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7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一阵鸡毛掸子的残影在飞舞。
  “你再给本宫我一个!朕!朕!朕!这都多久了你还是给本宫改不过来!非要气死本宫是不是?”武媚手持鸡毛掸子站在蓬莱殿的门口,大唐的皇帝陛下躲在当年他与太上皇栽种的参天大树下,说什么也不出来。
  “母后,您这就不对了,我……朕……儿臣面对朝堂众臣的时候,表现比在您这蓬莱殿确实要好太多了,不信您问花孟。”大唐皇帝躲在树后面,就是不敢出去面对皇太后手里的鸡毛掸子。
  而蓬莱殿内的宫女、太监,早已经习惯了这些日子以来,宫内鸡毛掸子满天飞的景象,就是那参天大树的后面,不管刮风下雨,好像都能够看见新皇陛下的身影,而蓬莱殿的门口,自然是少不了皇太后怒气冲冲的厉声呵斥。
  “都三个月过去了,你告诉我只是好太多了,我不管你习惯不习惯,如果再敢用其他称呼,本宫不打……打……你给我过来!”武媚柳眉倒竖,越来越显丰腴的身材,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华绝代与万种风情,在高贵典雅之余,如今武媚的身上,更多的是一种平和仪态。
  也或许,还有手里的鸡毛掸子,依然是与当年一模一样,只是那早已经包浆的鸡毛掸子把柄,无声的诉说着这些年皇太后对于它的不离不弃,以及它在大明宫内起着的巨大作用。
  大来皇女带着大唐皇室子嗣在李弘登基不到两个月后,最终被以大唐皇帝嫔妃的名份,迎回到了大唐长安的东宫之内。
  甚至不用宗正寺等官署验证,看着那流落海外皇子的眉目,一眼就能够看出来,这绝对是大唐皇帝陛下李弘“出品”,绝对不会是假的大唐皇子。
  武媚与李治,对大来皇女没有什么好感,毕竟,在怀了当初李弘的龙种后,竟然敢不告而别,偷偷跑回倭国把孩子生下来,如此置大唐皇室颜面不顾的行径,按理说应该在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就被送往宗正寺听候处置的。
  但两人碍于新任皇帝李弘的情面,只能是气哼哼的把大来皇女晾在东宫从不召见,甚至是在裴婉莹等人进宫看望他们两口子时,名册上依然是不允许出现大来皇女的名字。
  不过李治、武媚两口子也不长记性,既然是对人家的生母都如此冷淡相对了,那么对人家亲生的孩子,却是好的让李烨、李叶等皇子、公主嫉妒李男的待遇。
  比李烨、李叶小半年的李男,在几天的时间内,弄懂了东宫他们自己的小圈子的规则后,便开始在其中相处的如鱼得水起来。
  平日里规矩、礼仪一点儿也不少,面对李烨、李叶,则是极为讨好,甚至连回到长安后第一天,皇爷爷与皇奶奶赐给他的一些新鲜东西,都毫不吝啬的拿出来与李烨等人分享。
  武媚、李治倒是也没有白疼李男,在受到李烨的欺负时,也会时不时的从中调和,对于李男的看重,比起他的生母大来皇女,则是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长安城皇城内,最为著名的便是被称之为三大内的太极宫、大明宫以及兴庆宫。
  所以即便是李弘从来没有提及过,甚至是还希望他龙爹、龙妈一直住在大明宫内,而自己这个皇帝,一直还住在东宫即可,但不管他怎么说,都没有改变李治与武媚的坚持,最终两口子还是由大明宫,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搬进了兴庆宫内,把大明宫留给了李弘。
  随着李弘入主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帝位更迭,终于是顺利的完成了交接。
  而紧邻大明宫旁边的兴庆宫,虽然比大明宫规模上小了一些,但其奢华与典雅,却是更加的适合李治与武媚修身养性。
  加上这些年两口子早就有准备,虽然不曾扩建规模,但里面的建筑风格,以及装饰则都是代表了大唐最为精美先进的艺术巅峰。
  所以对于李治跟武媚来说,搬入兴庆宫居住,他们心里可是美滋滋的,完全不是皇帝李弘所认为的那般,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七天一次的朝会,如今完全没有了李治帮着李弘处政时期还存在的老人,都变成了新生的面孔,随着李弘入主大明宫,九寺五监的一些老臣,或是被李弘赶,或是被李治、武媚要,也都纷纷易主,变成了李弘当年所提拔、栽培的新臣。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身处兴庆宫的李治跟武媚,才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明白,这个看似不着调,让自己忧心费神的新皇,竟然在登基前,早就做好了登基后的准备。
  原本以为,随着李治禅位,李弘登基后,朝堂之上最起码还会留有大部分的老臣子,但没有想到,随着李弘登基后,一些以前一直在东宫崇文馆,或者是太子府上担任无关紧要职务的臣子,一夜之间就成了朝堂之上的重臣。
  而经过短短的几个月检验,无论是李治还是武媚,都发现了这些原本看似没有多大能耐的臣子,原来一直都像是李弘一样,蛰伏在野,就等着李弘登基之后大显身手了。
  朝堂之上对于大唐水师对倭国处于压倒性的战争态势,并没有显得是多么的兴高采烈,或者是认为大唐终于可以安枕无忧,可以安心的享受盛世太平了。
  无论是中书、门下还是尚书,或者是六部,像是对于大唐水师对于倭国摧枯拉朽的战争态势,早就已经料到了一般,如今在战事还未结束前,已经提前开始谋划接下来该如何做了。
  而在所有的臣子当中,大部分的声音倾向于,既然倭国奉我大唐为上国,自认乃事我大唐的属国,那么如今倭国天皇就不该称之为皇,这样岂不是犯了太上皇的名讳?岂不是比我大唐皇帝的名份还要高,与太上皇齐名,岂不是压制我大唐皇帝陛下一头?
  所以,面对倭国皇室的求和信件,朝堂之上大部分人希望李弘能够重新赐封倭国皇室,赐封天武天皇为东海王,并亲下圣旨,命其去皇改王,以示对我大唐与陛下的尊敬。


第877章 别致的谈判
  想要做一个孝子很难,想要做一个好的夫君也很难。
  自从登基为帝后,李弘发现,自己在龙爹、龙妈跟前,想要为天下人做一个孝敬皇帝的示范,简直是……难比登天!
  而且身为大唐皇帝的他,想要做一个如同普通妇人家的合格夫君,也是那么的难。
  后宫太和谐了,和谐到一旦谁有事儿,那几个娘们就开始凑在一起叽叽咕咕,研究开会怎么能够得到陛下的首肯,怎么能把陛下侍奉的龙心大悦,而后答应大来皇女的要求。
  至于大来皇女的要求,与大唐的国策,以及陛下的决定是否有冲突,皇后裴婉莹就像是脑子短路了一般,瞪着无辜的双眼,看着豆蔻年华的上官婉儿,竟然是毫无所谓。
  小姑子李令月无语的直揉额头,温柔都进入大明宫后宫,成了自己的一个皇嫂了,但上官婉儿跟皇兄之间,到现在却是寸步难进,一直还在原地踏步,那层窗户纸是怎么也没办法捅破似的。
  李令月有事儿没事儿就带着上官婉儿往李弘的后宫四处转悠,总之哪里有裴婉莹,她就带着上官婉儿去哪里,大有让皇后为皇帝把上官婉儿与皇兄李弘之间的事情,给彻底落实了的决心。
  上官婉儿虽心有不愿天天跟着李令月进宫,但架不住自己这个一起长大的闺蜜软磨硬泡,以及各种让她无法推卸的理由,只好天天往这后宫里跑,弄的她现在哪怕是闭上眼睛,都能把大明宫的大半个后宫走的畅通无阻。
  紫宸殿内,大来皇女在花孟与猎豹的陪同下,缓缓走了进来,而不等她进入书房,就听见一句句:“臣知罪,陛下息怒”的声音从御书房内传了出来。
  稍待片刻后,便看见兵部、吏部、礼部尚书,以及鸿胪寺卿,神情忐忑的躬身从皇帝陛下李弘的书房内退了出来。
  “司农寺的先不见了,与民同耕那里,让他们明日一早跟我……朕一同过去。”李弘无力的声音在书房内响起,大来皇女在几位尚书离开后,才轻步往书房的方向走去。
  李弘两脚搭在宽大的御书房内的书桌上,一旁的宫女正在小心翼翼的收拾着,如同床面一样宽大的桌子上的奏章。
  大唐的皇帝窝在舒服宽大的椅子内,仰头望着书房内的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妾身见过陛下。”大来皇女自从回到长安,进入东宫后,首要的任务便是学习各种皇宫礼仪,而这对于出自于同一种文化熏陶下的大来皇女来说,根本也算不上什么难事儿。
  “少来这套,你那事儿别想,先不说我改变主意后,朝臣会怎么劝谏,母后那里就能让我脱一层皮。”李弘斜眼看了一眼大来皇女,而后又继续闭目养神说道。
  大来皇女看着李弘偏过了头,偷偷的对着他做了个鬼脸,而后示意宫女先出去,自己走到书桌前,把未整理完的奏章随意的收拾了下,靠着书桌不出声的站在李弘身旁。
  她心里很清楚,要想让这家伙改变主意是难上加难,何况如今大势所趋,无论是李弘,还是朝堂之上的臣子,对于倭国皇室的不满,因为大唐水师在倭国势如破竹的态势,如今已经达到了顶峰。
  既然奉大唐为上国,那么必然要与新罗、百济一样称王,而不是称皇的同时,还与大唐的太上皇齐名用天皇的称号。
  虽然这些不过是大唐要灭亡倭国文化的借口,但面对倭国一向崇拜大唐文化的行为,加上每年那么多的遣唐使前往大唐学习,如今被大唐不讲理的找到站不住脚的借口,修正被倭国学子篡改的大唐传统文化的强盗逻辑,倭国皇室却是心中有苦说不出来。
  即便是天武天皇,在送大来皇女上船前往大唐时,面对大来皇女所受到的各种隆重待遇,他也没有办法把大唐如今气势冲冲、兴师问罪的理由,推卸到大来皇女身上,毕竟,这一切虽然是大来皇女出谋略后的后果,但决策却是自己拍板定下来的。
  所以,面对大唐水师的无情摧残,天武天皇如今只希望大唐皇帝陛下,能够看在大来皇女的面子上网开一面,为倭国皇室留下一些颜面才是。
  “我还没说什么事儿呢。”大来皇女看着自己雪白的小手,被李弘握在了手里,低声说道。
  自从生完孩子后,大来皇女的身材则是越来越惹火,如今在后宫,能够与她那像是熟透了的身材,或者是那丰满的胸脯相比之的,只有如今还未怀孕的夜月有此潜力,剩下的几女,面对大来皇女的丰乳翘臀,一个个都是甘拜下风,甚至安小河时不时还会揩油调戏,找找手感。
  “那你说说你到底何事儿?”李弘坐在椅子上转过身,两腿重新放在桌面上,只是如此一来,站着的大来皇女便被他夹在了两腿间,任由他拉着小手问话。
  大来皇女看着把自己夹在两腿中间,继续仰坐在如同摇椅一样,可以往后微微倾斜椅背的椅子上,无奈的叹口气说道:“陛下心意已决,我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无法挽回我倭国皇室改皇为王的趋势,但……是否那些神灵可以保留,而不是全部的去除,或者是,为倭国皇室……王室保留一份在百姓心中的颜面。”
  “这是你父亲让你说的,还是你自己要说的?倭国无论是成王称皇,我都无所谓,但我大唐的文化,绝不容忍他人随意更改、曲解是底线,只要这一点儿你父亲能够做到,其他的……对你父亲还重要吗?皇族、王族不过是一个称呼,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