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先发声的便是四姓六家,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就衡量出了利弊,宁可跟皇室做对,也不敢跟天下文人士子做对的他们,瞬间便知晓了自己该站在哪边的立场上了。
  此刻如果他们要是还敢袒护王氏,那么他们相信,太子殿下借着国子监、弘文馆众多学子之口,只要把今日朝堂之事撒出去,那么五姓七家的声望就将会一落千丈了,而后便是科举制度真正的崛起之时了。
  所以如今为了保护好自己氏族的声望,牺牲掉已经一只脚踏出悬崖边上的王氏,自然是最为合理的选择了。
  武媚跟李治同时笑了起来,两人恍然大悟的神情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李弘当初说的一句话:“舆论导向,如果朝廷控制好舆论导向,五姓七家就是个屁!”
  武媚还因为李弘的不雅言词,拿着鸡毛掸子重温了一下她的打人神功。
  两人由当初的不明白舆论导向这个抽象的名词,到现在李弘亲自给他们做了一次示范,并让皇帝跟皇后两人一同见识到了舆论导向的威力有多大。
  而他们也明白了国子监、弘文馆的重要性,实实在在的是不亚于朝堂之上的五姓七家还是勋贵豪门,无论是哪一方势力,都没有天下文人之子之口要锋利,要让人倍感压力重重啊。
  “这是一把双刃剑。”武媚最后像是总结一样,对于今日国子监、弘文馆学子在宣政殿的威力,给了一句总结似的评语。
  王源一下子苍老了很多,花白的胡须跟头发变得枯萎了很多,原本明亮的眼神也变得黯然了下来,就连那原本很镇定的拐杖,在此刻握在手里也是不由自主的颤抖着,像是在表明他的内心有多么的激动跟震惊!
  他万万没有想到,太子殿下竟然打算让国子监、弘文馆的学子来会听,如此一来,经过这些士子的众口铄金,王氏是很难再崛起了!


第321章 敲打
  “还我同窗性命!”
  “我们要公正、要法理!”
  “严查谋害同窗之凶手!”
  “请求太子殿下为国子监、弘文馆冤死学子作主!”
  “不畏权贵,誓将凶手绳之以法!”
  宣政殿门口一浪接一浪的学子高呼声,听的李弘是浑身舒泰,大呼过瘾。
  屏风后面的李治跟武媚面面相觑,借这些学子之口置晋阳王氏与死地的手段他们知道了,但这样子在宣政殿门口喊口号是几个意思?是不是以后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些学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巍然不惧了,什么变得这么大义凛然了?难道他们不知道得罪五姓七家的后果?
  一帝一后眼中意味分明,这不用说,肯定是有人教唆的!至于是谁,不用猜都知道!
  “陛下、皇后……”一个宫女突然间出现了武媚跟李治身后,欲言又止道。
  武媚心里没来由的警铃大作!一旦宫女或者太监欲言又止、神色为难,那么就是只有一件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皇子或者宫女又捣乱了。
  李弘长大了,现在不会如此了,何况人在朝堂之上呢。那么难道是李令月?
  “说,何事儿。”武媚脑门子上条件反射的出现了黑线。
  “回陛下、皇后,公主跟殷王(李旦)都在学子之列……”
  “胡闹!这肯定是李弘的主意,我敢肯定,这事儿绝对跑不了他!”武媚气的蹭的从椅子上起身,却被李治拉住了手。
  “让宫女去把他们抱回后宫就是了,你如今出去又有什么用?”李治笑着劝说道。
  “也是,赶快去把他俩抱回后宫去。等下朝了看我怎么收拾他!”武媚气呼呼的再次坐下,小兔崽子作死你这是!
  小胖子李旦跟李令月岁数相近,历史上李旦也是登基之后,对李令月特别宠爱,以至于导致后来的公主干政。
  如今小胖子跟李令月,也是高举拳头,跟着人家弘文馆、国子监的学生不明所以的大喊大叫着,神情不像是来讨伐王氏,倒像是参加有趣的集会。
  只是还没有过完兴奋的集会隐,就被宫女太监从身后偷偷拦腰抱走了。
  朝堂之上自然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场景,索元礼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从头到尾,甚至都不用狄仁杰提问,便把所有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王源在一旁听的浑身颤抖,而且索元礼所说之言,虽然都是事实,但显然索元礼也为了给自己开脱,除了把实施杀人一事儿揽到自己身上外,至于如何谋划、谁出的主意等等,都被安在了罪魁祸首的王源跟王义方、孔志约三人身上。
  不得不说索元礼识时务,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也要把曹王李明跟千金公主摘得干干净净,甚至说出了两人俱都不知情的口供。
  但对于私铸旧钱之事儿,就算是想要往自己身上揽,面对狄仁杰手里的证据,索元礼也是无能为力,何况学子之死,就是因为私铸旧钱而引起的。
  狄仁杰问、索元礼答,史官坐在一侧奋笔疾书,门口的弘文馆、国子监的学子侧耳倾听,待王源老眼一闭,回天乏力的突然间晕倒后,门口的学子终于爆发出了欢呼声。
  “臣等恭贺殿下,为国子监、弘文馆学子沉冤昭雪。”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看着一个御医救醒了昏迷的王源,立刻同声呼道。
  而刚刚清醒的王源,听到此话差点儿一下子又昏厥过去。
  孔志约跟王义方面如死灰,国子监、御史台显然都不会放过他们,特别是御史台,在王义方的欺上瞒下之下,李峤到现在才知道王义方对自己一直是阴奉阳违。
  鸿胪寺卿与礼部共掌国子监、弘文馆,在众臣恭贺李弘之后,两人走出来恭恭敬敬的做表面文章请罪。
  门口的学子并未散去,他们都在等着看,晋阳王氏的家主王源,会以什么行事从宣政殿被押解出来,而且已经有人开始议论纷纷:“百年世家不过如此,原本以为的正人君子,竟然私铸旧钱欺骗朝廷谋取暴利,真乃无耻之人。”
  “晋王王氏既然会如此,恐怕其他几个世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对啊,说不准他们都是一丘之貉,掌控着中正制的门阀举荐资源,肯定是行不正之风了。”
  “嗯,有道理,其实现在不过是只有王氏案发才是,以后还得远离这些世家豪门。”
  “没错,今日弘文馆大学士以王源之孙冒名顶替他人,就足以说明其他世界肯定也会如此做。”
  “不过让我高兴的是,此案经过太子殿下过问,恐怕如今的科举制度便会公正严明起来,不会再有不正之风充斥于科举上了。”
  随着这些学子的讨论声渐渐远去的,则是王源苍老的背影,以及孔志约、王义方几人神情如丧家之犬的背影,他们甚至连辩白都放弃了。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想辩白,而是他们很清楚,在如此铁证之下,想要辩白不会有人听的,何况面对的还是手段凌厉又狠辣的太子殿下。
  李弘冷冷的望着王源的背影离去,心里已经开始惦记下一个目标,门阀举荐如果不彻底铲除,天下寒门士子的出路,就将会永远都有一道道的坎横在面前无法跨过,所以斗倒一个王氏绝不是他的终极目标。
  晋阳王氏被自己当成了第一个目标,除了他们暗中帮助李忠与自己做对外,让他心中对王氏多了几分警戒之心,势必要除掉王氏之外。
  还有就是晋阳的地理位置过于敏感了,毕竟,大唐可就是从那里起兵的,如果不能把晋阳控制在手,那么一旦给了王氏机会,说不准到时候倒霉的就是自己。
  朝堂之上众人都是若有所思,四姓六家开始思考着自己的处境,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则是需要他们仔细斟酌了。
  今日王氏被惩治,虽然是因国子监、弘文馆学子之死因而起,但也说明了,朝廷对于他们的深深忌惮,对于他们的抑制之心从未停过。
  这对其余几家敲响了警钟,也让他们开始不得不去选择以后该如何面对朝廷,是不是还要拿出高人一等的阶级身份,是否还要因为自持身份,甚至不愿意与皇家结亲!
  曹王李明对于李弘对他的不闻不问更是心中忐忑,到了现在,李弘依然没有给自己定论,而自己如今站立在朝堂中央,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无论是私铸旧钱还是新钱,在我大唐都是重罪!因怕事情败露而杀人灭口,自然是罪加一等!此等祸国殃民之贼首,当该交给大理寺严惩不贷,绝不姑息!我大唐开国至今不过五十余年,先辈们用献血与生命、用他们的智慧与谋略才换取了如今我大唐的四海升平、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任何人胆敢祸乱朝堂,触犯大唐律法者,都将会受到严惩,无论你是谁!就算是义阳公主、高安公主也一样,没收其全部旧钱,绝无兑换!所以,任何人不要因为自己的私欲,而断送了你们父辈用献血跟生命为你奋斗而来的荣耀!”李弘神色肃穆,静立在朝堂之上,望着皇亲贵胄、达官显贵跟功勋豪门等,一字一句地说道。
  用义阳跟高安堵住了这些人的嘴,而后再敲打那些想从大唐身上谋取私利的豪门勋贵、门阀世家,以此让他们明白,大唐朝廷不是傻子,绝不会让你们白白那私铸的旧钱来兑换。
  “辽东、云中、安西、甚至还有西南的六诏,他们都是我们潜在的敌人,我们还没有强大到让他们真正的屈服,如今他们不过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强大才暂时屈服,如果我们故步自封、我们停滞不前,我们享受如今的盛世安稳,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把手里的战刀再次对准我们砍下来。到时候,你们有何面目面对先辈们打下的基业?我们拿什么来与他们对抗?世间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只有努力的向前,我们才能一直强大!文安天下、武定乾坤,无论是文人士子、还是府兵武将,都是我大唐的股肱之臣!谁人如果敢造次文重武轻的观念,也同样将会受到严惩!”李弘的目光再次扫过世界门阀,因为他们的存在跟举荐,自然是造就了想入朝为官的文人士子重文轻武的缘故。
  如今自己点同文官、武将都乃是股肱之臣,便是希望接下来,能够开始真正的把大唐的府兵制度平稳的过渡到募兵制。
  毕竟如今的府兵制已经是强弩之末,能够提出的有效战斗力则是越来越低下,如果再不施以整改,不用吐蕃他们动手,大唐王朝自己就先会收缩地域,以图以紧缺的兵力固守关中了。
  李治、武媚从屏风两侧缓缓走到殿前,在礼官嘹亮的声音响起后,李弘与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以及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包括鸿学大儒和门阀世家,开始躬身向大唐的皇帝跟皇后行礼。


第322章 百官之首
  李治与武媚扫视朝堂,一龙一凤威严无上,大唐皇家的威仪与高贵,被两人体现的淋漓尽致。
  “草菅人命、私铸旧钱谋取暴利,实乃十恶不赦,晋阳王氏如此祸国殃民,完全是咎由自取。不过令朕欣慰的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功勋豪门,都能够站在朝廷的利益处着想,特别是太子殿下,与大理寺卿狄仁杰联手查明此案、缉拿罪魁祸首之人,居功至伟。朕也在此告诫其他世家,如太子所言,不要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赔上你的父辈们用献血与生命,奋斗而来的荣耀功绩。”李治沉声开口说道。
  众人听着李治的话语,心思却已经开始在琢磨,看来太子殿下被封尚书省尚书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