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北斗司-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修叩头:“贫道也不知是不是妖法。可我家观主虔诚修道,谨持自身,不可能遭了天谴啊!”

    薛奎抚须沉思,询问:“暴雨滂沱,你家观主为何冒雨前往树林?”

    广修摇头:“贫道不知。”

    “要说疑点,这才是最大的疑点。至于接连劈下两道天雷……”

    薛奎思索片刻:“罢了,空桑观的状子,本府接下了!”

    广修大喜:“多谢青天大老爷。”

    “行了,你们先回吧,等本府查明案情后会通知你等。”薛奎挥了挥手。

    “是,小人告退。”广修拉着一旁神色恍惚的清源磕头,起身退下。

    包拯皱眉思索一阵,朝案上一拱手,转身匆匆离去。

    包拯走出开封府,左右看看,站到树下扬声高喊:“展昭?”

    展昭此时正倒挂在树干上,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双手环抱在胸前,笑嘻嘻探出头。

    “走!有事情做了。”包拯一挥手,朝外走去。

    展昭从树上利落地翻下,稳稳落地,跟在包拯身边,笑问道:“去哪儿?”

    “北斗司。”

    “北斗司?”展昭愣了下。

    “没错,去北斗司!”包拯面色凝重,脚步加快。

    见他一脸凝重之色,展昭也不再多问,只是心里好奇,又出现什么诡异的案子了?

    ……

    北斗司。

    柳随风带着包拯和展昭,走到肃立的洞明身前站住。

    “下官见过防御使大人。”包拯和展昭施礼拜见,神色恭谨。

    “包评事?何故来我北斗司?”洞明伸手虚扶一下,也不客套,直接开口问道。

    柳随风挖了挖耳朵,笑嘻嘻地插嘴:“包黑子说,现在有一桩奇案!三法司只负责断阳,只有咱北斗司才能断阴,所以想让咱北斗司派员前去查办。”

    洞明看了他一眼,又看向包拯。

    包拯一脸严肃:“下官并非说笑,此案确实大有蹊跷。”

    洞明点点头,朝身旁一摆手:“来,坐下说。”

    “谢大人!”

    双方按宾主落座,包拯开口介绍案情:“今日下官在开封府,偶见一桩案子……”

    很快,包拯说完,洞明摇头道:“包评事,依你所言,实难证明,此案就一定有什么诡异。这世间,不可能有人能操纵雷电之力的,两道雷电接连劈下,一连劈死两人的事,虽说罕见,却也并非不可能,况且开封府已经接了状子。”

    包拯却有不同意见,说道:“开封府虽然接了状子,但下官却觉得,如此奇案,恐怕开封府未必能查个清楚明白!试问,大雨滂沱中,空桑观主为何要冒雨出去,到那林边?偏偏还就于此时遭了雷劈?不合情理啊。”

    洞明抚须想了想,微微点头:“包评事所言,未尝没有道理。只是我北斗司未奉诏谕,擅自插手三法司已经接手的案件,不合适啊。”

    包拯一急:“可是……”

    洞明摆手打断,道:“包评事且先回去吧,先看看开封府能否查出结果,如何?”

    包拯无奈,失望地站起:“是下官莽撞了。那么,下官告辞。”

    洞明也站起身,朝柳随风吩咐道:“文曲,你问问他们。”

    “是。”柳随风点点头,笑呵呵的看向包拯展昭。

    包拯和展昭朝洞明一拱手,转身跟柳随风离去。

    等三人出了厅堂,洞明若有所思地负手站在大堂门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景喃喃自语:“天雷杀人?”

    这时一名侍卫快步走来,抱拳禀报:“防御使大人,太后降旨,召您入宫。”

    洞明微微一惊,整了整衣袍,快步而出。


第二百四十章 以血固江山



    后宫,花园中,花团似锦,沁香扑鼻,一群群蜜蜂和蝴蝶在花丛间轻舞,翩翩如画。

    花园一角凉亭中,石桌上,一只巴掌大的紫砂茶壶正汩汩作响,从壶嘴中冒起腾腾白气,茶香飘溢,沁人心脾。

    刘娥一身凤袍,长襟宽袖,端坐亭中椅上,雍容而华贵,令人不敢直视。只是她当初心血消耗过度后留下的花白头发,却俨然尚在,显出几分孤寂苍凉。

    此时她面向花圃,似在赏花,但双眼失神,目无焦点,不时感慨轻叹,好似在缅怀着什么。

    刘娥身后不远处,两个中年宫娥垂首而立,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像两只战战兢兢的鹌鹑,若有人能看到她们眼神,必然能从中看到深深的惧意和惶恐。

    她们怕皇后,非常怕!

    不但她们怕,实际上,此时的宫中,除了小皇帝赵祯,就没人不怕她。

    究其原因,实在是这一年来,宫里死了太多的人了。

    真宗时,宫中三千禁军,可到了今日,除了当日护卫太子皇后的那两队人马外,余者尽斩,全部换上了新人。

    原本八百宫廷武士,此时更几乎换了个遍,原本那些人下场自也不用多说。

    至于太监宫娥就更不必多提,几乎死了九成。

    当日效忠太子皇后的那些几乎都被雷允恭给杀干净了,剩下的一些都是雷允恭手下,等赵祯继位,刘娥垂帘,他们又岂能有好下场?

    这一场大清洗,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干净,彻底,雷允恭所遗留的手下,几乎一个不剩,全部斩尽杀绝。

    而正是这种狠厉的手段,也让世人很快明悟,这位太后可不是一位软弱可欺的弱女子。

    也正是刘娥这一系列毫不留情的大清洗,让她迅速在朝廷中建立起权威。

    也正是因此,才能在太子继位短短一年时间里,就稳定了朝堂,安抚了地方百官。

    按说,像她这种狠厉的手段应该引起哗然非议,可奇怪的是,朝中百官对此却好似视若不见般,任他施为。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一者在朝臣看来,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娥,这些人都只是皇室家奴,生死全在皇家一念间,就算无罪,杀也就杀了,没人会为他们说话。

    再者,当初若非这些太监阉人做乱,又岂会闹出后来那么大的事情?

    而禁军侍卫,宫中武士,这些人虽然不同,可当朝廷事后查去,马上发现他们多多少少都与雷允恭有些关联,甚至有些人还与当初太祖手下的大将们有着隐蔽的血缘关系。

    这是什么?这是隐患,这是祸根啊!就算是刘娥能忍,朝臣们也不能忍啊!

    从雷允恭的态度中就能看出,在太祖一脉后人眼中,如今的大臣,文武百官,几乎个个都是叛徒,若非他们背叛了太祖皇帝,岂会被太宗后嗣承了大宝?夺了天下?

    虽然大家都忠于赵宋皇室,可太祖和太宗毕竟不同,到了如今地步,更是水火不相融了。

    可以说,不管以前如何,发展到现在这种情形,无论双方愿意与否,都已经没了缓和余地,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了。

    既然都是敌人了,谁有病啊,还为他们说话?

    况且在这种敏感时候,谁若心慈手软,或是为对方说话,难免会被人认为立场不坚定,政治不正确……

    偌大朝堂里,有这种傻蛋吗?

    是以,当刘娥高举屠刀以狠辣手段进行雷霆清洗时,才没引起朝臣的非议诟病,不但没有诟病,甚至大家都默契的不提此事,就好像那些被斩尽杀绝的人都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冷酷血腥,诡异却又合理,令人不由唏嘘,这就是政治,这就是现实。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而一位新帝登基,自然也少不了鲜血铺就。

    赵祯年纪还小,更没有这种狠辣手段。作为他的母亲和依靠,刘娥自然要为他着想。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成千上万条人命,如湖海般的鲜血,都被刘娥拿来浇灌江山,稳固天下。

    她残酷吗?没错,她很残酷。

    可她若不这么做,能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让江山稳固,天下归心?

    笑话!

    天子之道,皇权之争,本就来不得半点仁慈。

    更何况,此时虽然天下太平,可北有契丹,西有西夏,都对大宋虎视眈眈。若一不小心中原生乱,引得他们挥马而下,那后果……光是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

    这种风险,刘娥冒得起吗?朝臣冒得起吗?

    不能不杀。

    不得不杀。

    杀了,天下太平。

    不杀,天下大乱。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在这种敏感时刻,朝廷上下万众一心,所有人都希望他们死,或者说需要他们去死。

    于是,他们死了。

    死的悄无声息,死的平静无波。没人提起,没人想起。

    但他们原本毕竟是活生生的生命,在这世上存在过,自然就会留下痕迹。

    朝臣们不提不想,不在乎。

    可同在宫中讨生活的太监宫娥们,又岂会不生出物伤其类之感?

    好在此时剩下的宫人们都很干净,要么是从皇陵里调回来的守陵太监,要么就是之前幸存下的宫女,这些人一边物伤其类,暗暗同情,但另一边却不免也有些暗喜。

    旧浪不倒,新浪岂能掀起灿烂的浪花?

    “娘娘,北斗司洞明星君求见!”一个身着朱色官服女官过来禀报。

    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刘娥原本的贴身丫环小环,看其打扮,早非往日,此时的她已经是五品尚宫,掌后宫中巨细金帛,说白了,就是后宫掌钱财的管家。

    听到她的声音,刘娥回过神,微微一点头:“宣吧!”

    “是,娘娘!”小环轻声应了,悄声退去。

    没多久,洞明被引了过来。

    “臣,洞明,见过太后!”到了亭前,洞明抱拳行礼。

    刘娥闻声转头,脸上带着欣然笑意,温声道:“先生来了。”

    她抬手示意摒退众人,宫娥侍女们福礼退下。

    “先生可听说空桑观雷劫一事?”

    洞明坦然点头:“臣有所耳闻。”

    刘娥缓缓起身,朝花圃走去,洞明默默跟着,并不着急说话。

    “空桑观地处轩辕丘,而轩辕丘是黄帝定都之地,所以空桑观地位一向超然。如今突发雷击,一时间谣言四起,闲话儿也就多了。”走了几步,刘娥站住,捻着一株花的花瓣观赏,沉思片刻。

    “北斗司可以查一查这桩案子。”

    洞明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见刘娥正在弯腰拾花,凤袍微紧,显出腰身,他连忙垂眸不敢多看,说道:“太后,开封府已经接了这桩案子。”

    刘娥捏着花茎起身,扭头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说道:“此事已经闹得人心惶惶,当尽快肃清流言,北斗司接手吧。”

    洞明抱拳揖礼:“臣遵命!”

    “嗯!”刘娥嗯了一声,轻轻一抬手,又转过身去。

    洞明见她没别的吩咐,于是行礼退下。

    等他走远,刘娥看着花圃中争妍绽放的牡丹,面露隐忧,喃喃自语道:“为何偏偏是空桑观呢……”

    :求点赞!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生太岁



    回到北斗司,洞明坐在大厅里,一边喝茶一边低头沉思。

    “空桑观……空桑观……此处有何玄妙,为何太后如此着紧?”

    洞明在心里暗自琢磨,这时门外柳随风和瑶光走进来。

    “前辈!”二人一抱拳。

    “啊,你们来啦!”洞明回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