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记恨李弘?”李忠眯缝着眼,整个人虽然看起来还是憨厚质朴,但双眼中反射的,却是一种令人心寒的冷光。
  “那是自然,如果我复国成功,我一定要把他拉下来,让大唐皇帝再次立你为太子。”阿史奴看着手,狠狠地说道。
  “呵呵……我已经没有了当太子之心了,如今不好吗?就如李弘所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惬意的生活啊。如果想知道实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李忠拍了拍被他放入胸口的票号,悠闲地神情突然间变得冷峻起来。
  直到阿史奴又拿出了两张同样数目的票号,李忠的脸上此时才重新浮现了憨厚的笑意。
  起身望着绿油油的一片树林,中间一个小茅屋还是当年李弘来时,突然奇想,说在这里建盖一座茅屋,下雨时喝茶才有情趣,于是李忠就建了,可李弘从来没有来过。
  “自从我被废之后,我就一直在揣摩李弘,他到底凭借的什么?能够得到父皇跟皇后如此大的恩宠?十岁被立为尚书,十四岁被封为京兆府尹,那仿佛聚宝盆的太乙城更是不在话下。如今不单监国好几次,昨日竟然还罢免了礼部尚书,据说到现在,东都都没有下旨问询,这是多大的恩宠啊,你觉得你们有希望动的了他吗?”
  “嘿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现在大唐的兵力在东,我们就有希望扳倒他不是?这样岂不是也可以为你出一口恶气?”阿史奴跟在李忠的身后,站在茅屋屋檐下,感受着徐徐清风拂面而过。
  “那我告诉你吧,你已经有机会为你的右手报仇了。”李忠望着树林,淡淡地说道。
  “梁王何意?还请明说。”阿史奴一惊,急忙凑到跟前问道。
  李忠没有急于回答他,而是想了想,组织了下言语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揣摩研究李弘,虽然对他所有的事情我不知晓,但我却发现了一个迹象,那就是当李弘着手办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其实已经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而非是事情的本身。”
  阿史奴哪能听明白李忠这些像是自言自语的话,只好皱着眉头,竖着耳朵紧张聆听。
  “当年他施法烫坏你的手,他的注意力在哪里?在长安,而非是你们,这样做,不过是他掩人耳目的一种手段。”李忠顺着自己脑海里的线索,继续说道:“可他到了长安后,按理说,他的注意力应该在那两尊琉璃上,可最后呢?他的注意力却在兰陵公主等人身上,而且还有那水晶牌跟玻璃,这些谁能想到?”
  “太乙城就更不用说了,当年他跑去太乙城,每一个人都以为他想要去那里玩儿,每一个人都以为是为了那商会,却没有人发现,其实他真正的目的。”
  “那……那他的目的是什么?”阿史奴听的脑晕,急切的问结果。
  “我当年就有去太乙城,就是因为我突然间看不透他此次的目的了,所以才临时改变主意跑到太乙城,就是想看看,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商会是用来掩人耳目的,惩治贺兰敏之也是凑巧,巡视他那禁区,也是不可能。我甚至一度怀疑,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引皇后去太乙城,而后除之。但当凶手被缉拿后,我又再次推翻了自己的想法,我始终不知道他那次去太乙城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找孙思邈看病?还是为了找袁天罡、李淳风测算?可当年他出生时,李淳风就已经通过了道众之口,给出了谶语。”
  “梁王,您这说了一大堆,您说到底他为了什么?”
  李忠憨厚的神情此刻睿智无比,双手背后缓缓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清楚他太乙城一行是为了什么,他的最终目的什么,这么多年,只有这一件事情困扰着我。但他此番看似志在辽东,实则意在安西!所以说,你们这次有机会为你的右手报仇了。”
  李忠回过头,眼神里有不屑也有冷酷,冷笑着看了一眼阿史奴,然后率先钻进了茅屋,淡淡的声音继续传出来:“不错,他此番看似志在辽东,实则是他已经有意前往安西了!想来,李弘的野心也就大白天下了,他的眼睛,现在可是盯着先帝曾经担任过的尚书令一职啊。所以,西域之行,他是势在必得。”


第146章 荣国夫人
  李忠在茅庐居中位置坐下,自己亲手再次开始给阿史奴演示那大唐优雅的茶艺,随着手里的茶壶在小火炉上冒着热气,一杯杯的香气四溢的茶水,也被他优雅熟练的泡了出来。
  阿史奴学着李忠的样子,踞坐在对面,端起一杯茶水,呆呆地问道:“掌管尚书省的尚书令?这个位置不是为了避讳大唐先帝,不再许他人担任了吗?为何会给李弘?”
  “李弘的野心很大、志存高远啊。他想超越先帝、超越皇爷爷当年的丰功伟绩!能不能得到这个位置没人说的清楚,但最起码以眼下的情况来看,最起码他现在手里可是握有六成的把握!所以他必须在兵权上为自己拿到足够的话语权!现在大唐的商业,所有的新生事物可都是李弘一人所创,这方面他已经足以超越先帝了,但兵权上他未立寸功,如果有意尚书令,那么在一直摇摆不定的西域为自己增加一些战功,自然是首当其冲的选择。”
  李弘如三国期间的诸葛孔明般,拿出了一把鹅毛羽扇,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胸膛,胸有成竹的继续说道:“父皇在他十岁之龄就任命户部尚书,这是先帝都未曾有过的情形,由此就足以预料,如果他在西域只要打赢一场战争,那么尚书令的位置,恐怕就是他李弘的囊中之物了。”
  阿史奴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则是如何能够阻止李弘暂时取消西行,毕竟他现在身为吐蕃密探,可是为了吐蕃明年的大动作而来。
  现在如果说李弘要去西域,那么吐蕃想要在安西搞些动作,自然会要费力气些,这对于立志要复国的他而言,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
  虽然他很想报仇,但寄人篱下的感觉更让他难受,如果能够先行复国,然后自己亲自报仇,岂不是更有成就感跟满足感?
  何况到了那时候,自己完全可以如当年颉利一般,携数十万精兵强将兵临渭水,为自己当年所受的屈辱报仇雪恨!
  “那么能不能阻止他今年去西域?虽然他去往安西,不会对吐蕃产生什么影响,但如果大唐陈兵安西过多,吐蕃也会变得畏手畏脚的。”阿史奴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希望靠自己的实力洗刷当年的耻辱,而不是靠如今的吐蕃。
  李忠憨憨的笑了笑,兀自摇着头:“李弘向来都是走一步看三步,这也是我最近研究他创的象棋时,才发现的轨迹。别看李弘刚刚十四不满十五岁,如果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恐怕是很难有人能够更改的。”
  看着阿史奴撇嘴不信的表情,李忠警告道:“就算是陛下跟皇后,也很难去更改他的重大决定的。”
  阿史奴这才正视李忠的话,继续问道:“贺兰敏之如何?他能否阻止李弘?据说在长安城,在皇宫,除了当今陛下跟皇后,还有太子外,这贺兰敏之就是连其他皇子都不放在眼里的,是否可以找到帮忙?”
  “将死之人,你还指望他能够帮的上你什么忙?好自为之吧,有这些想法,不如现在回去好好想想怎么在安西对付李弘吧,或者……一出玉门关就伏击他也不错。送客。”李忠显然不愿意多说了,跟这种有着私心杂念的人多说无益。
  高君雅这次并没有跟着狄仁杰一起来到东宫,因为他也看出来了,李弘欣赏的是狄仁杰这个人,而非自己。
  何况,前两日东宫议事堂,罢免戴至徳一事儿还历历在目,这个时候,高君雅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去触太子的霉头才好。
  加上这个案子如此棘手,如果太子殿下一个不高兴,再把自己罢免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狄仁杰的到来还是让李弘感到有些吃惊,因为时间太短了,他感觉怎么也得三五天,才能够把私铸新钱一事查清楚。
  毕竟,面对的可是有着重重阻挠的长乐坊,那里面的人哪一个都像是暴发户一般,因为母后的关系,此时眼睛里已经无视任何人的存在了。
  特别是荣国夫人,都快要把自己当成太后一般的存在了,对于贺兰敏之的宠爱跟龌龊之事,向来是她最为引以为豪的。
  而且,她很希望李治能够封武顺或者贺兰敏月为后,一帝两后,双凤侍圣,这是她最为盼望的事情。而且还都是她武家子女,那时候,贺兰敏之对自己岂不是会更加讨好?
  如此一来,她的地位在大唐也将变得更加超然,也不至于现在偶尔还要看武媚的脸色了,有了武顺的牵制,武媚这个后的份量不就轻了很多?
  “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你现在要做的,是让你姐姐,或者你母亲多多讨好陛下,逼迫着陛下封你母亲还是你姐姐为后,那时候,你也是皇子了,你还怕他李弘作甚?”苍老的荣国夫人杨氏,躺在一张躺椅上,枯瘦如柴的手抚摸着贺兰敏之的脸颊,像是在抚摸一件绝世珍宝般。
  “母亲跟姐姐现在也帮不上忙不是?陛下现在跟皇后在洛阳,如今李弘监国,他现在掌着生杀大权?万一再派人来抓我,她们能做什么?无名无份的,到时候,恐怕你可就再也见不到我了。李弘想杀我,现在可是人尽皆知,前几天坑了我五千两银子,你以为他就会放过我啊。”贺兰敏之也伸出一只手,抚摸着荣国如人枯瘦的脸颊,撒娇似地说道。
  “唉……早就在你母亲跟你姐姐耳边说过多少次了,侍奉皇帝又不是一个女人的事情,武媚把着又如何?还是她俩不争气,当年武媚又是这么爬上那皇后之位的,两个人只知道被陛下哄的团团转,给一个韩国夫人、魏国夫人的名头就知足了?何尝没有告诉她们,让陛下赶紧起一龙二凤心思,现在倒好,事到临头了,还让我出头。”荣国夫人没好气地说道。
  那李弘向来就跟她不合,打小见了自己就是请个安,平时连来都不来,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自己大寿,人家一溜烟儿跑到太乙城玩去了,什么假装有事儿,其实就是不愿意跟自己亲近。
  “那敏月现在人在哪里?”荣国夫人经不住贺兰敏之的软磨硬泡,问道。
  “在府里吧。”贺兰敏之乖巧地答道。
  “唉……你要是个皇子多好啊,要是你母亲也是皇后,就以我敏之这张迷死人的俊脸,都比那李弘当太子要好百倍。我说什么也要支持我们敏之为太子!就像那当年我为了武媚,在长孙、诸遂良家当说客一样,说服那陛下立你为太子。”
  荣国夫人心里早就有了此意,让武顺与武媚一同侍奉李治,而她能够产生如此的念头,则都是因为当年为了帮助武媚争后时,积累下的丰富经验,她自始至终认为,武媚能够当上大唐母仪天下的皇后,完全是因为自己当年在宫外帮她说服、寻求支持的功劳。
  “哎呀,你现在就别说那些没用的了,先想想怎么救我吧?那个狄麻子据说可是铁面无私,向来都是无视权贵,万一我被抓去,真是九死一生了,我可不想再被抓进牢里。”贺兰敏之把头埋在荣国夫人胸前,懊恼的撒娇道。
  “好好好,好好好,我的俊敏之。你的那些新钱可都藏好了?你去把敏月喊过来吧,如果那狄麻子来了,就先让她抵挡一阵子,要是不行,我再替你出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