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木子)-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请柬居然能值一百贯?差不多我一年的俸禄了。”包恺望着案上的那份请柬,轻笑着道。他是六品京官,隋朝制度,外地官员朝廷是不给俸禄的,自有地方自己负责,朝廷只发在京官员的俸禄,给禄米为主。一个六品京官,一年的禄米是八百多石,折合成钱,也就百来贯钱左右,再加上少量的俸钱,还有一些各种津贴,不得不说,六品京官的薪水实在不高。养个一家人,勉强。可现在太孙发给自己的一张请柬,居然就能值一百贯,确实让人心情复杂。

李密微微笑了笑:“老师只怕还不知道,如今大隋最活跃最神通的商人是怀商,怀荒商人。你知道那些商人怎么称呼皇太孙么?”他摇了摇头,道,“怀商都叫太孙为财神爷。”

“怀荒商人,怀商。”包恺念叨着,“早年我游学的时候,也去过怀荒,北魏时国之长城的北方六镇,曾经一度繁荣的怀荒镇,那时早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荒草,还有马贼。却没想到,如今却又经常听到怀荒,还有怀荒商人,怀荒来的皇太孙,其实有时我也常在想,这位曾经流落边荒草莽江湖之中的皇太孙,身上真是有着太多的神奇。不说他如何从一个绿林的马贼,到了如今的皇太孙。光是想想,曾经我所见过的那片废墟,如今竟然成了天下最繁华热闹的商市,我就对这位皇太孙充满了兴趣。你上次送来的怀荒白酒十分不错,据说现在怀荒白酒供不应求,许多商人早早付了订金只能拿个订货单,发货的日期却排到了一两年之后,因此许多等着买酒的商人甚至已经开始炒卖起订货单来,那些发货期早的订货单本身都炒出天价来了。如果不是亲耳所闻。真的难以相信这样的事情。”

“先生,皇太孙虽然年轻。可确实是一个充满着神奇的人。殿下对老师很是尊崇,他曾经在河东听过文中子讲课。也是儒家弟子。”李密为易风充当起了说客,“皇太孙前些日子跟我说,已经筹集了一百万贯钱,准备回到怀荒之后,立即开始推行教育。他打算在幽州府的十一个府各府设一州学,在府下各县设一县学,还要拔款在各乡镇材落,扶持设立乡学、村学,让更多的孩子能接受教育。除了拔款支持各地的学校外。还准备在幽州建立一所招纳五千人学生的北方大学,甚至还要在燕山北的二十一个羁麽州建立汉学堂,向蕃人推广汉文汉话。太孙希望老师这样的大儒能够加入他的这个计划,一起为教育努力,让更多的百姓接受教化。。。。。。”

包恺微微动容,这可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不过他马上就皱了皱眉,就算太孙真的愿意拿出一百万贯钱来搞这个教育,可要搞这么大规模。这些钱也肯定不够。最重要的还不是钱,而是人。钱能建起学校,可钱造不出老师来。

“太孙的意思是在各州县建立学校的同时,先把北方大学的师范学院建起来。”

“师范学院?”

“就是专门培养州县乡村四级学校的老师。招募一些年轻有为的士子文人,再经过系统短期的专业培训后,让他们成为合格的老师。”李密对易风的这个大胆的计划其实很是支持。他还年轻,想到的不是什么困难。而是有种办大事干特大事的热血沸腾感觉,这可是能够名留青史的大事。若真的办成了,将来的历史上肯定能有他的一个名字。

“太孙希望能邀请到各地的名宿大儒,如老师和萧先生,还有河东的文中子,河北的二刘等大儒,请你们集思广益,先编写一套培训师范学院老师们的教材,并亲自培训这些老师,然后再编写出州县乡村各级学校的教学教材,再等这些师范学校的老师们学成后回到下面的学校去教授学生。”说到兴奋处,李密甚至把易风不经意所透露出来的一些未来打算也一起说了出来,“太孙殿下还说了,天下各地的百姓没有哪里的百姓聪明一点哪里的笨一点,不过是因为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已。等将来接受教育的百姓多了,读书认字的能多了,皇太孙还打算向皇帝建议,扩大科举的规模,到时天下各地的读书人都能参加科举,全部进行糊名制度,只以成绩取名次,一科最少取士千人,将来朝廷所有官员至少一半以上,甚至八成以上都来自科举选士。。。。。。”

包恺听到这里,嘴巴张的大大的,手里握着的那卷论语也直接掉落桌上。

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皇太孙居然有如此远大的理想,他竟然想要彻底改革选官制度,居然想让科举考试彻底取代现有的这些选官制度,简直难以相像。可是心里面,却有一股子火嘭的一声升腾而起!对于儒者,对于文人士子,这个想法简直是太有吸引力了。

科举取士,将来士人主政朝廷,这不正是儒家不倦的追求吗?

儒家追求三不朽,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真知灼见的言论著书立说,此三者虽久不废,流芳百世。

每个儒家弟子,心里不追求这三不朽?

可古往今来,就算到了后世,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真三不朽的也就两个半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王文成公王守仁,还有半个是曾文正公曾国藩。

可虽然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人少之又少,可追求的人却是从来不少。越是有成就的儒者,对此越加的追求。许多大儒放弃仕途,可却开宗立派,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如包恺,就是如此。儒家总有一种使命感,上佐君王,下安黎民,儒家更特别有一种帝王改造欲,总想把帝王按儒家的追求改造。如果不能遇上一个明君,那么就著书立说,教授弟子传授经典。

而李密所透露出来的皇太孙的一些目标,却正触到了包恺这类儒者心中最痒痒的地方。

推广教育然后扩大科举,最终科举选士,士人为官,治理天下,这简直就是儒家最终的目标。一瞬间,包恺立下决心,他必须得出山,必须得参加这次学士宴,必须得全力支持这位皇太孙,只为这位皇太孙所描绘出来的那份美妙前景!

第377章宫廷政变

北伐将帅出发的前一天,杨广脸色越发的阴沉了。他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一整天都没有离开,只是抱着坛五斤装的怀荒烧春饮个不停。他丝毫不掩盖自己烦燥的心情,不掩盖此时不希望任何人进书房去打扰他,他也不愿意看到萧妃,自回来后他已经是整日夜的不眠不休。一边饮酒一边不时的用手捏着手指的骨节,听着发青那清脆的卡嚓卡嚓声。

杨广在思索,痛苦的思索。

诸王出京的前夕,张衡化妆成一个不起眼的伙计,跟着每日为晋王府送菜的马车冒险潜入了府中,他躲过了晋王府外层层把守的禁卫羽林,来到了杨广面前。杨广将他迎入书房,这对主从之间进行了一场严肃的谈话。

张衡此番进府,也是接到杨广的紧急召唤,在这个关头,如果他私入晋王府秘会晋王,不但对他,同时对晋王也将是个极大的风险。不过晋王相召,张衡不得不来。眼下时刻,不论是杨素还是宇文述,他们更是轻易动不得,只怕他们身边有无数的人盯着。倒是张衡眼下不那么瞩目,而且他又属于晋王心腹,见到晋王后才有作用,换了其它无名小卒虽然风险小了,可却无法起到真正的作用。此时晋王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传声筒,他更需要的是一位替他参谋的智囊。

张衡以为晋王可能要谈的是如何洗清刺案的冤枉,其实关于这方面,他心里也有了许多了解。有太子一党的全力干涉,没有个两三个月。都不可能真正查明此案。可是当他见到杨广时,却意外的发现。晋王今晚要谈的并不是这个。

“如果我们此时兵变,”晋王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就用一句震憾无比的语开场,“如果我们此时兵变,能有几分胜算?”

“兵变?”张衡被震的语无伦次。他第一反应是晋王疯了,第二反应是晋王醉了。可仔细看去,晋王脸上虽然带着几分酒意,可那双眼睛却清明无比,他没有醉。也没有疯。

“我觉得皇帝的想法变了,他似乎已经准备抛弃我,也许他还会换掉太子,但是新的太子很可能不会是我。”杨广咬着牙齿道,“关于此次刺案,我想来想去,也总想不明白。我没有行刺杨林,杨林自己也不可能行刺自己,也不是太子。更不可能是杨俊,杨谅和杨秀二人没这本事,我觉得,刺案真正的凶手也许是皇帝。”

张衡直吸冷气。越发觉得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可是皇上为何要这样做?皇帝很喜欢杨林。”

“正因为皇帝喜欢杨林,所以才策划了这个局。刺杀皇太孙不过是个局,真正的目的是冲着我来的。借着刺案,然后把出征前的我给拿下。我一直想不明白虞孝仁为何会参与其中。为何会背叛我,现在我觉得我想明白了。因为皇帝。虞孝仁无法对抗皇帝,虞家那些流放岭南的家眷,他们的命运全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皇帝的要求他无法拒绝。”

“仅凭这个无法证明,只是猜测。”张衡还是无法相信刺案居然是皇帝一手策划的。

“证据,到了我这样的地位,很多事情哪还需要什么证据,真正到了需要证据的时候已经晚了。”杨广冷笑,“我不能坐以待毙!”

“也许事情并没到那一步。”张衡安慰他。“就算没能统领北伐,可晋王依然还有很大希望。”

“如果是以前,也许是的。但是现在,”杨广摇头,心里一片绝望。“我不能等到那一天,我得奋起,放手一博。我想过了,等明日诸王以及诸将出京之后,京师防范警惕必然会大大降低,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趁皇帝不提防,我们突然发难,兵马不需要多少,只要少量可靠兵马就可以了。只要我们行动迅速,第一时间攻入宫城,控制皇宫,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到时我们夺占皇宫,逼皇帝下诏禅位。”

“就师守卫森严,皇城更是戒备严明,皇宫宫墙高大坚固,更有精锐禁卫把守,想要攻入皇宫太难。”张衡没有想到晋王居然有如此想法,冷汗都流了下来。

“正常情况想拿下皇宫当然不易,但我们不必强攻硬打。”杨广紧捏着拳头,“大兴城的罗城、皇城、宫城三重城池,其北部城墙其实都是共用一体。皇宫的北门玄武门,直通皇宫,只要能拿下玄武门,我们就能带着不多的兵马从大兴城北面经玄武门直入宫中,绕过大兴城的外城守卫、皇城禁卫以及皇宫的守卫。”

“可玄武门向来把守森严,那里屯驻有一支精锐。一旦有警,其余禁卫也能迅速驰援。”

“玄武门的守将李子雄曾经随我平陈,后又为江州总管,去岁才调入京中监门卫担任玄武门守将,他向来与我关系不错。我有信心,若我军至玄武门下,李子雄必会为我打开玄武门。”杨广自信的说出了自己想要发动兵变最大的自信来源,手中的真正王牌。

这一刻,张衡也不由的呼吸急促起来。如果玄武门守将真的站在自己这边,那么发动兵变还真有几分成功的可能。皇宫守卫虽严,可如果玄武门在自己人手中,那整座皇宫实际上就等于是不设防的。他们也不是真正的要夺取大兴城,他们需要的只是迅速的突入皇宫,将皇帝控制在手而已。只要进入了皇宫,控制了皇帝,然后再让皇帝下旨让京中禁卫放下武器,也并非没有可能。甚至如晋王所说,到时直接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