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缓缓在李治下首坐下,李治这才继续说道:“弘儿看看这形势,怎么样儿,可有什么妙策?如今父皇与他们已经琢磨了好几天了,但是一直无法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李弘笑着再次打量了下李治,虽然整个人消瘦了不少,但是却给他一种精壮了的感觉,比起长安时那有些养的白胖的样子,还是觉得现在的龙爹看起来比较帅一些,就是不知道龙妈喜欢不喜欢。
  起身走到沙盘跟前,拿起那细木棍,把被他龙爹已经攻占,做着标记的城池,一个一个的被他用手里的细木棍挨个的戳翻,然后这才指着安市城跟身后的三城说道:“如今对高句丽来讲,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防线了,如果加上安市城,此四城被攻破,那么直达他们王城也就是长驱直入了,所以,高句丽会作出顽强的誓死抵抗也不意外。但……”
  李弘敲击着四个城池的轮廓,手里的细木棍在沙盘上缓缓游走,越过千山山脉,跨过王城江,直指平壤北面的新罗,继续说道:“新罗这个白眼狼一直是看我大唐的脸色行事,前些年我们对于高句丽施行了放任自流,他们便与高句丽开始修好,所以那几年,大量的新罗婢比以往更多人数的涌入我大唐,各位应该都有所体会吧?”
  李弘嘿嘿笑着问着在座的将领,昆仑奴、新罗婢,向来是大唐豪门、贵族、世家、门阀的最爱,在前两年,虽然自己身处安西,但也不代表就对长安、洛阳等地的事情一无所知。
  大量从新罗涌入大唐长安、洛阳的新罗婢,就跟白菜似的被大唐的豪门勋贵、世家大族一夜之间哄抢而空。
  但随着开始继续给高句丽用兵外,新罗婢就又开始减少了,这说明什么?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而且新罗王也曾向大唐皇帝告状过,那就是高句丽阻断了新罗与大唐贸易往来的通道,让新罗婢只能走水路进入大唐。
  而走水路可又要分季节,无法做到全年往来,所以被逼急了的新罗只好派使者进入大唐,向大唐皇帝状告高句丽。
  而如今,在李弘看来,随着大唐的军队再次抵达安市城城下,新罗怕是早就收到了大唐进攻高句丽的消息,如今……恐怕他们又开始抱着痛打落水狗的心态,开始从北面进攻高句丽了。
  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高句丽顽强抵抗的真正原因吧?毕竟,面对两面夹击,如果再不顽强抵抗,那对于高句丽来说,唯有国破家亡这一条覆灭之路可走了。
  “这么说来,新罗又想从我大唐对高句丽的用兵之上,分得一杯羹了?”刘仁轨跟刘仁愿可以说是辽东通了,这对他们来说,一点儿也不稀奇。
  毕竟,新罗跟百济曾经想要联合大唐征服高句丽,而大唐最后作罢此事,正是因为李弘监国期间罢免戴至徳,最终让大唐放弃了那一次的用兵。
  与此同时,也就造成了新罗跟百济被回过神来的高句丽痛揍了一顿,最后新罗跟百济,还把这帐算在了大唐的头上,只是那个时候的大唐因为安西用兵,加上李弘当初监国时,已经彻底否决了用兵高句丽,所以大唐根本没人理会他们的抗议。
  “新罗、百济一直都是那副死德性,想要分一杯羹,占的一些高句丽的便宜也是情有可原。如今我们可以有两条路走,一:自然就是尽快攻下安市城,然后接连突破南苏、木底、苍岩三城,直达他们的王城,占据王城号令新罗跟百济。二:继续原地待命,等到新罗跟百济坐不住,主动进攻高句丽,趁新罗与百济吸引了高句丽的绝大部分注意力后,我们再以最小的代价突破安市城。不过……”
  “不过什么?什么时候说话开始学的吞吞吐吐了。”李治急切的问道。
  他想要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攻下安市城,这样一来,先帝不曾做到的事情,如果自己做到了,那么自己也就对得起天皇这个称号了。
  “不过到了那时候,高句丽亡国灭种就在所难免,我们就必须跟新罗、百济比速度,看看谁先拿下王城,那么谁就能在辽东这一带占据战略上的主动了。”李弘看着点头赞同的将领们,只是所有人都有一个疑问,不是不想进攻安市城,只是实在是难以攻克啊,要不然,怎么先帝都是打到这里之后,班师回朝了呢。


第405章 决议
  不过在座的每个人也都知道,当年先帝征战到安市城下时,很多因素让先帝决定了放弃继续进攻,转而班师回朝。
  有高句丽的顽强抵抗这一因素,也有因为天气进入了天寒地冻的寒冷的冬季,再加上粮草难以为继,道路不堪,每一斤粮食要运送到前线所要消耗的粮食,都让那时候的大唐变得不堪重负,难以为继。
  所以,在当时放弃继续进攻,改成长性的骚扰战略,也是当时不得不为之上上之策。
  如今天气还暖,水波荡漾、青山绿荫处处可见,何况还有大杀器炸药在手,拿下安市城绝对不是一件费力的事情。
  看着众人都凝望着沙盘陷入到了沉思当中,想要拿下安市城甚至是高句丽的王城,所要付出的代价确实是不小,但是大唐皇帝御驾亲征,这些代价还是能够承受的。
  拿下高句丽,成立真正的安东都护府,这可是李治梦寐以求的事情,虽然他儿子李弘不怎么热衷,但是人现在已经在自己跟前,还不是任由自己说了算?毕竟朕才是最高统帅不是。
  “如果高句丽王城被新罗或者是百济率先拿下后,又会是怎样一番局面呢?”刘仁愿与他们打交道最多,而且他考虑的也要更加周全,这一仗值不值的大唐大动干戈,不惜一切代价拿下。
  “说值也值,不值也不值。这世间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用值跟不值来衡量的,有些利益在战争刚一结束我们就能看见,有一些则是需要等待好多年我们才能看见。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拿下这些城池后,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管理!这是最重要的,策略用的好时,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用不好,任何利益都是假象。”
  “这里没有国子监、弘文馆的学士,文绉绉的干什么,直截了当的说。”李治哼了一声,让你阐述一下还真费劲。
  李弘耸耸肩,这次却把目标指向了紧邻高句丽的靺鞨地界,说道:“因为所有的前提利益里面,都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辽东的不确定因素便是靺鞨部,新罗、百济拿下高句丽王城,那么靺鞨自然会对他们另眼相看,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与他们交好,如果是我们拿下了王城,他们同样会与高句丽的遗民暗中勾结,到时候还是我大唐的麻烦。”
  “这……”契苾何力听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这还是老调重弹啊,太子殿下依然是执着于他当年的策略,压根不想在这里设立安东都护府,不想使高句丽灭亡啊。
  不光他听出来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来了,大唐皇帝陛下,他龙爹就坐在最上首,他竟然还要坚持当年的策略,真是不给御驾亲征的皇帝一点儿面子啊。
  李治刚才还听的神情专注、双眼放光,但听到现在也明白了,看这样子,这不孝之子是想遵循他皇爷爷的策略,以骚扰、打压为主,但绝不使其亡国,给新罗、百济可乘之机啊。
  “朕如果铁了心在这里建置都护府会如何?”李治从椅子上起身,走到沙盘跟前,夺过李弘手里的细木棍说道。
  “简单,用不了几年之后被动的罢置,便宜了新罗、百济或者是高句丽。”李弘很怀疑他们的眼睛,难道从这沙盘上看不出来吗?
  这朝鲜半岛除了山便是山,平原极为稀少,虽然河流众多,但能够在这个时代,适应农耕文明却是根本不可能的。
  八成的山水、两成的平原,虽然土地肥沃,但是也是相对而言,大部分的地方更多的是山地,很不适合农作物的生产,这也是为何他们的渔业会比较发达的原因。
  刘仁轨老成持重,加上对半岛的形势又是了解颇深,看了看李治,再看看李弘,行礼问道:“殿下,但如果我们不征服他们,他们以后还将是我大唐的隐患,有此隐患盘踞于此,想来就是您也不能放心吧?”
  “那是,任谁都不能够放心的。但灭掉高句丽,我们就将亲自面对新罗跟百济,同样,我们依然还是不能安枕无忧,同样不符合我大唐的根本利益,所以,既然都是无法安枕无忧,就不如扶持一个傀儡政权,让他们一直争斗下去,谁弱保护谁,谁强就揍谁。”李弘拿过他龙爹手里的木棍,敲敲高句丽,又是敲敲新罗跟百济说道。
  李弘比在座的任何人都要清楚,朝鲜半岛这个民族是一个什么样儿的民族,有着极强的民族主义,但是又没有那智商跟胸怀走出大国路线,于是便依附强者做狗,代代狗仗人势。
  而且纵观中国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政权愿意在这片土地上浪费过多的心思,把他们纳入版图,不单单是因为阻力较大,同样还有就是,纳入他们就像是养了一只养不熟的狗,指不定他们什么时候就会咬你。
  李治听的直皱眉头,自己想要为以后能否青史留名,能否与先帝达到同样的威望上,给予着很高的期望,他很希望自己做到先帝做不到的,以此来达到先帝那样的高度。
  一时之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烦躁的挥挥手,示意大家都先散了,明日视察完安市城的城防后再议。
  众人行礼走了出去,李弘自然是被他龙爹留了下来,两人从议事厅换到了一间布置的颇为高雅的厅内,等李治坐下后,李弘这才在旁边坐下。
  “你母后近来可好?”
  “母后一切都好,就是在收到您的旨意后,显得很焦急,催促儿臣要尽快赶过来,有些担心您在辽东是不是战事不利。”
  “战事不利,想来皇后是担心朕出现什么意外吧,这每一次来信都是要叮嘱几句,朕都看烦了。”
  “那是母后记挂您,您要懂得珍惜……”
  “用不着你来教训朕,朕问你,难道朕这一趟御驾亲征,只能是空手而归吗?”眼看着到手的文韬武略,就这么轻易放弃?他很不甘心啊。
  “哪能这么说呢,父皇,恕儿臣说的直白些,这朝鲜半岛,对于我们大唐没有任何益处,就算是全部拿下,我们还要在荒时期供给他们粮食,您看看那云中等等都督府,哪一个不是张着嘴等朝廷给粮下锅的?就算是你想要建安东都护府,把松漠、居延、定襄纳入,也可以完全在攻下安市之后,在前方的小城顺川设置都护府,从而卡住无论是高句丽还是新罗、百济陆路进入我大唐的要道。”
  “那柳京(平壤)该如何是好?”李治如今只是跟自己的太子随意聊天,所以也就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是想单纯的知道李弘的想法儿。
  “柳京也叫平壤,就是因为过了大同江后,那里的地势平坦,适合居住,所以更多时候被称作平壤,也是高句丽的王城。我们只要在大同江站稳脚跟,与高句丽隔江相望,再与他们重修旧好,甚至可以立刻给他们提供粮草、兵器,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对抗百济跟新罗,再不济,您还可以下旨给倭国,命他们佯攻牵制新罗、百济,这样一来,您就可以随时站在大同江边钓着鱼,看新罗、百济、高句丽乱斗了,看谁不顺眼就敲打敲打,看顺眼了,就赏点儿积压的粮草,换取些平壤上等的玉石等等。”李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