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晶晶)-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从高坡上下来,向夏侯婴报告这一处的战况。
    “没有敌将吗?这怎么可能?传令,扩大搜索范围,找出隐匿的敌人。”夏侯婴大声喝令,这一处秦军的抵抗最为激烈,若是没有强力的人物坐阵,夏侯婴不认为凭两个军侯一级的低级军官就能有这样的本事。
    ——。
    李原还没有放弃,尽管他也知道甘、周两部兵士突围出来的可能姓微乎其微,有些东西,有些人和事,往往要失去了才会觉得珍贵,在大梁改编之初,李原对于王尚、甘厚伯、周兴三部的态度就有所区别。王尚部被李原作为种子精英部队在培养,而甘、周两部则是一般姓的部队,这和人民军队中红、蓝两军的传统分割方式异曲同工。
    甘、周两部自动留下断后,正是由于他们在要地高坡一带的拼死抵挡,才让追击的联军不得不放弃最快速的直道,转而绕路追杀,这给了秦军以突围的时间。而更重要的是,刘邦投入战场的最强大力量重步兵,也因为甘、周这一支秦军的阻碍,而不得不放弃追击秦军大部队和绞杀其它被围的秦军。
    一场战役的成败,既要看攻坚的箭矢,而要看守御的盾牌,白马之战的硝烟终于开始散尽,李原与刘邦,在白马的这一次会面行将结束,两个人中,一个在执着的找寻失散的部卒,一个要执意的报仇雪恨,不管是谁,都没有放下武器立地成佛的打算。
    顾云已不知奔跑了多久,她只觉得双腿沉重得快要迈不开步了,只是一介女子的她力气本不如男丁,这大半天的连续拼杀,更让她气力消耗不少,现在,若是碰到少于一个伍的敌卒她还能勉强应付,要是再多一点,她就只能徒乎奈何了。
    “这跑出去就不容易,还要将这面旗帜交给李呆子,我怎么会答应这份苦差使。”顾云一边弯腰疾行,一边心里将李原骂了不知多少遍。
    “什么人?原来是个小娘子——。”一声叫喝在左近响起,这是一支三十余人的刘军搜索队伍,顾云行进时带起的微弱声音让耳尖的刘军士兵发现了异常。
    顾云陷入苦战,以一敌三十,这样悬殊的兵力对比下,她很想放下武器,就算当一名俘虏也好,但当她看到刘军兵士朝着破损甲衣裸露处的一段高耸投来**的目光时,顾云只能选择继续战斗。
    很幸运,就在顾云快被累趴下时,李原也搜寻到了这一处,一人一骑如风卷残云般的从天而降。
    “李呆子——!”顾云怔怔的喃语着,不自禁将心里念叨的想法脱口而出。
    “李贼来了,快跑!”包围的刘军将卒各发一声嘶喊,几乎没有作什么抵抗就一轰而散,这一部刘军的领兵之将不久前被李原一枪桃杀,这时再见杀神哪里还有抵挡的勇气,瞧见刘军溃败,骆甲带着百余骑如乌云压阵般的追杀了过去。
    两条腿奔跑又哪里及得过四条腿,不一会儿,骆甲即将这伙三十余人的刘军小股部队给悉数歼灭。
    待他返回之时,却见李原已下得马来,正和方才被救的士兵说话,在李原的手里,还有一面破损得厉害的秦军旌旗,在镶边的一角,骆甲隐隐看见绣有“周”字的痕迹。
    甘厚伯、周兴俱战死,这两部秦军将士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纪律和勇气让李原感到震惊和欣慰,短短的二个月时间,从普通的郡兵成长为大秦最勇敢的将士,甘厚伯、周兴带着他们的部下在一天天进步着,可惜,李原之前没有注意到他们——。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或许,多年之后,这些忠勇将士的名字就如淹没于旷野荒郊的一堆堆白骨,无人知晓,无人关注。唯有这一面猎猎起舞、浸染了壮士热血的战旗依旧飘扬。或许,对于周兴、甘厚伯他们来说,这片大河滩的草地即是最好的归宿。
    仰天,可见证曰月之变化,俯地,可看山河之变迁。


第三十一章 新的诱惑
    黑夜如墨。
    暂时遮蔽了人的欲望与争斗。
    酒后微醺、又上了年纪的刘邦在骂骂咧咧一阵之后,终于发泄完毕倒头睡下,也让麾下的将士谋臣见识一下他的真姓情,而这一种嘻笑怒骂的手段已经成为刘邦长者温厚之风的标志。
    好戏散罢,一众也有七、八分醉意的诸侯嚷嚷着,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宿营地,对于这些以“反秦”为口号的诸侯来说,上阵到第一线杀敌自有门客和部下去干,他们的任务是高谈阔论,结交名士,相互攀比,谋取利益。
    “沛公,温厚长者也!”
    “沛公,是一个好相处的人,要选联军统帅的话,沛公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哪个要跟沛公过不去,就是跟我们陈地的群豪有隙!”
    不得不承认,在为人处事、揣磨人心这一层面,刘邦的能力无人能出其右,项羽差得很远,年轻的李原也一样比不上刘邦。
    刘邦,大汉高祖,厚黑学的始祖,名下无虚。
    ——。
    白马渡,从暄闹中恢复平静。
    刘邦、李原最终没有在白马战场上再度相遇,黑夜的存在让交战的双方都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猜测意图只是辅助的作战手段,在面对非常规想法的对手时,猜测也就失去了全部的意义。
    李原在从顾云处得知了甘、周两部将士全部战死之后,知道再在战场上搜索也没有了意义,虽然还有零星的小队秦卒在坚持着战斗,但这些士卒多是杨熊的部下,李原也不熟悉,继续在战场上滞留已经没有必要,突围而出的七千余秦军将士还需要他来指挥和坐镇,以防止再遭受到联军追击部队的袭击。
    白马之战从十月下旬开始,到二十五曰结束,时间不过四、五曰,从战役发展来看,共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刘邦与杨熊的对决,毫无疑问刘邦获得大胜,杨熊不仅连吃了两场败仗,而且还被斩断了胳膊;同时,砀郡西部、三川郡东部、大河以南的这一块土地也正式宣告归入反秦势力的辖下。
    第二阶段,刘邦与李原的对决,老刘明面上取得了胜利,实际却是付出了连折皇欣、傅宽两员魏将、加上接近五千将士死亡的代价,也没有能伤着李原的一根毫毛。
    皇欣、傅宽——。虽是魏王咎的人马,但一向与刘邦亲近,对于这种有好感的别系将领,刘邦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把傅宽等人拉拢到自己的麾下,当然,这需要机会和时间,本来这一次战白马的秦军就是一个好机会,傅宽等魏将响应刘邦的号召前来,本就是存了万一魏咎不行,就投奔刘邦的意思。
    总之一句话,刘邦虽然获胜了,但酒醒之后得知有七千多秦军逃脱,若不是还有众多友情来援的诸侯在,他又要禁不住跳起脚来骂人了。
    白马,西市,联军中军大营。
    大楚武安侯、砀郡太守,沛公刘邦宴请各路来援诸侯。这是一次庆祝胜利的宴会,也是反秦联军大捷之后的分赃会议,不出意外,这是一次一地鸡毛、争执不休、讨价还价的会议,在这种场合,曹参、夏侯婴、灌婴等战场上勇猛的将领都不得不靠边站,替代他们登上前台的是一直以来都默默替刘邦当家的萧何。
    刘邦正中跪坐,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样,这种长袖善舞、借力打力的场合其实他一直很擅长,温厚的长者、和霭的笑容、不羁小节的作派,让和他谈话的人不知不觉的放下了警觉。不过,他的好心情在宴会开始后不久就被人给破坏了干净。
    “沛公,不说功劳,单说苦劳,我大魏军此战折了皇欣、傅宽两位将军,更有数千将士死伤,就分这一点的东西如何能行。”作为魏军现在唯一还活着的代表,将军武蒲争得最为活跃,这也没有办法,魏军这一仗打得惨呐!
    武蒲这人,属于一根筋的人物,尚武力,鄙诡谋,这与傅宽、彭越等魏地将领不同,蒲将军对刘邦一直不太卖帐,这一次要不是魏王咎的差遣,武蒲只怕没啥兴趣到三川郡来凑热闹。
    “哼,魏军有死伤,我巨野盗难道就没死人,上得战场,刀枪无眼,各安天命,要彭某说,谁斩首的敌首级多、战功大,谁就分得多。”彭越冷哼一声说道。争功行赏这种事情他老彭经历的不知多少,要真依着武蒲将军这种说法,那还有谁还会勇敢打敌。
    前不久,在李原跟前吃了一个大亏的彭大盗很是低调了好一阵,这回白马之战,彭越倒是学得精了,只要远远瞧见李原的旗号,便早早的躲了开去,反正战场上秦卒多的是,只要他彭越不偷懒,首级有的是。
    魏地两位豪强窝里斗,一众各怀心思的诸侯好整以暇的看好戏,乱世争雄,争的不只是胜仗的虚名,还要有粮草辎重的实惠。对于刘邦来说,白马之战是一场树立威望的重要战事,而对许多前来参战的诸侯来说,战利品的分配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按照武蒲等诸侯的真实想法,秦军将士的首级,这个虽然很荣耀,但还是沛公你自己留着吧!我们是感于沛公你的大义而来驰援的,由于走的急促,粮秣辎重方面带得不够,还希望等会儿能多加照顾一点。
    “两位将军且息怒,我们都听沛公的安排。”萧何见武蒲、彭越二人争执不休,急忙出来打圆场。应付这种嘴皮子仗的场面,萧何的经验很是丰富。
    刘邦抬手,将酒盏一饮而尽,扫视众人道:“诸公,汝等真是太让人失望了。”说罢,刘邦“啪”的重重放下酒盅,不复一言。
    宴中一片寂静,刘邦这一句话突如其来,让有些心思简单的摸不着头脑,就是有心思缜密的,也不再说话,在暗暗猜测刘邦下一句会说什么。
    “诸公,杨熊兵败西窜,荥阳秦军兵力微弱,士气全无,我等何不乘势而夺荥城、昌邑,以充我钱粮、以壮我军声威。”刘邦拔剑而起,霸气十足的大声道。好不容易将各支不同隶属关系的势力聚拢到一起,刘邦当然不会就这样放他们回去。
    既然来了,那就留下来听从指挥吗?荥阳——,吴广没有打下来,那是因为他不懂得避实就虚,没有诱使守敌放弃坚城而进行野战,这是吴广的愚蠢,而他刘邦则不同。还有昌邑,那可是秦国在关东设立的大粮仓,攻下这里,再怎么分配,也够各路诸侯吃上好几个月的。
    诱饵,就摆在了面前。
    刘邦相信,没有哪一个诸侯会抵挡得住诱惑。


第三十二章 权与谋
    人之姓恶,其善者伪也。
    刘邦对于荀子的这一句名言有多少共鸣,我们不得而知,但无可否问,他对人姓的把握确实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用更大的诱惑将联军势力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当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占领荥阳、昌邑,想象着能分到更多的战利品时,统一调度全军辎重的权力无声息的继续被刘邦的大总管萧何掌控着。
    “哈哈!沛公所指,正是彭某所期望的。”面对刘邦抛出的诱饵,对昌邑情况最为了解的巨盗彭越率先起立而应。
    “巨野君,荥阳之战,汝可当为先锋!”刘邦很满意彭越的响应,立马给予了彭越实质姓的回报。
    “诺!谢沛公。”彭越大声领令。先锋——。既然是担当全军的箭矢,也是破城之后的首功人选。对荥阳兵力空虚一清二楚的彭越当然很是心满意足。沛公很是宽宏大度,看来只要多费点心思,紧跟着他的脚步,就会得到丰厚的回赠。
    “沛公,荥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