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般。
  沛王李贤不出声,只是神色平静的看着他们争论,一句话也不敢说,别扭的坐在上首,只好看着这几个人的苦涩神情。
  “没有水师,没有大军跟随,然后二百铁器就直奔扬州?到底是何目的?谈和吗?”李敬业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这个最不可能的可能,如今在他看来,好像成了太子唯一的孤身前来的理由了。
  面对李敬业的疑惑,无论是曹王还是越王,亦或是琅琊王跟魏思温,没有人能够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
  见在坐的都没有反应,李敬业如今能够想到的,只有骆宾王了,他当初可是跟随过太子李弘征安西,或许他可以给自己出谋划策也说不定。
  于是扭头看着魏思温问道:“骆宾王前几日给折冲府送补给回来了没有?”
  “回来了,今日一早回来的,您不是说他辛苦了吗,让他回去歇息了。”魏思温急忙说道。
  “立刻招他过来。”李敬业手一挥,让魏思温赶紧去找骆宾王。
  “不急!”越王李贞却是站了起来阻止道。
  看着李敬业疑惑的神情,越王李贞只好解释道道:“如今当务之急可不是找骆宾王了敬业,而是太子怕是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到达城门口了,我们是迎还是拒?”
  越王李贞抛出的话题,如是千斤重石般,砰的一声砸在了众人的胸口上,面对这个重若千斤的问题,每个人都感觉有股喘不上气来的沉重压迫感。
  大堂内的气氛一下子仿佛被凝固住了,是啊,如今太子李弘就在城外,到底是迎接他,还是拒绝他入城呢?
  拒绝他,那就是完全没有退路了,在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否有带兵埋伏在扬州四周的情况下,当即拒绝了太子殿下入城的话,万一扬州城已经被包围,已经在他的控制范围内,怎么办?
  迎接他入城,等于引狼入室,如果他身后没有大军还好说,如果有……恐怕对于在坐的各位来说,就将是灭顶之灾啊。
  思来想去,唯独让他们纠结的,显然并不是迎接还是拒绝太子殿下进城,最重要的是,他们到现在,还是没有搞清楚太子殿下的用意,以及他到底有没有兵马跟随!
  大堂内的气氛依然是有些僵硬,每个人都不知道在想什么,每个人也都不知道,太子殿下如此孤身进城,到底是何用意,到底有何倚仗!
  “我以为还是让太子李弘入城吧,我等这就去城门口迎接吧,毕竟,现在敬业的大军,不还没有攻克大堂任何一个城池,府兵调拨完全可以找个其他借口来敷衍太子,当务之急最重要的,还是搞清楚他的来意。”曹王李明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让李弘进城。
  “王叔所言极是,如今我们靠空想、靠猜测,显然都没有想到太子到底是何用意,那么我们为何不迎接他入城后,旁敲侧击一番?如此一来,即可把太子的一言一行放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也利于我等控制太子的行动,不至于再发生今天这样的荒唐事儿。这样一来,就算是他身后有千军万军,不也会因为他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而变得畏手畏脚吗?”琅琊王李冲附和着曹王李明的提议说道。
  李敬业犹豫的看了看几位,若有所思的喃喃道:“但两位王爷能够想到,想来太子殿下也应该能想到,他会这么轻易的让我们控制他的行动?显然,他这次主动送上门……”
  “敬业,我以为曹王跟冲儿之提议可以考虑,我们如今只靠猜测,显然是无法把握太子准确的动机,刚才你的一番猜测,完全与我们面对的情况相反,太子殿下身处官道身后无大军,扬州码头,甚至外放二百里地,连一艘五牙战舰都没有,如此一来,要想知己知彼,怕是不迎太子进城是不行了,何况,迎他入城后,主动权不是更加牢靠的掌握在我们手上?”越王李贞斟酌了下,走到李敬业跟前,语重心长地说道。
  “那……既然如此,我等立刻前往城门口,迎候太子殿下?”李敬业犹豫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来回扫去,最后还是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好!我等就先迎他入城,看看他李弘,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曹王李明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李敬业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但此刻也由不得他再细细琢磨其中的利害关系了,只能是跟着曹王李明等人,往城门口走去。
  但这也不影响他,派人去找骆宾王,骆宾王跟随太子征战安西过,而且这段时间,则是一直游走在扬州四周,各个折冲府除了如今在外领兵的都尉,就属他对扬州城外,以及各个折冲府的动向最为熟悉了。
  所以,招骆宾王过来,说不准可以从他那里,知晓一些城外无论是自己控制的,还是大堂各个折冲府的动向,由此是不是可以推断出,太子殿下孤身进入扬州,到底是倚仗什么。
  满江园也被李敬业收拾了出来,前些时日,李弘的短暂到来,便是住在这里,而且对于满江园更是赞口不绝,如今再次过来,李敬业也无他法,只能是继续安排太子殿下,入住满江园。
  扬州官道上,尉屠耆率领着两百太子卫队,一前一后,把两驾马车保护在中间,路过一些村庄时,甚至都能够嗅到一丝,战争前期的紧张气氛。
  路过的一个个小小村庄,在见到旌旗招展的骑兵经过时,不像是往常一样停下手里的伙计,站在田间地头,或是站在家门口,静静的观望。
  如今的百姓,见到旌旗招展的骑兵走过时,都是神色慌张的往后退去,田间地头的百姓,扛起锄头就往密草从中跑,站在家门口唠家常的妇女,一个个像是夹着尾巴般,两脚快速的小跑几步钻进家里,而后反身飞快的把门关上,便再无动静。
  “看来李敬业这站前准备已经做足了啊。”白纯掀开窗帘,看着外面的景象,喃喃说道。
  “做足了个屁,要是做足的话,就该把这些百姓赶进城里,或者驱散,如今还留在原地,显然他还不知道这一战是该攻还是该守。”李弘扫了一眼窗外,看见一个农妇,抱着自家光屁溜的小孩儿,浑身带风一样的冲进了自己家里。
  白纯放下窗帘,看了看一旁的陈清菡,这一路,陈清菡的脸色一直都是充满了忧虑焦急之色,显然一直在忧心,还关押在扬州大牢的父亲陈敬之。
  “那他们会让我们顺利的入城吗?”白纯将信将疑的问道。
  这一路上突然间太子殿下改走小路,在一处折冲府内停留了两日后,继续走小路,直到快到扬州了,才改走大路,说是这样可以让李敬业在城门口迎接自己。
  她不明白为何换个路线,李敬业就会还如从前一样恭敬的迎接他,但这一路上,她也没有问起过这个问题。
  但如今扬州城门已在望,看着陈清菡焦躁的神色,白纯便不由得替默不作声的陈清菡问道。
  陈清菡感激的看了一眼白纯,而后便期待的等待着李弘的回答,仿佛李弘的回答,就是那开启城门的鱼符一般,比任何东西都要好使,也能够让她心安。
  李弘舒服的在宽敞的马车里伸了个懒腰,轻松地说道:“他不开城门也不行了,他没有其他路走了,这一路上我们多次改道,所以他不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少人,又是什么用意,所以,除了开城门迎我们进去,而后旁敲侧击了解我的意图外,别无他法了。”


第599章 进城
  白纯在陈清菡惊异的目光下,下意识的胳膊肘往外拐道:“这个李敬业也太笨了,他就不知道安排斥候,来查探您的消息吗?猪一样的笨死了。”
  李弘斜了白纯一眼,不屑地说道:“你以为李敬业没想到啊,从我们出杭州开始,就一直处在了他们的监视之下……”
  “那为何他们却不知道我们的动向?”白纯扭头,一脸茫然,感觉自己好像有些事儿并不知道。
  “骆宾王放在李敬业跟前好几年了,我们走小路,进折冲府,如果没有骆宾王帮我们掩护,早就被发现了。”李弘再次伸了个懒腰,毫不顾忌马车内还有一个陈清菡,缓缓靠在了白纯幽香扑鼻的怀里,闭目养神说道。
  骆宾王在与许王李素节接应后,便在李弘北上之前得到了李弘的消息,而无法无天所率领的浮屠营,也是在联系到骆宾王后,被骆宾王偷天换日般,把三千人安排在了扬州城内的一处折冲府内。
  可以说,如今的扬州城,在李敬猷跟李敬真率兵前往润州、常州时,在府兵拨来调去的三五日时间内,就被骆宾王轻轻松松的,把三千浮屠神不知鬼不觉的放进了扬州城内。
  只是,如今三千浮屠营的身份,则是变成了保护扬州,跟随李敬业作为后防,时刻准备驰援润州、常州的援兵部队,在扬州城待命。
  而李弘自从杭州出发,在走小路后,骆宾王就开始借助无法无天率领的浮屠营,一路上把李敬业派出的斥候,或是杀或是俘,全部通通拔除,或是换成他的人。
  总之,就是让这一条线上李敬业的斥候,变成了无法找到李弘的瞎子。
  所以也就造成了,李弘能够在李敬业等人毫无所觉的情况下,大摇大摆的出现在扬州城外的官道上。
  这也让身在扬州的李敬业等人,在得知李弘竟然凭空出现在,扬州城外三十里外时,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的原因。
  扬州城城门这几日经常时不时的就关闭,所以当今日毫无预兆的打开时,城门口走侧门的百姓,不由自主的都感到了一丝丝的诧异。
  虽然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并不能左右什么,但坊间已经流传开的,扬州刺史李敬业谋反的信息,却是已经在扬州城内秘密的传扬开来。
  这也成了扬州城百姓们,茶余饭后,或者是深夜里悄悄议论纷纷的敏感话题。
  只是这些事情跟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至于结果他们更是不会去关心。
  他们要做的,便是在扬州如果进入战乱之后,如何能够保全自己的家人安全,跟自己的财产不受到侵占。
  而扬州城内的一些富人,在早早被李敬业控制、监视以后,无论是愿意跟随,还是被迫跟随的,都不得不拿出不菲的银子来打点李敬业。
  想要出走扬州已经是不可能,除非是愿意留下自己在扬州经营了多年的生意。
  文人士子敢怒不敢言,面对三天两头扬州刺史的宴请,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参加,加上暗中五姓七望一些贼心不死者的怂恿,使得文人士子在扬州也只好是以李敬业马首是瞻。
  特别是随着沛王李贤的到来,像是定海神针一样,公开的在李敬业、曹王李明、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的陪同下,在扬州百姓跟前露过几次面后,这才使得原本有些混乱的扬州,变得稍微安静了一些。
  一些打算出走扬州前往他乡躲避战乱的百姓、富商、文人等等,也因为大唐这些王爷的出现,暂时把心中对战争的恐惧放在了一边,开始观望起扬州的情势来。
  而李弘之所以选择了铤而走险的孤军进入扬州,便是不希望战争发生在江南这样的富裕之地。
  虽然说大唐如今有的是钱,但重建一座战乱的城池,所要花费的不只是银两。
  最重要的是,战争带来的后遗症,带来的不安稳的因素,则会长时间的笼罩在和平繁荣的扬州城之上。
  宁可镇压十场地方暴动,李弘也不愿意在这富庶之地引发一场,成规模的战争。
  战争不光劳民伤财,摧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