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说是真正种田,不如说是出来陶冶情操来了,这地里的活儿,一点儿也没有见他干过,只是拿着把椅子坐在地头,指挥着他人干活,所以到现在,李治自打出宫到这里后,并没有什么变化,就连那肤色,也没有显得哪怕黑上一点儿。
  武媚站在二楼的栏杆处,看着如今一见面就吵架的父子俩人,向那正好目光望上来的陈清菡招招手,示意她上来。
  而在武媚的旁边,裴婉莹、安小河,以及皇孙李烨、李叶也一同在此,这几日儿媳妇也一直住在这里,为天下人树立着皇家的孝道。
  李弘面对强横无礼的老头儿,那咄咄逼人的词锋,这一次竟然选择了避让,而不是力争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行吧,您随意,您哪怕把这绿油油的禾苗都当花儿一样种,那也是您的事儿,只要母后那里能够保证效果,您这里……呵呵,儿臣还真不在乎。”李弘无奈的把树荫下的椅子扶正,让自己的龙爹坐上去更舒服一些。
  “哼,等着吧,等秋收的时候,朕就让你知道知道,朕治理江山不逊于你皇祖父,就是耕田种地,朕同样也是一把好手!你今日过来何事儿?”李治见李弘也不跟他吵架,也没有了兴趣跟李弘掰扯,于是问道。
  正在二楼兴奋的大呼小叫的李烨与李叶,正使劲的向下招手,向李弘着打招呼,李弘挥手示意着,而后在李治旁边蹲下,没办法,只有一把椅子,花吉没有李治的命令,不敢给太子殿下也备一把。
  “武三思跟武承嗣不能放,必须论罪重处才行,如果又一次网开一面,以后还会有其他皇室宗亲觊觎这些新物种,会想着投机倒把,把这些新物种卖给他人。”李弘直截了当,把自己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
  李治一边听着李弘的话语,一边神情悠闲的打量着自己的手指,淡淡说道:“武承嗣跟武三思可以重处,但那大来皇女你打算怎么办?如果不是她,他们两人也不会闯下此祸,但你把大来皇女放在市政坊禁足,却不治罪,这样你让武承嗣跟武三思如何服气?”
  说完后的李治,眼睛瞟了一眼不远处的行宫二楼处,陈清菡正在给皇后行礼,而李烨跟李叶,已经开始围着陈清菡讨要好吃的了。
  “大来皇女还有用处,没办法治罪,因为如果治罪的话,大概用不了半年,就得把她遣返回倭国,所以还不如禁足在市政坊……”
  “她对你李弘还有什么用处?还是你想要纳她为妃?所以就不顾律法,宁可惩治武三思他们,也要不顾朝堂众臣反对,纵容那大来皇女?”李治越老心思越花。
  如今自己对李氏绵延子嗣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就开始寄望李弘等嫡出皇子,能够给皇室开枝散叶,只要是他看得上的眼的,跟李弘有些来往的,他都想帮李弘划拉进宫里来。
  李弘望着田地里长势旺盛的禾苗,喃喃说道:“倭国如今已经不是大来皇女的父亲大海人一家独大了,还有两三股能够角逐倭国王的势力,正在暗中与现在的倭国天皇明争暗斗着。”
  “所以呢?”李治淡淡的问道,对于处理这种政事儿,李治心里很清楚,自己比起李弘,眼光在长远的利益上要差的很多,所以现在他学会了只问不说,从不再干涉这些事情。
  “所以过得半年左右,等倭国形式进一步恶化时,遣返大来皇女回倭国,并下旨不承认其大海人的天皇身份。”李弘眼神中闪烁着狡诈说道。


第707章 妥协
  大来皇女是自从被李弘俘虏到大唐后,这几你一直都是倭国派往大唐最高的遣唐使,往返大唐倭国几次之后,其影响力在倭国已经可以比肩倭国天皇大海人的几个皇子,甚至是比那几个皇子的影响力还要高。
  在能够角逐倭国天皇的几大势力眼中,大来皇女对他们的威胁,无疑也是最大的,也是让他们最为忌惮的。
  这其中,自然是有大来皇女每次回到倭国后,帮着自己的父亲巩固天皇之位时,明里暗里的,自吹自擂着自己与大唐官员的关系。
  特别是她嘴里与大唐太子殿下的亲切关系,让其他几大势力不得不谨慎小心的暗中找机会,不敢过于明目张胆的造反,也使得大海人越来越倚重大来皇女。
  但如果李弘把大来皇女遣返回倭国,那么这些所谓的大唐太子与大来皇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倭国几大势力之间,便会不攻自破,如此一来,几大势力在少了诸多忌惮后,还会小心翼翼的暗地里寻找机会造反吗?
  当然不会在暗地里造反,而是会揭竿而起,公然与大海人做对。
  但李弘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能够平衡几大势力之间的实力时机,如此一来,最好是使得倭国一直处于乱战之中,而无法统一,这样才符合大唐的最大利益。
  就像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家一样,如今每一家都像大唐俯首称臣,但每一家又因为有其他两家带着敌意的牵制,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考虑,如何摆脱头顶大唐这个上国,安在他们身上的枷锁。
  他们能够考量的,只有严密的防范着,其他两家会不会趁上国大唐这头猛虎打盹儿之际,会突然发兵侵犯他们的利益。
  闷闷不乐被禁足的大来皇女,此刻丝毫不知道,自己看似没有被大唐太子论罪行处,却已经被人家利用到了极致。
  李治如今听到国事就头疼,所以只问不说的他,听了几句李弘对于东边几国的大致方针后,就挥挥手让他去看望他母后吧,自己要下田看看禾苗的长势了,这可是事关大唐百姓富足安康的百年大计,弄好了的话,史官说不准会在史书上,为自己多写几个字,让自己在史册上能够与先帝并驾齐驱。
  “这事儿您跟母后说不成吗?”李弘可怜兮兮的看着老头儿说道。
  老头儿连理他都没有理他,那是我的皇后,因为你,我跟皇后可是从年轻时吵到了老,现在我们好不容易颐养天年了,你还想我们因为你的事儿吵架?门都没有!
  看着粗布衣衫的老头儿背着手,身后的花吉拿着硕大的遮阳伞,旁边跟着众多宫人、官员,小心翼翼的走进田地里,查看着禾苗的长势,李弘只能是无奈的叹口气,等着被龙妈训斥吧自己。
  听着脑后时不时传来李治的提醒声:“小心点儿,走路看着点儿脚下,别踩到朕亲自种的秧苗!”李弘的脑袋是头大如斗,真疼!
  武承嗣、武三思乃是宗正寺治罪发落,如果自己找母后,不许其开脱二人之罪名,母后都不需要拿起她皇后的蛮横架子,只要轻飘飘的甩上一句:“哟,这还没当皇帝呢,就打算把皇族的事物都攥在手里?就打算统领皇族了?你置你父皇的脸面何在啊?太子做好你监国太子的事情,皇族事物,自由你父皇与我打理,不必你这个监国太子操心。”
  所以当李弘面对武媚刚一说完自己的要求,便换来了武媚那一番轻飘飘的,略带讽刺的话语。
  “您要是老这样一意孤行,儿臣以后在众臣面前,哪还有威严可言?又该如何治理臣子?治国如治家,家都治不好,如何治国安天下,对不对?这些新庄稼,您又不是不知道有多珍贵,您看看李淳风回来时那凄惨的模样儿,脖子上刷根绳儿,带到街头当猴卖艺,指定没人能认出那是人,顶多说上一句这猴儿穿上衣服还真挺像人。”
  听着李弘形容瘦如枯槁,身形如衣服架的李淳风,武媚的脑海中,就不由自主的出现了今年初见李淳风时的画面,越想越觉得李弘形容的很贴切。
  不由得笑出声的武媚,止住笑声说道:“你这样埋汰你的臣子,你就不怕李淳风知道了后心里多难受?”
  李弘哭着脸,皱着眉,不理会龙妈的打趣,继续说道:“您想想看,李淳风都凄惨成那个样子了,可以想象,其他人只会比李淳风的境地更惨,而且,为了这些新庄稼,可是还有更多的人,连性命都扔在了茫茫大海之中,或者是遥远到跟天边似的陆地上,儿臣如此说,只是想向您申明,这些新庄稼来之不易啊,如果被武承嗣、武三思如此轻易的逃罪,先不说对不对得起皇家,您觉得对得起那些为这些新物种,而死在大航海中的人吗?”
  “那你的意思呢?如何治罪?”武媚听着李弘的话语,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问道。
  “二话不说,就一个字:杀!直接砍头,五马分尸也行,以儆效尤……哎哟。”
  “你是真想当个暴君是怎么着?你父皇仁慈治国,这一辈子都没有杀过几个重犯,你皇祖父,为了彰显皇家的仁慈、宽容,甚至都可以释放囚犯,怎么你就知道杀杀杀!就算是有罪,罪真就致死了?不就是想罢免他们的尚书与侍郎一职,至于起手就这么重的罪名来跟本宫讨价还价吗?那大来皇女你怎么就不治罪?”武媚鸡毛掸子多年不用,如今上面的鸡毛,不知道被谁都快要薅秃了,就跟一根细棍儿差不多。
  不满的武媚,扯出李烨正往嘴里塞的鸡毛,示意宫女把李烨抱给裴婉莹,而后继续教训她儿子道:“不说我还没发觉,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你李弘一旦沾染上哪个女子,多大的罪名你都能给人家抹平了,怎么,你李弘缺美人儿?还是想要学前朝帝王,等当了皇帝后,也好从大唐各地往宫里大肆搜罗美女?不对,你李弘能耐比你父皇跟皇祖父大,你是满天下搜集啊,倭国的、大食的,那高句丽等地的美人儿,怕是没入您法眼吧?”
  面对龙妈的训斥,李弘不自觉的摸摸鼻子,旁边李叶递给他的一根羽毛,被他恶作剧的插在了李叶的头顶,跟一根小小的旗杆似的,在脑袋上晃悠。
  而李叶被她爹如此捉弄,却是美滋滋的看着她爹呵呵傻笑着,甚至还向武媚摇头晃脑,像是在炫耀自己的新头饰。
  武媚无语的拽过李叶,把脑袋上的羽毛拿下来:“没心没肺,那样好看吗?”
  看着李叶也被宫女抱走后,李弘才苦笑道:“儿臣哪有您想的那么好美啊,儿臣现在不追求大来皇女的罪责,是有目的的,又不是永不追究,不过既然您都如此说了,那儿臣就勉为其难的同意了,罢免武承嗣跟武三思的官职,以后不得再踏入仕途。”
  李弘打蛇随棍上,一边说一边看着武媚的神情,看看龙妈对自己的处置是否还是很不满意。
  “唉……随你吧,他俩什么料我也知道,算了,就让他们做个闲散的开国候就是了,俸禄上别亏了人家就好。”武媚无奈地说道。
  此时的武媚,早已经与历史原有的轨迹上的武媚不同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武媚,早就已经消失不见,如今儿孙满堂的她,对于娘家人,自然是也不像历史上那般看重。
  毕竟,历史上,武媚看重武氏,乃是因为她在争斗中,需要更多的心腹手下来为自己做事儿,当时身边也缺少自己不语便知她心事儿的人,所以才重用了武三思与武承嗣。
  而也就是武承嗣,在原有的历史上,命人找到了一块白石,而后在上面刻下:“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命人献给当时的太后武媚,被称之为:天授圣图,为两年后的登基大统,算是做足了准备。
  所以,以武承嗣、武三思这样喜欢阿谀奉承之人,在武媚跟前得势,能够让武媚逼迫李弘提拔其为工部尚书,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而今,已经不再原有轨迹上的武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