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木子)-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事不宜迟,还请殿下立即率军入关,好早日接管国政,扫清寰宇,平定天下,还天下黎明百姓一个太平盛世。”高颎起身躬腰行礼道。

“嗯,好。”

易风立即传下命令,让窦建德与李靖各率本部一军兵马随韩僧寿入雁门关,而他与高颎随后就来。

对于高颎,易风也还是留了个小心腰的,他把高颎先留到身边,也算是扣了个人质,又特别交待李靖和窦建德让他们入关之时,先派个仔细侦察一下,务必小心陷阱圈套之类的。谁也不能保证,高颎是不是使诈。

雁门关。

李靖十分小心谨慎,虽然是自己亲舅舅来带路,可李靖也没有丝毫大意。一路多派斥候,特别小心,每经过一堡一塞,都要求立即派兵接管,韩僧寿虽心下有些不满,但也全部满足。等终于到了雁门关下时,李靖又先派了一个团的斥候先行入关,仔细的查探发现无事后,又还先派一个营入城,接管了关门,等一切正常之后,才亲自带着先锋大军入关。入关之后,也依然是老一套,派兵接管了雁门关,然后回报杨林。

李靖接管了雁门关的消息传回来时,易风还刚带着大部队走了不到十里路,磨磨蹭蹭,走一会歇息半天。高颎看出太子这是还不完全相信自己,当下也只做不知,陪着易风一路上东聊西扯。等易风听到李靖终于已经控制了雁门关后,终于是一颗心彻底放下心来,雁门关都送给自己了,杨勇高颎不可能玩的这么大。

“传我命令,加速前进,到雁门关内吃午饭!”易风笑着喊道,“所有将士皆赐钱十千!”

易风话一落,附近的将士们都兴奋的欢呼。很快,从易风的身边已经驰出几名传令骑兵,他们各举一面杏黄大旗,上面是临时绣上去的黑色大字,“所有将士皆赐钱十千”,举着旗帜,他们纵马沿大路飞奔,沿路之上,旗帜上的字迹极为显眼,所有看到的行军将士们,无不欢呼,顿时士气大增,个个健步如飞,士气如宏,嘹亮的军歌飞扬,直冲云宵!

午时未到,易风已经率大部队赶到雁门关下,李靖、窦建德、韩僧寿等一众将校早出关来迎,易风骑着高大健壮的白马,向他们挥着手,无比高兴的策马进入雁门关。

雁门关一过,太原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求推荐票!)

第486章磨未卸驴已死

(感谢天御神龙、olytis、松林波涛、童翊、帅爸诸位支持,谢谢!)

江淮,扬州。

四月十五,已是初夏时节。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在春天开的那些大红大紫的花朵都已经凋谢的时候,布谷鸟的声声啼叫唤来了夏天。江东淮南的扬州江都,杨广在此称帝,然后升扬州江都城为南京,将自己的藩邸改为江都宫,做为自己的宫城。

初夏的早晨,江都笼罩在薄薄的白雾里。太阳还没有出来,扬子江上吹来的暖风,带着潮湿的凉意。

由旧邸改做的皇宫里,依然带着几分简约朴素的殿中,君臣对坐,各自沉默。檀香燃烧的青烟袅袅升腾,自立为皇的新天子杨广一身玄裳端着茶,目光却逗留在面前的那份奏报上。

“杨林那边有消息了吗?”一身紫袍玉带的张衡头戴梁冠,腰佩紫金鱼袋,这位江都天子的潜邸心腹肱骨,在江都朝廷里,得到了新皇的重重酬赏,出任了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大夫一职,极得宠信。

张衡打破了沉默,可气氛并没有因此好转。

杨广手中握着的那杯茶早已经冷却,可杯中的茶却一点也没有少过,往日极得他喜欢的龙舌,此时他根本品不出味道了。

“还没有消息传回。”杨广缓缓摇头,“建平,你说朕这一步是不是走错了?下诏册封杨林为太子,会不会适不其反?”

“陛下多虑了,陛下册封杨林为太子。这是何等的荣耀和信任。臣不觉得,杨林会对此有何不满。”

“可他却到现在还没有回复朕。”杨广皱眉道。

“扬州与怀荒相距三千里。路途遥远,消息往来未免不便。尚待时日传递。”

“易风如果回复了,可以飞鸽传信于朕,他有许多鸽子。”

殿中又是一阵沉默。

事到如今,君臣都感觉到事情有些失去控制,没能按预期进行了。原本如今这个局势,已经很不错了。大行皇帝驾崩,杨广立即得到杨约自京中紧急送到河东的密信,经过一番思虑后,杨广没有任何犹豫的带着一队侍卫直接飞驰南下。抛下了并州总管这个职务和并州这块名义上他的地盘。他风餐露宿一路回到了淮南,先到了宇文述掌控的寿春,然后在那里的私军营里点起了自己的万余私军,又一路急行军到了扬州。他没有费半点麻烦就轻易的回到了扬州,当杨俊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杨广已经带兵围了杨俊的府邸,然后进府跟三弟单独谈了一会,再出来,杨俊已经被他软禁了。他重新掌控了扬州。凭着在扬州八年的经营,加上这些年暗里准备的许多准备,加上他秘密招募训练的私军,杨广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回了扬州的控制。然后是江东各大家族以及诸州县官员们的效忠。再然后,担任益州总管的儿子杨昭响亮。之后,他派心腹前往荆州。密会杨弘。河间王杨弘是杨广的堂叔,而且两人之间以往关系很好。每年他入京之时,杨弘就会依旨前往扬州代理总管之职。汉王杨谅封建南越之后。杨弘代理荆州总管。杨广的使者与杨弘密会之后,杨弘宣布效忠杨广。

短短时间,杨广就已经控制了原来朝廷六大总管区的扬、荆、益三大总管府绝大多数地区,虽然肯定也有些官员还在暗中观望,但这种结果已经大大出于他的意料之外足够让他惊喜万分了。但另一方面能有今日这样的结果,也是这些年他暗中经营的结果,早数年前,杨广就已经与张衡、段达、宇文述、郭衍等心腹在做着谋划,一面密谋夺嫡,一方面也做着第二手准备,在江南招兵买马,积蓄钱粮甲械,打算万一到时夺嫡不成,就做最坏打算,起兵割据江东。正是有了这些准备,当杨广在江南打出杨秀弑君篡位,兴兵讨逆的旗帜后,局势才会如此的顺利。

可这一帆风顺的背后,杨广却心怀不安。这不安就是来自于杨林,扬州称帝之后,杨广就得面对同样称帝的另两个兄弟杨秀和杨勇。对于那个疯狂的杨秀,杨广是没有什么担忧,这只是一个狂妄而疯狂的蠢货,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他会做出这样疯狂的事情来,他的弑君篡位,也给了杨广和杨勇一个措手不及,使得局势完全改变。杨广和杨勇原本一直在皇帝面前竞争,等候着裁决,可谁能想到,最后他们没能等到最终的裁决,皇帝倒是被杨秀给裁决了。只因为皇帝要将杨秀封到琉球岛去,结果这个家伙就疯了。

杨广一直以为,如果没有这个意外,他和杨勇之间的竞争,最终肯定是以皇帝选择自己而结束的。

可他没能等到那一天,杨秀这个蠢货就毁了一切。

杨秀做的蠢事,却让正挂帅北伐的杨勇反而占了很大的先机,手握着几十万北伐大军,让他不得不连夜逃离河东。现在杨勇在高颎等北伐中路军的拥护之下太原继位,拥有河东河南等数十万人马。这让杨广心怀不安,争皇位争到今天这一步,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还是得凭兵马作战取胜,而杨勇高颎手里握着的正是朝廷精锐的府兵。

这个时候,杨广发现,这场皇位之争,最后终将还会是他和杨勇的决战。而他们一个地广粮足,一个兵强马壮,两人倒是实力相当,杨林就成了能够决定他们成败的关键筹码。杨广也是在这时才清楚代北之战的过程,也在这时真正意识到了杨林的真正实力,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实力派。

“难道杨林最终还能不选自己的父亲?”段达一口喝掉杯中早已冷掉的茶,望着其它人。

“杨勇同样册封杨林为太子。”张衡淡淡回答。

杨广沉思良久,点了点头。“朕从来没有看透过他,也猜不到透。每次以为已经看清楚了他,可转眼他就能让人大吃一惊。他是那颗我们无法掌控的棋子。朕总觉得有些不安的感觉。”

“越国公那边也还没有答复吗,陛下?臣总觉得杨素有些不太可靠啊,他屯兵灵州,却迟迟没有动静,陛下让他出兵夺史万岁之兵权,夺取陇右河西,配合陛下收复关中京师,他到现在也没有回复,他这是在观望。三心二意。”

“越公刚经历一场大战,大败达头,也正需要休养。臣以为,越国公只需盯住史万岁,牢牢钉在灵州就足够了。收复关中,还需要靠我们,有越公在陇右策应足够了。现在不但不能指责越公观望,还得立即派人前往传旨宣诏,多加封赏。”张衡当然也知道杨素现在有坐地观望。待价而沽的嫌疑,可这个时候哪能盯着这些不放。不但不能抓着这些,还得大加封赏。

“朕拟晋升越国公尚书左仆射之职,改封楚国公。加太保。灵丰二州越公部下将领,有官者皆官升一级,无官者赐钱一万。”

段达道。“臣还是以为,当集结兵马先攻河南。拿下洛阳后,再攻河东。击败杨勇,再回头进兵关中收拾杨秀不迟。”

“臣反对,眼下应当抓紧时间进军关中,早日夺下京师为要,拿下京师,是正统象征,不可耽误。”张衡顾不得与段达的同僚之谊,连忙出声再次反对,一力坚持先讨杨秀,拿下京师,取得正统之名,再来对付杨勇不迟。

“我们能集结多少兵马进兵关中?”

“寿春、扬州、洪州三地兵马有五万,都是当初招募训练的私军,忠心可靠。此外荆州府可集结兵马五万,益州府也能集结五万兵马。”段达是新朝廷的兵部尚书,他原本就是杨广的司马,掌控武事,对这些很了解。

“扬州只有五万兵马?”

“五万是陛下原来招募的私家军,扬州虽四十四州之地,兵马并不多,朝廷府兵大多布置在京畿和河东河北河南之地,南方很少。而且扬州府有许多州县都在岭南,那里多是俚越蛮夷控制,现在他们对朝廷的态度还很暧昧,召他们的兵马很难。陛下讨逆,在扬州也还能征召十万左右的兵马。但臣以为,应以征召五万以下为好。兵在精不在多,招募太多的兵马,不但那些兵并不一定可靠,且会对我们的后勤供应造成很大负担。因此,臣以为,此次入关讨逆当是以陛下五万私军为核心,再辅以扬州诸州官兵五万,然后荆益二府各出兵五万,总共二十万大军讨逆,兵分三路。”

“扬州出兵十万,粮草都准备妥当吗?”

“粮草都是充足的,随时可以出发。”

“很好,这次朕统兵亲征,传旨河间王,朕与他在襄阳会师。”

“遵旨!”

直到张衡段达几人都已经走出殿外,殿中只留下了杨广独自一人,萧氏才从后面走了出来。

“陛下真要亲征吗?”

“嗯,朕必须得亲统兵马入关。”杨广一边说着一边抓住了萧氏的手,将她拉到了自己的面前,面带着愧疚的道,“立杨林为太子,也只是目前局势之下的一个权宜之计,朕向你保证,等讨伐了杨秀杨勇二逆,到时定会重新册立昭儿为皇太子。”

“臣妾明白殿下的苦衷。”萧氏依偎在杨广身边,“只是臣妾有些担心,杨林真的会效忠陛下而向杨勇用兵吗?”

“朕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不效忠于朕,难道效忠于杨勇?或者说,他难道还想效忠弑君者?”杨广对着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