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能过来了,就是想知道,李贤难道孝敬您也孝敬了两千万两?可我转来转去,除了那尊血玉观音,跟您手腕上的凤血玉的镯子值点儿钱外,其他没看出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啊。”
  “本宫岂是爱财之人?唉……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上次没跟你说过?”武媚经李弘提起镯子,于是又开始美滋滋的欣赏,打量着玉腕上的镯子。
  “好吧好吧,此事儿就此揭过了,不说了,量他一个房先忠也折腾不起什么浪来了。”李弘无奈的摇摇头,而后又神秘的前倾上身,凑到武媚跟前,嘿嘿道:“那……母后,商量个事儿呗。”
  “除了太子妃一事儿外,其他的我都可以跟你谈,哪怕是你要元日后前往江南!”武媚把知子莫若母这一句话,简直是发挥到了极致。
  “我……您……您怎么知道?”李弘蒙了,自己这段时间,从来不插手、不理会杨思俭的闺女在裴行俭府上胡闹的事情,就是想要在母后这里,谈判退婚时占的一丝先机,现在看来,好像又被母后占去先机了。
  “我怎么知道还能告诉你?如果无缘无故退婚,你让你母后这张脸以后在朝堂之上往哪里放?而且,那杨思俭之女也是知书达理、温婉贤淑,我就不信,杨思俭难道这些年还没办法管教出一个好女儿来?你跟母后说说,是不是裴婉莹让你这么说的?给你吹枕头风了,想取代杨雨成为东宫的太子妃?”武媚好奇的看着李弘问道。
  而太子李弘的脸开始皱巴了,裴婉莹跟杨雨无论是谁,这还没有过门呢,怎么这……这婆媳关系好像就要开始摆在自己面前了。
  不过还好这个时候没有我跟你妈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的抉择性的世界性难题!不然的话,这以后自己没地方待了啊就。
  但就在某人思索的时候,旁边的龙妈却突然八卦地问道:“唉,李弘,母后问你,如果母后跟裴婉莹同时掉进河里,你会先救谁?”
  “……”
  连呼头疼的某人回到东宫后,不顾丽正殿便殿门口站着的不少大唐官员,径直走进丽正殿二楼自己的卧室,而刚刚把二楼在元日前,带人彻彻底底的打扫完的颜令宾,被一脑袋扎进来的太子搂抱着进了卧室。
  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颜令宾差点儿叫出声来,不过好在,今日好像太子殿下有些疲乏,并没有折腾自己,只不过搂着自己一觉睡到了太阳落下的时候,方才慵懒的起来。
  傻呆呆从梦中醒过来的李弘,用冷水随意的洗了把脸后,便招呼小雪她们准备晚膳,还在东宫等候的大臣,留下欧阳通跟马载,其他人一律不见,哪怕是新晋的尚书省右仆射裴行俭,以及新任的中书省中书令上官仪,都毫不留情的拒之门外,被请出了东宫。
  欧阳通第一次与太子一同用膳,整个人表现的是谨小慎微,屁股仿佛就没有敢实实在在的挨在椅子上,一顿饭吃下来,不知道吃饱了没有,但两只小腿肚子一直在打颤倒是真的。
  而马载相比较于欧阳通,就要自然随意了很多,跟随太子殿下在安西多年,对于李弘的脾气秉性多有了解,所以晚膳吃的倒是挺舒服。
  书房里李弘在小雪等人的帮助下,找了半天,找到了不少工部的折子,先是递给了马载,让他仔仔细细的看看,而后给自己一个大概的方案。
  然后便不理会仔细看折子的马载,转向已经准备就任户部尚书的欧阳通,欧阳通或许知晓的人很少,但他的父亲欧阳询,乃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更是与虞世南、诸遂良、薛稷被称之初唐四大家。
  而现在,也因为其在书法上的造诣,经常被认为已经有资格与他父亲欧阳询齐名,于是被人称赞为:“大小欧阳。”
  “听说你经常会前往崇文馆听学?”李弘看着欧阳通,不过是四十岁上下的年纪,外表给人一种可靠、信服的感觉,胡须乌黑发亮,更显得其人刚直不阿。
  “回太子殿下……”
  “坐下说,不是朝堂之上,也不是在尚书省,就没有必要礼数如此周到了。”
  “是,殿下,臣多谢殿下信任、提拔之恩。臣……确实是经常去听学,所学甚少,但助益倒是颇多。”欧阳通回李弘的话道。
  “那你看看这个是什么意思?”李弘把给敬晖、林士翎的三十文题,推给了欧阳通说道。
  “是,殿下。”欧阳通接过开始静静的查看起来。
  马载这时才抬头道:“殿下,臣以为,以明年工部的预算,足够修建范阳前往幽州直至关外的道路,另,臣以为,如今我大唐商贸多有向西,其玉门关、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等安西重地,因为与西域客商来往增多,如今那里相比起来则是更加繁华了,但其中也有弊端,那便是如今繁华的安西,容易被人觊觎,而臣观测了地图,云中作为草原,作为我大唐的战马来源之地,则需要一条直通安西的道路,如此一来,云中即可作为大后方,向东足以震慑靺鞨、室韦,甚至是驰援安东都护府。而往西,则就足以为我大唐在安西的兵力,提供丰盛的水草之地,为战马的驯养,提供了更加广袤肥美的草原,如此便可使我大唐无论是安西还是安东,都足以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臣以为,如今工部迫在眉睫的,便是修建三条道路!云中往安西,长安前往安西,河北道范阳、幽州、关外一道!”
  “那你知道云中是谁遥领吗?”李弘冷笑着问道。


第517章 暮鼓
  马载听到李弘的问话,脸上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过来,云中都护府如今依然是由沛王遥领,太子这段时间刚刚把沛王的羽翼全部剪掉,要是再把遥领的云中都护府拿走,显然是会加剧皇家太子跟沛王之间的矛盾。
  欧阳通听到此处也是心中一凛,虽然马载的建议听起来很动人,特别是由一个工部侍郎提出来,显然是再合适不过了,但如果云中亲王遥领的问题不能解决,三条路的修建就相当于是治标不治本。
  马载无奈的笑了笑下,继续说道:“臣这些年一直在吐蕃,偶尔则会前往安西,一年最起码也要去个三四趟,两地虽然被山脉阻隔,但……如今来往密切,这是难得的良机。吐谷浑、大食等其他番邦,一直对如今的安西虎视眈眈,虽然如今安西是牢不可破,但正所谓强者恒强,想要一直保持我们如今在安西的优势,这路显然是必修不可!而且臣深知云中、甚至长安通安西的道路加宽加固后,为我大唐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巨大利益,但至于您刚才的问题……臣以为,那是您身为尚书令跟太子殿下的事情,与臣无关。”
  “好吧马载,你说的很对,无论云中还是修路,都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特别是云中之事儿,无论解决不解决,都不影响你修路不是?可以先修,至于云中,命袁恕己等人多多接触薛泰、李俊,云中放置的大唐黑水军,多年未曾挪动,李敬玄闲着也是闲着,我会跟吏部、兵部沟通,看能不能先换换再说。”李弘想了想,拍板说道。
  “是,殿下。臣还有一事儿……”
  “那两人按照你的意思安置吧,如果母后问起,就再说,在这之前,我以为最好是放在什么地方磨练磨练才是上策。”李弘淡淡地说道。
  而武承嗣、武三思两人接下来两年的命运,原本以为会继续在工部舒舒服服的做个闲散的官员的愿望,彻底被李弘的一句话断送了,接下来将不得不面对漫天沙尘,跟狂风暴雨以及高海拔恶劣天气的洗礼。
  马载点了点头,示意自己领会了李弘的意思,武承嗣跟武三思在工部,如今抱着房先忠、沛王这两条大腿,在工部无人敢惹,身为新晋的工部侍郎,想要有一番作为,太子殿下的支持是一部分,而自己雷厉风行的作风,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欧阳通拿着手里三十文钱的术题,再想想今日朝堂之上三千万两白银里面的一百万两银子,一下子便明白了这张纸条的重要程度!
  显然,自己的上一任敬晖,并没有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自己,而今太子告诉自己,意味着什么就已经很明白了。
  “殿下,臣明白了,这道题好解,以臣在崇文馆这几年的学来的东西,完全可以把这些抹平,所有的账目再统统做回原样儿。”欧阳通看了一眼马载,郑重地说道。
  “那就行,明白了就好。”李弘摸着长出胡渣的嘴唇,想了下说道:“接管皇家银行你有什么看法儿?”
  欧阳通一愣,没想到户部尚书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任务,而且他心里也很清楚,敬晖这些年掌管户部的同时,对于皇家银行这个聚宝盆也是没有少操心,但如今自己还未真正走马上任,太子殿下就打算把这也交给自己?
  再精明能干的臣子,面对李弘这样的直白,也是不敢不假思索的就回答,欧阳通同样不敢,同样是选择了谨慎的说辞。
  李弘也没有难为他,倒是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去了解皇家银行的一切,他的心思,此刻再一次放在还在浮屠营正经受痛苦磨难的李哲身上。
  第二日的朝会李弘自然是不可能再去了,而是在人家还上朝的时候,他则是跑进了尚书省,等候着朝臣们下朝。
  裴行俭、上官仪两人先是来到了李弘的书房,在与李弘详谈了一番后,便神色轻松的走了出去,而今日朝堂之上,也不知道陛下怎么了,直接下旨任命上官仪为中书省中书令,圣旨之中少了代理两个字。
  敬晖与林士翎在裴行俭跟上官仪离开后,才匆匆走进来,太子交给他们的课题他们一日都不敢忘记,关于吐蕃以后的治理,吐蕃都护府的成立,这一切在朝堂之上完全都是走过场,根本用不着其他臣子的同意,只要陛下点头,尚书省实施就足以了。
  中书省不用起草、门下省不用批复,陛下自然是也不用御批,只要点头即可,毕竟强行成立都护府跟朝堂一致通过,还是有着质的区别。
  除非是吐蕃都护府一事儿已经是十拿九稳,才可以拿在朝堂之上,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批复上呈,而后陛下御批,在公告天下。
  这样既能保证皇家威仪不受损,又能彰显大唐国威,所以在还没有真正开始前,这些事情,是不会成为真正的国之大事来讨论的。
  李弘对林士翎不得不刮目相看,这家伙确实是一个人才,难得的阴狠忠诚的臣子,与敬晖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行事相比,就像月亮的两面一般天差地别。
  同样,因为两人完全不同的风格跟行事方式,也让两人成为了最能互补的一对搭档,甚至比起有着“裴马”之名的裴行俭跟马载,也是不遑多让的。
  所有的细节都做的很好,唯独在对待文成一事儿上,林士翎的狠辣劲就彰显了出来,虽然比敬晖的方式有效,但是过于阴损。
  李弘不得不摇头叹息道:“关于文成公主一事儿,林士翎,你还需要再酌情处理,吐蕃百姓不像我们大唐百姓,是一个容易坍塌信仰的群体,他们对待信仰的心坚定、干净,不容亵渎,这两年我一直容忍文成公主,你以为是我愿意?不管如何,文成公主不能出事儿!义阳公主与驸马也会一同前往吐蕃,只可取代不可推翻再立!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林士翎一愣,对于太子如此谨慎的言论,他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在大唐,僧道儒尼他又不是没有见过,又不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