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晶晶)-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由得信心足了起来。
    ——。
    迦太基。
    位于北非地中海西部的古国。在它南部的巴格拉达斯河谷的一个庄园内,一位头发略有些花白的中年人侧着头,用一只左眼低头伏案看着一卷卷羊皮文字,而他的另外一只右眼则用皮袋子遮盖着,半边脸颊也一起被挡住,让人一眼看去,显得十分的凶恶。
    “巴卡元老,关于罗马人的情报就是这些,费边和西庇阿之间虽然有矛盾,但还没有真正的撕破脸皮,所以,元老院的意思,是让你再等一等。”在中年人的对面,一个背有些驼的迦太基人低声说道。
    “等——。这是那些懦夫们的回答吗?他们就是这样对待为了迦太基而战斗的勇士的?”中年人的声音尖锐异常,他的头猛然抬起,一对如鹰一般的眼睛瞪视对方。这些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的资料,是被软禁在这座庄园内的他判断当前形势的重要工具,所以,任何一点疏忽都不能出现。
    “巴卡元老,这事情元老院也为难,罗马人派了人监视着呢?大元老的意思,还请你忍耐一阵,听说,罗马人和东方的秦人已经打起来了,我们的机会也许就在眼前。”被喝斥的驼背身体一颤,轻声辩解道。
    “秦人与罗马人打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快快说来。”中年人闻听,神情若有所思,追问道。
    驼背迦太基人擦了一把冷汗,赶紧一五一十的将他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由不得他不紧张,实在是对面的这个中年人名气太大,而且能力又非同异常,就连打败了他的罗马人也只能暂时将他软禁起来,而不敢杀了他。
    汉尼拔。巴卡。
    这是一个在西方文明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名字,在迦太基与罗马人的争夺地中海霸权的过程中,迦太基一方的统帅,就是他。
    终生与罗马为敌的汉尼拔,在军事和外交上,均有卓越的表现,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让罗马人在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坎尼战役中吃尽了苦头,但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指挥的迦太基军队被西庇阿击败,随后他便退隐不再担任迦太基的行政官。
    迦太基是由古代腓尼基人中的一支提尔人建立的城邦国家,他们最早的居住地就在亚洲的死海与地中海之间,也就是犹太人如今生息的地方,在公元前九世纪的时候,提尔人横渡地中海,到达非洲地中海沿岸。
    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迦太基开始向非洲内陆扩展,并逐渐控制了北非的大部分腓尼基人殖民地。与此同时,迦太基亦向西地中海进发,占领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岛屿、撒丁岛、科西嘉岛及西西里岛西部等,开始称霸西地中海,与希腊分别控制着地中海的西东两边。(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四章 同盟者汉尼拔
    (第二更送到,英雄们一个个登场了,月票要跟上呀,同志们!)
    民族争霸的舞台。
    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唯一区别的,只不过是唱戏的时间长短不同罢了。
    在公元前4世纪时,辉煌灿烂若星辰希腊文明没落,荷马史诗中的那些奥德赛英雄们,一个个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迦太基一时之间独霸地中海一带。他们的商船沿着非洲海岸线航行,三角帆船上满载着金、银等贵金属、动物皮毛奢侈品、酒和橄榄油。
    毫无疑问,风帆时代的第一个黄金期是属于迦太基人的,希腊人是文明局限于爱琴海一带,而迦太基人拥有的是整个地中海。
    在公元前3世纪上半段,迦太基城中手工业作坊在城中遍布,在非洲内陆一带的巴格拉达斯河谷,这里土地肥沃,能够给迦太基人提供充足的食物,一个个奴隶制庄园的出现,让迦太基文明成为西方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不过,随着罗马人的崛起,迦太基文明也开始由兴盛走向没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二次布匿战争还没有完全摧毁迦太基的根基,他们依旧拥有一支纵横地中海一带的船队。另外,迦太基还可以掠夺中部和南部非洲的黑奴,将其贩卖到其他地方获得巨额利益。
    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发下与罗马决不妥协誓言的迦太基英雄汉尼拔当然不甘心被罗马人一直压制着,他要东山再起,一雪被费边和西庇阿联合打败的耻辱,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汉尼拔明白单靠迦太基一国之力显然不可能。
    不仅仅是迦太基与罗马的国力强弱差距,更因为迦太基国内的贵族们,贪图罗马人给予的那么一点点小恩惠,他们放弃了民族**,放弃了理想,甘心做罗马人的走狗。
    “你去告诉元老院的那些人,罗马人的强敌出现了,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促成与东方人的结盟,我们应当依靠秦国的力量,将罗马人抢夺我们的土地、财帛还有奴隶,全部收回来。”汉尼拔神色狰狞的大声喝道。
    “属下,属下这就去回报。”驼背使者吓得连连倒退,迭声应道。
    找谁为盟友?汉尼拔在这一段软禁期间,一直在研究着这个世界的各国历史,特别是地中海周围的那些能够对罗马人产生威胁的邻国。他一度对马其顿人抱有希望,但不论是腓力四世、还是托勒密五世、安条克三世,都让他感到不可信任。
    就在他傍徨失望之际,关于东方强国秦国的消息突然传来,来自遥远的东方的大秦军队竟然一路三千余里,从亚洲的东海岸一直杀到了地中海的东岸,而在这一路之上,不论是安息还是塞硫西,都成为了秦军功劳薄上的一个数字。
    如果只是这样,汉尼拔顶多也只是好奇罢了,但在随后,秦人竟然真的在西部亚洲一带安下心来,一批批的秦人从东方迁移而来,他们辛勤的开拓异邦疆土,他们摆出了一副要长期统治这一片广阔土地的架式。
    如果秦人真的有心在地中海东岸扩长的话,那势必会和罗马人发生冲突,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汉尼拔想到这里,脸上难得的露出欣喜和兴奋的神情。
    联合秦国,共抗罗马。
    这是汉尼拔找到的复兴迦太基的唯一道路,他必须赶快行动起来,趁着秦国强大之时,挑动秦人与罗马人的怒火,只有浑水摸鱼,迦太基人才有机会。
    ——。
    尼罗河畔。
    李原率军正在与托勒密王朝的军队交战,对于非洲西部另一个国家迦太基的好意,他并不知情。
    秦军在进入埃及境内后,开始之时进展顺利,沿途的诸个城池被攻破,秦军的迅猛动作让不及提防的埃及军队屡次失败,但随后,托勒密五世开始将分散的兵力集中到了亚历山大港等几个重点城市,这让秦军的进攻变得困难起来。
    埃及的城池。
    与北方欧洲不同,埃及人喜欢用巨大的石块来堆积起一座座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在后世时主要是法老们安葬的地方,其中的许多在历史长河中渐渐的风化不见,而在李原到达的这个时代,林林总总的金字塔让埃及人有了庇护之所。
    除了石塔之外,克丽奥佩托拉提议的战象部队,也被埃及人召唤到了战场上,这种战象托勒密军队里有近七百余头,每一头大象的背上,都有三、四个托勒密士兵或持着长矛,或持着箭矢,他们居高临下,就象一座座移动的堡垒,让人防不胜防。
    对付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兵种,秦军经验上有欠缺,李原仓促之间,召集李仲翔等将领也想了不少的办法,其中火攻破敌、天雷吓象等战法也被提及,但在具体实施时,却又遇到了困难。
    被打怕了的埃及人死守城池不出,他们的战象主要负责在秦军陷城时堵截秦军先锋部队,而在狭窄区域内,有埃及士兵保护着,秦军的天雷能够准确扔到大象附近的机率不大。在这种不利情况下,秦军只能一个点一个点的拔除埃及人的钉子,幸好的是,托勒密王国的那些将领们和他们的皇帝一样,军事才能泛泛,没有一个能够统兵善战的。
    四月初。
    秦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拉剧战,终于清除了尼罗河上游和中游一带的埃及军队,战事开始向下游三角洲一带的亚历山大港集中。
    此时,防守亚历山大的埃及军队还有六万人,这些士兵是托勒密五世的精锐部队,他们依托着港口的有利条件补给,根本不用担心会被秦军长久围困,相反,秦军一方则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就算从最近的耶路撒冷运输辎重过来,也需要足足的二十余天时间,这还不包括路途上的损耗。
    大秦的海军,还在特洛伊港口组建**练,缺少实战的秦军士兵们,还需要艰苦的训练才能登上海战的战场。
    而如果封锁不了港口,托勒密五世就可以后顾无忧的等待罗马人援兵的到来,这对于远征的秦军来说,是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结果。
    开罗城中。
    秦军上下一筹莫展。
    正在此时,一队来自迦太基的商队远道沿着非洲的北海岸而来,他们不仅带来了与秦国交易的皮毛、朗姆酒等物品,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人物——汉尼拔巴卡。
    获得秦国消息的汉尼拔再也按耐不住,在软禁之中的他立即召集旧部,恰巧迦太基贵族最近正因为罗马摊派的赋税沉重而心生怨气,两股力量加乘在一处,汉尼拔虽然没有能一下子恢复行政官的权力,但他还是拥有了**。
    在成功的游说了迦太基元老院后,汉尼拔自告奋勇,跟随着商队一路向东,试图前往两河流域寻找秦国的军队。而到了埃及境内后,让汉尼拔大喜过望的是,秦军正在大举进攻托勒密王国,而率领这支秦军的统帅,正是秦国的神武大帝李原。
    没有什么比直接面见秦军的领袖更值得汉尼拔兴奋的了,一路之上,他的脑子里尽是如何说服李原的想法,而在见到秦军受困于亚历山大港时,汉尼拔信心更是大增。
    秦军驻地。
    李原接见了这位据称是迦太基使者的人。
    “我听说迦太基与罗马曾经在坎尼一带交战过,是你们迦太基人取得了胜利,不知能否详细的说一说?”李原问道。汉尼拔的名字,他自然如雷贯耳,但眼前这个五旬开外的消瘦男人,是不是传说中的西方战神,李原还不确定。
    汉尼拔闻言,神情一振,自豪的笑道:“陛下也知道坎尼战役?迦太基方面的指挥官,正是本人,关于此次战事的细节,没有谁比我更清楚了。”
    李原对于坎尼会战的情况,更多的来自于后世的史籍记录,那也不过是寥寥的一百来字的描述,而汉尼拔这个亲历者讲解出来,则是前因后果方方面面,交战之初双方兵力的对比,兵种的分配还有地形的选择,这些复杂的战场情报一一呈现出来,让李原不由得对汉尼拔大加赞赏起来。
    在罗马人大占优势的情况下,汉尼拔出奇不意的翻越阿尔卑斯山,占领了罗马人的粮仓坎尼,随后,五万迦太基远征军与多达八万的罗马军队展开了一场殊死拼杀,兵力上少于对手的汉尼拔背风布阵,以著名的半月型防御阵形,守住了薄弱的正面,并且在罗马人的两翼取得突破,瓦罗的八万罗马军队七万人死于非命,而迦太基一方仅仅损失了六千人不到。
    坎尼会战,是汉尼拔最为得意的一仗,听到李原这么一问,汉尼拔就象被挠到了痒处一样,毫不保留的将如何谋划、如何布局又如何设计让罗马指挥官中计的过程一一讲述出来,他的这些分析,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