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亥再次对着莫乎尔抛出一个大馅饼。

    ……

    莫乎尔心满意足的退下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被人卖了还在替人数钱。

    胡亥走上玉阶,俯视着殿中群臣。

    “命太仆府即刻遣人前往九原,将一应东胡马匹无论老弱病残登记造册。朱雀军所获之匈奴战马,挑选良马配给九原军,至于数几何,太仆依太保大人所需即可。

    平夷将军李信明日跟随胡忠回返九原,朱雀军五千兵将同行。十万平夷军需在三月内抵达呼伦贝尔湖,筹建黑龙江郡。

    蒙云抽调九原军五万骑兵,护送二十万东胡百姓北上,筹建内蒙郡。同样以三月为限。青龙将军徐闯待到青龙军回到咸阳之后,即刻领军北上,筹建辽宁郡。

    上计府、治粟内史府、宗正府遴选官吏,抽调粮食辎重和军械,龙卫府和黑冰台先行遣人进入新设四郡,绘制地图,为大军进入做好万全准备。四郡所有之新建城池,尽皆以五年为期,不必急于求成。”

    “臣等遵旨!”

第五章 公开的秘密

    连串的命令,让原本以为平定叛乱之后,皇帝将会着力休养生息的大秦群臣,尽皆感受到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嬴腾、冯去疾等一众老臣无不面带忧色。显然对胡亥如此大手笔的抽调兵力北上有些捉摸不透。毕竟那些地方不似中原之地,有着富足的人口,有着肥沃的土地。

    所有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会对那样一块看似广袤实则贫瘠荒凉的土地感兴趣。

    这同样也正如当初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发动的对穷山恶水岭南之地的征讨。

    由不得大秦群臣不这样想。

    毕竟,父子两人行事到现在是何其的相像。

    统一天下之后,老子马上南征,再次统一天下后,儿子立马北讨。老子新设南越三郡,儿子就设了北地四郡。

    唯一不同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始皇帝已经老了,而现在的二世皇帝,却不过二十岁而已。

    这是不是又是一个大秦混乱的开端呢?心中惴惴的大秦群臣不知道。

    议政堂。

    三公九卿等一干重臣还在殿外等候召唤,议政堂中只有胡亥一人。不对,还有一个人。

    “事情查的如何了?”胡亥悠悠然翻看着铜案上、地上堆积如山的奏报,漫不经心的问道。这些奏报有纸质的,但是更多的却是一卷卷的竹简。

    纸质的大多都是咸阳京官们呈上来的奏报,竹简则是天下各郡官吏呈上来的。看着这些竹简,胡亥暗道:如今大秦基本上已经平定了,纸是应该大力推广至天下各郡了。

    造纸的方法也要放出去,不然仅仅靠尚坊,怕是五十万人都用来造纸。也不够用的。更何况如果光从关中运纸出去,怕是等到了岭南这些地方,一张纸可以等若黄金了。

    “回陛下,没有查到幕后之人。”

    一个娇俏的女声,恭谨的道。

    赫然正是负责龙卫府第六尉的嬴六。龙卫府第六尉主要负责各地细作以及信息传递。

    “嬴一呢?还在栎阳?”胡亥将手中的一卷竹简扔到铜案上,拍拍手。

    这是三川郡守方有从递送上来的信报。敖仓之粮,有数个仓室的粮食因为堆放的时间长达十余年之久,已经开始有所霉变。

    这等大事方有从自然不敢瞒报。毕竟敖仓可以说是一仓系大秦安稳。一旦敖仓之粮腐烂过多,大秦根本都会动摇。要知道。皇帝可是接连下诏免了天下百姓三年的赋税和劳役。

    也就意味着,至少三年内,敖仓不会有新的粮食补充进来。大秦无数的官吏俸禄、无数拥有爵位的世家贵族、将领、兵卒以及需要抚恤的英烈家属,可是都靠着敖仓之粮。

    虽然以敖仓之存粮,即便大秦十年颗粒无收。也能供应天下百姓所需。但是能够供应和腐烂变质可是不同。

    胡亥将方有从派到三川郡是为了什么,方有从很清楚。所以他可以说是除李由外,历任三川郡守最为尽职的一个了。到任第二天,他就花费了足足一月时间将敖仓各个仓室都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随后,给了胡亥一份敖仓存粮的详细奏报。

    一个月,方有从至少要到敖仓之中视察三次以上,才能安心。可见他是如何的诚惶诚恐。

    三川百姓更是有戏言方有从是敖仓郡守。

    而方有从的奏报。更是胡亥决意新设北地四郡的直接动机。

    “回陛下,据龙卫府查探,流言最早就是起于栎阳。而栎阳中因为有为数众多的老秦世家贵族,龙卫府行事有着众多的不便。所以,嬴统领亲自前往栎阳讯问。”

    “让他回来吧。先前已经杀掉的、被打死的,都算了,至于那些如今还关在栎阳狱中的泼皮纨绔就都放了吧。朕都在诏令中说过。此事严密探查,不可声张。他堂堂龙卫府大统领因为一件连普通百姓都曾相信的流言亲自跑到栎阳询问人犯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明摆着告诉那些有心人朕心里有鬼吗?”

    “喏!”

    “丞相府可有消息?”胡亥用手支住自己的下巴,随意的翻看一份放在铜案上的奏报,淡淡的问道。

    “回陛下,丞相府没有任何变化。”

    “荆云等人回来后也没有到过丞相府?”

    “回陛下,荆云等人并无任何异常,自回到咸阳后多是呆在范府之内。也未曾发现丞相府有人接触过荆云等人。只是……只是在荆云回到咸阳的第二天,龙卫府发现一名细作被人诛杀在咸阳城外。”

    嬴六有些忐忑。

    “哦?”原本正在翻看奏报的胡亥闻言动作不由一顿,“监视荆云的细作?”

    “回陛下,那名细作是监视荆云的几位部下。”

    “命龙卫府彻查此事。还有龙卫府细作以后不要再寻普通人。至少也要有自保能力才是。”胡亥合上奏报,躺靠在宝座上,轻声道。

    这件事情,他先前一点消息没有得到,而嬴一也没有禀报给自己,显然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查到任何的消息。

    细作在荆云回咸阳的时候被杀,也许跟荆云确实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联想到那个时候流传在关中的流言,直接告诉胡亥,两者之间肯定有着他没有了解到的联系。

    胡亥虽然说着彻查,但是他知道,自己能够看出有问题,显然嬴二这些一直活在黑暗中的老江湖不可能不知道其中有鬼,可是事情过去了数个月之久,龙卫府还没有查到任何的消息,显然就算现在查也不一定能够再查到任何的消息。

    背后之人,藏的很深。

    不过,胡亥不急。毕竟总会有冒出头的一天,这正如对付稷下学宫一般。想到稷下学宫,胡亥就想到嬴四奏报的跳入海中逃跑的姬孽。

    深冬,跳入海中,姬孽能够活下去的机会不是没有。

    姬孽无论是逃还是死,显然探究当初周王室灭族的事情就没有了眉目。

    “喏!”

    “去让诸位大人进来吧。”胡亥揉揉脑袋。

    事情总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即便他如今已经大权在握,是这天下的主人。但是,连串的异常告诉胡亥,还有人贼心不死。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很有可能,这人就是藏身在大秦朝堂之上。

    只是究竟会是谁呢?

    ……

    “臣等参见陛下!”

    一直等候在殿外的三公九卿等一众重臣齐齐高声道。

    “平身吧。”

    “谢陛下!”

    议政堂中,左丞相冯去疾、右丞相李由、老宗正嬴腾、皇帝书房长史蒙毅、上计府丞张苍、御史大夫顿弱、少府令苏沫、廷尉姚贾、奉常胡毋敬、治粟内史郑国、上计府左府丞范见、卫尉杨瑞和、太仆马兴,尽皆在座。

    三公九卿中,几大重臣如太保、大将军蒙恬身在九原,太师、国尉尉缭和郎中令章邯还在回返咸阳的路上,大将军冯劫如今身处南海,正在修路。典客之位空置。

    如今议政堂内的十三个人,可以说是大秦全部的核心重臣了。

    “朕先来说说顿爱卿的异议。新设四郡原因有二。第一,开疆扩土朕之所愿。第二,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胡亥说完等了等,扫视一圈殿中重臣,“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能够出入这议政堂还能坐下同皇帝议事的,哪一个不是身居高位多年、沉浮宦海经年的老狐狸。

    胡亥新设四郡的布置,四郡郡尉的人选,以及胡亥言简意赅的两句话,已经足够告诉所有人想要知道的一切。

    “陛下圣明!”

    重臣们,齐齐起身躬身道。

    “朕圣不圣明,朕不知道,你们现在也不知道。不过后人总会知道。顿爱卿,你以为然否?”

    听到胡亥的话,一众群臣都是面色怪异,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皇帝依然是一个年轻人。因为,皇帝还记仇呢。

    顿弱依然一副死人脸。

    “回陛下,老臣以为……然也!”

    “。。。。”

    胡亥听到顿弱的话,嘴巴微张,却说不出一句话。

    你能再不要脸点么?这算冷笑话么?

    君臣间,小小的一个插曲,顿时让群臣对胡亥感觉亲切了许多。毕竟,任谁对着一个随时都会让自己掉脑袋的年轻皇帝,都会有那么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那好,既然诸位爱卿以为然也,那么调派粮草辎重、军械铠甲等事就交由上计府和宗正府、治粟内史府了。尽快完成北上大军的粮草和兵械补给。此次不用征召劳役,各路大军自行携带粮草辎重。”

    “臣等遵旨!”

    “现在再来说说另一件事,三月前流传在关中等地的流言诸位爱卿可曾听闻?”胡亥漫不经心的问道。

    随着胡亥的这话一出,议政堂内刚刚才有所松缓的气氛,瞬间凝滞。

    偌大的议政堂落针可闻。

    半响,十三位重臣依然没有一个人说话。其实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其实流言刚刚在栎阳流传开来不久,他们这些重臣就相继收到了消息。毕竟,龙卫府大统领嬴一离开咸阳亲赴栎阳,可不是能够瞒得住的。

    只是因为龙卫府采取的手段太快,流言其实并没有流传到咸阳,或者说咸阳的普通百姓少有耳闻。反而是在大秦群臣中,这流言却是个公开的秘密。

第六章 夜宿何宫

    议政堂中落针可闻。

    即便是相对而言跟胡亥关系最为亲近的嬴腾此时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才是。

    如果说自己知道,那么皇帝后面要是再问些什么譬如怎么知情不报的话,该如何回答?如果说不知道,似乎又有欺君之嫌。

    “十万匈奴蛮夷中有多少青壮?”

    对流言这件事情,胡亥懒的再多说什么。毕竟言多必失,更何况李斯是怎么死的,冯去疾、蒙恬、嬴腾等人算是知情者之一。

    原因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斯确实是胡亥逼死的。这就足够了。

    做为皇帝,胡亥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死,都会让朝廷众臣用心揣摩。

    有些话,点到即止。胡亥相信自己问出这句话,这堂中重臣们定然能够明白知道的意思,毕竟能坐在这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