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晶晶)-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战罗马在即。
    大秦的战争机器也是隆隆启动,兵造工匠们的全力以赴,让一项又一项的新技术成果得到应用,在榻弩原始“火炮”之后,秦国兵造的工匠们又有了新的创意。
    新一批的青铜机弩也已经配发了下来,这种新机弩样子和以前的青铜弩稍有区别,主要就是装载着弩矢的矢盒不再分离,而是十支连发,自动装填。单发的机弩虽然厉害,但由于装填时间的限制,在战场上的威力无法得到完全发挥。
    在后汉三国时被诸葛亮发明的武侯连弩,提前三百余年出现,这种类似于古代“机枪”的弩机,是弩机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它跨越了从单发到多发的重要历史节点。在被天雷军压制了数年之后,大秦兵造的机弩匠师们终于突破了。
    一艘海船。
    能够装载的人员是有定数的,尤其是在这个没有机器动力的时代,船只的航行除了靠不确定的风帆外,就是依靠人力划桨来推进,由于这个原因,每条船上的战斗兵不会太多,在相等的条件下,舰长当然会选择膀大腰圆近战能力出色的士兵。
    而榻弩和连弩的出现,让机弩威力上了一个台阶,甲板上的巨弩是远程打击的利器,而连弩的应用,帮助海军解决了战斗兵员不足的难题。
    以单桅桨船配备为例,只需要五个机弩兵,就能连续不简歇的射发五十枚弩矢,海上接弦战时,当敌方士兵从船弦上跳过来时,一般会排成密集的阵形,而这时如果遇到连续的矢雨,那就是死路一条。
    一连串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这是大秦国力强盛的佐证,同时,也是李原多年来重视科技研发的回报。
    咸阳、晋阳、汉中——,在这三个秦国的重要兵造机构的基础上,位于关东的荥阳城,已经成为秦国的第四个兵造基地。相比咸阳等地,荥阳靠近中原腹地,优越的地理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让荥阳兵造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快速追赶的势头。
    ——。
    人口的大量迁移。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民族融合步伐的加快。
    李原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秦国短暂的王朝,而今,在大秦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国策下,东方文明正以无可阻挡的气势,向异邦外域扩散着。封建社会二千余年,数个朝代起起伏伏,世人和学者都把这种循环的起落比作东方文明的局限使然,但却不知,其实根本的原因,是资源与人口的矛盾。
    新秦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历史进程,楚汉相争四年造成的人口急剧减少的惨况没有发生,大秦的人口相比始皇帝统治的最强大时要增加了不少,始皇时的傅籍数为五十万户,而到了大秦新历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189年,据大国的傅籍统计,秦国原有的各郡傅籍户数达到了七十万户,其中在册的人丁有近六千万人。
    这其中,单看户数不能只看增加了二十万户,真正测算的话,还要除去秦末战乱时的减少人数,换句话说,在新秦统一的这十几年里,人口的增长呈几何式的喷发,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喷发并没有给秦国的社会结构带来实质的损害。
    众所周知,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带来财富的大量消耗,如果总财富的量是衡定的话,那么按照中国历史的循环进程,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安居发展了有十几年之后,将无可避免的慢慢步入到发展的停滞期,然后是在最顶点上来回的动荡,再往后则是一个朝代开始没落。
    而今,大秦不断的扩张,亚欧大陆的丰富资源正好抵消了人口增加带来的紧迫感,大量的移民西迁,缓解了国内的矛盾,也让这种矛盾保留在了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虽然离开家乡是痛苦的,但新的地方就是新的希望,也正是这份希望,支持着秦国就象一辆轰隆隆作响的坦克,一往无前。
    注:床字被屏了,只能换榻,汗,床弩呀(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八章 暗战你死我活
    大秦舰队出征!
    在众多渔船的观望中,一艘艘悬挂着战旗的战船,就象飞奔向海的棱鱼,欢腾的扑向属于它的温暖怀抱。地中海上的飓风,无法阻挡大秦将士搏击大海的豪情,罗马人称霸地中海的曰子即将结束。
    秦国舰队离开后,海面上又恢复了平静,一度有些杂乱的渔夫们再一次将注意力专注到海面下的鱼群,对于忙于生计的他们来说,每一刻每一时的光阴都分外宝贵,一时的疏忽大意就有可能让鱼群跑了,而到了那时候,家里的老少妻儿就只能饿肚子了。
    不过,渔船中间也有例外的情形,在稍稍观望了一会儿之后,有一、二艘船上的渔夫明显的心不在焉,他们匆匆的打捞起渔网,驾驶着空空如也的渔船飞快的离开。
    从岸崖的高度往海面望去,居高临下,一览无余,三名负责嘹望的秦军士兵盯着异常的渔船一阵,其中的一人飞快的奔跑下山,向着特洛伊港内的秦国大营奔去。
    特洛伊大营内。
    海军将领栾布正在与厅内的一个黑衣中年人品着茶,从双方的座位来看,栾布居下首,而中年男子则坐在上首,从双方的神情上来看,栾布也是毕恭毕敬,以属下的身份小心的应答着对方的提问。
    “蒙大人,果然不出你所料,渔船中间有罗马人的斥候,这次是我等疏忽了?”栾布一边擦着汗,一边惶急的说着。三名嘹望士兵带回来的消息让栾布惊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眼前这位神秘大人物及时赶来,大秦舰队的行踪就暴露无疑。
    暗间与斥候。
    属于大秦与罗马之间的另一场暗战,也在悄然打响。
    争霸的战场。两军对垒,相互拼杀血战是一处,而另外的一处,则来自于看不见硝烟的暗战。这个黑衣的中年男子。正是秦国的军情司现在的掌门人,原先的边军大将蒙虎,这位本来可以成长为如韩信、李仲翔一样守镇一方诸侯的蒙氏唯一后人,现在却甘心默默的守在李原的身后,成为一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棋子。
    战场如棋战。
    如果韩信、李仲翔是车的话,那么蒙虎和阎乐就是护卫在李原左右的士,他们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担负起了大秦国内国外的情报工作。
    “甘将军那里,还请通报一声。至于道谢的话,留着给陛下解释,罗马舰队的情况,我会遣人及时告知,到时候,下手可要狠一点,别荒废了军情司众兄弟们的心血。”蒙虎泯了一口清茶,淡淡道。
    “大人放心,末将理会得。末将这就把港口一带的渔船驱离——。”栾布急急表白道。
    “嗯,将军不用如此,罗马人虽然派了斥候来,我们就让他们看个够就何妨。至于看清楚什么,将军不会不知道!”蒙虎微一皱眉,道。
    “末将考虑不周,多谢大人提醒。”栾布一怔之后。恍然悟道。行军打仗,讲究的是各凭实力撕杀一场,而暗战的另一条战线上。则是充满了诡计和欺诈,蒙虎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将计就计,让罗马人在错误的情报面前失去正确的判断力。
    ——。
    地中海的夏季。
    是火热的季节,男男女女的身上,除了一缕遮羞的寸布外,再无其它。如果没有发生重要的战事,罗马的大奴隶主们实在不愿意出海去接受曰头的爆晒,他们更向往的是,躲进清凉的山崖洞中,再叫上几个清涩的年轻女奴,然后胡天胡地一番。
    可惜的是,今年罗马南部拿波利一带的大奴隶主克拉苏享受不到这份快意了,身为罗马大舰队的指挥官,他的曰子自从格雷尔舰队覆灭之后就变得艰难无比,西庇阿刚刚上任就面临秦国及其同盟势力的挤压,感受到压力的年轻执政官一股子怒火无处发泄,自然而然的便将折了罗马先机的克拉苏当作了替罪羊。
    在亚平宁半岛呆不下去的克拉苏无奈之下,只得率领着部下在爱琴海一带四处游荡,希望能有一天运气爆棚,找到秦国海军报了一箭之仇。
    雅典。
    希腊半岛上的自由贸易城市,过去辉煌的历史,众多哲学先贤的足迹,还有发达的经济贸易,都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的记忆。罗马大舰队在爱琴海一带的主要补给港口,就是雅典,虽然它并不直接临近海洋,但因为有专门的港湾存在,罗马战船能够将主力战舰停泊在外海,而其余的小船则驶进内港,享受这座自由城市带来的美妙快感。
    码头的小酒馆内。
    人头拥挤,来自各个地方的水手、桨手、商人聚集在这里,相互交谈着,将自己前一阵子的所见所闻当作笑话卖弄着。
    “你说什么,秦国舰队出现了?”在小酒馆的一角,罗马大舰队的指挥官克拉苏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揪着报信的斥候追问着。
    “将军,这绝对不会看错,属下亲自乘坐着渔船在达达尼尔海峡一带看到的,足有三十多艘的大船出港了。”被抓住衣襟的罗马斥候涨红着脸,急声辩道。克拉苏明显已是半醉状态,他的手上力道控制不住,要是再用力一点,这倒霉的斥候就要挂掉了。
    “三十艘,看来大鱼终于出来了,兄弟们,我们出发!”克拉苏怔了一怔,好半天才始大叫一声,一下将酒器掷到地上。
    “大人,再多留几天,到时候有新鲜的稚儿来——!”看见一大帮的酒客要走,不甘心大客户跑掉的酒馆老板忍不住拦在了门口。
    “滚开,胖猪!”克拉苏怒喝道。
    秦国舰队出港的消息,让这位苦苦寻觅对手不着的罗马舰队指挥官欣喜若狂,这个时候莫说是胖乎乎的酒馆老板,就是再风搔的女人,也无法打动克拉苏那一颗坚定的心。
    雅典港外。
    罗马舰队升帆,匆匆出击的他们,只在船舱里留存了十天的食物和饮水,这些补给虽然少了点,但克拉苏并不在意,爱琴海一带的岛屿众多,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岛上都有足够的补给地,但只要能在十天内找到秦国的舰队,那忍受几天也算不得什么。
    胖猪!
    被痛骂了一顿的酒馆老板鼻子涨的通红,呆呆的看着克拉苏等人远去,好一阵之后,他忽然飞快的跑进了酒馆内,然后冲着坐在角落里的一个瘦高个男子说了起来。
    “大人。罗马人的饮水木桶,只有十个能够饮用,剩下的五个,装的是海水,要不是时间紧,又怕被发现了,属下还能再多装一些。还有那些带上船的肉干,都快要无法食用了,要是罗马人吃的话,生病是小事,中毒是大事——!”红鼻子酒馆老板小心翼翼的说道。
    “塞迪,这件事做的不错,蒙头那里,过一阵会有赏赐下来,记住,只要好好为大秦做事,我们东方人是讲信用的,不会忘记老朋友。”瘦高个的男子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黑色的斗蓬披在身上,让他整个人就象幽灵一样。
    “大人放心,小人的酒馆里,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马告知大人。”红鼻子老板塞迪一阵激动,猛力的搓着手说道。
    塞迪是土生土长的雅典人,祖先都是本份老实的商人,而这间小酒馆就是从其祖父辈上传下来的,算起来经营的时间超过了百年。然而,活着不易。尤其是在自由港码头这样的复杂地方开办酒馆,没有一点背景,没有强大势力支持是不可能的。
    一年前,塞迪经营破产,正当他站在雅典的街头茫然的准备投海自杀时,刚才那个连名字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