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木子)-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重兵长刀,这种刀在后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陌刀。如今怀荒军中以长弓手为最利,骑兵也已是加紧训练,但步兵营中还有数量很大的一部份是长枪手和刀盾手。怀荒所处的位置,注定了怀荒军以后主要的敌人是塞外的胡人,是那些骑马作战的胡骑。对付骑兵,长枪阵也许是个选择,但刀盾兵的短刀却难以对抗这些来去如风的胡骑。

陌刀这种武器,出自汉时的斩马剑,唐时为陌刀,宋代之时,重名斩马。形制也多有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管斩马剑也好,陌刀也好,斩马刀也好,都是步兵的武器,而且都是步对骑的杀器。这种长兵大刀,都有断马的威力。

如今易风用焦炭,再加上后世的一些炼钢方法,已经使得他手上有了一套先进的炼钢方法,也使得他有了可以炼制犀利武器斩马大剑的好钢。

有好钢就能有好武器,有好钢就能打造出犀利的斩马大剑。易风已经打算,把一部份的轻盾兵改成重步兵,就装备这种九斤重的七尺双手斩马大剑,用以护卫本阵,对抗胡骑。

当然有了好刀,还得有好甲。

不管是唐时的陌刀兵,还是宋代的斩马刀手,他们都是披着重甲,如此才能不惧骑兵的驰射以及冲击。

怀荒如今有足够的钢铁,可以造出上等的斩马大剑,当然也能制作出好的铠甲。不过易风没有选明光甲,明光甲是铁札甲。制作工艺复杂,但防御性能并不算强。易风选择的是板甲,板甲看似工艺更高。但其实并不复杂。关键的还是手力锻锤,以及好的钢铁,坝上缺水,不过却风大,只要运用的好,用风车取代水车来带动锻锤是一样的。

现在易风身上的这套,就是一套利用风力锻锤新造出来的铁罐头。全套重达五十斤,如果再在里面衬一件锁子甲,那么可能达到七十斤重。这样的重步兵再装备一把七尺九斤重的斩马大剑,当真是刀枪不入,却挡者披靡。

不过易风刚才自己试了一下,批着两套甲七十斤。再握一把九斤重的斩马大剑。挥舞起来确实累,很难持久。这种重步兵就和长弓手一样,犀利的同时,对于士兵的要求更高。这样的重步兵,需要极其强壮的士兵。

但如果只披一套板甲的话,却要轻松许多。

尉迟恭和程咬金已经把全套板甲卸了下来,将它套在了木人身上重拼凑起来,套着全身板甲的木头人立即如同一位随时待战的侍卫。显得格外威武。

脱去铠甲的易风身上顿时冒出一阵白雾,拿起程名振递上的毛巾擦了两把汗水。易风赤着脚,身上披起一熊皮大氅,坐在红木软椅上。

“大帅,这种铠甲要装备军中吗?”尉迟恭问,他本是一个铁匠,对于这种新式的板甲也是惊叹不已,以他的专业眼光来看,要手工打造这样的一套板甲太难了,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可易风却告诉他,如今怀荒的板甲坊已经拥有了批量生产板甲的能力。只要是批量生产,那么生产这样的一套板甲,不论是用的时间,还是用的成本,都要远远低于一套明光铠甲,甚至只有明光甲成本的三分之一,需要的时间更只有十分之一,但其测试所得到的结果显示,这种板甲的防御性能却是远超明光甲。而这,就是怀荒如今风力锻锤、炼钢炉、炉铁炉,以及焦炭等联合起来发挥的作用。

“这种全身甲还是太沉重了,对士兵的要求极高,不过眼下我们的骑兵不如胡人,短时间也难以训练出大批的优良骑兵来。特别是如今我们的长弓手拥有极强的战斗力的情况下,我们的战术一般都会围绕着长弓手来布置,那么长弓手的阵地保护就极为重要。这也是当初打造斩马大剑、全身板甲的初衷,一切都是为了保护长弓手,让他们可以不受干扰的安心输出。就目前来说,箭阵才是我们怀荒军争雄的资本,必须保护。不过重步兵以前没有,因此现在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设置太多,得一步步来。”

唐代时一军两万人,辅兵六千,战兵一万四。战兵中骑兵四千,步兵一万。而一万步兵中,陌刀兵有两千五百人,陌刀手的数量很多,占步兵的四分之一。

不过眼下虽然打造出了双手斩马大剑和全身板甲,不过重步兵还需要挑选训练,武器铠甲也还得打造,暂时还不能马上就设置大量的重步兵,得一步步来。

“各营中编制暂时不变,先自军中选拔五百健壮勇猛能战者,单组一营,直属军部统领。一支兵马强不强,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总得先试试才行。”易风笑着对几个少年道。

军队已经集结妥当,大批的粮草也已经转运到了北面的白云镇和独石镇两处,另外野狐镇和盐湖镇也都已经整兵备战,加强巡逻,以备突厥。

现在只待张金称从契丹传回消息,便马上开关出兵,征讨拔野固人。

“怎么张将军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尉迟敬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小声的嘀咕道。

“急啥,张大哥肯定不会耽误事情的。”几个少年中的李文相在一边为张金称说话,他和程名振、吴黑闼几个以前都是跟着张金称过的,因此也时时不忘帮他在易风面前说两句好话。

这时,外面传来侍卫的报告,“张金称将军派人回来求见大帅。”

“肯定是好消息。”吴黑闼笑道。

信使被带了进来,浑身尘土,汗水淋漓,明显是一路急驰而来。一看到这个样子,易风也不由的心里微微一沉,信使这么急赶回来,多半事情有变。

查看了封印后,易风打开了张金称派人送回来的信,然后又取来了一本怀荒新印的诗集,对照着信慢慢翻译起来。张金称的信是密信,不但有信上有封印,而且信的内容也都有了约定好的密语,若不知道密信的译码,就算得到这信也不能知道内容。信不长,易风很快把内容译出来了。

拿着译好的信,易风脸色越发的阴沉了下来。

“拔也固大败契丹纥便部,铁勒仆骨部三千轻骑袭破契丹独活部。又闻,铁勒同罗部上万精骑正杀奔奚族而来!漠北其余铁勒诸部,也都闻有异动。。。。。。”

第188章战车

四轮马车如今在怀荒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事物了,这些四个轮子的大马车比起双轮马车来,运力成倍增加,河套挽马单马拉四轮马车载重十石可走一天。双马可以拉上二十石。甚至在平坦的道路上,甚至可以四马挽车挂双列车拉四十石重量,超过三吨重量。

比起单轮马车,怀荒的四轮马车更加的高大。但这种四轮马车并不是仅仅增加了两个车轮这么简单。事实上,古时的人们也曾经给双轮车增加了车轮,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除了中时古原地区水路运输更加方便、成本更低廉,以及四轮车对道路要求更高外,那个时候的四轮车也并没有解决转向等问题,另外四轮马车载重更高,但对于挽马的要求也更高。最后,到此时,四轮马车并没有通行起来,反而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历史上,到了宋时,由于运输量的需求增加,而水运繁忙,最后又出现了陆上载车更强的四轮马车…太平车。

易风在怀荒建立根基,随着商贸的繁荣,怀荒的运输问题也是越来越严峻。怀荒与中原之间没有水路沟通,全得走陆路,这就使得各项入坝上的商品成本增加,特别是从中原运输而来的粮食,更是成本大增。与此同时,易风开矿山上的运输,也一样很棘手。最终,易风还是把四轮马车拿了出来。这种四轮马车,并非后世宋朝的太平车。宋朝的太平车虽然也是四轮马车,而且一直到后世二十一世纪之时。乡村上还能看到。但这种太平车并非西文的四轮马车,太平车比普通的双轮马车真的只是多了两个轮子,没有转向装置、避震装备等。虽然太平车能够装载三四十石的载量,但对道路的要求极高。

而怀荒现在路上走的四轮车,却是易风根据后世四轮马车的特性,召齐了怀荒大批的工匠,指出了四轮马车制造的一些设计方向,最终群策群力,终于把几项关键技术解决了。打造出了领先这个时代的四轮马车,甚至也同样领先西方的四轮马车。对于怀荒这种无法依靠半点水运,全靠陆路而且相对来说。地形也很适合四轮马车的坝上草原地形来说,新造出的四轮马车确实如虎添翼,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甚至易风还在四轮马车的基础上,开始在矿场、仓库。各个工坊工场上建立了马车轨道。四轮马车加上马车轨道,让运力更是再次提升。

大将军幕府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准备在短期内在怀荒的三座连城之间修建两条马车轨道,使得三城连接起来,把三城交通更便利起来。而且他们还提出了一个中期目标和一个长期目标,那就是计划在中期从怀荒到下面十三个军镇城之间,全都修通平坦的马车道,并增加一条马车轨道。长期的计划则是要从怀荒到幽州。怀荒到代州边境长城下各修建出一条四轮马车道,以使得怀荒和中原河东和中原河北之间联系更通畅。使得怀荒的商品以及中原的粮食能够更快的输送。

对于幕府的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易风是持支持态度的,不过这个计划必然很漫长,也许得数年甚至更长期间才能达成。

军方对于幕府的这个修路计划很是妒忌,很快也提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战车计划。魏征手下的参谋团们拿出的计划是利用四轮马车的运载量和机动性,打造一支战车营,在战斗的时候,特别是在草原与胡骑做战的时候,按照中原对付胡骑的一惯战法,以战车为阵,打防御反击。这个计划提交上去后,那些参谋们也并没有真正的认为会通过,这不过是他们想要发声表明存在感而已。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易风却很快对参谋们的这个计划做了回复,甚至专门召开了一次军部秘密会议。

参谋们的战车营计划确实打动了易风,虽然说战车兴盛于春秋战国时代,到了秦汉之时,已经没落。可战车在中原的战争中用的少,退出了主要地位,但并不是就已经没用了。在中原王朝与草原王朝的战斗中,战车依然是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多汉人王朝军队与胡人作战时,都是以战车为营,把骑兵护在里面,外面结枪阵,中间置弓弩手以对抗骑兵的机动性,等挡住了进攻后,再打防御反击,最后等到机会的时候,再放骑兵出击。这种战法,基本上属于主流打法。

甚至到了后世的明代时期,长期与草原蒙古人,辽东满人对抗的明军,也是大量使用战车,甚至战车部队重又壮大起来,如明朝大将戚继光练兵,他的部队中就有战兵营的编制。

易风打造的怀荒军如今长弓营犀利无比,但长弓营优秀的弓手难得,上次一下子从千余长弓手扩编到四千余长弓手,可弓手的战力整个水平却反而下降了。而怀荒军的骑兵,眼下只有一个营,数量太少。一支军队,步兵最好训练,长矛手可能有一年时间就足够了,刀盾兵两年可上阵,长弓手和骑兵却起码得有个两三年才有可能训练有素,而时间对于怀荒军来说,却是最缺的。不管石河一战和桃山一战的胜利如何漂亮,可终究这只是一支新成军不到一年的部队,哪怕兵员多是边境上的胡汉各族边民,本身就很慓悍,甚至很多人本也是积年的老兵盗匪,但他们依然是支新军。

而怀荒军的主要敌人,却是草原的骑兵。

哪怕草原骑兵其实多数时间都是牧民,可这些草原骑兵数量庞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