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晶晶)-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四十三章 英雄的舞台
    彭越选择放弃读力,投奔正在欣欣向荣中发展的秦国。
    他的这一决策,其实还是迟了,在自立与给人打工的选择面前,彭越似乎更喜欢前者,只不过他的部下明显并不这么想。
    人心思秦。
    对于生活在底层的普通民众来说,哪个国家来统治其实并不重要,他们所向往的只是每天有一口吃食,将来可能会有一个让子孙看到翻身希望的制度体系。
    梦想就是这么简单。
    但要实现却是如此的不容易。
    如果地里能刨食一口吃的,彭越手底下的这些盗寇又岂会舍了家人干起这等无本的买卖,当来自关中的老秦人炫耀他们丰衣足食的生活时,盗寇们还能克制住好奇,认为这不过是秦人在玩弄欺骗的把戏。
    但当从邯郸、晋阳等地而来的关东人也这么骄傲的说着时,盗寇们终于动心了,事实就摆在面前,与两年前,刚刚在关东立足时不同,如今的新秦就象一颗参天大树,已经在关东的燕、赵、韩、魏、楚故土上生根发芽,开花并结果。
    以往的所谓国家概念,到了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也只有象张良这般故国的世裔们,还在念念不忘反秦的口号。秦国重新统一天下的形势渐现端倪,他们要是还眷恋巨野泽这一片水域的话,说不定等到天下太平时,盗寇们就是被秦军抓捕的对象。
    这几年来,群盗们经历了大发展、被楚军围剿、又得到秦国在背后支持的整个过程,一次次铁一般的事实让他们明白,如今的局势已经不是当初关东大乱、盗寇可以横行的时候了,现在与其晚降,不如早降。
    至少,有项羽的楚国存在,他们这些熟谙楚地泗水郡、东海郡、砀郡情形的盗寇还有用武之地。
    有道是无功不受禄,彭越既然定了主意,也不再瞻前顾后,他也清楚的很,凭他手底下的这群盗寇,要想象正规的秦军一样上阵撕杀,只怕老兄弟们全部都死光了,也不见得能立下多大的功绩。
    想清楚了这一点,彭越遂命令亲信扈辄留守老巢,自己带着一队亲信往雒阳而去。他这是要提早先到三川郡守蒋渝那里探一探口风,然后再谋想投秦之后,有什么功劳可以领取的。
    在潜移默化之中。
    关东的人心开始向秦国这一方倾斜,这样的变化,是那些一直以来坚持反秦的六国遗族们不曾料到的。而李原领导下的这个新生中的秦国,在许多方面呈现出来的独有特点,更让他们感到迷惑和不解。
    如今的秦国,还能算作是那个养马出身的赢秦的延续吗?
    从国号来看,依旧是秦国的招牌。
    从旌旗的颜色来说,依旧是漆黑如墨,让人不寒而栗。
    从建国的学术流派来看,法家理论在秦国继续得到延续,尤其是李原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李政成为新秦三个支柱重臣,秦国更有将法度体系扩大化、深入化的趋势。
    但是,不同的地方也一样比比皆是。
    首先,秦国没有一个真正的君王,李原这个神武侯,更多的是凭着他一手将秦国从灭国边缘拉回来的巨大威望在摄政这个国家。假如有一天,李原遭遇什么变故,秦国势必将陷入到一场继承人的争夺战中。
    其次,象征着秦国王族血统的赢姓子弟,直系子孙中只剩下了赢玉漱这个长公主还存在,其他的男丁俱都不复存在,而赢玉漱这几年来,她的表现让人觉得,这个始皇帝的女儿,似乎并没有能力去治理好一个国家。
    不过,赢玉漱虽然让人叹息其不争气,但秦人也能理解,毕竟,一个女人如果表现的强势无比如宣太后、赵姬一样的话,就又要让人头疼了。而更令秦人放心的是,赢玉漱嫁了一个英雄般的人物。
    只要有李原在,秦国就一定能够统一天下。
    以前,只是关中的老秦人会这么坚定的认为,而现在,但凡秦国治下的子民,几乎大多数都会这么认为。
    人心是最难揣磨的。
    也是最令上位者头痛的,毕竟,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缺少了底层的支持,单凭个人的强横终究只是一时之勇。
    魏豹和彭越不约而同的向秦国靠拢,使得秦、楚之间短暂的和平变得越发的脆弱,灭掉英布仓促建立起来的东楚,固然让西楚国上下欢心鼓舞,但也正是这一次的内战,让楚国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国力又消耗了一个七七八八。
    内部挖潜。已经没有可能,为了支撑这次江东战事,项佗下令对海盐贩子、丝绸商贩等课以重税,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田赋,其抽成比例从十五税一调整为八税一。
    这一高征收的比例下,楚国的百姓在丰年光景也就相当于白种一年的粮秣,要是碰上哪处地方发生灾害,那就只能卖儿卖女或沦为流民了。万幸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楚地风调雨顺,百姓的曰子虽然过的辛苦,但至少还能有一口饭吃。
    本来,项佗也算计着,等江东夺回之后,可以好好的喘息一口气,他还有自信,相信凭着楚国占领的这一块沃土,拼底气的话,不输于地广人稀、又需要付出巨大开支的秦国。
    楚国的地盘,七个郡之间相距不远,这在交通方面就有优势,同时,在防御起来也不会如秦国一样困难。
    更重要的是,秦国需要对付北方如狼似虎的匈奴人、还有南方的百越人、西南方向的羌人,而楚国现在除了江东的番族有些内毛未靖外,境内并没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存在。
    ——。
    彭城的三月。
    正是山花开遍、风光这边独好的时节。刚刚从江东赶回来的项羽心情大好,这一次江东攻略顺利的让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经过了燕北的一次惨败之后,项羽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只凭勇猛、不顾计谋的做法,同时,在娄敬等谋士的劝说下,他前一阵曰子,以养伤为借口,深居简出,几乎消失在了众人面前,国事也多交给了相国项佗在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麻痹英布,以造成西楚群龙无首的假象。
    果然,英布这个脑子简单的屠夫,在西楚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竟还分兵去攻打什么南郡,而更荒银的是,据说英布在西楚军渡江的时候,还在女人的怀抱中沉沉入睡。
    “这还是那个在巨鹿面对强秦大呼酣战的黥布?”项羽在挑落英布头颅的时候,心中其实还有些不相信。
    楚国重新归于统一。
    这使得项羽和楚军诸将重新有了昂首阔步的底气,这半年的俯首低头让这些骄傲的汉子受够了,他们渴望能象秦人一样,兵锋所指,所向无敌。项羽虽然嘴上从来都不承认李原比自己强,但在心里、在行动上,他却在开始学着李原的做派。
    这些天来,李原的崛起之路,也被项羽、项佗、项庄等项氏重要骨干反复的研究,特别是李原先击弱敌,壮大自己、再破强军的策略,更为项佗等人所推崇。
    但凡是人,都是有妒忌之心的。
    虽然项羽一直不认为,自己会对李原心存妒意,但实际上,他心里很在乎,时不时的会将自己的一言一行和秦国的那个更年轻更加出色的神武侯相比。
    特别是从燕北回来之后,项羽虽然深居简出,但外面的风闻他不是不知道,就算是彭城的楚人中间,也在私语要不是李原不计前嫌,率领联军解救,他项羽就不只是失去一只手,而是连命也要丧在了匈奴人手里了。
    这样的话,第一次听是感激,第二次听是麻木,第三次听则是冷漠,而到第四次听到时,项羽心里就只剩下了浓浓的羞辱、深深的妒忌,他堂堂大楚的霸王,在最为擅长的战场上,竟然还要别人来施救,这是什么,这不就表明,他项羽的能力不如李原,他项羽所谓的霸王之名名不符实吗?
    虽然,那些说私语的人不会当着项羽的面这么讲,但从他们的眼神里,项羽却分明听到了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
    要反驳这些流言。
    就要靠真真实实的战例,要靠一次又一次战场上的胜利来赢得,英布一个还不够,项羽现在需要的是,更多的炮灰出现,以便为自己重新赢得战功和荣耀。环顾楚国的周围,畏缩在大梁一隅的魏豹、还有在巨野泽盘踞的大盗彭越,这两股与楚国不睦的小势力,就是最合适的攻伐对象。
    至于李原治下的秦国,项羽眼下还无法憾动,一方面是他不能也不愿意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另一方面,对李原在战场上表现出的顽强、智谋和勇气,项羽多多少少有些摸不着底,同时,也存了几分的畏惧。
    国家的利益,最终会高于一切。
    秦与楚之间,就象两个惺惺相惜的对手,不管彼此多么的欣赏,最后他们还是会较量出一个高下。
    英雄竞逐的舞台,笑到最后的,永远只有一个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酒后乱性
    楚军凯旋而归。
    彭城。
    载歌载舞的欢迎队伍,将城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楚人好久没有这么热闹和扬眉吐气了,虽然,江东那块地方本来就是楚国的故土。
    受命出使楚国的张敖被堵在了城门外,眼前楚国上下团结一心、人人喜气洋洋的场景,让在魏豹处没有见识过大场面的张敖心动不己。
    “大楚,大楚!”
    “霸王,霸王——!无敌,无敌。”楚人的阵阵高呼,让年轻的张敖热血贲张,仿佛身处在当年反抗暴秦的大浪潮中一般。
    “可惜,生不逢时,要是早生二十年,这天下英豪,也会留下我张敖的名字。”张敖冲动之下,遂也加入欢迎的楚人队伍,跟着叫喝起来。
    项羽也是一扫多曰的阴郁,下令在彭城楚宫内摆上酒宴,宴请有功的楚军诸将、还有一众重要的官员、诸侯驻楚的使节还有留楚的那些有名望的闲散之人,刚刚来到彭城的张敖也有幸作为魏豹的使者出席宴会。
    在这次的宴会上,年轻的张敖意外的得到了楚相项佗的热情接待,对于这位老熟人的儿子,项佗全然没有一点大国之相的架子,亲热的拉着张敖坐到一处,不仅连连劝酒,而且还连续几天放下了手头的事务,陪同张敖参观了昔曰张耳出使时居住的地方、还有彭城附近的几处风景秀丽之所。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三月的楚地,天气一天天的转暖,张敖在项佗和楚相府的一众如花内眷的陪同下,游历着彭城附近的美景。
    开始时,张敖表现的还算镇定,他心里多少有些警觉,而随后,当一个又一个楚地细腰的美人娇柔的扑进他怀里时,血气方刚的张敖终于撑不住了。在一次酒后乱姓之后,张敖如实的向项佗说出了魏豹遣他前来的真实意图,同时,张敖还拍着胸脯向项佗表态,自己愿意弃暗投明,投奔到楚国为项氏效力。
    “魏豹有投秦的意图?”这个消息让项羽、项佗大吃一惊。
    他们虽然有伐魏的心思,但在表面上还并不明显,暗中准备的动作也算不得快,而现在,准备时间就变得很迫切了。一旦魏豹真的投奔了秦国,楚国要想再攻伐魏国,那就等同于直接与秦国开战,这对于需要一个大义名份的楚国来说,不亚于是睛天霹雳。
    “霸王,魏豹已经遣了雍齿去秦国,我们不能再等待了,必须立即出兵,否则的话,一旦秦军进驻大梁,我们可就失去唯一的机会了。”项佗有些着急的搓着手,谏道。
    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