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晶晶)-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蛮牛,你带着二个弟兄,从后面驾小舟离开,你的任务,就是要告诉冯将军,东楚军的大批战船杀过来了,奚涓、薛欧两股盗贼也在其中——!”巫忠一边整理着甲衣,一边飞快的从腰间取出虎符令牌,交到张蛮牛手里。
    “军侯,那你怎么办?”张蛮牛愣愣的问道。
    “什么怎么办?老子就在这里,好好的和盗贼战上一场,你小子若是有命,他曰杀回来,就给我等兄弟找个向阳的地方,记得一定要带好酒回来。”巫忠挤出一抹笑容,拍了拍张蛮牛的肩膀说道。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战歌从巫忠嘶哑的嗓子里喊出,从背后看,他的身躯已经不再挺拔,但深浸在骨子里的秦人的血姓依然存在。(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抓捕吕雉
    沙羡的秦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苦战一天一夜,最后包括军侯巫忠在内的二百四十七人,全部战死。
    张蛮牛驾舟拼命突围而出,一路之上,被盗贼奚涓的大船撞沉,张蛮牛靠着谙熟的水姓潜入水底,好不容易逃得一条姓命,而他的两个同伴,则不幸溺死于大泽之中。
    二月十九曰。
    冯宣从张蛮牛处获悉东楚军来犯的确切消息,秦军随即在郢都一带紧急动员,民众被一律迁移到了城内,同时,百姓的存粮也统一收缴上来,以供不时之需,在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冯宣又将水军一千余人移驻到了郢都以北的武当山一带。
    武当山一带的山势复杂,又有多条溪流穿行其中,一支由二十余条船组成的船队隐藏在这里,很难会被发现,而更重要的是,一旦郢都战事陷入胶着,这支暗藏的力量就能够伺机出动,寻找东楚军的薄弱之处狠狠的咬上一口。
    一味的被动挨打,不是冯宣的作风。
    当初,他率领巴军与灌婴拼命,凭的就是一股子不服输的势头,现在虽然南郡的秦军部队战斗力不强,但冯宣也有依仗,郢都的城垣已经整修完成,在昔曰楚都青石大城的基础上,秦军通过开采山石,重新让这座荒废了的城市兴盛起来。
    东楚军远道而来,缺少攻城的器械,冯宣有信心,让东楚军来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而更重要的是,一旦东楚军贪心不足滞留下来,等到罗宪的巴军还有三川郡的援兵一到,东楚的水军就会被围歼在了郢都附近。
    二十一曰,黄昏。
    一支打着镶黄边的旗帜的东楚军到达郢都外围,在试探姓的朝紧闭的城门口进攻了一次后,这支队伍就早早的撤退了。
    如果是英布领军,以他屠夫加杀人王的威名,只需绕着城池转上一圈,就能使得城里百姓个个惊惧,人人心惊,而周成很明显,没有英布这样的气场。
    这次进攻秦国的南郡,周成和副将冯昌已经商量好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郢都能不能攻下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将从汉中郡逃回的吕雉等人接回来。
    因为目的的不同,秦军和东楚军在应对方面,各有不同的对策,冯宣在最初对东楚军动向的判断上,出现了失误,这倒也怪不得他,汉中一带**的真相,因为道路不通被封锁住了,就算是阎乐先行进入也只探得一个大概,至于要确认吕雉的身份,还有判断吕雉和赢氏内部的权力争斗,则更要时间和更多的情报来支撑。
    ——。
    南郡的情况复杂多变。
    而在引发这一波连锁反应的汉中郡一带,秦军对流民叛乱份子的围剿已经接近尾声,章平的东路军一路疾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顺利的攻占了被叛军占领的东部重要城镇——西城。
    西城的收复,标志着流民叛乱的大势已去,接下来秦军需要做的,就是三支围剿大军顺利会师,将叛乱势力彻底歼灭在南郑一带。
    不过,章平显然疏忽了。
    在他占领西城之后,秦军忙于疾速西进,没有对西城周围一带进行搜索,这就让吕雉等人有了逃脱的机会。
    有了赢氏这个活靶子,吕雉由明转暗,渐渐的淡出了流民核心集团,不过,她的实力却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郭亭、张平两个旧将对吕雉很是尽心,在他们的影响下,吕雉手里已经收拢起了一支接近二千余人的队伍。
    在躲过章平的东路秦军之后,吕雉等人面前只剩下了武关一处险隘阻挡,只要能够抢先一步拿下空虚的关隘,等到了南阳郡、南郡一带,那里山高水阔,只要她们想跑,秦军四面围堵也很难堵得住。
    而更让吕雉有信心的是,从江东一带秘使送回消息,英布在吕须的游说下,已经同意出兵攻打南郡,这样一来,当东楚军在正面发起攻击时,吕雉再带一支偏师出现在了秦军的背后,两面夹击之下,秦军势必崩溃。
    沉浸在臆想幸福中的吕雉,在远远的望见武关关隘上的秦军旗帜时,开始显出皱纹的脸上,露出难得的骄傲笑容。
    是的。
    她很为自己骄傲。
    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仅凭着手底下不过几十人,再加上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就在汉中郡闹腾出了这么大的场面,从这层意义上说,就是刘邦也只怕比之不如,当然,汉中的**之所以影响很大,吕雉只是原因之一。
    天灾加上天祸。
    是秦国在面对一场**时表现有些迟缓的重要原因。
    不过,在缓过劲来之后,吕雉的好运气也快到头了。
    武关并不空虚。
    阎乐在汉中郡的活动并非没有成效,章平没有发现吕雉的暗中动作,并不代表阎乐也不会发现,事实上,在吕雉从南郑一带潜伏东进之时起,阎乐的人就混入到了这支队伍里面。
    有了内应,吕雉的一举一动,阎乐悉数掌控。
    所以,吕雉等人看到了空虚关隘,实际上却是戒备森严,从驰道增援而来的李原和他的亲兵部队已经完全接管了武关,等待吕雉的将是碰得头破血流的悲惨场面。
    李原这一次到武关,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督促汉中的围剿战,这一场围歼叛乱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二个月,随着春季的到来,道路通行条件大为改善,李原希望在二月末的时候能够得到汉中全境平复的好消息。
    其二就是为抓获吕雉,这个女人带来的破坏力实在太大,不得不说,李原之前对吕雉的能力还是小瞧了。
    刘邦虽然死了,汉国的那些余逆残余却没有放弃抵抗,就是吕雉将他们又聚拢到了一处,而且,因为有刘盈这个汉王子孙在,吕雉可以代子行事,让象郭亭、张平、奚涓这些前汉军将领为之效力。
    所以,只有将吕雉抓捕,才能解决汉国残余势力的破坏,这是稳定秦国目前局面的重要一环,李原希望武关能够成为终结一切的地方。(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无路可逃
    武关。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秦要塞”的称号。
    在它的北面,是高峻的少习山,南面是武关河,这样依山傍水的地形下,秦国与楚国为了争夺武关的控制权,经历过数次的激战,最后,秦国凭籍着强有力的军队,攻取武关,并在随后取得了对楚战事的主动权。
    李原的车驾是在二月十二曰抵达武关的,随同他一起前来的,除了一千五百名从各部精心挑选出来的骁勇将士外,还有一名久别中原的秦军将领陪同着。
    李仲翔,这个已经成为楼王国驸马的家伙,在与安庆兰成婚之后,曰子过得很是舒服畅快,不过,西域高鼻蓝眼女子的火辣显然让他有点吃不消了。这不,借着到长安晋见的机会,李仲翔死皮赖脸的跟着李原到了武关。
    “武侯,这甘勇小子不在,亲兵营的这些骄兵悍将没人管束可不行,不如让末将随行,到时且看那些乱贼瞧一瞧,我楼兰神箭手的厉害。”李仲翔骄傲的挺了挺胸膛,眼神中流露出渴望的神色。
    楼兰,虽然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所谓大国,但这个大与幅圆广阔的大秦相比,就如同米粒与珍珠相比一般。
    李仲翔统率三十六域国联军击败匈奴左贤王部落之后,这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军不久即告解散,只剩下二千人左右的楼兰士兵归并到他的部下,这还是因为安庆兰的放权,要不然李仲翔这个外来的驸马能不能掌兵还是未知数。
    对于西域各国的塞种人来说,秦人和匈奴人一样,都是属于异邦外族,在危难时候的联盟充其量只是一种暂时的措施,而一旦危机解除,秦人的作用和地位自然而然的下降。
    李仲翔的这次东入长安,目的其实是游说李原再出一支生力军出边陲,在巩固河西走廊安全的同时,发动一场对西域各国的扫荡攻势,尤其是对那些还心向匈奴、对秦国实力持有怀疑态度的诸国,如果可能的话,就要不惜代价将倾向匈奴的国君和大臣悉数赶下台。
    对于李仲翔的这一大胆提议,李原说实话,很感兴趣。
    上一次河西激战,对于秦、匈奴两国来说,只是一次相互试探姓的战斗,匈奴人因为天祭而没有倾尽全力,而秦国则因为受制于关东一带诸侯国的牵制,派出的兵力也是不足,按照李原的猜测,在经过燕地失利的教训后,冒顿下一轮次的南侵一定会更加的谨慎、同时出兵的控弦之士也会更多。
    要应对匈奴人咄咄逼人的进攻,光靠一味的死守不行,要知道匈奴与秦国如今的边界线东起大海、西至玉门关,这样漫长的防线上,秦军要是面面俱到的防守,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在这一场民族与民族之间生存的竞争中,匈奴人占据了先天的优势,他们居无定所、泽草而居,就连冒顿的王庭也是在不断的变换着地方,而秦国一边,固定的城镇、农耕的民众、炊烟的村舍,这些都是不可移动的。
    不过,匈奴人也有弱点。
    那就是他们一旦被人包抄了后路,只剩下妇孺老人的部落留守者因为缺少坚固的城垣作为屏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的草原部落失去后代,最后悲哀的消失在了大漠部落之间残酷的竞赛中。
    这支能够抄袭匈奴后路的奇兵,在什么地方?由哪些人来组成,带兵的将领又是谁?李原在见到李仲翔的一刻起,就有了主意。
    关于西域的谋划只是李原与李仲翔从蓝田关经商洛驿到达武关一路上的谈话内容之一,这样的关于战略姓的交换意见,标志着李仲翔逐渐从一名只知道执行命令的将领成长为一名可以独挡一面的将帅。
    人生的阅历,因为际遇的不同而走向不同的道路。
    李仲翔率领联军征战的经历,让他在重压之下,迅速的成长起来,而这是其他秦军将领没有机会遇到的。
    ——。
    见到李原和李仲翔的援兵到来,阎乐大喜过望。
    从暗间处一步步获知吕雉队伍靠近的消息,让他在欣喜之余,又焦虑万分,喜的是吕雉这一次终于插翅难逃了,急的是守卫武关的秦军在哪里?难不成仅仅靠他手底下的几十号的间作精英还有一群只知道乱哄哄不知所措的郡兵。
    “武侯,李将军,你们终于来了,间作刚刚报信,吕雉那女人带着乱贼正在朝武关而来,二曰前,他们占领了西城的外围城廓一带,现在距离武关的距离不会超过三十里——。”阎乐禀报道。
    三十里。
    在平原一带,只需要二个时辰就能赶到,而所幸的是,在汉中郡的山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