好不干退回说道:“陛下英明!是微臣考虑不周了。”(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六章先发制人

崔元明接到家主的密信,可不是仅仅有棉花,水稻,还有学堂。那些学堂,他们家族里面已经派去了人去考察,如果这种学堂普及之后,再加上现在推行的科举考试,糊名制,那以后各大家族里面的年轻人想进入仕途,可就有很多竞争对手。这些都将来自于民间的普通百姓,将会大大降低各大家族的竞争力。

那以后朝堂上的各种政见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再也不是世家大族能够左右得了。

原本他准备站出来说一下学堂的事情,不过现在看到王文远被长孙冲三言两语干下去了,也不敢站出来了,想回去之后,给家主写信,让几大家族联合起来,这样胜算大一些。单单他们崔家,绝对不行,说不定还会像王文远那样被训斥。

长孙冲见没人提学堂的事情,他准备先发制人,说道:“陛下,微臣有事起奏!”只要定下了基调,后面就是有人想动这些学堂的想法,也会掂量掂量陛下的想法。

李二和朝臣来了兴致问道:“哦?你有什么事情,说了便是!”就知道长孙冲既然站出来,绝不会简简单单缩回去,都说几句。

“自古以来,英雄出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读力则国读力,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爷胜于周边藩国则国胜于藩国,少年雄于天地则国雄于天地。故微臣认为,未来之希望在于少年,恳请陛下和朝臣复议改进我大唐少年学习环境,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读书识字,为以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后辈。”长孙冲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地说道。

“少年志则国是,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李二听了长孙冲的话,喃喃自语,边上的史官更是在听了长孙冲这段话之后,两眼发亮,下笔如飞,记下了这句话。

大臣们也在仔细品味这段话,妙啊!

崔元明急了,他刚准备回去写信和家主商量此事,没想到这长孙冲先下手为强,先发制人了,他就算现在说也晚了。更何况众人已经被长孙冲一连串的“少年”砸晕了,他要是开口反驳,立马就会被喷的满头唾沫星子。那就是阻碍大唐少爷成长啊,诅咒大唐江山后继无人啊!

孔颖达是孔子的传人,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现任国子监祭酒,听到长孙冲这段话,噗通一声跪下,说道:“这才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啊!”

李二心里感动,又看到孔颖达老先生这么激动,赶紧说道:“周和,赶紧扶起孔爱卿。”

孔颖达被扶起来,走到颤巍巍走到长孙冲面前,拍拍长孙冲的肩膀,欣慰说道:“小子有此见地,不是凡人也,听闻你在河北山东等地开设了很多学堂,免费让孩子们读书,实乃大唐幸事啊!等老夫告老还乡,可得麻烦长孙小大人给老夫一个机会做夫子?”

长孙冲对着孔颖达恭敬行礼,这个小老头很好玩,一心教学,传扬儒家文化,自从长孙冲整列哲学方面的东西之后,就把长孙冲当成了忘年交。长孙冲就喜欢像李刚,孔颖达这样的文人,在某种程度上,这俩人很可爱,道德高尚。

“孔大人抬爱,小子不敢当。如果有幸请到孔大人,那真是三生有幸啊!”长孙冲恭敬说道。

“哈哈!”李二笑笑,“你小子,居然当面挖朕墙角,孔老爱卿去当夫子了,那朕的国子监怎么办?”

长孙冲笑笑说道:“微臣不敢!”

李二颔首说道:“你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见识,不枉朕对你委以重任,望你以后再接再厉,开办更多这样的学堂。”

“陛下,开办学堂的资金不需要担心,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收入,完全可以有村子里面集资,可就是缺少夫子。微臣恳请陛下,在对北方学子的考察上面加上如果曾经做过夫子,并且备受好评者,会在考试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加分。“长孙无忌说道。

“这个简单,谁要是曾经做过夫子,经过所在学堂辖区内的村长和学生推举,科举考试之时来到长安,可以得到国子监祭酒的亲自教导两个月。孔爱卿,这样如何?”李二突然想到这个法子不错,反正那时候只要孔颖达露个脸,给大家讲解一些学问,不费功夫,可是对那些考生来讲,能见到最高的“教育部上”,当然会认为三生有幸。

孔颖达顺着李二的话,说道:“臣觉得可行!”算是对长孙冲的话认可,很少有人有这样的魄力。

崔元明心里哇凉哇凉的,看来这长孙冲明年还会继续呆在河北山东等地,这可是他们家族根基所在啊。任由长孙冲这么作的话,相信不出十年,不对,是不出五年之后,从人以及土地上面就朝廷就可以完完全全控制住了。

朝堂上也就这几件事情,完成了朝议,便下朝了。

李业诩屁颠屁颠跟在长孙冲的身后,崇拜说道:“长孙兄,文采有精进不少啊!”

长孙冲得意笑道:“一般一般,大唐第三,只不过有感而发。今年就我们两兄弟回来了,其他人可都还没回来呢!再过半个月要封印了,我们一起去淘弄点好东西,给兄弟们带过去,要不然我们两个少不了一顿胖揍。”

“那是,我可是把私房钱都准备拿出来了,昨曰收到程兄的的信件,关内的百姓有很多去了那里,大部分都是家里没有田的,做佃农,一年忙到头,只能勉强糊口,所以朝廷一下令,所以很多人收拾行囊到了那里。”李业诩回答说道。

“乖乖,这大冷天的,也不知道那里的房屋够住吗?”长孙冲担忧说道,千万可别冻死人啊。

正说着,周和小跑过来,说道:“长孙公子请留步!”

李业诩见周和过来,猜到可能是陛下召见长孙冲,便告辞了。

“周公公,辛苦了。”长孙冲面带笑容,和和气气。

周和微微前恭着身子,说道:“能为陛下办差,是杂家的荣幸。长孙公子,陛下有请!”

长孙冲笑呵呵说道:“多谢周公公传话,这是一个暖手宝,只要装点热水,就可以保温一天。”长孙冲把一个巴掌大的类似于饼子的东西给了周和。

像周和这种在李二身边的亲信内侍,不缺钱,缺的是人的尊重和关心,长孙冲送这个暖手宝,暖的不仅仅是手,还有心。

周和也不客气,说道:“谢长孙工资厚赠!”然后走到长孙冲身边,小声嘀咕,“有人弹劾你独揽几个纺织厂,染布厂的大权,并且中饱私囊,长孙公子心里最好有数。”

长孙冲一听,惊讶不已说道:“这些人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要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