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媚思索着李弘的用意,耳边听着李治的话,不由自主的白了他一眼,继续懒懒道:“他只有一刻钟的时间,想把人剁碎,还要先把人挖出来,而后剁碎之后还要清洗血迹,这一刻钟的时间够吗?”
  “那么就有可能是被剁成了好几大块后,埋在了树下,因为据花吉多方打探的消息是,那天群臣回家时,时不时能够闻见一些血腥味儿。”李治较真儿地说道。
  武媚若有所思的摇着头,而后缓缓开口说道:“以李弘的性格,怕是不会这么干的,他现在如此做,恐怕就是欲盖弥彰,故意给人们留下一个遐想的空间,然后以此来惩治朝堂之中那些心怀鬼胎者,要不这份名单,黄门侍郎平日里登记的能有这次这么细致?”
  “惩治?人都被他惩治没了,还惩治谁?”李治脑子最近又开始缺根筋了。
  “没事儿了,您愿意怎么想都行,但是妾身敢跟您打赌,那两棵树下,绝对不会有任何污物,这点儿您就放心吧,而且朝堂之中,怕是有很多人,也已经猜到了李弘的用意,只是如今只能是自己心知肚明,无法讲于外人知晓而已。所以,妾身为了替李弘保密,自然也不会再跟您解释了。”武媚眉毛一挑,神情带着一丝淡淡的傲娇站起身说道。
  五十多岁的人了,依然保养的如同三十来岁般,修长白皙的脖子依然泛着白玉般的光芒,高挑的身材这些年稍微有些丰腴,但依然是玲珑有致,还是她自傲的本钱,也是依然让李治沉迷于此的骄傲。
  如今两人有着大把的闲暇时间,所以猜测李弘每一次在朝堂之上的决策,或者是猜测李弘处置某一件事情的缘由,便成了帝后二人除了象棋、麻将以外,另一件消磨时间的方式了。
  而这,自然就是他们二人,因为两个小小的从六品的官员,也能够讨论一个午后的原因。
  狄仁杰匆匆赶到了东宫的崇文殿内,进入崇文殿后,立刻如同进入了一个四季如春的世界,原本在路上还苦哈哈受着寒风凛冽的他,顿时放慢了脚步,在见到太子殿下之前,想要率先把自己冻的有些僵硬的手脚活动开。
  元日很快便到,而如今的长安城市政坊,以及长安城内的客栈、驿所等地,已经是大批大批的异域番邦的人涌入了进来。
  自从宗楚客当年在终南山偶遇年仅十岁的太子殿下后,整个人的仕途便开始了平步青云的状态,先是一下子从一个五品的县令做到了从三品的京兆府长吏的位置,而后经过几年的磨砺,前两年便已经被提拔为了尚书省右仆射,变成了从二品的朝廷大员。
  而在其离任京兆府长吏一职时,自然是也为太子殿下谋划好了下一任京兆府长吏的人选,便是如今,同样处在崇文殿太子殿下书房里的任知古。
  当狄仁杰进入崇文殿内的太子书房时,一眼便看见了在宽大的足以称为床的书桌后面,正在埋头看着奏章的太子殿下李弘的身影,而在“床”的左右两侧,自然是摞着厚厚好几摞的奏章,眼看着就要把太子殿下高大的身型给埋没在里面了。
  走在厚厚的华贵波斯地毯上,脚下的感觉像是踩在云端一样,给人一种飘飘然、软绵绵的感觉。
  几组供臣子坐的沙发摆在书桌的前方不远处,而在书房的四周墙壁上,自然是挂着一些名家的字画,四周同时也摆满了一些,在冬季不常见的绿叶鲜花。
  整体来看,整个书房并不是显得繁琐,反而是显得有些过于简洁明了,倒是也符合太子殿下一贯的性格与作风。


第726章 召见狄仁杰
  但让狄仁杰感到有些惊讶的是,当目光落在太子殿下的身后时,则是看到了已经久不露面,不再贴身侍奉太子殿下的小雪与夏至二女。
  好久不曾见过的小雪与夏至,在狄仁杰的眼中,其外表这么长时间以来,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那么的美丽端庄,极好的阐释了美人儿这一词的含义与标准。
  但让狄仁杰惊讶的是两女身上的气质,变得比起以往来,仿佛多了一丝干练跟英武之气,有了更多的大家风范以及从容不迫的贵气。
  虽然狄仁杰知道,无论是小雪还是夏至,其家世在民间都颇为显赫,但这么多年在太子殿下身边,不自觉的还是会把她们当成普通宫女来看待。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忘记,这两人从十岁被采选入宫,可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伶俐以及家世背景,才被宫人看中选入皇宫,是为陛下特意精挑细选、准备的采女。
  只不过后来阴差阳错的,被陛下与皇后赐给了太子殿下,成为了太子殿下的贴身宫女罢了。
  如今两女俏生生的站在李弘身后,最起码从表面上来看,是无法看出小雪与夏至,会比太子殿下其实大出十多岁。
  不明究竟的人,甚至会以为,三人看起来跟同龄人差不多,并不存在年龄上的差距。
  当然,这也与小雪、夏至的保养,以及在东宫内的身份地位,还有轻松愉悦的环境有关。
  如果赶上向沛王李贤一样的境遇,想必小雪跟夏至,想要保持如今依然如少女般漂亮多姿的外形,显然就是不可能的了。
  行礼后的狄仁杰,在太子李弘抬起头示意后,便与京兆府长吏任知古、刑部尚书崔知温坐在了书桌前面的沙发上。
  奉茶这种事儿,自然是不可能由小雪与夏至两女来做,站在书房旁边的其他宫女在狄仁杰坐下后,便立刻递过来一杯茶水,放在了狄仁杰的手边。
  李弘合上阅完的奏章,揉了揉有些发疼的眼睛,脑海里依然还是一些奏章上的言语在翻腾,努力的驱赶着脑海里的奏章言语,一边接过夏至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
  “侯思止、王鸿义此事儿想必你们三人没有不清楚的,如今朝堂之上,不清楚的怕是只有那些,自己吓唬自己的,或者心中也存有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一时之间看不清楚此计谋,而更多的人,显然经过这几天的思索,隐隐约约都明白了吧?”李弘自己揉了揉脑袋,而后从书桌起身,走到那一片会客区,在主位上坐下说道。
  李弘心里很清楚,这种浅显的计谋,想要瞒过这些浸淫朝堂多年的老油条,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毕竟,这些处在官场、身居高位的官员,哪一个不是从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之中爬上来的?
  想要瞒住所有人,李弘自己压根也没有想过,但如果能够为朝堂剔除、震慑一些这种喜阿谀奉承,靠讨好皇家来升迁仕途之人,就足够了。
  指望整个朝堂、整个大唐的官员,每一个都像自己心中所想那般刚正不阿、为人处世正直清廉,公平公正,为大唐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是不现实的事情。
  但只要能把这股极尽丧心病狂的态势遏制住,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中,那么就已经算是圆满的成功了。
  与饱暖思淫欲是一个道理,当大唐富强到在官员眼中,认为已经没有其他办法,来彰显皇家的尊贵与威严时,就会有人想出其他歪门邪道的办法,用来蛊惑皇室,彰显其独一无二的特性与皇权的威严。
  所以,李弘经过这几天的思考,对于自己活埋侯思止与王鸿义二人而致死的事情,已经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甚至在此时想起来,他还觉得不够严苛!
  但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已经死了,而且加上后面的手段,也达到了自己震慑、警告朝中官员的目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追求死人的罪责了。
  狄仁杰远不像是上一世电视剧中所演的那般刚正不阿、为人正直,相反,这家伙在李弘的心里,一直处于黑名单或者是需要保持警惕的名单之中。
  狄仁杰为人圆滑、世故,整个官场对他来说早就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任何集团、或者个人之间的斗争,其实都逃不脱他敏锐的触觉。
  哪怕是皇室宗亲里杂七杂八的事情,也同样是逃不过狄仁杰那敏锐的触觉,只是他很能把握自己的分寸与皇家的底线,从来不参与这些事儿,也很少与皇室宗亲交往走动。
  这样一来,反而是让皇室宗亲,甚至一些官员觉得狄仁杰为人清高,不愿意与他人结伴为伍。
  但在李弘看来,这便是狄仁杰的厉害之处,因为他能够把自己原本暴露在人前的缺点,变成在别人眼里的优点!
  处事圆滑能够在狄仁杰的平日行为里,变成了他人眼中的为人清高,这一点儿,就是李弘也不得不佩服。
  官场上不乏善于不懂装懂的人,这种人很笨,也很多,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可以靠不懂装懂混进某一个官场圈子里,但其实人家早就把他看透,只是不愿意点破罢了。
  但懂却装不懂的人很少,因为这需要勇气,更需要一份发自内心的自信,狄仁杰就有这种自信。
  而且他还能够很好的把握住,什么时候该装不懂,什么时候该坦诚自己懂!
  “是,殿下,臣等明白殿下的苦心。臣也不得不佩服殿下的计谋,以一个不确定的真相,就震慑、遏制住了这种朝堂风气,远比用更多的人的性命来警告、震慑其他人,收获要大的多。而且还得以保全维护皇室之声名不受损。”狄仁杰含笑坦诚地说道。
  “既然你们都明白,那么就应该明白,如果不遏制住这股势头,将来这种风气会对大唐的江山社稷危害有多大,而皇室的声名也将毁于一旦,所以,如果以后再发现这种言论,直接送进大牢问罪。”李弘悠然地说道。
  而书房内,时不时则会有花孟、惊蛰、猎豹或者芒种匆忙的跑过来,向李弘禀奏着异域番邦的使臣,前来求见的请求。
  狄仁杰、任知古、崔知温明白的点点头,看着来来回回走动的花孟等人,开始如坐针毡般,深怕耽误了太子殿下的其他事情。
  “不必理会,都是一些异域番邦的小国或者小部落,大鱼还没有到来呢。”
  “那么,殿下您召我们前来,便是因为这些异域番邦之人吧?”狄仁杰笑了笑,看着李弘问道。
  “不错,大理寺、刑部、京兆府三者对长安的治安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今随着异域番邦的使臣到来,偌大的长安城更是称得上鱼龙混杂了,怕是三教九流的人也都有不少聚集到了长安吧?所以召你们来,旨意很简单,在异域番邦离开之前,长安城无论是勋贵豪门、还是世家大族、皇室宗亲,都不能发生任何意外。异域番邦这次如此大规模的到达我大唐,心怀鬼胎者估计数不胜数,所以无论是刑部还是大理寺或者是京兆府,你们都得给我多加小心,但凡有人敢于有违我大唐律例,不管是哪国人,都可以抓进刑部、大理寺的大牢内,懂?”李弘明亮深邃的眸子闪烁着一股凌厉,视线在三人身上来回扫视着问道。
  任知古则是第一个点头称是的,京兆府乃是他实际管辖,整个长安城更是他统辖的重中之重,无论长安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太子殿下问罪,第一个自然是找他,所以,这个时候,太子殿下的话语,在他心里,比圣旨都还要重上三分。
  而他也明白,仅凭京兆府在万人涌进长安城后,根本不可能全权顾及到,所以大理寺与刑部的协助,则是必不可少的。
  崔知温凝重的点点头,身为大唐的三法之一,这个时候,他明白的他肩上的责任到底有多重,也明白太子殿下的重视程度,想必还是与安西或者即将开战的西南方向有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