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木子)-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的妻妾,着她们各回娘家,允她们再嫁,杨秀的女儿就留在京师,养在宫中,待成年后再由皇家为她们择夫选婿出嫁。”易风说出自己的打算。杨秀几个儿子,最大的是与王妃长孙氏所出,才刚十岁而已,几个小的更只有几岁。对于这些小孩子,他实在是下不去手。可又不愿意如独孤太后提出的那样,还要给他们分封建国。哪怕如今的封国不会有太大威胁,可易风也不想让这些造反的反王们的儿子还做大隋的藩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那以后岂不是鼓励别人造反?废为庶人,发配到边疆做个普通的农夫,着地方官员看管,已经算是天大的仁慈了。

“殿下仁慈,不过臣还是杨秀的妻妾女儿可免一死,但他的儿子不能放过,必须诛杀,不然后患无穷。另外长孙氏一族,也罪不可絮,当一并追究。”柳述这个姑父,对于自己的外甥们是毫不留情,非要弄死他们。

一直没说话的高颎这个时候也出声了,“殿下,臣以为明君当仁厚,但该严明的时候也不能软让。弑君、谋逆,这些都是十恶而不赦的大罪,开皇律上对此都有详细的处置条律,殿下的仁厚可以对天下万民,但不能对他们。老臣以为,不杀二反王诸子,则不足以平天下民心,不足以重定朝廷秩序。不但杨秀诸子皆该杀,杨广之子杨暕也必须杀,杀以明正典刑。”

“既然一切都有朝廷律令法典,那逆党一事就交由尚书省统领,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部联合主办,待你们拿出决议之后再奏上来,最后决议。”易风看似随意的将如何处置逆党的这件大事交给了高颎、杨素,让他们负责统领三部审理此案。但他又没有完全放手,他们审理之后,最后依然要奏到易风这里来做最后决议。只要是不能符合易风的想法,那他随时都能否决掉他们的处置结果的。但易风又并不直接自己来处置这个案子,也是很有内因的,让高颎等一众旧臣们来处置,这就是挑动原来的诸派系的一次内斗,使得易风一系可以超然于上,总之就是自己做裁判,让他们都下场去打。

得到太子将处置逆案的大权下放到尚书省后,高颎与杨素都极为激动。

杨素更是趁机道,“昨日太后召臣入宫,对臣说陛下欲禅位于殿下。臣受太后之命往拜见陛下,提及此事,陛下也说殿下处理国事,一切皆好。陛下因此有意加尊号为太上皇,传位于殿下。”

高颎不料杨素居然如此迅速,竟然已经抢先一步去让皇帝禅位,自己在这件事上落后了一步了。

易风点点头,“太后与皇上也都召见过我,对我提及此事,虽然责任重大,但太后与陛下都不容我推辞。秘书省太史曹已经选定一个吉日,就在本月初六。”

八月初,那就只剩下五天了。高颎和杨素都暗暗吃惊,知道太子心急,却不料太子如此心急,还真是一天也不想多等啊。不过既然太子已经直接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们也不能推说困难,不管如何,咬着牙也得把这禅位典礼准备妥当,不能有半点差迟了。若这禅让典礼有半点差迟,只怕他们以后的前途也就彻底完了。

易风确实很急,没时间把这事拖下去。早点登极继位,就能早点理清朝廷。杨秀和杨广二反王虽平定了,可天下并不太平。在辽西,高句丽王高元还带着八万高句丽步骑盘踞在营州,对幽燕虎视眈眈,全靠李靖统兵防守渝关。而先前北伐半途而废,虽然击败了突厥主力,可更重要的战果还没有去摘取,这个已经熟透了的果实可不能就这样被别人摘人。

总之,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易风也没空跟他们玩什么矫情。他不想掩饰什么,他就是要跟所有人说,我要当皇帝!

第528章鸟尽弓藏

“关于整编各部兵马之事进展的如何?”

靖安坊内,旧太孙府如今已经成为了易风在宫外的一个办事地点,原太孙府的一众幕僚臣属如今都在此处办公。虽然三省六部俱在皇城之内办公,可如今大隋朝廷真正的权力机构却是此处。荷塘的柳树荫下,易风与一众部下喝茶聊天,说的话却是军国重事。易风可以暂时不动三省六部诸衙,但是对于兵权却是一刻都不会疏忽。平定叛乱之后,京畿内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兵马。易风所率的十万北衙禁军,贺若弼所率的十二万南衙讨逆军,高颎、王保所率十万南征军,此外还有杨素、史万岁的八万北伐西路军,再加上宇文述、张衡、段达、郭衍所率的十万淮南军与五万荆州兵,再加上元衡率部投降的五万关中步军,加上后来窦抗率部投降的一万五千关中骑兵,以及后来长孙洪兄弟率领投降的八万关中军。

加上大兴留守投降的守军,总共有近七十万人马聚集在京畿。天下三分之二的军队,都汇集在了此处。

这么多军队都聚集在长安地区,是很危险的。可易风当初也不放心就地解散那些军队,带到京师来也是为了统一整编。

按易风的要求,对于这七十万军队,最终都要将他们编入南北衙中。易风的北衙编制有五卫十军二十五万人,其中怀荒的嫡系部队有十来万人,还有十来万人是突厥降兵。易风现在打算从这些聚集在关中的各部兵马,选其精锐。选出二十万人,编入北衙军中。使北衙禁军能达到三十万之众,每卫每军各有两万满额编制。而那十余万突厥降兵。暂时会成为北衙禁军的编外部队,也会适当的挑选招募一些进入北衙军中。但更多数,将来肯定也还是会让他们回到草原去的,毕竟他们投降之时有过约定,战后会让他们返回草原。虽然具体如何安排他们回去,以及回去之后的安置问题还没有完全考虑好,但这些突厥人不可能一直留在中原。易风也要早做好另选兵马补充北衙禁军。

北衙禁军最终将是五卫十军三十万禁军编制,而南衙十二卫,将依然保持每卫四万人的编制。十二卫保持四十八万的数量。

不过南衙军与北衙军是完全不同的,北衙军是禁军,拱卫京师以及京畿地区,同时还会驻守在一些大城,定期轮换。北衙三十万禁军都将是职业军人,他们是募兵制,自府兵和边军中招募健壮勇武者,是常备军,有月俸禄米。朝廷提供装备,是拿薪水的职业兵。而南衙则将完全不同,南衙府兵,依然是朝廷原来的府兵。自百姓之中招募年青强壮者为府兵,然后朝廷授予他们田地。平时府兵在家务农,但做为府兵他们得到田地种田不需要再绞租庸调。只是每年轮番集结训练,并轮流驻守地方。以及番上入京护卫。府兵得自备武器装备,没有军饷。平时归属于各个骠骑府和车骑府,各府有少量的军官和士官,属于职业军人,有薪俸。战时,朝廷征调府兵集结作战,提供粮草,并发给津贴赏赐,战后返乡归家。府兵为终身制,直到五十岁后退出府兵,他们的田可以继续免赋耕种到死亡,府兵去世后所授的府田退回军府。

而边衙的兵则属于义务兵,每个大隋的成年男丁都有义务服兵役,每个健康的成年男丁需到边镇边军中服役三年。三年后,未提升为军官者,退役回乡。边军的士兵有服役津贴,但没有薪俸。不过若有表现出众者,会提拔入北衙禁军,或役满回乡后有机会优秀选为府兵。

王保向易风禀报道,“枢密院按殿下的计划,打算自各军中精选二十万补入北衙五卫十军,然后剩下的全部都编入南衙十二卫。不过南衙十二卫只有四十八万的编制,如今除了京畿这几十万兵马,各地还有大约三十万的在编府兵。因此,最后我们可能会解散掉大约三十万老弱,让他们解甲归田。”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易风对枢密院的计划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兵多不代表就军强,兵多反而最直观的体现是国家负担的巨大压力。易风要把军队编入三衙,弄出了三种兵制,募兵制、府兵制、义务兵制,除了分权外,最大的考虑也是出于财政后勤负担,养百万军队,那是相当恐怖的。通过这种组合式的兵制,朝廷的常备军只有三十万,这些军队都是募集而来的精兵,拿着薪水的职业军人。而数量更多的南衙十二卫,则是府兵,除了授给田地,免除田赋外,朝廷是不需要供养这几十万人的,他们自给自足,每年保持着足够的训练,并且同时保持着四分之一的数量在驻守地方。遇战事,还能迅速集结起所有的府兵。边军采用少量职业军官配义务兵,更是为节省军费开支,同时也源源不断的为朝廷训练足够的预备军,若战事需要,随时可以征召这些服过几年兵役,有着不错军事素养的退役边兵们。

原来朝廷绝大多数的兵都是府兵,少量边地的镇戍兵。易风新建了北衙禁军,增加了一支数量不菲的常备军,增加的军费不是个小数字。不过易风依然坚持要建这支常备禁军,同时这次还再次扩大了禁军的数量,不论是国内还是边疆的形势,都并不好。而且,易风也不打算只是无为而治,他希望能够开拓疆土,提升华夏的生存空间。

“该撤的就撤,尤其有一点很重要,对于军官,等裁撤三十万人后,就接着对原各军中的军官们进行严格考核,不合格者都一律裁退。”一支军队,统帅是灵魂,士官们是骨架,将军们是脊梁,装备就是将士们的胆,缺一而不可。原来军队中,许多军官,都是官员子弟们承荫入仕,许多根本没有半点经验一入军中就当将军,真正的外行统领内行。对于这种行为,易风是打算坚决杜绝的。

易风转头问刘文静,“我们现在财政方面还宽裕吗?”

“殿下需要多少?”刘文静有些财大气粗,突厥南下很快被击败,叛乱也迅速平定,怀荒的市场很快重开,而且随着杨林地位的提高,易风控制下的商业贸易也越加的繁荣,商品流通迅速。易风自己名下的诸多产业每天都为易风带来大量收入,同时怀荒市场与诸城税制改革后,税收也大大增多,工商税关税是一笔极大的数量。而如今易风执政,关东各地已经初步稳定,新的税制已经推行下去,新的税收对于普通百姓并没有什么影响,但从各地收上来的税收都大幅度上升,加上刚经过了夏收,现在易风的手里确实是粮食满仓,银钱满库。更何况,刚刚的这场叛乱平定后,又将会有大量卷入叛乱之中的贵族官员们要被抄没家产,这也是一笔巨大的额外收入。

“尽量多调集一些钱,这次禅位典礼要办的隆重热闹一些。登极之后,顺便举行一起阅兵仪式,搞的盛大一些。然后是授勋仪式,到时要给今年北伐和平叛两场战事中的有功将士们发赏,到时赏钱会比较厚一些。此外,阅兵仪式和授勋仪式过后,三十万被裁撤的士兵要返乡,到时每个人也得发一笔解散费,这个钱也得丰厚一些。然后,大约二十多万府兵也要解散返乡,同样得赏赐一笔钱,这个不能少。最后,还要给新挑选招募的二十万北衙新兵置办装备等,同样得花不少钱。总之,这次我们要出一次血。”

刘文静这回不镇定了,心里默默算着得花多少钱,可算了一会他就放弃了,都是几十万几十万人的数额,怎么算都不会是笔小钱。

“陛下,有必要这样撒钱么?”

“当然有必要。”易风却没有丝毫心痛,涉及几十万军队,容不得丝毫马虎,厚赏军队,这是到时他这个新皇帝最快赢得那些将士们拥挤的简单好办法。况且,许多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