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6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既然如此……”
  “那就多谢太子殿下了。”
  “我还没说完呢,既然你们倭国怕担责任,没关系,我大唐水师就亲自过去接他们母子好了,大唐水师船大又稳,船舱自然是也能够遮风挡雨,而且即便是遇到大风大浪,以我大唐当年的战舰质量,三艘战舰都足以歼灭你们倭国百十条战船的强大,想必接回他们母子应该不是问题,而且即便是出了什么事儿,还不用你们担责任,怎么样,我这个办法不错吧。”李弘抓着大津皇子要站起来反驳的肩膀,按着大津皇子再次坐了下来。
  “可……皇姐……”
  “没事儿,如今我大唐不止当年区区三艘战舰了,而且新建造的战舰,比当年歼灭你倭国战船的还要大,还要强,实在不行就多派几艘,听说最近因为我大唐水师的懈怠,倭国渔民出海捕鱼,竟然还能遇到海盗,这乃是我大唐的失职啊。”李弘一脸痛心疾首,深深自责地说道:“不过你放心,如今西南战事已经用不上战舰了,这一次我大唐水师必定倾巢而出,帮助你们消灭掉那些抢夺渔民辛勤劳作成果的海盗。”
  “我……没有海盗啊,如今因为上国水师久不靠港补给,一切都是风平浪静啊。”大津皇子无语,瞪着眼睛看着李弘辩解道。
  他心里哪能不知道,这是李弘成心的,故意的,是为了报复自己阻挠皇姐母子回大唐,而向自己施加压力呢。
  李治跟武媚彼此互望了一眼,原本武媚当初也曾想过如同李弘这般做,命令大唐水师直接接大来皇女母子回大唐,只是因为李治死活不同意以如此有些野蛮的方式来接回大来皇女,所以这件事情也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鸿胪寺卿于义坐在另外一边,此刻只能是默默的摇头苦笑,大津皇子这一套说辞,从太子殿下离开长安,前往剑南道后,就一直没有变过,如今碰上太子殿下,终于算是失效了。
  不过在李弘看来,因为龙爹当初没有同意母后以大唐水师震慑倭国皇室,来接回大来皇女,这倒是一件让他感到庆幸的事情。
  因为,如果只是单单的接回大来皇女母子,这对大唐来说,跟做了一次赔本买卖没有什么区别,这些年大量的财物运送到了倭国,让大来皇女享受着大唐对她的种种厚待,同时也让倭国捞取了足够多的实惠,怎么能就这么轻易的放过倭国上至皇室、下至百姓呢。
  好歹两国向来友好,又是派遣遣唐使来大唐学习,又是倭国皇室的皇女有了大唐太子的骨肉,如此友好加亲的关系,怎么能够以财物来衡量呢。
  所以,大唐必须给出倭国更大的礼物,来感谢倭国皇室跟倭国百姓对大唐皇室血脉的照顾,那就是强制性的改用大唐文字,立刻废除所谓的假名等音字。


第867章 顶替
  当李弘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大津皇子吃惊的嘴巴都能塞进一只拳头了,李治刚刚端起的茶水,噗的一声,全部吐了出去,吓得旁边的宫女、太监,手忙脚乱的给李治递锦帕,又是趴在地上开始仔细的擦地。
  “为……为什么?”大津皇子的声音像是被人踩住了脖子一般,发出难听的公鸭嗓音。
  “感谢你们倭国啊,这些年你与你父皇帮我照顾着大来皇女跟李男,我大唐只是出一些财力物力,有些说不过去不是?何况,大唐与倭国向来友好,如今亲上加亲,又岂能以财物来衡量我们之间的亲切?忒俗了不是?”李弘看着“小红帽”,一副我是为你好的表情,语气极为真诚地说道。
  “可……可也用不着让我们倭国用大唐的文字……”
  “别客气,这都是应该的,还分什么倭国、大唐?我大唐的文字就是倭国的文字,你倭国的臣子就是我大唐的臣子。而且我决定了,为了避免你们派遣遣唐使来大唐时,一路上与波涛汹涌的大海进行抗争的辛苦,这次你回倭国时,我就派遣一些国子监、弘文馆的学子,陪你们一同前往倭国,到你们倭国帮助你们,怎么样?感动吧?”李弘虽然在笑着说话,但在大津皇子眼里,感觉李弘更像是一头恶狼一样,正在向自己展示着他那令人胆寒、害怕的嗜血獠牙。“我们倭国学习了上国的文字,也从中创造出了属于我们的文字,为什么还要我们用上国的文字?殿下,这样不合适吧?”大津皇子开始有些心慌了,视线开始不时的望向大唐的皇帝,开始准备求助。
  早就知道大唐的好处绝对不会这么白白给的,皇姐大来皇女这几年在倭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平时的各种用度、花销,都是由大唐的白纯来负责的,甚至自己跟父皇,包括倭国其他皇室,都沾了皇姐大来皇女的不少光,得到了大唐给予的莫大好处。
  现如今看来,这个煞星一回来,就开始收回利息了,打算把这几年大唐给予倭国的好处,不但要统统收回,还要变本加厉的开始干涉他们倭国的文字等其他了。
  如此一来,如果倭国皇室按照李弘这样的建议行事,恐怕用不了多年,倭国就将变成大唐的疆土了吧?皇室也该变成王府了吧。
  “你们确定你们创造出来的文字能够完全符合你们倭国的各个方面使用?那你们为什么记载入史册的文字,还要专门用我们的唐文?至于你们所创造出来的文字,为什么在倭国的典籍中,几乎看不见几个像样的倭国字呢?用着我们的汉字,然后不承认这是我们的字,这样不合适吧?你这跟小偷没有什么区别啊,难道还想把我们的汉字占为己有?”李弘语气强硬到近乎于训斥,这让本就打心底对他有些发怵的大津皇子,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恶人还需恶人磨,李治与武媚心头不约而同的升起这么一句话,李弘如此近乎于强买强卖的逻辑,听起来貌似大唐好像吃了多大的亏一样,但两口子一个身为皇帝,一个身为皇后,哪能不明白这强硬的命令倭国完全使用汉字的意义。
  如此一来,即便是李弘不再对倭国做其他,就独独是让大唐的文字在倭国按照唐文字义使用,几十年以后,谁也不知道此倭国是不是还是当初那个倭国了。
  鸿胪寺卿能够做到这个位置,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何况他还是李弘培养的人才,虽然在李弘出征之后才晋升为鸿胪寺卿,但如同上一世的高级官员都需要上干部学院深造一样,如今以于义等人为首的朝廷官员,几乎都是在东宫的崇文馆受教过不短的时间的,甚至隔三岔五的,还会前去与那些年轻的学子交流。
  但即便是如此,他们哪怕是做梦也没有想过,有一天大唐可以对倭国,实施如此大胆的文化侵略,而且还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提出来。
  所以如今于义看着自己的君主太子殿下,一会儿觉得他特别的顺眼,让他感觉不自觉的内心深处,都跟着太子殿下一下子变得骄傲、自豪了起来。一会儿又觉得,如果这种强卖强买的事情,被天下其他士子知晓,又不知道该如何弹劾太子殿下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于义不时看看坐在上首的陛下跟皇后,看看他们是不是有意阻止太子殿下的举动,到时候万一让自己提出不同的见解,自己又该如何说辞为太子殿下获得陛下与皇后的支持呢。
  跟于义怀着同样心思的还有站在李治与武媚身边的汪楼跟连铁,两人作为帝后的贴身太监,虽然不能说自己的话语,对大唐朝廷的决策有着什么影响力,但偶尔帝后感叹起某些事情来,他们二人也是需要说一些顺着帝后心情的话语的。
  所以此刻,看着坐在高台上一脸无动于衷、摆明了看戏的皇帝与皇后,三人则是一同松了口气,最起码现在看不出陛下跟皇后,对太子殿下如此为难倭国的行径,有感觉不妥之处。
  大津皇子可怜巴巴的看着端着茶杯低头喝水的大唐皇帝,再看看正在旁若无人的欣赏着自己刚染的绯红指甲的皇后,心里顿时也明白了,看来大唐太子的决策,就代表着大唐皇帝跟朝廷的决策了。
  “太子殿下,即便是我同意,我的父皇也不会同意的,即便是你派遣大唐的士子随同我到倭国,我们也不会接受大唐文化的传承的。我们有我们独创的文字,虽然我倭国的文字是基于上国的文字所创,做了一些改变与发音,但毕竟是我们民族的文字,绝不可能说抛弃就抛弃。”大津皇子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硬,即便是现在面对的是李弘。
  毕竟,现在可是关系着倭国的命运和前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与文化,如果失去了自己独有的文化,那还谈什么国?
  岂不是就变成了像是大唐东北边疆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了,据说如今三国已经再次被大唐皇帝赐封为二字王。
  如果倭国也被大唐按照高句丽等三国来对待,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倭国天皇的称呼会被大唐同样废黜,而后变成了东海王之类的二字王称呼。
  何况,谁都知道,按大唐律制,只有皇帝陛下的子嗣才可以被封为一字王,比如英王、殷王,包括太子早期的代王封号。
  而二字王虽然在大唐稀有,在爵位上很少有人能够被封为二字王,但其地位显然是不如一字王,即便是封二字王,也是还是皇室宗亲,不过已经是远离正统皇室的了。
  “不同意?”李弘反问道。
  “绝不同意。”大津皇子自己都能感觉到,面对李弘的问话,他的声音已经在不由自主的颤抖了。
  李治、武媚、于义,包括连铁跟汪楼,此时看着态度强硬的大津皇子,都不由自主的为李弘捏了一把汗,如今李弘登基在即,如果此时被人一口回绝,可是有失整个大唐的颜面啊。
  如果一旦传出去,当年倭国皇子曾当面拒绝了大唐皇帝李弘的提议,那么不管是对大唐朝廷还是民间,都是一件极为尴尬的事情。
  所以此刻听到大津皇子的坚决拒绝,几人不由自主的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了,忐忑不安的看着李弘会如何解决此事儿,还是就此放弃。
  “那行,既然你们不同意,那我就只能自己给自己同意了,不派遣士子去倭国了,就让跟你一同回倭国的大唐水师去当遣倭使好了,大唐将士里面多有识字读书、文武双全之人……”
  “你这是要再一次入侵我倭国吗?”
  “你偷走了我大唐,我华夏民族的文字,却死不承认,甚至胡乱改动,经过我大唐跟华夏民族的同意了吗?你们派遣的遣唐使来我大唐学习,何曾尊重过我们的文化?经过我们同意了吗你就私自改动?谁给你的权利?我大唐先贤大儒用尽毕生心血创作的文化,岂能任由你们随意改变!”李弘看着大津皇子突然间站起来,跟着也站了起来,高大的身形瞬间把大津皇子的气势压的一点儿不剩。
  “我……”
  “我大唐传承我华夏民族的文化,都不敢随意胡乱的更改,仁义礼智信、先贤典籍、风俗习惯等等都小心翼翼的继承、保护着,但你们呢?不学无术只知偷窃改造,你们认为这样改下去,就能摆脱你们倭国利用了我们文化的事实吗?”
  面对李弘那高大的身形,散发出来的威武霸气,大津皇子不自觉的开始往后退,虽然他知道事实与李弘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但面对李弘这样的强词夺理,气势上感觉好像确实是自己不对般。
  “我告诉你,不管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