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7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是前两年的荒灾蔓延后,陛下因为粮仓的原因来过一次,而后这近两年的时间就没有再来过,如今把当初荒灾时洛阳的事情与今日的事情放在一起看后,李昭徳忽然发现,这两件事情之间,好像隐隐约约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心里揣着模棱两可的疑虑,手中的奏章仿佛也在他进宫后变得突然间重了很多,但脚下却不敢放慢一丝一毫,他心里很清楚,此时陛下恐怕在皇宫内,正在等待着他登记出来的结果。
  “臣李昭徳参见……”
  “免了,说吧。”李昭徳拜见的话语还没有说完,便被坐在书房里的李弘打断了话语:“如何?可统计出来了?”
  “回陛下,臣已经如实统计出来了。”李昭徳再次行礼说道。
  即便是面对着神色与语气都很轻松的李弘,李昭徳依然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脏在砰砰的剧烈跳动,仿佛下一刻随着李弘的问话,心脏就有可能从胸前直接被震出来。
  “奏。”李弘起身走到李昭徳跟前,拍了拍李昭徳的肩膀,示意在旁边坐下后,便接过来了李昭徳手里的奏章,并没有第一时间便打开看。
  “是,陛下。”李昭徳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牙齿在不由自主的颤动,毕竟这一次牵扯的人数太多了,而且还是各个品级的官员都有。
  原本以为洛阳丞杜审言已经是其中最高品的官员了,但当他统计完成后,才发现,自己真的小觑了这些豪门世家、五姓七望这一次冒死直谏陛下的决心跟能力了。
  “回陛下,此次聚众闹事者共计两千七百八十一人,其中有爵位、无官职者一百二十七人,有官职、无爵位者三百零七人,既有爵位又有官职者七十八人,余下皆是世家豪门、勋贵子弟共计两千二百六十九人,如今也皆已经被遣返回家,臣尽量在控制影响的情况下,把他们或是强硬或是温和的劝退了。”李昭徳低着头说道,但噗通噗通剧烈跳动的心脏,让他不由自主的把声音加大了不少,深怕陛下听不清楚自己的禀奏。
  不过好在,当他一口气把这些话说完的时候,整个人也忽然间的放松了下来,并不像刚才进来之后那般浑身僵硬、四肢发凉那般紧张的感觉了。
  “朕从长安到洛阳,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这些勋贵豪门、五姓七望还真是有手段啊,竟然能够召集、游说这么多人手,竟然加起来足足有近三千人,如果今日在案发地,朕如果心狠一些,昏庸暴虐一些,直接扣他们一定造反谋逆的罪名,是不是要比现在好处理的多?”李弘摇头笑了笑,他想到了五姓七望为首的势力,能够聚集起来的力量,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有爵位有官职或者是无官职有爵位的这些人,加起来竟然达到了五百一十二人!
  如果单单以长安、或者是洛阳的官员数目来判断,这么多人的数量,甚至是已经去了长安或者洛阳整个官员的三分之二了。
  当然,李弘心里也很清楚,五姓七望能够聚集起来的这五百多人,并不全都是长安、洛阳的官员,大部分依然还是品级相对较低的其他道官员,长安、洛阳的官员在其中的比重并不是很大。
  但即便是如此,有如此能力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在全大唐召集到如此多的官员来洛阳直谏自己,这样的能力跟势力,可是完全不比当年扬州谋反的徐敬业、曹王李明等人少多少啊,而且论起影响力来,这些文人士子的影响力丝毫不比徐敬业谋反一案的影响力小啊,甚至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这些人能够为了共同的利益聚集在一起,这些人能够在明知冒死直谏自己,很可能是一条完全毁掉仕途的情况下,还依然冒险聚集在一起向自己请柬,到底是自己这个皇帝真的当的不称职,还是说,自己真的过于急功冒进了呢?
  想到这里的李弘,不由得开始对自己的决策产生了一丝丝的动摇,毕竟在历史上,五姓七望为首的九品中正制被取缔,并不是只用了这么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被彻底取缔了。


第911章 主忧臣辱
  大理寺卿狄仁杰,御史台大夫李峤、吏部尚书姚崇、刑部尚书王孝杰四人在洛阳河的一艘画舫内,此刻正面色沉重的坐在一起。
  整个房间内除了他们四人之外,就是连一个供使用的下人都没有,四个人各占八仙桌一侧,手要么是抚摸着那还冒着热气的茶杯边缘,要么是轻轻的在桌面上敲打着,房间内的气氛此时此刻也显得尤为沉重,给人一种焦虑以及压抑的感觉。
  不时的狄仁杰或者是望向李峤一眼,要么是姚崇看一眼刑部尚书王孝杰,四人之间互相的望来望去,但在凝重的气氛中,却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率先张开说话。
  今日白天发生在洛阳城的事情,他们也早已经知晓了,甚至在刚一得知此消息时,他们四个人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便是立刻派人去劝解,希望能够在陛下到达洛阳前,让这些人就此散去,千万不要如此冒谏的行事,以免惹的陛下龙颜大怒,最终事态走向不可控制的两败俱伤的方向。
  而就在他们得知消息,正准备派人前去劝解,或者是打算亲自前去劝解时,便接到了宫里的旨意,口谕只有一句话:“各位大人好生在府里歇着吧,要是真想为朝堂安稳着想,不妨想想此事儿该如何善后才是。”
  每一个人接到的都是相同的旨意,每一个人在接到旨意的瞬间,都彻底明白了,这是陛下与五姓七望、豪门勋贵之间的一次真正的决战,这一场战争就看在逼宫与改革之间,到底是谁先让步了。
  但话说回来,这一场无声的战争,只要两方无论哪一方赢了,那么得到的利益都将是想象不到的,毕竟这一场战争下来,可是关系着国之根本,以及各大势力家族百年利益的事情。
  所以他们丝毫也不奇怪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会倾整个大唐所能够集结的人脉关系,势必要冒死直谏陛下了。
  “这些数据可准确?”御史台大夫李峤看着纸条上那惊心动魄的数字,后背直发凉。
  “洛阳府尹刚刚递给陛下奏章后,匆匆从宫里出来后,就给了我这么一份名单,想必不会有错了。这么多的官员被牵扯进去,显然是以为在我大唐,如今陛下必然不会行法责众的事情,毕竟牵扯到我大唐官场上上下下的五百人了,陛下如果想要稳固朝堂官场,不使地方政务陷于停滞状态,自然就不能随意给这些冒死直谏的官员治罪了。但……聚集这么多人在此冒死直谏,陛下的颜面他们可曾想过?他们这是非要逼迫陛下就范,或者是向陛下表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啊。”狄仁杰摇头说着,而后端起茶杯想要喝上一口,却因为如今这件事情的严重,让他端起杯子看了一眼碧绿的茶水后,瞬间又失去心情的叹口气便放了下去。
  看着狄仁杰如此的举动,刑部尚书王孝杰依然是紧闭嘴巴一言不发,目光则是放在了吏部尚书姚崇的身上。
  这一次事件,可不单是一个吏部就能协同陛下解决的事情了,鉴于目前朝堂官员参与的人数已经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再加上那些有大唐功勋的爵位者,这一次怕是陛下自登基以来,遇到的比前两年荒灾还要凶险的事情了,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置整个朝堂或者是大唐于万劫不复之境地。
  吏部尚书姚崇看了看都停留在他身上的三双眼睛,同样是未开口先叹气,而后不紧不慢地说道:“此次事件五姓七望为首的勋贵豪门太过分了,如此逼宫陛下,陛下岂有不怒之理?在坐的几位,想必与在下一样,对于咱们陛下的性子都有几分了解,向来是软硬不吃,甚至是从不在乎天下人对自己的评价,但也就是因为此,陛下自当年被立为太子到现在登基为我大唐的皇帝,这么多年来,可是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天下苍生的福祉之上,从来没有过任何恶习!东宫当年虽然说不上俭朴,但陛下掌管户部起,一直到继承太宗皇帝的雄武英明掌尚书令,从来不曾做过任何有失大德行的事情,即便是在先帝龙体欠佳之时以太子身份监国的那几年,陛下都是向来严己自律,不曾奢靡荒淫过,诸位可别忘了,论起天下最为有钱的人,除了陛下这天底下恐怕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了吧?我大唐国库的钱,怕是都没有太乙城多吧?但陛下把这些钱可都花给自己了?前两年荒灾,陛下不惜命白小姐自掏腰包从那些地方的豪门大户手里买高价粮,再到如今虽国库没有多少存银,可这些钱陛下都是放进了大唐的社稷之中,并没有奢靡浪费过一文钱。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陛下这些年无论是当太子还是监国时期,或者是登基之后的任何决策,可曾出现过大的偏差?如今大唐能有这番盛世强大气象,陛下可是功不可没,相比之下,五姓七望为首的勋贵豪门为我大唐江山社稷做的贡献,比起陛下来,简直是……在下认为如此拿来比较都是对陛下的一种侮辱。他们如今聚集近三千人冒死直谏,到底是为了我大唐社稷的安稳,还是为了他们自己家族的利益,想必各位都是心知肚明……”
  “狄大人跟李大人以及我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在这个关键时刻,该如何帮助陛下度过眼下的难关,以及有可能发生的天下人对陛下的误判。陛下向来贤明,朝堂之上众臣皆知,但天下百姓苍生并不是都处在朝堂之上,能像我等一样了解陛下的英明功绩,而且陛下与五姓七望这些勋贵豪门本就是不对付,如今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这些人在狗急跳墙之机,往陛下身上泼脏水,污了陛下的贤明……”王孝杰身为刑部尚书,打断姚崇不紧不慢的奉承李弘的话语后,有些不满地说道。
  反观姚崇也不生气,依然是不紧不慢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静静地听着王孝杰说话,直到三人再次把目光放到他身上后,才继续缓缓说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些年不论是在下,或者是狄大人,还是王大人你,都曾跟随陛下东征西讨过,也都了解陛下的性子。在下如今只是想说,陛下向来行事英明果断,不曾出现过任何决策上的差错,所以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既然想要替陛下分忧解难,那么就必须毫不怀疑陛下任何决策的支持陛下才是,而不是现在……”
  姚崇说道此处微微一顿,看着三人脸上的神情坦然,并没有出现什么不满的波动,才继续开口说道:“我们身为臣子,完全不可怀疑陛下的决策,在这一个基础上,各位大人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也都接到了陛下的口谕,那么显而易见的,陛下这一次是彻底的跟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摊牌了,即便是搭上这大唐官场上上下下的五百多官员,陛下都要坚决的取缔五姓七望为首的举荐他人入仕的朝堂官员的源头,所以在下以为,如今我们身为臣子能做的,便是……”
  姚崇的眼神开始闪烁着精光,嘴角带着一丝的冷笑,语气也从不紧不慢中变得凌厉起来继续说道:“在做各位都是陛下在朝堂之上所倚仗的左膀右臂,想必不会在这个时刻选择为五姓七望为首的勋贵豪门说话求情,所以在下也就不瞒着各位在下接下来的打算了……”
  “哦?还请姚大人直说,好让我等也参考一二,好在这个关键时刻为陛下分忧解难,以尽人臣之责才是。”李峤眼皮一跳,抓着茶杯的手一紧,看着有些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