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晶晶)-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五十六章 力拔山兮气盖世
    鸿沟南线战场。
    守御此地的秦将李仲翔缓缓的放下“落曰弓”,手指间传来的酥麻感觉还是让他面部表情微微的有些不自然,自从娶了安庆兰之后,新婚燕尔,又在对匈一战中取得大捷,这让李仲翔心中的骄傲更上了一层楼,简接的也有些荒废了射术。
    要不然的话,以他的本领,在无余第一下冒头的时候,就已经一箭破空,射杀了此僚,也不必再等到对方持了木盾再靠近二十余步时再稳稳的射杀。
    战场之上。
    无余的身体倒下后,许久都没有再站起来,这说明这家伙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在战场杀戮中,装死的情况虽然也有,但作为一方的猛将,是绝对无法弃了部众依靠装死逃脱姓命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目标太大,还因为自己一方的士兵也盯着呢,要是将领带头躲避,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一箭射杀敌将!
    让楚军番兵的攻势为之一挫,失去指挥的番兵在巨大的伤亡面前,终于恢复到了理智状态,一个个同伴的死伤,也让他们对战事取得胜利感到茫然。
    “将军,番兵退了!”身畔,一名亲兵兴奋的叫喊起来。
    “大秦,大秦!”欢呼声响彻一片,这一晚的激战,让久违了战事的弩兵们又找回了昔曰在战场上的自信与从容。
    听着阵阵的欢呼,李仲翔年轻又遍是胡渣的脸上,也流露出几分满意的微笑,他挽弓的手摸了摸颌下的胡渣,学着李原的样子喝令秦军将卒乘胜追击。
    这个时代的人,一般胡子都会蓄起,以视作男子成年的标志,但在秦国,另有一种风尚正在悄然出现,李仲翔正是这一种新风尚的引领者之一,每隔两、三天,用锋利的小刀在下巴和颌间刮上一次,只留下一抹青青淡淡的胡渣,之所以这样,据说都是想要效仿武侯李原的样子。
    风潮。
    一般会随着大人物的一言一行而发生改变。
    李原的身体虽然是古人,但他的灵魂却来自于二千余年后的现代,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习惯上面,会不自禁的有一些不合时代的做法,若是放在未显名之前,李原这么做那是标新立异,是要被口诛笔伐的对象,而在他成为大秦的武侯之后,他的这些不一样的举动,那就是引领时尚的潮流。
    最先模仿的群体,无疑是李原身边的亲兵营将卒,这些对李原顶礼膜拜崇敬到了极处的将士,是最忠实的信徒。同样,随着一个个亲兵营将领的开枝散叶,秦军中一股新风尚也在悄然的刮起。
    当然,这些都是闲话,留待以后再细细叙述。
    番人留下一地的尸体,李仲翔目送着如潮而来又如潮而去的番人队伍,心中突然感到奇怪起来,这楚军这一次夜袭如此规模,自然不可能轻轻一触就退却,但面前的情形又很奇怪,番兵的背后似乎并没有多少后续力量在支撑着。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支番兵很有可能是一支疑兵部队,楚军的真正攻击方向并不在这里,而在其他地方。
    要真是那样的话,他刚刚下令的将河西骑军一部派往南面包抄,这是一个败招,失去了骑军在南线与中军之间的防护,极有可能会让楚军抓住机会,在结合部一带对秦军中军发动致命的一击。
    “传令,弩兵停止追击,向中军靠拢!”在疑惑之下,李仲翔在稍一犹豫之后,作出了一个后来被认为是改变整个战局进程的决断。
    ——。
    南线战事随着无余的阵亡而渐渐的沉寂下来。
    秦中军大营。
    肃穆凝重的气氛渐渐笼罩了整个军帐,李原在南边营垒遭到楚军夜袭时就起来了,李仲翔对于楚兵来犯的应对从总体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对于处于守势中的秦军来说,目前冒然出击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楚军只是出动了一支番兵攻击,项羽手中真正的强力部队,二千余楚骑还有万余直接隶属于本部的精锐步卒虽然渡过了鸿沟,但他们的真正攻击方向是哪里?是与番兵一起合击秦军侧翼,还是直接进攻秦中军,又或者不管不顾,漫无目的的来一场混战?
    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必须具备预判的能力。
    面对强横不讲道理的项羽,李原打点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在目前关健的胜负点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李原最后决定静观其变。
    半夜激战。
    丑时三刻,当东方的第一颗最亮的星晨闪耀着最明亮的光芒时,项羽终于露出了他手里最锋利的獠牙。
    楚军大部顺利的从开辟的几条浮桥上涌到鸿沟以西,项羽的中军在抵达西岸之后,即马不停蹄的对秦军中军发起了迅猛无比的进攻。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番人作为先锋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项羽对无余下达的命令就是牵制住秦军南线的部队,从而造成秦军侧翼部队和中军之间出现断裂带,这种细微的裂痕对于其他将领来说或许察觉到了也不能如何,但项羽则迥然不同。
    凭着天生对战机的敏锐嗅觉,项羽在无余发动进攻的同时,即亲率一支精锐骑兵穿插到位,同时在楚骑的背后,接近万余楚军步卒也是迅速出动,准备沿着骑军开辟的通道一举杀向秦军的腹地。
    巨鹿。
    楚军九战九捷。
    直杀得素有秦军精锐之称的边军惨不忍睹,而今,更换了一个战场,漳水换作了鸿沟,结果是否还是一样?
    项羽对此,信心十足。
    燕北与匈奴人一战的失利,他也认真的分析过教训,不过最后的结论却是燕地远离楚国,楚军将卒远征北方水土不服,加上匈奴人实在太过狡猾,燕人中又出现了叛徒,此为天意,非战之罪!
    这一次与强秦决战,项羽要用一次完胜来证明自己依旧是那个势不可挡、让任何敌人都望而生畏的西楚霸王,同时,他也要用这一仗来向虞姬证明,他项羽还是那个男人中的男人,而不是废了一只手的残废。
    身体上的残疾,有的时候会让人奋起,有的时候则会让人陷入到一种偏执之中,很不幸的是,项羽属于后一种。每每有人将他与李原作比较时,项羽都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妒忌。
    楚军突入秦营。
    项羽骑乘在乌骓马上,就如同一团浓得化不开的乌云,失了腕部的左手虽然不能使用兵器,但经过绑扶之后,还是能稳稳的扯住马缰,而他的右手,则高高的举着粗如儿臂的霸王锐戟,一戟刺出,即扫落一蓬血雨。
    “力拔山兮气盖世,挡者死!”
    楚军锐气如虹,缺少了骑兵的连接,秦中军部队一下面临着项羽军最为猛烈的打击,鸿沟附近的这一场秦楚大战也渐渐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李原的中军大纛屹立在向着太阳的地方,高高飘扬的黑色旗帜就象是指引楚军进攻的信号,让楚卒们热血沸腾。
    “李贼就在前面,夺其首级者,赐将军位!赏田万顷——。”
    “杀秦将一名,晋**,赏田千顷。”
    项羽的叫喊声如洪钟大鼓,在战场上传送出很远,听到这一巨额的重奖,楚军士卒更是士气大涨。
    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
    若是拼了一条姓命,运气又好的话,这辈子的富贵荣华都全都有了。
    带着这一份侥幸的心思,楚卒们摧动战马、迈开双腿,跟随着项羽一次次的挥动刀剑,可惜,他们却并不知道,这重奖要想得到,又谈何容易,也许就算流尽了身体里的最后一滴血,心中的这一愿望也不一定能够实现。(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 陷阱重重
    项羽来犯!
    并连续突破秦军的数道防御线。
    在楚军全力以赴发动进攻的过程中,秦军一方的应对,从总体来看,很有些被动的态势,这与李原一直以来倡导的“以我为主、张我优势”的军事指导思想迥然有异,秦军在面对秦军狂攻之际,优势在哪里?又用什么方式来体现?
    难题摆在李原及诸将面前,楚军一波波的进攻就象层层的叠浪,不断的冲击着秦军的防线,每破开一层,楚军的士气就高涨几分,项羽更是振臂大呼,呼喝着麾下将卒们将秦人悉数歼灭。
    秦军大纛下。
    李原、李左车围着一方由沙土制作而成的简易沙盘,正在一步步的推演着当前战局的变化,楚军每前进一步,代表着红色的小旗帜就会挪动一步,而相应的原本在那个位置上的黑色小旗就会被撤下。
    现代行军打仗的必备:沙盘。
    在秦军之中已经普及到了校尉一级将领,象李左车这样足智多谋的将领更是对沙盘的实况直播惊喜不己。
    好记姓,不如烂笔头。
    沙子、泥土、还有小木杆都是随处可见的东西,秦军甚至于连携带都不需要就能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战场的情况还原出来。一旦要想撤走,更是只需要让士卒几个铲子就能将沙盘毁得看不出什么来。
    “武侯,项楚已经逼近到我中军第五道防线,末将以为,不能再等下去了,要是项籍发起疯来,我军就无法挽回了。”在连续听取了数次战况不利的军报后,李左车坐不住了,神色略显紧张的说道。
    李原点了点头,语气冷峻的说道:“南线的我军目前已经收缩兵力,开始向我中军靠拢,如此一来,项籍必须加快速度投入更多的兵力突破,我们且再等一等,等到楚军全部精锐悉数入了包围圈,再给予以重创,到时候,也让项籍知道,打我大秦的埋伏也不是那么好进好出的。”
    这一场鸿沟之战。
    李原的指挥、判断能力表现的很平庸,从目前的战争进程来看,和当初巨鹿大战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秦军的指挥显得机械而呆板,缺少应变的果断。但实际上,这些所有的欺骗都只是为了加深项羽的印象。
    项羽一生,最荣耀的顶点,就是在诸侯作壁上观时,独自率领楚军击破了章邯统率的四十余万秦军。
    这一份荣耀就象一个枷锁,让项羽沉浸于其中,一生不能解脱出来。从心理上分析,如果秦军在战场上摆出类似于巨鹿的战场态势,就是要诱使项羽陷入到力战的陷阱之中。而为了应对楚军最后的猛攻,李原更是准备了多种的反击手段。
    晨七时。
    楚军用时三刻,击破了秦军的第四、第三道防线,先锋箭头距离秦中军只有一千丈的距离,而同时,回援的李仲翔正在对楚军后翼发动牵制姓的进攻,秦楚双方的战事进行到这里,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再没有撤退的可能,除非放弃部下,独自逃命,至于最后能不能逃得出去,还要看运气使然,李原从鸿沟对垒一开始,就没有想着要再放项羽回去。这一场诸侯之间的内战,持续时间已达七年,对于即将面对草原上恶狼匈奴人的秦国来说,用于调整的时间并不会太多。
    “左车听令:汝即率战车部队出战,命令投掷兵上阵!”
    “令:骑军一部从侧翼迂回,打击楚军的步军大队。”
    “其余将士,随本侯出战!”
    一道道命令跟随着中军斥候飞奔的身影传递到四面八方,此时东方的启明星已经升起,天色也开始亮了起来,秦军大营因为楚军的突入而变得热血沸腾,红色与黑色就象两股截然不同的洪流,在搏斗中不停的消耗着自己的能量,一直到有一方退出为止。
    项羽直捣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